农产品专题片解说词(十)

浏览人数:1

农产品专题片之一:现代农业示范区纪实
  中牟地处中原腹地、黄河之滨,位于河南省会郑州和古 都开封之间。中牟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中牟交通便利,区位明显,连霍高速、郑民高速、陇海 铁路横贯全境,西连京珠高速、京广铁路,东接京九铁路, 南距郑州国际机场仅20公里。中牟独特优势吸引世界知名 企业在中牟落户,占地21平方公里的汽车产业集聚区正在 崛起,国际物流园区新加坡物流园等项目启动建设。占地 2940亩的绿化博览园和占地3100亩的华强文化科技园游乐 项目都已开园迎客。规划中的河南省委、省政府驻地也将东 移中牟,成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中牟是传统的农业大县, 在1416.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70万人民创造了雄厚的农业产业基础,中牟西瓜、大蒜闻名 中原,连续举办了八届西瓜节暨大蒜贸易洽谈会,蔬菜等多 种经济作物种进了4.5万亩大中拱棚, 日光温室发展到6500 多座,6个农业科技推广区域中心站辐射服务19个乡镇、街道,无公害生产基地达到65万亩,建成农产品质量检测站, 无公害农产品达到76个,中牟西瓜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保护认证,春峰草莓、天邦蔬菜、帅龙红枣成为省级名牌。 创建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61家, 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425 个,市级以上畜牧龙头企业达到28家;奶牛存栏3.9万头, 水产养殖面积达到5万亩,牛奶产量和水产品产量均居全省 第一,是河南省林业生态县和绿化模范县。2012年上半年县 财政收入在全省108个县市排名中跃居第一位,成为河南省 县域经济发展最快的县。     一手牵两地,一肩担两市;在建设郑州新区、郑州都 市区,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的宏伟蓝图上,中牟作为 “三区”叠加的重要区域,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中牟 已经进入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 调发展的黄金期。2011年,中牟县提出了建设全省一流国内 领先的都市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工作构想,强化农业对建设 宜居城市、人文城市的生态支撑与保障功能,促进都市区城 乡产业融合、生态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建设郑州都市区核心 增长板块,努力打造郑汴牵手的中原明珠。      为了实现这一战略构想,构建以大农业为基础,以旅游 观光农业和生态农业等现代服务业为主体,一产、二产、三 产相互融合的城郊农业新形态。结合先进地区的现代农业发展理念,启动郑州新区中牟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从2011年开始,由县财政连续五年每年拿出1亿元,推动农业示范区建设。同时,委托中国农业大学规划研究所专家经过长达数月的调查论证,编制完成了郑州新区(中牟)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概念性规划,南、北核心区总体规划和先导区详细规划。规划清晰完美地勾画出郑州新区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发展蓝图。     根据郑州新区发展规划和都市区组团发展、产城融合、复合型、生态型的发展思路,中牟着力打造郑州都市区的“菜篮子”、“米袋子”“奶瓶子”,为将来超千万人口的大郑州提供鲜活、安全的农产品供给,并成为调节都市环境的生态“氧吧”和市民的休闲乐园-------规划打造“两区、一城、一滩、五大产业”。“两区”,即:在连霍高速以北乡镇,规划建设180平方公里的旅游观光农业示范区,发展花卉、渔业、蔬菜等三大产业,打造以赏花品花、垂钓休闲、采摘体验为主的各类园区,大力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并在连霍高速以北、黄河大堤以南,打造56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在郑民高速以南、省道223线两侧乡镇,规划建设450平方公里的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大力发展设施蔬菜、优势高档花卉、林果等产业,并依托现代灌区基础设施优势,打造39平方公里的核心区。为加快进度,在每个核心区内率先启动5平方公里的先导区。“一城”,即河南万邦国际农产品物流城,最终建设成中原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全、辐射带动能 力最强的“买全国卖全国”现代农产品物流城;一滩:即: 黄河滩区生态再造、产业转型工程; “五大产业” ,即蔬菜、 花卉、渔业、林果、畜牧业。围绕五大产业建成一批各具特 色、功能有别的示范园、科技园、观光园、加工园。 国家和河南省委省政府、郑州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 并关注郑州新区中牟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工作,多次听取汇 报并出席规划评审会,就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工作作出 重要批示,强调,中牟创造性提出建设全国一流、国际知名 的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战略构想,对全省、全国来说, 是一件推动农村发展、 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改善生态的大事、 实事。     中牟以规划为引领,狠抓规划实施,在最短时间内成立 郑州新区中牟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管委会,强力推进项目 建设:中牟·国家农业公园计划总投资31.5亿元,道路、 水系、燃气、电力、通讯等工程正加紧推进建设;园区12 家企业项目计划总投资24.5亿元,现已全部开工建设。 与此同时,河南天邦2300亩设施蔬菜示范园、晨明生 态观光农业园、 恒天生态休闲园等7个项目, 也已开工建设。      总投资8.6亿元,计划占地2000亩的河南省弘亿国际 农业高新产业园项目,目前,已完成投资1.25亿元,年底前 实现开园迎宾    万邦国际农产品物流城,一期工程已建成了1600亩蔬 菜交易区、水果交易区和冷藏保鲜库项目,日交易量4万吨 左右,日交易额最高突破1亿元,预计年交易量将达1000 万吨以上,年交易额突破200亿元,带动周边服务业收入达 15亿元。二期全部建成后,预计从业人员将达到20万人, 年交易额突破500亿元。     按照成为市民的“菜篮子” 、休闲观光的好去处和成为 优良生态环境的所在地三大功能需求,通过2—3年的努力 建设,中牟全力将示范区打造成为郑州都市区的 “菜篮子”、 “粮袋子”、“花篮子”,为将来超千万人口的大郑州提供鲜活、 安全的农产品;着力将示范区建设成为集观光休闲、采摘体 验、旅游度假、健康养生为一体的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 最终使示范区成为现代农业、农业科技、农业旅游、农业文 化的示范展示区。     东风浩荡满眼春,万里征程催人急。新一轮现代农业建设的号角已经吹响,一个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中牟 模式日渐成熟,建设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都市型现代农业 示范区的战略,如同一幅锦绣画卷在中原这片沃土之上自由 舒展。    为加快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中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办 法、意见等配套文件及用地、税费补贴等诸多优惠政策并对 入驻企业实行一站式服务,欢迎有识之士前来中牟这片热土 投资兴业,共绘现代农业建设发展蓝图,大业在望的中牟现代农业一定会开出灿烂之花,结出丰硕之果。

农产品专题片解说词之二:德州市品质农业专题片解说词
  男:在黄河下游,大运河畔,有一个古老而美丽的城市。她北依京、津,南邻济南,东望渤海,西接中原腹地,是华东、华北重要的交通枢纽,京沪、德石、济邯三条铁路在这里交汇,京福高速公路贯穿南北,济聊、青银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这就是素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称的冀鲁边界重镇——山东省德州市。
  女:德州市辖1区2市8县和2个开发区,土地总面积10356平方公里,总人口564万人。广袤的土地,优越的区位,丰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勤劳、智慧、诚信的德州人民,他们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打造了“中国太阳城”、“中国功能糖城”和“中国中央空调城”三大城市品牌,城市经济综合实力跻身全国百强。
  男:德州是传统的农业大市,农村居民451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80%。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德州农业农村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已形成小麦、玉米、棉花、蔬菜、畜牧、水产、林果花卉7大主导产业,德州扒鸡、德州西瓜、德州金丝小枣驰名海内外,粮棉连年丰收,创造了棉花占全国十分之一和粮食总产每八年增加100万吨的奇迹。
  2008年实现了粮食总产、单产、人均占有量三个“全省第一”,全市小麦种植面积636万亩,总产287.5万吨;玉米种植面积557万亩,总产279万吨,夏秋两季亩产978.7公斤,人均占有过吨粮。2007年德州市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
  2008年,植棉面积289.5万亩,总产531.9万担;蔬菜种植面积230万亩,总产700万吨,其中食用菌总产达到22万吨,位居全省首位;奶牛存栏8.12万头,生猪出栏468万头,肉牛出栏85万头,蛋禽存栏2700万只,肉禽出栏1.5亿只,肉、蛋、奶总产115万吨;水产养殖面积10.8万亩,总产量7.2万吨;果树面积70万亩,产量80万吨。
  德州农业为全省、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女:纵观农业发展态势,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主要农产品供给实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之后,农产品品质已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德州农业大市的地位虽然得以巩固,但农业效益低、农民增收难、产品竞争力差的问题日益显现。
  女:面对农业大市、财政穷市,特别是三鹿奶粉事件造成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德州的高层在思考,德州的人民在探索,德州的农业路在何方??
  推出题目——德州:品质农业在这里兴起女: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发展现代农业。
  男:2008年12月3日,中共德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雷建国同志在农民日报发表了题为《以品质农业推动生产发展农民增收》的署名文章,全面系统的论述了品质农业的意义、发展要素、以及根据德州市农业发展现阶段的实际条件,如何打造品质农业等问题。指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发展品质农业,靠品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民增收,打造德州现代农业的“品质”品牌,促进全市农业生产健康、高效、可持续发展,实现德州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跨越。
  女:品质农业就是以农业标准化生产为基础,以品牌创建和农产品质量认证为手段,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方式。
  男:德州市品质农业发展主要涵盖小麦、玉米、棉花、蔬菜、畜牧水产、林果花卉等六大主导产业,包括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包装等环节和提高品质、创建品牌、质量认证等方面,是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的系统工程。
  女: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而德州发展品质农业优势明显。
  男:德州属半湿润气候,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大部分地方均能用上黄河水,70%的土地适宜井灌,非常适宜小麦、玉米、棉花、蔬菜、林果、花卉生长,冬季大棚不需加温就可进行越冬蔬菜生产。市域内重度污染工业企业少,空气、水、土壤等生态环境条件等均符合国家绿色食品生产标准要求。
  女:德州区位优势突出。德州邻近京津,毗邻济南。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和山东“一体两翼”布局,使她与京、津、济的联系更加紧密,那里的居民对农副产品品质要求高,消费量大,是我市最重要的农副产品消费市场。南融北接、实施错位发展,既能够保障京津济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又能够带动德州品质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前景广阔。
  男:德州历史名产多。如:德州扒鸡、德州西瓜、乐陵小枣、德州驴、鲁西黄牛等,为我们打造名牌产品提供了基础条件。
  女:德州技术优势明显。广大农民有着丰富的种植、养殖经验和传统技术。市县两级科技推广体系较为健全,各专业特色重点乡镇都配有蔬菜、林果、畜牧等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有一定的技术力量储备。各级与农业科研及大专院校合作广泛,全国最先进的新品种、新技术能够率先在我市试验、示范、推广。
  男:大力发展品质农业, 是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强化农产品质量、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满足市场消费安全需求的必然趋势,是优化资源配置、保障农产品基本供给的重大举措,是发挥农业资源比较优势、增强农产品竞争力的客观要求,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农业产业基础的有效手段,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战略选择。
  女:近年来,德州市在始终把小麦、玉米、棉花生产摆在农业农村工作突出位置的同时,通过政策扶持、行政推动、科技支撑和产业引导等措施,培植并壮大了蔬菜、畜牧养殖、淡水渔业和林果花卉产业,使全市农林牧渔得以全面发展,优势区域和特色乡镇逐步形成,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产品品质明显改善,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显著增强,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保证农产品有效供给,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     粮棉高产创建效果显著。
  粮食实现连续5年增产,实现粮食总产、单产、人均占有量在全省“三个第一”。
  这里是农业部高产创建示范点临邑县翟家乡十亩小麦攻关田, 2008年小麦亩产突破694.5公斤,比全市平均产量高出近200公斤;这里是农业部高产创建示范点临邑县翟家乡十亩玉米攻关田亩产1028.2公斤,比全市平均亩产高出一倍多;这里是夏津自主设置的棉花高产创建点,百亩平均皮棉136公斤,比全市平均亩产高出43公斤。
  在高产创建的示范带动下,全市粮棉单产呈现了小面积较大突破,大面积提高的良好局面。
  2009年4月27日和5月6日,全国棉花高产创建启动会议和现代农业粮食产业项目暨高产创建现场会分别在我市召开,与会专家对我市高产创建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
  (二)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如雨后春笋。
  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全市60处畜牧业示范区和12个万亩蔬菜业示范区建设迅速启动。
  平原县按照发展安全农业和品牌农业的要求,重点实施品牌带动战略, 64个农产品品牌,实行了无公害标准化生产。
  宁津县以柴胡店等东部乡镇为主,建成了10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
  齐河县按照“龙头带基地、标准出精品、绿色创名牌”的思路发展品质农业,“康瑞”牌金针菇挤身北京市场,120件农业品牌让全县农民人均增收600元。
  武城李家户有机蘑菇、陵县陵城镇西葫、德州扒鸡二屯养殖基地、临邑临盘鱼鸭混养基地等,都呈现出勃勃生机。
  (三)水产标准化养殖异军突起。
  实施“标准化生态池塘整理工程”,建设了3个部省级标准化养殖基地, 2个部级健康养殖示范区、发展了鲫鱼、南美白对虾、河蟹、罗非鱼等优质水产品。
  (四)林果花卉产业功能不断提高。
  建设了乐陵朱集10万亩金丝小枣、夏津苏留庄3万亩小杂果、庆云常家2万亩红星苹果、陵县徽王玫瑰香葡萄基地、宁津大曹花卉苗木等8个林果花卉基地。
  德城区突出城郊特点,260亩优质椹梅生态观光园与万亩桃园构建出城郊型农业框架。庆云、乐陵分别被命名为“中国金丝小枣之乡”。
  (五)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小麦“良星66”、玉米“良星8号”、“德夏白16号”、金丝小枣“新育四号”等 “德字号”农业新品种通过了国家和省级审定。
  以色列西红柿、法国西葫芦、南美白对虾、波尔山羊等一批国外优质种养品种在这里成功推广。
  全市农业研发科技课题100多项,有6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通过省、市鉴定。
  优质小麦产业化生产、配方施肥、抗虫棉新品种引进、粮棉菜间作、林菌间作技术、粮饲兼用玉米品种引进种植、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无公害水产养殖技术、金丝小枣良种推广等成果大量应用于农业生产,累计推广面积达到2500万亩以上,产生直接经济效益3亿多元。
  新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农民绿色证书、新型农民培训等12项工程,培养了一批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各类农村人才,为品质农业发展积蓄了力量。
  (六)农业产业化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
  通过自主培育和外部引进,初步构筑起了较为完善的现代农业产业化体系。目前,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700家,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到256家,其中国家级5家、省级29家、市级170家。涌现出了以发达、永乐、华农、巨嘴鸟为代表的面粉加工产业,以华茂、福源为代表的玉米加工产业,以禹王、谷神为代表的大豆蛋白加工产业,以环宇、龙力为代表的功能糖产业,以飞达、英潮、瑞丰为代表的蔬菜加工产业,以中澳、扒鸡为代表的禽类加工产业等六大产业集群。
  农产品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全市已初步形成了以专业批发市场为骨架、以农产品综合市场和农村集贸市场为网络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其中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已达120多处,其中年交易额过亿元的大市场已有30多处。全市农业部定点批发市场6处,在全省名列前茅。
  乐陵杨安镇调料市场、红枣市场、宁津东崔蔬菜市场、武城棉花市场、尚庄辣椒市场、平原王杲铺蔬菜市场等已成为带动当地产业发展的龙头。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全市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3108个,覆盖农、林、牧、渔四大产业,涉及产前生产资料供应、产中标准化生产、产后加工、销售的各个环节,共带动农户22.5万户,参加农户年增收近千元。
  (七)农产品质量明显提升。
  我市坚持把质量认证和品牌经营作为推进品质农业发展的重点来抓,标准化基地建设、“三品”认证管理全面推进。推广国家、行业标准130多项,农业、林业、畜牧、水产等部门,制定了以瓜菜、果品、畜禽产品为主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60多项。全市大宗农产品和绝大多数“菜篮子”产品生产实现了有标可依,基本形成了涵盖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完善的标准化体系,并逐步与省标、行标、国标、国际标准接轨。
  全市涌现出了一大批农产品品牌,获得省级以上名牌农产品和中国著名(驰名)商标92个,有36个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59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5个产品获得有机农产品认证,“三品”认证面积160万亩,带动基地410万亩。
  面粉品牌如“巨嘴鸟”、“发达”、“腾永乐”、“鲁德”、“德瑞康”等;畜产品如“中澳肉鸭”、“鲁西肉牛”和引进的“双汇”、“金锣”、“光明”、“雨润”、“六和”等;水产品如“惠德罗非鱼”、“豆腐窝黄河鲤鱼”等;瓜菜如“德州西瓜”、“庆云香菜”等;林果业如“乐陵小枣”、“汇源”等,成为德州品质农业发展的标志。
  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六年出台1号文件,支持农业发展,为农业生产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三农”问题再度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国家政策的扶持为品质农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德州市的品质农业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德州发展品质农业总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推动全市品质农业建设不断跃上新水平,实现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跨越。
  任务目标是:重点培育小麦、玉米、棉花、瓜、菜、食用菌、肉、蛋、奶、水产品、果品、花卉12个关系国计民生、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和特色明显、对农民增收带动作用明显的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到2013年,形成一批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特色农产品乡镇,建设一批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优势或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成一批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化、品牌化、信息化的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
  采访领导人1:主要农产品优质率达到95%以上,农业生产标准覆盖率达到80%以上,标准化基地覆盖率达到80%以上,新增认证“三品”500个,认证覆盖率达到80%以上,市级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60%以上的原料来源达到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标准。
  采访领导人2:采取的措施: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将着力做好三篇文章。一是农产品总量扩张和质量提升的文章。要统筹处理农产品数量增长和质量提升的关系,既要保证农产品总量不断增长,满足城乡居民的基本需求;又要充分认识农产品质量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提高品质,满足城乡居民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需求。要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强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建设。要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产品生产过程控制,强化产品质量检测,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二是产业化经营的文章。要培育、壮大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鼓励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建立相对固定的原料基地,发展订单农业。要引导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要广辟国内外两个市场,特别是开拓京、津、济市场。通过创建品牌、提高质量、保障安全、增加花色等措施,进一步适应京、津、济对蔬菜和畜产品的消费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要利用农交会等形式,搞好产销衔接,促进产销两旺。三是增加品质农业投入的文章。市、县财政要列出专项资金,对创建的各类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和园区、农产品检测体系建设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例行检测、创建农产品品牌、农产品“三品”认证和农产品出口国产品质量认证等,实行“以奖代补”的政策给予鼓励。各类项目资金要向品质农业捆绑,支持品质农业发展。
  加快发展品质农业,功在当代,利及未来,光荣艰巨,任重道远。让我们齐心努力,共同推动全市品质农业向纵深发展,使德州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农产品更加量多质优,人民更加富裕健康,社会更加和谐稳定。让我们更加紧密的团结在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沿着十七大指引的方向,团结带领全市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深度配音 - 未加载声音
00:00
00:00
联系客服
请加Q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