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内容、类型、风格的电视专题片,在韵味、情调、吐字用声、表达方法上都存在着不少差异,可形成不同的表达样式。每部片子的解说词,要求配音员在解说配音时既要遵从一般创作规律又不能拘泥于一般理论,要表现出极大的灵活性和创作个性。
(主持人)大家好,说起人参西洋参您可能再熟悉不过了,那是名贵药材呀!可时下又出现了一种新品种,叫地参!啥是地参?难道人家人参西洋参就不是从地里面长出来的?敢称叫地参的,到底是何方神圣?今天,就一起去实地看看。
(采访)徐连章:咱这刨的是中华地参,你看它的长相有点跟眼镜蛇的脑袋差不多少。
您别看这地参长得怪模怪样,它可是只在一些高档饭店里才会现身的新奇蔬菜,营养价值也很高。
(采访)云南农业大学副教授秦向东:它的微量元素含量比较多,那么其中就是有二十多种,那么其中的钙含量是非常高的。那我们知道牛奶,一百克牛奶里面大概含有一百毫克的钙,地参里就是含有,将近四百毫克的钙。
是牛奶的四倍,这么高的含钙量,可以说是植物中的高钙片了。
人们常说“冬吃萝卜,夏吃姜”,萝卜中的氨基酸含量很高,可是地参中的氨基酸含量就比萝卜高很多,其中谷氨酸的含量比萝卜要多四倍左右。
这地参营养很丰富,它的产量也很高。
(采访)徐连章:这一亩地估计能收四千斤吧。
既然这地参营养丰富,产量又不低,为什么我们过去很少见到呢?
原来这地参地上的茎叶部分叫做泽兰,是一味中草药,具有活血、化淤、行水消肿的作用,地下这白色的根状茎,学名地笋,在传统的中医眼里,它连药材都不是,当然也就少有人会去吃它。
(采访)毕文钢:地笋在药典里面没有,它也有活血化淤的作用,只是比泽兰作用要弱一点,这样更适合用于保健。地参最在开始被人食用,传说是从明代开始的。
(采访)高胜军:相传是在明代,我们剑川石宝山上,宝相寺有一位高僧法号叫寂定。
这位寂定和尚在山上采药时,发现一丛泽兰的地下根茎长得比较肥大,出于好奇,品尝了一下,觉得味道还不错,于是全部挖回寺里,做成了斋菜。后来地参逐渐在沙溪一带开始有少量种植,只可惜是藏在深山人不知。
上世纪90年代初,当地一个叫杨开嗣的老太太,办起了地参食品加工厂,也带动了沙溪镇的地参种植,面积达到了上千亩。
正是看到了杨开嗣种地参的事迹,徐连章才有了到云南引种的想法。
这徐连章最初怎么会产生了引种地参的相法呢?
原来徐连章是河间市瀛洲镇徐庄的党支部书记。老徐最初之所以决定选择种地参,主要是因为村里这成片的杨树林。
(采访)徐连章:你看这杨树,这上边的时候,这蒸发力特大,杨树底下特别爱干,连颗草都不长。
为了寻找一种可以跟杨树套种的林下作物,老徐选来选去,最终选上了地参。
(采访)徐连章:因为它这个是生长在云南的下关海拔2000多米的原始森林里边,在原始森林里边的时候,都顽强的生长。所以俺们选中了这东西。
(主持人):这地参从四季如春的云南引种到季节分明的河北,一下子能适应吗?老徐是如何让地参在河北安家的呢?究竟怎么才能种好地参呢?咱们接着往下看。
种地参首先得选地,老徐最初把地参引种到河北的时候,在挑选地块方面,就遇到了问题。
种地参的地,耕作层土层不能太深,这一点,老徐在云南引种地参的时候,人家就告诉他了。
(采访)王双福:种地参的地是土层要薄一点,并且是沙土这些比较好。
在日常的农业生产中,不管是种小麦还是种玉米,一般都是土层越深,土地越肥沃越好,农谚中还有“深耕一寸土,多耐十天旱”的说法。因为更深的土层,可以蓄积更多的水分,也可以为作物提供更多的养分,所以种小麦玉米时,大型机械深耕深松的深度,会达到60厘米。为什么这地参却一反常态,反而更适合较薄的土层呢?
原来野生的地参都是生长在林下的浅表土层中,我们在云南找到了最接近地参原生环境的地块。这是一片林下的山坡地,原来就有野生地参生长,后来开荒种上了地参。这里的土层大概就是二十厘米厚,再往下就是石头山岩。也许是地参长期生长在这样的环境里,也就适应了这种条件,种植的产量很高。
记:这个一亩大概能有多少斤?
丁:大概有一、两千斤。
记:一亩地能收一、两千斤干的?
丁:干的。粗一点的四斤就可以晒出一斤了。
一亩地能收两千斤干地参,那可就是六七千斤湿地参,这收成还真不低,而且这地参的品质也不错,一般单个长度在10厘米左右,吃起来口感很好。
可是一旦把它种到山下的稻田里,您看这土层是一下子变厚了,地参的地下根茎可以自由地生长,很多都长到了30厘米以上,长度长了一倍有余,可这样长成的地参也变细了不少,里面除了有养分,还有老根为了维持自身的强度而长成的维管柱,外面还会长出须根来,吃到嘴里全是草根一样的粗纤维,口感特别差,商品性就更甭说了。
云南沙溪的王双福种了十多年地参了,在这方面也是深有体会。
(采访)王双福:土层深了以后,它水分多,根细,它地参嘛,长的比较细而长。土层薄了的话它就长出来粗、短,完了它就是好一些,里面的粗纤维就减少。
老徐在杨树下种地参,种杨树的地原来都是耕地,所以耕作层深度也都超过了40厘米,跟稻田差不多。人家云南那边可以找到瘠薄的山坡地,他在华北平原上可找不到。他是怎么解决的呢?25既然这地没办法改变,他就想,咱能不能在耕作方法上想办法呢,于是他犁地的时候不再深耕,只用旋耕机进行20厘米左右的浅耕,这样种上地参后,通过灌溉,让地下耕不到土层发生板结,连续两年下来,这问题就顺利解决了。
有了这个办法,一般的农田种地参就都没有问题了。
解决了地块的问题,老徐在施底肥的过程,又遇到了难题。
老徐把地参引种到河北以后,因为种杨树的地原来就是农田,曾经施过很多肥,再加上杨树叶子落后到地上腐烂之后也会变成肥料,所以比较肥沃,所以这地参一种下去,就全长得枝繁叶茂,谁知这问题偏偏就出在这上面。
(采访)徐连章:地太壮了,会发秧,发秧子的时候,地下果实长不太多。
这光长叶子不结果,可不是好现象。经过打电话联系,老徐才知道,原来人家杨开嗣种地参,可是作过专门的肥效试验的。
(采访)杨开嗣:在施肥上,就是我们搞了一个试验,就是肥效试验,--试验结果是那个光施磷肥的和光施农家肥的产量都低于既施磷肥又施农家肥的产量。既施磷肥又施农家肥的产量要比光施磷肥的就是要高50%,比光施农家肥的要高20%。
为什么种地参就不能施尿素一类的氮肥呢?
(采访)杨开嗣:因为氮肥的话,它那个主要是长地上部分,那地上部分特好,但就是根很少,所以一般都不施氮肥。
为什么施氮肥过多会导致光长地上部分呢?因为地上部分的枝干和叶子的生长属于营养生长,地下部分储藏根的生长属于生殖生长,如果营养生长太旺盛了,反而会抑制生殖生长,这种因施氮肥过多而导致地上部分疯长而影响产量的现象,不光会出现在地参上,种植棉花、红薯、土豆等作物时,也会遇到,只不过在地参种植上表现得更明显一点。所以呢,云南那边在施底肥的时候,只有既施农家肥又施磷肥,才能获得高产。
知道了这个道理之后,老徐他们经过多次对比试验,发现在河北这边种地参,底肥光施点农家肥就行了。
(采访)徐连章:不用上化肥,一般的时候,在有条件的时候可以施点农家肥。
底肥除了农家肥,还可以施一些草木灰,草木灰里含有丰富的钾。
(采访)虽然现在使煤气了,但是大多数农民还是烧柴火的多。这个就是草木灰很多的,每年把它收集起来,也是地里的一种肥料,对这个地参的长势、品质、产量很有帮助。
所以这施底肥,要根据土壤的具体情况而定,总的原则就是要有丰富的磷钾,氮素的含量不要太高。现在不是提倡测土配方施肥嘛,要是有条件,您也可以测土以后再设计施肥的配方。
施完底肥,经过浅耕就可以开沟了,这开沟里面也有诀窍。
老徐在云南的沙溪引进地参时,发现云南王双福种地参基本上不考虑行距和株距,只是用锄头在犁好的地上开出一条沟来,把底肥和种子洒进去,然后在旁边再开一条沟,同时用开出来的土盖住前一条沟。这样种出来的地参,基本上不分行,而且密度非常大。这里面有什么道理呢?
原来地参是一种林下的喜荫植物,云南王双福他们的地参是种在山坡上,没有树木遮荫,所以就要合理密植,大概株行距都在10公分左右,让地参相互之间能够遮荫,同时还能抑制杂草的生长。
(采访)王双福:如果说是你种稀了,杂草它就是长得相当旺盛,我锄草相当困难。如果种密一点,地参在四月份、五月份长起来的时候杂草它还没有长。它把那个杂草的阳光挡住了以后杂草就不容易长了,地参肯定长得快。
老徐刚引种地参的时候,最初按照云南王双福的办法来种,不仅产量上不去,管理也不方便,后来考虑到地参种在杨树林下,不存在遮荫的问题,经过多次摸索,他发现地参不种那么密也行,而且还可以方便除草、浇水的操作。
(采访)徐连章:咱这开沟宽度没有多大要求,也就是主要是深度,深度在这个七至八公分左右就行,它的行距是五十公分,间距是四十公分,也就是株与株四十公分,这跟种玉米的行距跟这个间距差不多少。
开完沟就该下种了。这地参该如何下种呢?
地参的花和种子等器官早已经退化,传宗接代自然不能靠种子,只好用这地下的根茎来繁殖。为了更好地让下一代成长发育,当然就要先积累大量的养分。于是地参地下根茎的前端膨大起来用于储藏养分,就长成了像眼镜蛇一样的东西。为了更好地分化发芽,地参还长成了一节一节的样子,每一节上都藏有一棵芽,将来都会长成一株新的地参。
在云南的沙溪镇一带,人们收地参的时候,一般是把收获的地参按照个头大小分开,大的卖掉,小的就留作第二年的种子。
(采访)自己留种,这些小的就留种了。小的,这些,这些就可以拿来作种子了。一亩地需要两、三百公斤。
而河北老徐他们种地参的时候,都是拿个头较大的成品参,然后把它折成一段一段来下种。
(采访)咱这上边有一个节的,这个节就可以发芽,五公分它包含多少个节,这一株的时候,可以出一颗的,最少是一颗,两三颗的,五颗的。
看了上面这两种种法,也许我们会感到奇怪,老徐为什么不用整棵参下种,反而辛辛苦苦地把它折断来作种呢?而云南那边这一年年卖大的留小的,这地参难道不会越种越小吗?
实际上折断下种的种法,还有一个缺点。
(采访)徐连章:一个你掰开也可以,掰开它有一个黄苗阶段,黄苗阶段就是说它出来的苗弱。
这掰开的地参段长出苗子,当然要比整个地参长出来的苗子要弱一点,明明知道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老徐还要这样种呢?
其实老徐这样种,一是为了节省种子,另外一点,老徐种地参的目的,已经跟云南那边有了很大的不同。
云南的地参因为产在大山里交通困难不便外运,收获后,大部分都被杨开嗣他们收购,按照白族的传统工艺,用来加工成小食品,名字就叫作虫草参,个头小一点儿,反倒更像冬虫夏草,所以他们关心的是地参的产量,对个头大小倒是并不十分关心。
老徐把地参引种到河北以后发现,也许是土质和气候发生了变化的缘故,种出来的地参个头也发生了变化,变得更加丰满,生吃起来也更加脆嫩可口,老徐找人试着炒着吃、拌凉菜,味道也不错。可要是做蔬菜,这个头小了切起来就不方便,老徐就想,能不能让地参的个头变大一点呢?请教专家以后,老徐他们每年在留种的时候,特意把小的挑出来,只选个头大、品质好的地参做种。在种植上,减少下种量,将行距株距加大,保证每一棵地参都有充足的阳光和水分,经过四五年的选育下来,地参的个头越来越大,一般都可以达到20厘米左右,而且地参的个头比较均匀,这时候想找小的地参来做种都很难了。
如果不把地参折断,整根下种的话,地参的根系的确会更发达,可这样种的话,因为一根地参上芽节太多,长出的地参苗也会很多,会导致地参的种植密度过大,云南的云南王双福就是这么种的,这么种出来的地参就会有大有小,参差不齐。老徐追求的不是单纯的产量,而是图的地参个头大而均匀,这样地参就不能种得太密,一亩地也就不能下种太多,否则的话,就很难保证长出的地参个个都饱满丰润了。正因为这样,老徐才采用了折断下种的办法,根据种出的地参不同的用途,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下种方法。
地参种上以后,这管理就简单了。
(采访)徐瑞学:地参这个好管,这个是种的时候挺省事,夏天有草锄一两遍草,天特旱了就浇浇水,一般的时候旱一丁半点的问题不大,挺好管这个。
在杨树底下种的地参,什么情况下才需要浇水呢?
(采访)徐连章:也就是说地皮发白色了,就算干了,赶紧浇水。
(主持人)这地参的田间管理很简单,可这收获和储藏就不那么简单了,里面有很多的讲究。
地参在全国很多地方都可以种植,然而在不同的地区,收获的时间也不同。
(采访)徐连章:它这个地参一般进了十月份就可以采收了,再冷了以后,下霜以后它就不长了。
在山东河北一带,在下霜以后,只要地没有冻硬,地参可以一直采挖。即使是冬季不采挖,冬季地参也不会冻坏,第二年春天再挖也不会影响品质。
挖地参的时候,最好用镢头或者三齿钉耙来刨。如果用铁锨之类的工具挖时,注意不要把地参挖断了。
(采访)徐连章:也就是说咱挖地参的时候,这整个起的土,整个都得翻一遍,从一头赶着,一锨一锨翻过来。为了防止把这个参挖坏了。
挖地参时这翻土也有诀窍。
(采访)徐连章:从底下往上翻,不能撅,一撅的时候把这个参全切了。
地参挖出来以后,在北方如果不采取措施来储藏,地参很快就会失水或者腐烂。老徐他们采用的是砖池土藏法。
(采访)徐连章:一般在背阴地区,也就是一般的房后面,砌一个小池子,里边放一层地参搀和点湿土。
这覆盖地参的土怎么才算湿度合适呢?
(采访)徐连章:你看咱这个土的湿度,一抓起来攥成团,就为正好,也不能太湿了,太湿了,这地参容易腐烂,太干了保不住水分。
池子的大小,可以根据收获地参的多少和家里的环境来具体设计,高度一般控制在一米以下,池壁用砖来砌。
(采访)徐连章:底下先垫三公分的土,然后放六公分的地参,放完以后再放三公分的土,这么层层一直到顶,就是放完了为止。
如果地参池面积较大的话,为了方便地参呼吸,长期保持地参的品质,还要用玉米秸扎成捆,竖立在地参池里透气。
如果在山东一带冬季气候相对温暖一些的地区,也可以用塑料袋来储存地参,收获之后,直接装入塑料袋,一袋装15到20公斤,放在室内即可安全过冬。
(主持人)正是有了许多像徐连章这样不断探索的人,我们的餐桌才越来越丰富。
温馨提示:更多专题片配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