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专题片之一: 优秀教师解说词
民勤县蔡旗完全小学 唐新华我叫唐新华,我是民勤县蔡旗完小一名普通教师,蔡旗完小 是一个先进的集体,在我身边有一群爱岗敬业、默默无闻、无私 奉献的领导和老师, 今天我代表他们在这里发言, 心情无比激动。 我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感召别人的豪言,有的只是一颗 做好份内工作的平常心。自2000年8月工作至今, 一直担任语文 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作为一名教师,我服从领导分配,严格 要求自己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 在有限的时间内 做有效的事情。我虚心地向富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同时自己也认 真钻研,精益求精。从教13年来,我以饱满的热情、求真务实的 工作态度,圆满完成了学校交办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受到了领 导、同事的一致好评,得到学生家长及社会的广泛认可。 “一份 耕耘,一份收获” ,我的劳动喜获丰收,多次被评为乡校级“优 质课教师”“优秀班主任”县级“优秀辅导员”的称号。 、 从教13年,原来都是教中高年级,只是今年才教低年级,而 且是一年级,班额大有60多个学生,还要全部住宿在学校生活和 学习。想到这真有些担忧,而后想既然任教了这个特殊的年级, 就要积极面对,不能将情绪带进教学中去。一年级是基础教学的 起步,是基础中的基础。在这一学年我重点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 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入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将这一学年做的工作回顾如下: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养成 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的一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年级是基础 教育的起始阶段,更是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习惯 的好坏,不但影响孩子的生活、性格、行为等,还直接关系到学 习和工作的成功与否,甚至会影响孩子的将来。因此,本学期我 把班级工作的重点落实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上, 我是从以 下几个方面做的: (一) 、低起点 一年级的学生,只有六、七岁,他们年龄小,依赖性强,动 手能力差,加上现在农村生的孩子少,部分是独生子女,长辈宠 爱有加,大多习惯不好,有的甚至刁钻任性。这时,教育切不可 太心急。俗话说: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只有耐心,对学生所设 定的目标要求起点低。例如,由于孩子年龄小,刚开始住宿有部 分同学情绪一直很不稳定,不是掉眼泪,就是不好好吃饭,还哭 着喊着要回家。看到这些心想只要孩子安心留在学校就行,于是 我在生活上我每天热情地蹲下和他们打招呼,牵着他们的手,邀 请其他同学和他一起玩耍,消除他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应,每餐饭 耐心地关心他们吃, 每天早上总是给部分不会自己做事的同学洗 脸,梳头,慢慢他们看到我就露出灿烂笑容,开始学着自己穿衣穿鞋,也再不哭鼻子了。老师和小朋友要帮助他们,他们不仅不 让,还大声的说: “我会穿,我自己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在 此时我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地考虑学生的感受、 掌握情况,学生才能踏踏实实、循序渐进,步步走好。也才能树 立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自信心。如刚入学时,学生还不懂得 怎么做作业,为了克服学生对做作业的畏难情绪,为以后养成良 好作业习惯打下基础,我布置较少的作业;在课堂上留下足够的 时间让学生做作业;并只提两个小要求:做作业时一不讲话,二 不玩,只要做到了,就是认真做作业的好孩子。要求低学生很容 易就获得了满足感、成就感。这个要求做到了,再提新要求。这 样为学习设置台阶,使其不断进步。 (二) 、细要求 一年级学生,天真活泼,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的词语理 解不够,也把握不好尺度。为此,我对学生的习惯要求不能太空 洞,太笼统,要细,要实,要学生一听就懂,知道做法,操作性 强。如要求学生上课要专心听讲,那到底怎样做是专心听讲呢? 我就编了一首儿歌“一二一,坐端正,小手背到后面去,安安静 静不说话,。 ” 有时学生上课开小差了, 做小动作了, 随便讲话等, 我一说儿歌前半句,学生马上接着说后半句,既复习了上课听讲 常规,又有效地提醒、督促了不守纪律的孩子。 (三) 、强训练提出了一些细小的要求,如果不进行扎实有效的训练,等于 是空话一句。而且训练要严格,要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耐 心。如为养成学生的文明行为,我按学校的要求要说话要轻,走 路要轻,不推别班的门,室内不乱喊乱叫,不随便撕纸,外出做 操要走整齐,同学之间不踢不挖不咬,天天跟踪直到他自己意识 到才罢休。虽然刚开始时花时多,但这样几次三番强化训练,行 为要求已深入学生心田,并化为自觉行为,良好习惯也就慢慢养 成了,效率也提高了。 (四) 、常用鼓励性评价 一年级的学生都急于想知道自己通过努力所做的事会得到 老师怎样的评价,而且喜欢听好的评价。为了迎合学生的这种心 理,我平时细心观察,好的、进步的及时表扬,例如|:我班有个 叫冉飘絮的女孩子,上课总是讲话。于是我就对她说你是个聪明、活泼而且非常可爱的小女孩。平时能歌善舞、兴趣广泛、知识全面、思维敏捷, 特别使老师高兴的是,你的语言是那么地丰富,那么地与众不同,简直棒极了。 老师相信,只要你上课不说“悄悄话” ,课后与同学和平相处,那就会更棒了。 从那以后这个女孩上课总是坐得端端正正,再也不乱讲话了。平时还鼓励性的评 价如: “你是个聪明的孩子。你的字写得很漂亮。你是个乖巧、聪明、有礼貌的 孩子等。相信你的成绩会更棒的” ,听到老师的评价孩子们非常的高兴,学习也 进步了。我对他们的表扬有时是一种赞许的微笑,有时是一次亲昵的抚摸,有时是一句由衷的赞扬。
(五) 、勤引导 一年级的学生天真活泼,对小学生活充满好奇,但他们明辨 是非的能力较弱,有时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就要 班主任老师的指引和教育。 刚开始学校的每一项规章制度对于他 们来说是极其陌生的。为了使学生能够快速适应学校的生活,我 充分利用班队会的时间教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 常行为规范》 ,让他们在内心深处明白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是 不对的。面对一年级的学生我管理的想法是目标近一点、范围小 一点、内容实一点,时时处处向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 二、用爱创造与孩子相处的轻松氛围。 在我的眼里,班里没有难看、调皮、笨拙的孩子,我关爱每 一个孩子,努力营造互助而善解人意地班级氛围,用爱心赢得幼 儿、家长的尊重和信任。班上有个叫周玉德的男孩,生性胆小, 在集体面前从不愿开口,我发现后,进行调查原来父母正在闹离 婚,使孩子有了心理压力,我一方面与父母沟通,另一方面为周 玉德创设说话的机会,让他感受到老师的爱,在循循善诱下他终 于笑了,进步了,孩子的进步让即将分手的父母重归于好;又如 董兴浩爸爸在一次意外中去世,这无疑给年幼的孩子心灵的重 创,眼角总是含着泪水,每当在这时,我总对他说: “孩子,不 要伤心难过,老师来保护你。 ”每当上课我给他鼓励,闲暇时就 和他聊天,对他问寒问暖,无微不至地给予关怀,老师的关爱、鼓励不仅带给孩子关心,更给予他心灵的抚慰,渐渐地他跟其他 同学一样快乐了。把微笑送给学生。每天给学生灿烂的微笑,会 让学生的身心感到愉快,智能得到发展。面对一年级的孩子我拥 有一种特殊的教育手段――微笑。在学生取得成功时,我会用微 笑送去欣赏;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我会用微笑送去鼓励;在学生 犯错时,我会用微笑送去宽容。 三、给予孩子班级管理的机会。 在班级管理中, 成立了班委, 让班委的同学参加班级的管理, 让班委的同学参加纪律管理、卫生管理,以后我还将使用让每个 学生都能参与班组不同层次的管理, 使得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轮流 担当小组组长、值日班长都有机会与同学接触,与老师交流、都 有机会锻炼自己多方面的能力。 四、及时做好与家长的交流勾通工作。 好多家长对孩子学习的重视程度跟孩子的学习成绩成正比。 一年级有相当部分文化水平较低的家长, 对学生的家庭教育存在 过于溺爱的倾向,为此,我精心准备了开家长会的内容,精心布 置了教室,营造了与家长和谐交流的氛围,在会上我从“一切为 了孩子”的角度去改观一些家长的态度,向家长介绍了孩子的学 校情况、学校对孩子的行为要求,对家长进行了教育观念和辅导 孩子的培训,认真疏导,细致说理,耐心地同家长分析了教育孩 子的策略和方法,努力赢得家长的信任、支持和配合,共同探讨教育的有效方法,取得了家长的积极配合,实效明显。 回顾13年的教学生涯,我感到幸运。幸运的是,农村艰苦的 环境磨练了我,领导的厚爱、前辈的关心、朋友的帮助、同事们 的支持一直伴随着我。细细想来,三尺讲台,已成了我一生的钟 爱,平凡的人生,更将催发我去感悟其中的乐趣!总之,自参加 工作以来,我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当中,领悟了超前的教育 理念,先进的教学思想,掌握了灵活的教学方法,独特的教学思 路,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教学风格,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优异 的成绩,也获得了荣誉和信任。但我深深知道成绩只代表过去, 今后,我将更加信心百倍地投入到自己所深爱的教育事业当中, 争取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更大的成绩,再创新的辉煌。
优秀教师之二:优秀山村教师汪昌祥解说词
隆冬时节的尼麻隆村,已经不见了乡亲们在田地里忙碌的身影,整个村庄笼罩在冬日猎猎的寒风中,似乎没有了一点生机,但村庄中央的尼麻隆小学却依旧飘扬着鲜红的国旗,一阵阵朗朗的读书声萦绕在山村上空,给贫瘠的山村增添了不少动听的音符。身患癌症的汪昌祥老师,已经在尼麻隆小学默默耕耘了34个春秋,在这里,他用自己顽强的生命和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无比忠诚,诠释了一名普通的山村人民教师的优良品质和高尚情操。
1974年,初中毕业的汪昌祥毅然回到家乡--湟中县拦隆口镇尼麻隆村任民办教师,尼麻隆村四面环山,十分偏僻,是个纯脑山村。由于村子小、学生少,村小学校只是一个仅有两名教师的教学点。当时的教学条件很差,老师和学生们只能挤在用竹帘隔开的小教室里上课,泥土砌成的土台子就是学生的凳子,几块木板一拼便是课桌。然而,艰苦的环境没能难倒汪昌祥,因为他明白,要想改变贫困,就必须让村里的娃娃们有学上,孩子们只有学到了知识,村子才会有盼头。日子在平凡的重复中一天天度过,平静、清苦、单调,便是这位山村教师的全部生活。
辛勤的工作换来的是一茬又一茬优秀的学生,同时也让汪昌祥实现了人生的最高追求。1984年,汪昌祥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从在党旗下宣誓的那天起,他暗暗下定了决心:要将一生奉献给农村的孩子们,做一个好老师、好党员,把全部的热情献给党的农村教育事业。1986年,上级部门推荐他去乡上任职,对于一名民办教师来讲,能捧上国家的铁饭碗,这无疑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但经过细细思量后,他最终还是选择留在了尼麻隆小学,他说:"我舍不得这些孩子,教书是我的最爱,我愿意做一辈子教书育人的乡村教师。"他用人生最美好的34年,兑现着对党的承诺,兑现着对农村孩子们的承诺,他用共产党员特有的坚定和执著谱写了一曲华美的生命之歌。
1987年,汪昌祥从民办教师转正为公办教师,由于工作出色,又调任至四营乡中心小学任校长。正当事业蒸蒸日上之时,1991年底,37岁的他积劳成疾,住进医院,被确诊为胃癌。
一次次抽血,一次次检查,一次次化疗,对汪昌祥本就清贫的家庭来说更是雪上加霜,治疗停了下来,汪昌祥渐渐陷入了绝望。就在这时,全校师生都积极主动的行动了起来,你一元、我一元的为他捐助了1700元医药费,送到了他的病床前。看着手中1元、2元、10元透着浓浓师生情和同志情的纸币,他顿时泪流满面经过手术,汪昌祥的胃被切除了三分之二。1992年4月,出院未满3个月,他刚可能床走动,就拄着拐杖回到了学校。同事们劝他多休息,他却说,"我离不开学校,更离不开自己的学生,再累再难,也要把自己的学生教好,就是倒,也要倒在自己的三尺讲台上"。不得以,学校给他安排了较轻的课程,但这对他而言,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每次上课,只要是站在讲台上,剧烈的疼痛就让他直冒冷汗,低血压也经常使他阵阵眩晕。然而,这些困难并没有难倒他,他经常是趴在讲台上休息一会儿,然后继续讲课,实在是站不动了,他就将学生带到宿舍,躺在炕上继续讲课。
在身患癌症的17年里,汪昌祥做了两次大手术,胃切除了四分之三,前后共住院28次。还出现了椎基底供血不足、丙肝、低血压、前列腺炎、肝功能损伤、脑血管供血不足、胆结石、右耳轻度发聋等七八种并发症,身体上的病痛,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他。然而,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汪昌祥却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教学成绩。他所带班级的学生参加的56次期末考试中,52次获得全镇32个班级中的前两名。2006年以来,全班75%的学生数学成绩达到满分。
汪昌祥的家庭很贫困,1991年他住院时,不仅花光了家里全部的积蓄,同时还欠下了一大笔外债。屋漏偏逢连天雨,偏偏在这个时候,他的妻子右腿又被手扶拖拉机轧断,由于没有钱,耽误了治疗,妻子落下了终身残疾。然而,家庭的贫困和身体的病痛并没有让他消沉下去,他把全部的爱心和精力投入到了山村的教育事业上,用他的话来说,我暂时无法改变家庭的贫困,但可以改变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影响学习的现状。为了帮助经济有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在三十多年里先后四五十次到省青少年活动中心、省青少年基金会、省少工委、城东区地税局、西关街小学、南方小学、县政协、团县委等数十个单位募捐到学生书包、学习用具、课桌凳、教具箱、体育用具、图书、衣物、电脑等物品2万多件,价值达4万余元。
汪昌祥的作息时间几乎没有规律,其他老师在节假日照常休息,可是他却一有机会就到学生家家访,隔三岔五去给学生辅导功课。现在的学生家长大多是他的学生,来来去去,随随便便,无拘无束,家长们对此已经习以为常了,汪昌祥几听不来家里,家长就开始念念叨叨,担心他的身体。
赵福利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自己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由于缺少家长的辅导,功课基础很差,一进校门就显得学习很吃力,跟不上其他同学。汪昌祥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在学习上特地给他"开小灶",还经常到他家给他补课,在汪昌祥的帮助和关心下,赵福利的学习慢慢跟上了其他同学,数学成绩还一跃成了全镇570名学生中的前20名。孟学敏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里,奶奶是个盲人,一老一少相依为命,生活异常艰难,汪老师拖着病体,经常到他家家访、辅导功课,使他有了学习的自信心,在二年级数学考试中取得了全镇第18名的好成绩。
汪昌祥每学期近五分之二的时间,不是住院,就是为学生去募捐,或者去办学校里的事情,为了不耽误孩子的学习,他摸索出了一套"一对一学习教育法",在他离开学校的时间里,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和交流,一对一地检查作业来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在学习优异的学生中选拔小助手,汪昌祥因为住院或者外出,就提前布置学习任务,由小助手组织预习,等他回校后再进行重点辅导,巩固学习效果。
34年来,汪昌祥老师把所有的爱全部奉献给了山村的教育事业,他爱学校胜过了爱自己的家庭,一心扑在教学上的汪昌祥很少有时间照顾家庭和子女。身患残疾的妻子除了照顾汪昌祥的生活起居和子女的成长教育外,还要用她瘦弱的肩膀挑起家里全部的农活。提起这些,汪昌祥总是对家人充满了太多太多的愧疚。
大女儿汪治娟从湖北孝感师范学院毕业后,原本有机会留在内地城市工作,然而,汪昌祥却执意让女儿回到了尼麻隆村,继承自己的教育事业。
有耕耘就有收获,有付出就有回报。汪昌祥同志扎根山村、自强不息、爱岗敬业,34年如一日,把全部的精力和心血投入到平凡的教学工作中,把满腔热情奉献给了山村教育事业,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有用人才。特别是在身患癌症的17年来,他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年年取得优异的教学成绩,在山村教师的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34年来,尼麻隆村走出去了45名大学生,他个人也先后多次荣获湟中县"优秀党员"、"十佳园丁"、"劳动模范"、西宁市"乡村优秀教师"、"青海省优秀班主任"、"青海省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光阴如梭,岁月如歌。老去的是汪昌祥的面颊,不变的是他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心耿耿;逝去的是汪昌祥的青春,不变的是他对山村孩子们的孜孜不倦;尼麻隆村的山川变的更加秀美,不变的是汪昌祥走家串户教书育人的脚步......他把青春献给了党的教育事业,把爱奉献给了山村的孩子,他用自己朴实的工作,唱出了一曲平凡而辉煌的生命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