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诗歌散文初探配音

浏览人数:4

     主要指配合画面的有声语言,就可以统称为。但是,作为配音艺术,大都不是画面中人物自己说出的话,一般人的自然说话,而是由专业人员配上去的,符合事件发生发展过程,符合人物的身份、心态、语境、语气的鲜活话语。因此,这是一种艺术创作。这个创作过程,是个工种同心协力完成的,包括整体策划、文本撰写、导演调配、配音驾驭、技术支持、后期合成等。


  人类文化的演进,从媒介的角度,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口语文化时期、印刷时期和电子时期。毋庸置疑,我们置身于电子文化时期。在当今时代里,影像文化作为电子文化有力的力量(另一支是网络),正在重构着人类的文明文化,也正在重构着人类的审美思想观念。
  贝尔反复提示,“我相信,当代文化会慢慢变成一种视觉文化的时代,而不是一种印刷的文化时代,这是确凿的事实。”凯特·柯恩在《电影与虚构小说》中则说,影像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强行进入了作家的意识,并且进入他们那一代人看世界的形式中。” 影像文化对文学的“入侵”,最有代表性的是“”的出现。
  1998年,中央电视台推出的首届《全国电视诗歌散文展播》,在全国形成了广大的影响。1999年央视创办了《电视诗歌散文》栏目,许多地方电视台精品化或新辟了类似栏目,从而,在娱乐、消闲、“彩经”、传奇为主导的旋转大舞台上撑起一片“诗意的空间”。以央视为例,尽管央视近来出台了末位淘汰和成本核算制度,但因其相对较高的收视率和在特定的精神社区里的良好形象,《电视诗歌散文》这个“非效益型”栏目毅然挺立,且连续六年被评为“星光奖”优秀栏目。“电视诗歌散文”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也就进入我们的研究视阈。
  电视诗歌散文就是文学样式的电视化,即以电视屏幕表现诗歌散文抒情写意意境的电视文学样式。电视诗歌散文可分为两类:一是文学诗歌散文的电视化表现,它把文学形式的格调、品性和意境用电视特有的艺术手段加以反映,造成动人的艺术魅力。如央视《电视诗歌散文》栏目播出的《名家名作》、《中外抒情诗歌》、《中国古诗词欣赏》系列等。
  二是指电视表现内容采用散文或诗的方式,形式比较灵活,追求意境营造,画面优美动人,或者说,这些诗歌散文是为电视原创的,如《皖风·皖韵系列》、《诗意的新疆系列》等。后一类虽有时可归为艺术片的某种类型,但也可以归总为电视诗歌散文。
  电视诗歌散文不是诗歌散文文本简单的电视化,不是其附属品,由于电视特性的加入,使得电视诗歌散文“青出于蓝”,具有了自身的审美特性和艺术价值。如果说我们读到的诗歌散文文本是单一文本的话,那么我们看到的电视诗歌散文则是超文本或复合文本。
  电视诗歌散文是各种艺术表现手段的多轨组合,它几乎调动所有艺术手法有机地完成这种组合:有字幕――作者的文稿,有――诗歌散文的朗诵,有画面――自然景观、作者的行动、生活场景,有同期声――使观众身临其境,有音乐――抒发更深层次的情感。这种表现手法的多轨组合,构成了电视诗歌散文的丰富多彩、意蕴深沉。
  诗歌电视诗歌散文也讲求“文采”,其体现为画面语言、有声语言、造型语言、甚至光效语言、色彩语言、影调语言,特别是电子特技手段的有机组合上。这种屏幕造型语言,不仅要准确、形象、精炼、生动,更需要潇洒、自然、活脱,富有节奏感,正是这种优美抒情的“文采”,构成了电视诗歌散文的魅力。
  如“中国古诗词欣赏”系列,它的制作形式首次打破了传统的二维平面设计,采用三维的立体场景和国画的古朴风格布局,把一首首耳熟能详的古典诗词生动活泼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既保留了名诗凝炼简约的文字美,又渲染了无尽遐想的意境美,将传统文学赋予现代色彩,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效果给观众营造出一种古朴、淡雅的意境。
  这里需特别注意的是电视诗歌散文中文学的形象化问题。电视诗歌散文把文学语言变成了视听语言,把依靠联想、体味传递生发感情变成了“以形传神”,它让电视变成写意的天地,直观画面抒写内里的情味,丰厚了电视的艺术感染力。不同于纯文字阅读而产生的联想,电视诗歌散文作品的部分文学联想已为画面所牵引,被实证化了,所以好的作品在电视手段运用时不会去单纯拼贴与语言完全一致的画图――实际上,这即是高妙与死板的分野所在。
  电视诗歌散文应该是音诗画的艺术交响,作为为视听语言的二元素,声与画的关系不是简单相加,而是相乘。好作品的声画效果产生丰富的联想,引向超出屏幕之外的思绪天地――只有这样,才能不抑制受众的想象力。所以电视诗歌散文也会勾引出超出文字的其他联想,使内涵更深。
  如电视散文《高海拔地带》,在前三分钟里,没有一句解说词,只有重庆山城的日常生活场景和嘈杂的市声;以电线为前景拍摄的窗口,用广角镜头使作者的头部压在成三角形的楼宇下;高海拔地带的旅程由静态构图表现出来的宁静神圣,与城市的嘈杂(作者从高海拔地带归来后的城市生活被处理成黑白色调)形成对比。
  这里实现了一切“镜语”皆情语,虽“不着一字”,但作者对城市生活和高海拔地带的不同的感受已昭然若揭。再如在电视散文《神秘的古格王朝》中,作者身前奶茶的缭绕的香气渐变为古象雄人曾居住的土林,使作者如烟的思绪得以形象化、可视化;浩荡的骑兵与古格王朝的遗址的叠画,伴之以萧萧风声的音效,“更变千年如走马”的历史的沧桑感亦不言而喻。
  电视诗歌散文虽然因电视特性增加和拓展了艺术魅力,但诗歌散文本身的文学性亦不能忽视,意蕴(或诗意)就是其文学性的一个标志。从电视诗歌散文作品对文学意蕴的表达来看,较为成功的有如下几类,它们都建立在文学与电视的结合基础上。
  一是对文学触点的电视发挥(重情),如电视散文《驯鹰人》,它为我们讲述的是柯尔克孜人的生活,其中老阿吉夫妇对儿子的深情令人难以忘怀。“他这个岁数,除了眼花,最无奈的是,无法控制双手的抖动。”这时,画面呈现的是老阿吉粗糙的双手和皱纹的特写,这些都是文字无法传达的部分。“当妈的高兴,孩子们长大成人是父母的骄傲,多少也有些心酸,像是什么东西撒开手,就会永远失去,老人家用红毛线给儿子缝被,细细密密地缝过去,也把缕缕的心思缝进去。”这时,逆光下母亲闪亮的发丝让我们的眼睛有些湿润了。
  二是对文学内涵的电视挖掘(造型),电视散文《雄哉,天柱》,画面和语言以磅礴的气势,将探古寻幽之情融于其中,仿佛把观众带入历史的长河之中,心旷神怡地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三是对文学意境的渲染点化(移情)。电视诗歌散文抒情性的效果还在于造意境,它是由优美的画面、美好的人物情感流露、解说词所衬托的意境以及音乐渲染所共同营造的动人艺术境界。如电视诗歌《春天的歌》通过“如潮的翠绿无边无际的洋溢着”所对应的画面,啾啾鸟鸣,花蕊间的蜜蜂,儿童在花间的笑脸,以及清逸的音乐,使我们听到了春天的脚步――哦,不仅仅是听到!
  注重人文关怀和艺术审美价值的电视诗歌散文的产生是有着社会合理性的。其一,现代社会里,人们在享受新技术革命带来的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需要精神层面的关怀和体恤。其二,在电视文化的长期熏陶下,观众的鉴赏水平已有了较大的提高,其主要标志表现在观众的精神需求,开始从娱乐型向思考型转移。电视诗歌散文提高了电视屏幕的文化品位,给予了观众艺术的审美享受,同时,也成为了提高民族文学素质的好途径,普及文学教育的好形式。
  作为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的诗歌、散文与最现代的传播媒介――电视的结合,也许成为一种必然。诗意的世界是人类理想的世界,电视艺术理应进入这个世界。电视诗歌散文通过屏幕传递的不仅仅是一份交流,更是一种过滤、共享和渗透。呈现美本身就意味着对丑的抵制和瓦解,意味着对美的认可和赞扬。
  自诞生以来,电视诗歌散文就以其清新淡雅的风格满足了较高文化层次的观众对电视文学的需求,让热爱文学的观众,通过这个栏目,欣赏、感悟、思索,达到心灵的净化、精神的启迪和审美的愉悦――电视诗歌散文这种审美价值,是其他电视艺术样式难以替代的。
  正如央视《电视诗歌散文》栏目的编导高洁所说,“希望能通过她为那些愿意静下心来倾听的人们展示些什么:被洗净的天空、被过滤的大地、碧绿的植物和芳香四溢的花、生动的风及具有灵性的雨以及生活的本质和生命的感悟。希望通过电视散文,能使我们脑海清澈、心绪平和。” ——我想,这就是对《电视诗歌散文》栏目的主题语“诗意的空间,心灵的家园”的很好的诠释吧。

深度配音 - 未加载声音
00:00
00:00
联系客服
请加Q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