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校专题片解说词(八)

浏览人数:0

高中学校专题片之一:唱响学校科学发展主旋律-----发展中的灵宝市第二初级中学,让学生接受最好的教育

  这里是知识的学园——以最好的学习条件、先进的教学理念、宽松的学习空间和现代化的数字校园,让学生接受最好的教育。
  这里是生活的家园-----不仅保证了老师和同学们吃得营养、健康、实惠,而且让他们住得舒适、温暖、安全、惬意。人人都能够找到家的感觉。
  这里是精神的乐园---为老师和同学们创造了一种健康和谐的生活、学习、工作环境,让人人都有一个好心情,人人都保持一种旺盛的激情,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乐在其中。
  1999年9月,河南省灵宝市第二初级中学,沐浴着新世纪的曙光,吮吸着弘农文化的乳汁,诞生在钟灵毓秀的崤函大地,诞生在物华天宝的弘农河畔。
  近十年来,灵宝市二中始终坚持“让学生接受最好的教育”的办学理念和“亲情管理、激励教育、引导教学”的工作原则,提出了创建“知识的学园、生活的家园、精神的乐园”的“三园式学校”的办学目标,制定了坚持以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为核心的学校发展战略。今天的灵宝市二中,以其优美的育人环境,一流的办学条件,先进的办学理念和优秀的教育教学质量,成为豫西地区基础教育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采访:校长  任福定校长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明晰的办学思路,为发展中的灵宝市第二初级中学插上了腾飞的双翼——那就是“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构建高效的教学模式”。
  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灵宝市二中始终把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当作学校发展的头等大事常抓不懈。2005年秋,学校启动了名师培训工程,采用专家引领、名师带动、同伴互助、自主发展四种形式,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专家引领,进行科研理论指导,突出了前瞻性。主要有三个渠道:一是聘请专家作报告,对全体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理论指导。(资料图片:学校先后聘请了彼得海洋、柏承刚、吴昌顺、魏书生、周录恒,屈素丽、崔其升,周保荣、徐万山、一横等专家学者来我校做专题报告)二是组织观看魏书生、李镇西等教育专家的录像报告和教育教学经验光盘,从名家的成长中受到教育和启发。三是优先派出名师对象外出学习考察,听名家报告,观摩名家讲课,与名家交流对话。开阔了教师的视野,更新了教师的理念,提高了教师自主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名师带动,进行实践跟踪培训,突出了实践性。主要有三个层次:一是聘请地、市两级教学名师,到学校听课、评课、讲示范课,对名师培训对象进行教学实践跟踪培训指导,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二是邀请外地名师和教学骨干教师来学校交流研讨、示范指导,把外地经验和本地实际相结合,有效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三是由本校的第一批名师对象结对帮带,带动本学科的第二批名师培养对象共同提高。
  (图片或录像资料:先后聘请杜郎口中学的徐立、三门峡市教研员贾玉照、葛宏高、王亚丽、灵宝市教研员陈灵生、杜俊桃、李晓菲来我校做课听课评课。)
  采访:教科室主任  甘光剑同伴互助,加强专业研究探索,突出探究性。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实行课件择优选用制,变一人优势为大家优势。二是开展名师风采展示和同课异构活动,淡化评比意识,浓化研究氛围。三是开展网上教研,开设了“教育教学网上论坛”和各学科 “网上课改研究工作室”,组织研讨攻关,开辟了学校教研的新途径。 (图片或录像资料:备课教案、研讨课、网上教研)
  自主发展,形成个体教学风格,突出创新性。开展三项活动:一是自主学习,多读书、多积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二是开展同课异上研讨活动,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三是坚持做好教育教学反思,人人成为反思型教师,争做研究型教师。
  名师培训工程,让灵宝二中的老师们收获了一串串喜人的成果——全校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刷新,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高。2005年以来,又有45名教师先后拿到了本科学历证书;刘若玉、甘光剑、孙莺、彭娟丽、张科峰等老师被评为灵宝市首届教学名师;孙莺、李巧荣、贾红丽、潘晓飞等十多位老师荣获省市课堂教学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建艳红、石英枝等40多名教师先后被评为省市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郑毅老师的散文集《流淌在指尖的幸福》于2008年12月由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全校教师全面实现了由传授型教师向反思型教师的转变。
  采访:语文教师、散文集《流淌在指尖的幸福》的作者  郑毅2008年9月,该校的名师培训工程,已经有序进入以“变问题为课题”为重点的第二阶段,全校教师齐心协力,努力实现由反思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变,打造研究型教师队伍,力争培养出自己的专家型教师。
  构建高效的教学模式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中,灵宝市二中提出了变讲堂为学堂,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课改思路,探索出了有自己特色的课堂教学“三三制”模式:一节课上教师单纯讲授时间不超过三分之一,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少于三分之一,学生课堂练习的时间不少于三分之一。“三三制”模式不仅对课堂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作了时间上的规范,更重要的是对师生的课堂角色进行了科学的定位——教师是学生自主发展的引导者、组织者、激励者、合作者,学生才是课堂学习的主人。
  “三三制”课堂教学的三要求:一是教师在课堂上做到“三不讲”:学生自主学习能够解决的问题教师不讲;学习小组合作交流能够解决的问题教师不讲;课堂上生成的问题在学生未讲之前教师不讲。
  二是学生在课堂上做到“三能动”:能动脑想,能动口说、能动手做。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反馈、训练提高的活动中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良好习惯。
  三是当堂完成作业:知识点当堂理清,重点难点当堂落实。
  采访:教务主任  建艳红采访学生1、“三三制”课堂教学的“三个强化”
  一是强化预习工作,做到“三有”:课课有预习提纲;学生有预习时间;教师对学生预习情况有深入的了解和把握,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是强化学习小组管理。班级按学习成绩和个性特点组建4-6人学习小组,选定组长,编定序号。组织小组讨论交流,开展小组学习竞赛,引导学生参与小组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发展自己,在别人的帮助下提高自己,享受合作快乐,培养合作的良好习惯。
  三是强化学生自主展示活动的力度。每节课上参与课堂展示活动的人数不少于本班学生三分之一。让学生在课堂展示中培养自信心和积极上进的精神品质。
  采访:教务副主任、语文教师  冀宁波“三三制”课堂教学的管理:在“三三制”课堂教学实验中,学校评价一节课重点是“四看一测一控制”:一看课堂教学过程是否符合“讲、学、练”的三个三分之一的要求;二看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是否有效,是否有意识的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习惯。三看一节课上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展示活动的人数是否达到本班人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四看教师能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测课堂教学效果。用5—8分钟时间进行当堂测试,教师可抽评三分之一的学生,检测课堂教学否做到了知识当堂清,重难点当堂落实。同时严格控制课内外作业数量,要求语文、数学、英语三科课外作业每天不超出二十分钟,其他学科必须当堂完成作业,不得布置课外作业。
  “三三制”教学改革让老师和同学们收获了很多的喜悦:采访学生2采访学生3、“三三制”课堂教学改革,让学生学业负担减轻了,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了。学校的办学事迹先后被中央电视台二台、河南省电视台、《河南教研》、《教育时报》、《三门峡日报》等媒体宣传报道。省、市领导多次莅临指导工作。河南省数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大赛,三门峡市级的语数英三科教学经验交流现场会、电化教学现场会、学校管理上台阶现场会议,灵宝市轻负高效教学改革现场会等先后在灵宝市二中举行。学校还被评定为“北师大国际学术交流中心校本培训基地”“北京师范大学中小学远程教育基地”“河南省管理规范化学校”“河南省教育科研先进单位”“河南省电化教学实验学校”、三门峡市级首批“示范性学校”,“文明单位标兵”等,教育教学成绩连年名列全市前茅,连年荣获三门峡市“立功单位”、“嘉奖单位”的最高奖励。
  搏击长空振翅飞,敢立潮头写风流。名师培训工程和课堂教学改革的阶段性成果,必将成为灵宝二中学校发展的助推器,带着这颗豫西地区基础教育璀璨的明珠,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轨道上,飞向更加灿烂的明天。

高中之二:中学发展纪实专题片脚本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她既背负着历史的苦难与沧桑,又谱写着现代社会的灿烂与辉煌。座落在县城东南角的***中犹如一颗璀灿的明珠,将这块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土地映照得更加绚丽多姿!从她诞生之日至今已整整**年,在半个多世纪的漫长历程中,她培育了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也经了徘徊与动荡,她始终向前迈进着,生生不息。在这块充满生机的热土上,一代又一代的*中人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不断谱写着一曲曲动人的篇章。
  艰难诞生***中创建于**年,她的前身是酝酿于**世纪**年代初期并于民国三十四年八月正式建立的**县立初级中学。民国三十四年八月,县政府决定利用城北小学校舍成立一所初级中学,并将城北小学、回民小学、城东女子中心国民学校合为一校,取名为“**县实验中心国民学校”,县立初级中学暂附设于县实验中心国民学校之内。
  20世纪40年代,全国正处于抗战危难之际的特殊年代,要在**这一“素不知学”的区域内设立一所初级中学绝非今日建立一所中学那样容易。*中初创时因时局混乱,吏治腐败,政府无专项资金投入,学校面临入不敷出、艰于为续之困境,只能通过“发动各乡镇民众和地方热心教育绅士的捐款”而建设学校。在筹备委员会的倡导呼吁下,全县各乡镇、各保甲的广大民众积极响应、慷慨解囊,在半年多的时间内就为县立初级中学捐献学校修建费735300元,也正是有了这笔钱,县立初级中学的基础设施建设才得以顺利完成。
  发展壮大在漫长而艰难的发展历程中,这所全县建校最早、规模最大的学校先 后11次更改校名。
  1949年8月11日,**县城解放,随后**全境获得解放,自此,**教育进入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新民主主义发展阶段,**县立初级中学也走上了不断发展、不断壮大、不断完善、不断辉煌的历史征程。
  1953年1月,**县立初级中学,根据上级决定,由普通初级中学改为初级师范,更名为“甘肃省**初级师范学校”。
  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时期因学校办学方向、培养目标、行政隶属关系、办学层次有一些变化,校名也先后有四次更换。
  1956年9月,学校再次开始招收普通中学生,1957年2月学校更名为甘肃省**县第一初级中学。1958年10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县与固原地区一同划规宁夏回族自治区管辖,学校也更名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县第一初级中学;1960年后,学校开始举办高中部并向完全中学发展,故校名于**年8月改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县第*中学;**年10月,学校更名为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学;“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学校名被改为“**县育红中学”, **年10月因学校由县农机修配厂管理,故更名为**县农机修配厂育红中学,1978年6月,**县撤消了育红中学革命委员会,学校恢复了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学校名。
  时代的巨浪滚滚向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学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挂辑扬帆,乘风破浪,全校师生员工励经图治,锐意进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使**中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建校**年来,***中共培养各级各类学生2.1万余名,为区内外高等、中等院校输送学生1万余名,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他们中既有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也有在国际国内学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专家学者;既有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专门人才,也有工作在普通岗位上的劳动者。令***中为之自豪的是从这所学校中走出了1位省部级领导、28位厅级干部、26位博士生、160多位县(处)级干部。
  走向未来昨天的辉煌已成为历史,开创***中的未来,成为全县上下共同的心声。为加快***中的发展步伐,更好的造福于**回汉人民,2003年5月22日,县委政府做出***中与**三中置换校址的重大决策,决定在**三中现有86亩用地的基础上,再征用44亩用地,建设新*中。由于资金严重短缺,工程一再受阻,为尽快实现***中于2005年9月新学年搬入新校址,县委政府提出了“举全县之力,建设新*中”的口号,区、市、县领导刘仲、刘云、李锐、王学宽、马力等多次深入*中建设工地,现场办公,协调筹措建设资金,解决*中建设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为响应县委政府的号召,社会各界纷纷谏言献策,各兄弟单位主动鼎力相助,60年前全县上下齐动员建设县立初级中学的动人情景再次重现于**县城。在支援*中建设的热潮中,县水务局主动承担了新校园的全部硬化、体育看台、机井、蓄水池无塔供水系统等……

深度配音 - 未加载声音
00:00
00:00
联系客服
请加Q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