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专题片之一:螺蛳湾专题宣传片文案
天时、地利、人和,瑞气、云集、梦圆,商业神话螺蛳湾天时篇明代,五百里浩渺滇池畔,灵龟昆明大城的龙脉中轴,有一个水运码头,(诗人杨慎有云“人如蚁聚,万贾熙熙”。)这是汪湛海先生记载的“财穴所在,富庶而聚气”。果然,千百年来,丰厚雍和,商流涌动。300年前因挖地而现螺蛳,得名螺蛳湾,从古至今,缔造了无数商脉传奇,1989年,昆明市青年路大批个体工商户搬迁入驻到螺丝湾农贸市场,(那时大家都是早上用车拉出来摆摆货,晚上又用手拉车收回去,)这看似临时的铁皮棚一米摊生意出奇的好,更拉开了一个盛大商业神话的序幕。
地利篇龙脉中轴,财穴圣地,果然商脉鎏金。螺丝湾从这不起眼的农贸市场,迅速发展,入驻了车间,升级了门面,慢慢形成了真正的市场。好多老商户做起来门面,很快在市场中做得红红火火,螺蛳湾变成了商业神话,成为了昆明商业的发源地和策源地,市场内人山人海,货物才在火车站下来就被分抢了。大家日进斗金,那时市场里很难有空铺,偶尔出现转让的,费用每天都在疯涨,却依然被疯抢。
1999年名为双龙商贸大厦的地产项目正式启动,云南新瑞安集团成功招商运作后又先后成功开发、改造了螺蛳湾鞋业广场、螺蛳湾第六交易区、螺蛳湾名品城等螺蛳湾市场内几大主要交易区2008年10月,集团又收购了螺蛳湾最大的交易区—第四交易区经过十余年的开拓经营,稳健发展,云南新瑞安集团持有的螺蛳湾市场商铺达4000多个,占整个市场商铺面积的40%,成为螺蛳湾市场中的最大民营企业,云南省商业流通批发领域最具有影响力的大型集团化企业。
短短岁月,螺蛳湾日新月异,发展为六大交易区,成为了云南最繁华的商业区,市场营业面积从最初的5700平方米发展到100多万平方米,万商云集,流金淌银,日销售额可达两个多亿,生意好的铺面,月收入可达百万。上万商户,十万从业人员,在这里改变了命运。成为了中国专业市场十强,辐射西南五省,乃至东盟各国。
2008年成为中国仅有的2 个四星级“中国品牌市场”之一,成为了云南面向东南亚、南亚,乃至全世界的商业名片。
人和篇螺丝湾人20年的岁月,无数的传奇,迎来了2009年,,,昆明市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升级螺蛳湾,原地建设螺蛳湾中央商务区的计划。螺蛳湾开始了拆迁和拆除工作。这个经过二十年岁月发展,占地面积82万平方米,商业面积超过百万平方米,有230多家公司参与运作,相关从业人员达10万人,市场的日均人流量达15万余人次以上的中国专业市场,带着一代人的情怀,淡出了人们的视线。。。300年昌盛历史,20年商业传奇,这时的螺蛳湾,755亿品牌价值,业务辐射西南五省150万平方公里国土,东盟10余个国家,120亿年交易额,100亿人次到访,孕育了153位亿万富翁,1800位千万富翁,过万位百万富翁,,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有一个传奇。。。
2009年11月,在昆明市委、市政府的有力推动下,昆明市西山区政府正式授权螺蛳湾市场最大业主单位——云南新瑞安投资控股(集团)牵头组建昆明螺蛳湾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作为项目运作平台公司,负责在原址上实施螺蛳湾商业片区的升级改造,建设螺蛳湾中央商务区(二级CBD)
根据规划,螺蛳湾中央商务区的建筑面积为210万平方米是一个集商务、商业、酒店、展示、购物、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城市CBD未来的螺蛳湾将成为具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并能更好发挥土地区位优势和螺蛳湾品牌价值的新昆明商务、商业中心,以及面向东南亚、南亚,全云南省及周边省份的重要商贸区新的篇章才刚刚开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新瑞安集团根据政府授权,发起设立了螺蛳湾升级改造运作平台---昆明螺蛳湾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带着老螺蛳湾人所有的情感和寄托,对整个项目全力以赴,公司聘请了美国、法国以及国内多家设计公司,对整个片区进行了精心的规划。
并与国内知名企业结成战略联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个更为繁荣的螺蛳湾将在原址傲然矗立天赋中央,鎏金商脉,螺丝湾人一起回归,天时、地利、人和,必将掀开新的辉煌篇章,续写新的商业传奇!
风景专题片解说词之二:旅游_宝塔盘云
在永城市老城的东北角,耸立着一座古代佛塔。它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近千年的风雨剥蚀,丝毫没有磨损它佛家的气度,于淡泊中透出几分威严,这就是崇法寺塔。
崇法寺塔共有九层,高34.6米。全塔由地宫、塔基、塔身、塔刹四部分组成。这座塔始建于公元1093年,也就是北宋时期的绍圣元年,到1098年全塔落成,历时五年。虽然经过了九百多年的风雨沧桑,但是这座塔仍然高耸挺拔。
佛塔是佛教的圣物,佛塔和佛教是紧密相连的。
佛教最早产生于印度,在东汉时传入中国。佛塔的建筑艺术随之也传入我国。只有实现了与中国土著文化的巧妙结合,吸收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外来文化才能得到发展。这也是佛教文化在我国得以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的古代建筑大师们并没有完全照搬印度佛塔的风格,而是结合我国民族建筑的形式,创造性地发明了阁楼式建筑加筑一个塔刹,形成了“上累金盘、下为重楼”的风格。
佛教的塔也称作舍利塔,这是因为塔的作用本身是为了埋葬佛骨或佛经、法器等遗物用的。人们对塔的建筑物称为浮屠,因此,后世有“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说法。
早期的寺院以塔为主,塔位于寺的中央,其他建筑物围绕塔进行布局。佛教传入中国后,塔与中国的本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有寺必有塔,有塔必有寺的局面,塔和寺院成了佛的专用名词。
早期塔的建筑形式是阁楼式或亭阁式。到了南北朝时期,中国的佛塔又有了密檐式塔、金刚宝座式塔、花塔等形式。塔多为单层,有三层、五层、七层、九层、十一层、十三层等。从唐代开始,出现了将塔建于佛殿后面的格局,崇法寺塔就是这种布局的真实写照。据历史记载,崇法寺塔前面不远处应该就是崇法寺,在这里,原来应该有一处富丽堂皇的寺院建筑,可惜,这座寺院被毁于历代的兵患水灾,早已经不复存在了。
崇法寺塔在中国的建塔历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商丘地区位于古代南北文化交流的缓冲地带,南北方文化的融合在这里表现得十分明显。崇法寺塔正是这种文化融合的产物。
和中国大部分佛塔一样,崇法寺塔整体结构分地宫、塔基、塔身、塔刹四个部分。
上世纪八十年代对崇法寺塔进行维修时,文物工作者对地宫进行了清理。
塔基是整座塔的下部基础,覆盖在地宫之上,基座呈须弥状。现在,塔基和地宫已经被深埋于地下,我们已经无缘看到它们的庐山真面目了。
崇法寺塔的塔身结构为八角形,第一层高五米,直径7.7米。东、南、西三面设有佛龛面门,这里原来应该供奉有佛像。北面设有登塔的小门,由此可以攀援而上,直登塔顶。整座佛塔由底向上逐渐收小,远远望去,塔身呈角锥型。每层檐下均有仰莲相托。仰望塔身,如九朵莲花开放。
崇法寺塔还是一座砖砌阁楼式的佛塔建筑。在每一层塔窗外的平座上,都有这么一些小石槽,这些石槽是干什么用的呢。
一般认为,崇法寺塔应该是砖石结构,但是,这座塔却是一座罕见的木构砖塔。在塔身里隐藏着木骨,用以支撑塔身。这种现象在全国的佛塔建筑中并不多见。
塔刹,是塔身的最高部分,也是全塔的精华。刹,是梵文“差多罗”或“制多罗”的音译,意思是土和田,代表国土或者佛国。崇法寺塔的塔刹由刹座、宝瓶、金盘等组成。为了稳固塔身,还用铁链将塔刹系在塔顶上。塔刹最显眼的标志是套在塔杆上的这个圆环,在佛寺中,这个圆环叫做相轮,也称金盘。古书上称“人仰视之为相。”起仰视和敬佛礼的作用。
东林古寺迹仍留,七级浮屠踞上游。
保障江淮称巨镇,屏藩梁宋护中州。
清.吕永辉崇法寺和崇法寺塔历来为永城的旅游胜景,春秋两季,云朵冉冉从塔顶绕过,梵钟声声,白云袅袅,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宝塔盘云”古为永城八景之一。
登塔远眺,历来为永城士子们闲暇时的游览项目。这些坚硬的青石踏步,被游塔的人们用脚步踏磨得十分光亮,这凹陷下去的青石板见证了历史,见证了崇法寺曾经有过的辉煌。
崇法寺塔的内部结构和其他地方的佛塔有所不同。
走进古塔,犹如走进一座迷宫。
这种带黄绿釉的佛像砖全塔共有651块,它们分布在塔内的墙壁上和各个角落。
这块塔铭的雕刻时间是绍圣二年,也就是公元1095年。像这样的塔铭,崇法寺塔内共有五块。这些塔铭记载了当年修筑崇法寺塔的经过和善男信女的名字。
登塔的这些砖石已经被游人踩踏得凹了下去。中间这些凸起的又是什么东西呢?
顺着这个暗藏的楼梯上去,越往上攀爬,阶梯越是狭窄。
到了第九层,就只剩下这一个可以向外瞭望的窗口了。极目四望,永城古城尽收眼底。据说,在风清日朗的季节,从这里可以看到三十公里以外的芒砀群山。
经历900多年的时代变迁,崇法寺已经淹没在了历史的尘烟中。崇法寺塔也屡遭战火的破坏。至今,崇法寺的塔身上还留有斑斑的弹痕。
上世纪五十年代,人民政府曾对崇法寺塔进行了维修。到了八十年代,河南省政府又拨专款对崇法寺塔进行了一次全面修缮。1963年,崇法寺塔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崇法寺塔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在,崇法寺塔附近已经成了人们休闲游乐的地方。在人们的保护下,这座经历了九百多年风雨沧桑的古塔仍然屹立在豫东大地上,向人们诉说着历史的变迁,向人们展示着时代的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