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宣传片解说词(三)

发布时间:2018-05-08 浏览人数:3

欢迎来到深度网,小编今日为你们推荐的是德育宣传片两篇,希望你们会喜欢,请欣赏:
德育之一:道德教育专题片《德行天下》解说词:尽忠报国

道德教育专题片《德行天下》解说词:尽忠报国

  每年阴历的五月初五,是中国人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端阳节,也称端午节。在这个节日里,人们要包粽子,赛龙舟。北方的广大地区,还有采蓠蒿的习俗。趁太阳还未出山之时,采来蓠蒿,悬挂于门前廊下,以驱灾避邪。
  相传,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而逐渐定格在时空之中。
  屈原———战国末期的楚国大夫。当时在七雄纷争中,秦国已显露出一统天下的霸气。雄踞长江中游的楚国,也岌岌可危。楚怀王昏庸无能,任用奸佞。屈原屡屡冒死进谏,楚怀王非但不听,反而将他逐出国都郢城。不久,秦兵攻破郢城,楚国灭亡。流放于途中的屈原听到噩耗,仰天长叹,抱起巨石,投入滚滚的汨罗江,以身殉国。
  江上的渔夫和四周的百姓得到消息,纷纷赶来吊祭。他们把粽子和雄黄酒投入江中,想喂饱鱼虾,醉倒水兽,以免它们噬咬屈原的尸骨。从这一天起,年年是日,祭奉不断,演化成了端阳节。
  秦楚之争,不过是中华民族历史上诸侯国之间的一场争战。屈原之死,何以让人们感怀不已?这是因为人民祭奉的不仅仅是一位楚国的诗人,还祭奉着、崇敬着一种精神———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千百年来,正是这种无私无悔的执着精神,铸就了中华民族的浩然的风骨和不朽的魂魄。
  翻开中华民族的史册,一首首爱国主义的诗篇激情洋溢,一曲曲爱国主义的乐章慷慨昂扬。
  大禹治水的故事,对中国人可以说是耳熟能详。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爱国主义,是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爱国主义。
  相传大禹离家治水时,妻子刚刚怀孕。他带领部落百姓凿龙门,疏河道,身先士卒,栉风沐雨。十三年间,历尽千辛万苦,三次路过家门,甚至听到儿子的啼哭声,也始终未跨进家门一步,直至将四处为孽的洪水治服。人们感念他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建祠立庙,让世世代代的子孙铭记着他,敬奉着他。
  禹王台默默无语,在古木的掩映中,矗立在中原大地的金色夕阳之下,传颂着古老动人的爱国主义情操。
  从大禹到屈原,在这两个人物身上,我们明晰的看到了中国古人的爱国思想,大多体现在“公”“忠”两个字上。“公”、“忠”在中国传统的社会理念中,不仅是个人的修身之要,也是社会道德中最重要的准则。
  《左传》中说:“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意思是说,你既然知道什么是国家利益,你就不能不去做,这就是忠。又说:“临患不忘国,忠也。”也是要求人们,在灾难祸患面前,首先要想到国家的安危,这才是忠。
  在两千余年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中,古人说得最多的是“忠君报国”。把效忠封建帝王一家一姓的忠与对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忠编织在一起,构成了个人修身之要和爱国主义的准则,因此,也产生了一批愚忠愚烈。历史的局限,虽然把“公”、“忠”二字挤进了一个狭隘局促的空间,但仍磨灭不了无数为国为民的英雄们,在忠君后面所闪烁出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人格光辉。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我们从古以来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做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直至封建社会晚期,爱国主义思想才突破了忠君的历史局限。明清之际,一批杰出的思想家,把对封建帝王一家一姓的愚忠,与对人民、对民族的“公忠”区别开来;把一朝一代的“国”,与作为祖国的“天下”区别开来,提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淡化了封建时代狭隘愚昧的“忠君”意识,使“公”、“忠”思想获得了新的意义。
  “公”、“忠”思想的源起、发展与演化,经过历史的不断陶冶和积淀,孕育出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为集体、为社会、为国家、为民族的爱国主义思想。
  美丽的杭州,一泓碧水勾勒着它的清丽与妖娆。作为六朝古都,它并没有给后人留下雄伟壮观的皇家宫苑。在这波光潋滟、垂柳依依的西子湖畔,最能激起人们千古幽思的地方,恐怕就是这座岳王庙了。
  岳飞的故事家喻户晓。他少年从军,先抗辽、后抗金,屡立战功,让偏安一隅的南宋王朝得以苟延残喘。哪知昏庸的宋高宗听信奸臣秦桧的谗言,一连下了十二道金牌,召回前方抗战的岳飞。“莫等闲,白了少年头”。三十九岁的岳飞,在“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长吟之中,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斩杀于风波亭。
  这“精忠报国”四个大字,镌刻着他“仰天长啸,壮怀激烈”的爱国情怀。这少了一个点的国字,也告诉后人,岳飞的精忠报国,只差了一点而未能遂愿。这意味深长的文字隐喻,让无数人的心里多了一份沉重与苦涩。
  在北京东城府学胡同63号,有一座文丞相祠,在岁月的风雨中默默伫立。这是为纪念民族英雄、爱国诗人文天祥而建的。
  状元及第的文天祥一身正气,于南宋末年组织军民奋力抗元,不幸被俘,押往北京。一路上元军威逼利诱,劝他投降。在劝降书上,文天祥写下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诗章《过零丁洋》。元朝统治者百般无奈,四年后,将他杀害于柴市。文天祥的生命终结了,可他那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他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却激励着后世无数颗爱国之心,在血与火的岁月之中,强劲地搏动着。
  有人曾经提出这样的质疑:对一姓王朝、一代君主的忠诚是爱国吗?在国内民族之间的战争中,为维护汉民族的利益而献身的人,称得上是民族英雄吗?
  我们知道,爱国主义思想是永远和土地与民族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而土地与民族,又永远是在历史的框架中逐渐演化形成的。我们不能因为取悦时代而质疑历史的足迹,更不能让历史的苍桑,为时代蒙上灰色的尘垢。
  自古以来,中国传统的爱国主义思想就融汇着浓厚的民族情感和故土情结。爱国和爱民族、爱国土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爱国,是对故土的深深眷恋和守护,是对民族文化的深刻认同,是对民族发展、国家富强的深切关注和自觉维护。
  源远流长的爱国传统,造就出中华民族特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它是一股永不枯竭的精神源泉,支撑着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生生不已。
  历史是这样写就的:中华民族的前身———华夏民族,就诞生在这片黄土地中。
  何谓“华夏”?中国现存的古老经典《尚书》是这样解释的:“冕服采章曰华,大国曰夏”;“华夏,谓中国也”。
  据考证,远古时代的华夏部落由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经过数次交战合并而成。
  距今4000多年前,氏族部落衰败,中国步入了奴隶制社会,经历了夏、商、周三代,延绵约2000年。而由夏朝、商朝、周朝三代人构成的华夏民族主体,也基本定型了。
  土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失去土地,意味着一个民族的消亡,而守护这片共同生活的土地,就成为这个民族每个成员的神圣职责。
  这就是爱国主义最初的内涵。
  千百年来,围绕着土地,华夏民族与周围各部落发生了无数次战争与碰撞。战争造成了杀戮,也带来了各民族间的融合。华夏文明以其博大精深,一次次得到外族的认同,华夏文明也因为兼容并蓄,不断吸取外族文明的营养而发展壮大。数千年来,在这种不断的碰撞与交合中,华夏文明与外族文明融为一体,诞生出了一个更伟大,更有凝聚力的民族———中华民族。
  中国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梁启超,最早明确使用了“中华民族”这一概念。梁启超只把中华民族定义为“汉、回、满、蒙、藏”这五个民族的统一体,这显然是受到了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但无论如何,中华民族的诞生,已经赋予了传统爱国主义思想崭新的涵义。
  到了明代,中国与外国,中国与西洋的区分,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界定。郑和七次下西洋,拉开了中国古代外交史上最辉煌的一幕。
  也大致从那时起,传统的爱国史上,增添出许多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的动人篇章。
  戚继光平“倭寇”靖海疆;郑成功驱逐“红毛”收复台湾;林则徐虎门销烟;邓世昌甲午殉难……面对西方列强掠夺我资源,瓜分我领土,蹂躏我人民的侵略行径,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们万众一心,同仇敌忾,与入侵者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
  与以往国内各民族之间的“兄弟阋墙”不同的是,郑成功、林则徐等人的爱国行为,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民族大义”,在传统爱国思想中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它突破了夷、夏之别的观念束缚,成为中华民族每一位爱国志士的崇高追求。
  中华民族爱国精神最充分的张扬,表现在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之中。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在“民族大义”的感召之下,国共两党舍弃前嫌,各族人民空前团结,四万万同胞筑起了一道气吞河山的血肉长城。
  这一张张面孔,这一排排墓碑,就是一曲曲动人的爱国旋律,在中华大地上轰响回荡,尤如汹涌咆哮的黄河之水,不畏艰难险阻,奋勇向前,无坚不摧。
  今天的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山河壮丽,百业兴旺,正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迈进。这是中国人民共同的家园,共同的事业。爱国,就是要爱护家园、守卫家园、建设家园。
  今天的祖国,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不可分割的大家庭。
  五十六个民族亲如兄弟,他们是这96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共同主人。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他们团结一心,和睦相处,共同耕耘,共创未来。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民族的血肉亲情不容分割。
  福建莆田湄州屿上的妈祖庙,是海峡两岸人民共有的祖庙。当两岸人民共同在这里敬奉着先祖,也敬奉着共有的文化情结、历史渊源,敬奉着血浓于水的手足亲情。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份;台湾人民,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支血脉。
  一首《我的中国心》,唱出了所有炎黄子孙的心声。他们盼望着祖国强盛,民族复兴。他们从自身的命运和经历中深切体会到,祖国是每一位炎黄子孙的生命之源、魂魄之根,祖国的盛衰兴亡,与每个人的命运息息相关。
  从古至今,爱国主义有如参天巨树,根脉深扎于泥土之中,枝干纷呈于天地之间。有忧国忧民、悲壮深沉者;有戎马关山、壮怀激烈者;有维护国家尊严,不卑不亢、高风亮节者;有建设祖国,栉风沐雨、任劳任怨者……当然,也有在侵略者面前卖国求荣,奴颜卑膝者;有在国家祸患面前临阵脱逃、苟且偷生者;有在权力金钱面前丧失操守、见利忘义者……更有甚者,在今天的社会中,爱国主义被变调、被扭曲、被丑化的事时有发生,常常刺痛着人们的耳目和心灵。
  悲哀不是结果,愤怒不是出路。所有的爱国者们都应该行动起来,告诉那些不懂得爱国的蒙昧者和不打算爱国的无良者,什么是爱国和怎样去爱国。
  今天的中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更多的不是表现为赴汤蹈火,舍生忘死之中,也常常表现在普通、平凡的社会生活之中。
  爱国,就是要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为祖国添一块砖,为社会增一份彩;爱国,就是要自觉遵守国家法律,遵守社会公德,自觉履行公民义务;爱国,就是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不做任何有损人格国格的事;爱国,就是要在祖国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与祖国站在一起,同一切损害祖国利益的行为作坚决的斗争……人,是社会中的一个成员,是国家、民族这个大集体中的一分子,应该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这个责任,就是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为社会进步,为国家的富强,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五千年的历史告诉我们,只有祖国的繁荣富强,才有百姓的安居乐业;而唯有每个人都努力地去实践爱国行动,才能造就出祖国的繁荣富强。祖国的命运从来就是和每个人的命运休戚相关。
  爱国,是萦绕在每一个人心中的永远情结。
  祖国的昨天风雨沧桑;祖国的今天繁荣富强;祖国的明天灿烂辉煌!

 

德育宣传片解说词之二:道德教育专题片《德行天下》解说词:自强不息

道德教育专题片《德行天下》解说词:自强不息

  在中国古老的传说中,有一位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夸父。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我们无从考证为什么夸父要去追赶太阳。古人想告诉后人的是夸父身上那股不畏天,不服输的气概。面对人人敬畏的日神,夸父却敢与之一决高低。累了渴了,他一口气喝干黄河、渭水。日头依然在西沉,夸父依然在追赶。但是,在奔走的途中,夸父终于倒下了。
  这是何等的气概!为追求理想,百折不挠,奋勇向前,死而后已。
  在夸父倒下的这片土地上,千千万万个胸怀夸父遗志追赶太阳,追赶光明的人们,至今仍在为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而努力奋斗。他们自强不息,他们百折不挠,他们斗志昂扬!
  《周易》,这是一部古老、深奥、最耐人寻味的书。书里对天地万物生成演化、相生相克的规律提出一整套理论,包含着丰富的朴素辩证思想。它把宇宙中的两种力量,阴和阳的推衍演化,看成是宇宙生生不息、内在变化的动力之源。易经的思想在历史上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政治、社会、文化价值体系的建构和发展。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是《易传》开篇中的一句话,讲的是天道刚健,周而复始,永无止息。人们应效法天道,自强不息。
  由于条件的限制,古人不可能十分科学地掌握宇宙万物的运动规律。但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凭借着他们的聪明才智,逐步掌握自然规律,并且应用到社会生活当中,悟出许多人类生活准则和道德规范。这些准则和规范,成为民族精神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在注释《易传》时说过:君子“终日乾乾,与时偕行”。一个有理想有作为的人,应该勤奋努力,自强不息,才能站在时代的潮头,成为时代的骄子。
  孔子有位弟子叫子贡。据传说,子贡觉得跟孔子做学问太辛苦,提出想少学几样学问,少尽几种社会责任,孔子都不答应。子贡便问:何时可以休息?孔子说:看见那一个个像大鼎一样、像小山包一样的坟头了么?当你进入到那里去时,就可以休息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这就是孔子的人生信条。
  数千年来,自强不息的精神鼓舞着华夏民族奋斗的勇气,屡屡拯救中华民族于危难之中。
  在逆境里,尤其需要有顽强的意志和奋斗不止的毅力。
  公元前99年,汉朝将军李陵带着五千名步兵跟匈奴三万铁骑作战。那是一场残酷的战斗,尽管汉兵英勇奋战,但终因寡不敌众,败下阵来。李陵被匈奴俘获,投降了。
  时任太史令的司马迁上疏为李陵辩解,触怒了汉武帝,被处以宫刑。司马迁受此奇耻大辱,痛不欲生。
  司马迁在厄运面前最终没有低下他高贵的头颅,肉体和心灵的巨大耻辱,激起了他顽强的斗志。他发愤写作,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五十二万字的鸿篇巨著———《史记》,实现了他“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理想。
  古人常说:多难兴才。在中国历史上,像司马迁这样忍辱负重的仁人志士何止成千上万。
  屈原被放逐而作《离骚》;越王勾践为雪国耻而卧薪尝胆;韩信遭胯下之辱而后能统帅雄师百万;曹雪芹家徒四壁却写下了不朽的《红楼梦》;……历史上无数的杰出人物,都是在逆境中拼搏胜出的强者!
  在现代历史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把中华民族的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推向了一个新境界。
  他们爬雪山,过草地,完成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靠小米加步枪,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终于战胜了日本侵略者,解放了全中国。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图生存谋发展,要想立身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应效法天道自强不息,不断进取。
  三千多年前,商朝有位君主叫“汤”,被后人誉为一代明君。商汤在他的洗脸盆上刻上九个字:“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就是著名的“汤之盘铭”。意思是说每天都有新气象,每天都有新变化,每天都有谋求新发展。
  放眼整个人类文明史,一个民族,如果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它就必然走向衰落。只有居安思危,与时俱进,自强不息,才能保持昂扬的斗志,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纵观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哪个朝代,不是因为奋发图强,励精图治,才迎来了太平盛世?哪个帝王,不是因为骄奢淫逸,朝政废弛,才导致内忧外患,遭遇灭顶之灾?
  紫禁城内的景运门外,有一座箭亭,它建于清顺治初年,初名射殿。
  箭亭内立着一块碑石,名曰《训守冠服骑射碑》。而后人更形象地称之为《居安思危碑》或《下马即亡碑》。
  碑文近千字,记载的是乾隆皇帝重申大清开国皇帝太极警戒后世的圣谕。
  满族原是生活在东北白山黑水之间的一个少数民族。常年的狩猎生活,练就了满族人机敏强健的体魂,他们长于骑射,勇猛善战,马不离鞍,弓不离手。他们穿戴着紧身窄袖的衣服和便于行动的鞋帽,无论是从事生产,还是行军作战,均灵活便捷。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国势日益强盛,满族人的生活条件大为改观。这时,上到王公贵族,下至八旗官兵,纷纷羡慕起明朝贵族穷奢极欲的生活方式,进而相互模仿攀比。贪图安逸的风气日渐上升,勤于骑射和练习武艺的传统则日渐荒废,一些贵族大臣还上书皇太极,建议采纳汉人宽衣大袖的服制。所有这些,都引起了皇太极的高度警觉。当年十一月,皇太极在沈阳皇宫翔凤楼召集群臣,告诫他们不要丢失了重骑射、尊服饰的民族传统,指出耽于酒色,享乐无度,会导致社稷的倾危。
  大清帝国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世的勤政治理,达到了封建王朝的鼎盛时期,史称“康乾盛世”。据史料记载,当时中国养活着世界1/3的人口,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至乾隆中后期,中国的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一。
  遗憾的是,清朝逐渐腐朽的制度没有能够保证皇太极训喻的执行,其后世子孙没有引以为戒,相反却贪图安逸,追求享乐,致使国势渐衰。就是乾隆本人,早年虽然很勤奋,后来却越来越懈怠。当西方大规模地迈向近代工业化道路时,乾隆皇帝正六下江南,游山玩水,吟诗作乐。
  乾隆晚年的大清帝国,迅速踏上了衰落的不归路,昨日的鼎盛转眼间成为明日黄花。
  贪图享乐,荒废朝政,足以亡国;而夜郎自大,固步自封,不能与时偕行,变革求新,就只能加速覆灭的进程。
  康熙、雍正、乾隆三位封建帝王开创了康乾盛世,却都不愿睁眼看世界,妄自尊大,闭关锁国,沉浸于“天朝大国”的迷梦中。当英国的马戛尔尼使团来华时,乾隆帝却没有勇气派一个使团到欧洲去看个究竟,丧失了一次知己知彼的大好时机。中华民族被一误再误,跟不上时代的前进步伐,顺应不了世界的发展潮流,被西方人远远地甩在后面,使中华民族不可避免地走向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可悲下场!
  1842年8月29日,清朝代表签署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中国从此步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一个曾走在世界前列的“天朝大国”,沦落为任人宰割的“东亚病夫”。此时,距乾隆之死尚不过43年!国家盛衰的反差竟是如此之大。
  数百年来,《下马即亡碑》默默地矗立在紫禁城内,见证了大清的盛衰兴亡,也让我们不断反思这一段中华民族的历史。它警醒着我们要永远保持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奋发图强的民族精神!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天,古老的中华民族已经迈进了一个全新的、充满挑战的二十一世纪。
  社会主义中国二十年多来的改革开放,奏响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最强音。
  这是一位时代伟人,中华民族优秀的儿女。他的一生,体现着民族精神的伟大风范。他一生坎坷,曾三起三落。每一次的失落,更磨砺了他的意志,每一次的复出,都令他大有作为,大放光彩。当他以70岁的高龄重新回到领导岗位时,国家的各项建设事业由于十年动乱已是困难重重,百废待兴;中华民族已经被世界先进民族拉开了五十年以上的距离。
  “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同志用朴实的语言,为整个国家和民族做出了唯一正确的选择。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奋发图强,迎头赶上。
  这是一个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时代。民族的强盛、祖国的繁荣,有赖于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自强。唯有将千千万万个自强者的力量汇聚在一起,才能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未来。
  要自强,必先自信自立。一个人能否完善自身,能否永葆活力,能否有所作为,主要取决于自己。要自强,就不要怨天尤人,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要自强,还需“自胜”。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曾在《道德经》一书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他告诉我们,一个人,能了解别人,是有智慧;能了解自己,是明白清醒;能战胜别人,是有力量;战胜自己的弱点,那才是真正的强大。
  在这里,老子的“自胜”,和孔子所提倡的“克己”是一个意思。自胜、克己,就是自觉地去克服自己的缺点,战胜自己的弱点,实现自我完善。
  鲁迅笔下的这个人物,令不少国人为之汗颜。阿Q因为自己长了个瘌痢头,就忌讳听到“光”、“亮”二字;明明挨了赵老爷的打骂、假洋鬼子的羞辱,还硬说是“儿子打老子”。阿Q的精神胜利法,实在是与自胜的精神背道而驰。我们要的是自胜,而不是自欺;自欺无法自胜,更无法自强。
  《孟子》曾告诫人们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在今天的社会现实中,一些不良的风气,让我们格外关注。社会的前进,让一些人变得富裕起来,他们之中的一些人,已经忘却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由创业者变成了醉生梦死的享乐者。
  下一代的精神风貌同样引发了社会的忧思。无数的家庭小皇帝使娇撒泼、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十多年前人们通过中日两国少年在夏令营中的表现就发现,中国儿童在独立自主,在毅力方面远不如日本。一些走向成人的大学生,依然离不开父母的呵护。其中的个别人,因为不能克服生活、恋爱、人际关系中的压力而自杀。这种精神性的残疾令人震惊!
  自强不息,就是需要人们在困厄的时候,勇于向命运挑战,向逆境挑战,不屈服,不妥协,不消沉,不退避,并有勇气去战胜它。人类不断前行的历程,就是在不断战胜困厄的同时,不断战胜自己,逐步走向强大,走向今天的文明昌盛。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幅对联,以楚霸王破釜沉舟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道出了自强不息的昂扬底蕴。
  自强不息要的是奋发进取,永远保持一种昂扬向上的心态。2003年3月10日,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张海迪,坐着轮椅走上了讲坛。这位在轮椅上生活了40余年的残疾人,凭借着坚强的意志,成为激励千万人自强不息的精神楷模。
  自强者离不开坚定的意志和坚强的毅力。自强者的勇气,不仅表现在轰轰烈烈的事业当中,更多地表现在平凡平静的生活中,这是一种日积月累的考验。遭遇冷落泰然处之,穷困潦倒雄心不泯,受到误解心平气和……这才是自强不息应有的精神底蕴。
  困苦是一个人在人生中不可避免的遭遇。人生不是因为为所欲为而自由和幸福,而是因为克服困难和战胜自我而自由和幸福。人惟有在不断自强的日子里,才能真正品味到生命的意义和充满活力的人生。
  自强者并不是孤军奋战。善于取得他人的帮助,汲取他人的经验,以强化和完善自我,也是一个自强者应当具备的素质。
  一个人的成功主要不在于有多高的天赋,也不在于有多好的环境,而在于是否有坚定的意志、必胜的信念和明确的目标。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强盛,不在于它以往的历史有多辉煌,而在于能否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奋起直追。
  只要脚踏实地,百折不挠,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崇高的理想迈进,总会有所收获,有所成就。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大自然刚健有为,亘古运行。每一个冬季,都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每一份耕耘,都会带来金秋的收获。

深度配音 - 未加载声音
00:00
00:00
联系客服
请加Q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