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校专题片解说词之一:小学专题片解说词:安远镇中心小学
甘谷县安远镇安远小学位于安远镇中心,始建于1913年,1990年迁入现址。校园占地11000㎡,建筑面积5160㎡,绿化面积1050㎡,服务区属西城、大城、南城、北城、张家山等12个村委,总计人口1.8万人。学校共设22个教学班,学生1331人。现有教师62人, 学历合格率为100%,小学高级教师12人。
建校以来,学校以文化建设为核心,坚持文化立校、文化理校、文化兴校,致力于培养“师德高尚有正气、教艺精湛有灵气、科研智慧有底气”的教师和“好习惯养成、博文约礼、底蕴丰满、发展多元”的学生,初步形成了学校“浓厚”文化体系。
校园是诗意的。
学校的诗意首先体现在诗意的校园环境,在学校校园建立学生优秀书画作品展示窗,并经常性更新。
校园是绿色的走进学校,绿树成荫,鲜花怒放。含笑凝香吐馥,月季娇艳如火,松柏苍翠挺拔,冬青青翠欲滴。整个校园可谓风景如画。
校园是文化的。
经典格言,在走廊内、班级中随处可见。学生们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既生“贤”德,又滋“博”养;年轻而现代的校园因此而显现出她的厚重典雅。而读书室和阅览室更成为许多学生课间的最爱。一千多本童书陈列在这儿,任学生自由翻阅。 “营造书香校园,让每一个孩子都喜欢读书”是学校一直追求的目标。“贤博风范,和谐校园”的各类展牌尽显学生风采,“以尚贤为胜业,以博学为追求”既是实践,也是承诺。
校园是现代化的。
校内设施齐全。拥有电教室、图书室、阅览室、仪器室、实验室、扫盲活动中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奠定了基础。
学校以培养“学生自主管理”为主线,促进学生养成教育。
学生养成好习惯,就是学校管理的成功。学校创新工作方法,加强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学校成立了纪律检查组,卫生检查组,路队检查组,体育检查组等七大组,每个组制定打分办法和值勤时间,每天10多名值勤学生佩戴值勤标志,在值勤教师的带领下,各自履行自己的职责。这成为校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学校先后出台了《安远小学小学生思想品德考核办法》《安远小学争创先进班级管理办法》《安远小学家校联系卡》等多种方法以加强学生好习惯的养成。
采用争创先进班级管理,强化学生养成教育。
每周周一,学校举行隆重的升国旗仪式。并对先进班级进行授旗,各班依据学校争创先进班级的管理办法制定具体可行的争旗措施。
自从开展先进班级评选以来学生集体荣誉感日益高涨,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班级的荣誉。学生内心的进取心像泉水一样被激发出来了。
“人人为班争面旗,个个争当好少年”的“争旗”行动,激发了学生的内在潜能。每周周一的升旗仪式,学校都隆重表彰上周获得“中小好少年”称号的优秀学生及先进班级,并由他们中的小代表做国旗下的演讲,将他们的先进事迹张榜公布在学校橱窗内,供全校师生参观学习。
追寻智慧的课堂是学校教师努力的方向。
学校以“智慧”和“有效”为诉求,组织开展了各种形式多样的教学研究活动,致力于研究共同体建设,在集体研讨与个人探究中寻找智慧的光芒。
学校以教研为教育活动的第一生命力。以新课改理念带动推进教育教研活动。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学校的教研课题,引领着教师在新课改的路上不断前进。学校共设语文、数学、英语、艺术和综合五个教研组,各教研组确立了自己的教研专题。各项工作由学校统筹安排,教研组长牵头,级主任具体负责,协助学校搞好教育教学工作。一个个教研课题犹如一支支报春花引来了东小校园内的百花盛开。随着教研活动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潜能也得到开发。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已经形成。他们以“行不言之教,授有为之业”为己任,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不断创造丰硕的教育成果。
不断加强“敬业爱生、为人师表”为主题的师德建设。
一个榜样就是一面旗帜,高尚的师德对学生来说就是一本好教材、一堂好课。我校有两名教师荣获“天水市园丁”荣誉称号,学校号召老师们向名师学习,向名师看齐,带动学校建设。学校每年通过评选师德模范,通过家长学生问卷来促进教师爱岗敬业。
她叫李芳婷,“天水市园丁奖”获得者,虽已接近退休,但教学方法灵活,理念先进,她在课堂教学中除了传授知识,还注意通过真挚的感情,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她叫董海霞,学校青年语文教师,多次荣获甘谷县先进教师荣誉称号,她深入实践新课改理念,教学方法新颖多样,在她的引领下,小学生深深喜欢上了语文学习。
小学学校专题片解说词之二:中心小学解说词
本内容模板涉及的关键词有:学校专题片解说词、范文、人物专题片解说词 专题片文案 电视专题片解说词我校从开办之日起,就以立根树人为学校发展之本,以先进文化铸学校发展之魂,以新课改助学校发展之力,以教育科研强学校发展之路,结合现代教育思想,审时度势,与时俱进,总结凝练发展的核心理念:把“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为每个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满意。”作为我校的办学理念,高度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快乐成长和未来发展。
受传统育人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的教育过于聚焦于一批学科优等生,却忽视个体之间的差异及个体的亮点。教育所承载的活动也自然变成了个别优等生的表演,众多的学生往往是一个旁观和陪衬,缺少亲身的体验,自信、自强、自尊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得不到培养。事实上,每一位学生的智力、能力特征都是有所不一的,从而反映出来的学生的兴趣、志向等也都是各具特色的。音乐天才周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平时行动那么不协调,可是一站在指挥台上,竟那么投入,那么协调,充满悟性。他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使它具有了安身立命、奉献社会的条件。新一轮课程改革更是强调人的个体差异,提倡教育要培养和激发学生对自己的发展潜能和能动作用的自觉意识,注重发现每一个人的价值,发掘每一个人的潜能,张扬每一个人的个性,提高每一个人的素质,让学生在学校生活的全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的地位。基于这样的想法,自2008年开始,我校就一直在探索一条以活动为载体的德育路子。探索初,全校教师都积极学习“多元智能”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学校里不存在差生,每个学生都有在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潜能,只要为他们提供合适的教育,每个学生都能成才。受其影响,我校开始向传统观念挑战,大家一致坚信:教育就应当为每一个孩子搭建平台,创设情境,开掘、发展他们的各项智能,扬长避短,使他的智能形成优化的机构。
2008年5月,在自信而响亮的“我参与、我快乐、我展示、我成长。校园吉尼斯,秀出我自己!”的口号声中,我校的特色活动“校园吉尼斯”拉开了序幕。在很长的一个准备阶段里,我们为学生树立了“我能行”的自我意识,同时,大队部的大门向每一位学生敞开,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向大队部提出申报,大队部对其中申报的项目进行筛选,确定测试的项目。全校学生再针对自己其中感兴趣的项目进行申报。最终一分钟仰卧起坐、一分钟跳绳、1分钟踢毽子、仰面过竿、蒙眼单脚站等几个趣味运动类项目,削苹果、穿针线、限时垒易拉罐、掷纸飞机等几个趣味生活类项目,背诵古诗、背圆周率、默写英语单词、算24等几个趣味学习类项目组成的首创纪录大赛开始了,此次集中大赛共86人参加,参加测试人数大约占了全校人数的三分之二,有13人创校级纪录。首创大赛的一举成功,大大激发了学生特别是一部分学困生的自信心,同时也坚定了我校探索“以活动为载体的教育新路子”的信念。在后来的近两年时间里,大队部依旧坚定不移地本着当初的观念,先后增加了速度跳绳、双飞跳绳、转呼啦圈、拼中国地图、骑慢车、一分钟电脑打字、2分钟查字典、集体跳绳等项目。创下了36个校级纪录,产生了52位校园吉尼斯之星。其中六年一班的王可欣同学背圆周率达到了小数点后300多位,三年一班的张露同学拼中国地图仅用时1分15秒。毋庸质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潜能得到了挖掘,更为关键的是他们因此而变得更自信了,这正是我们当初举办“校园吉尼斯”的出发点。
对少年儿童而言,聪明来自两个字:学与玩。学是他们的天职,玩是他们的天性。身心健康发育的少年儿童都离不开学与玩。我们充分结合学生乐于玩这一点,创造性地在课间活动中开展了“校园吉尼斯”活动。在课间活动中,中队分成小队,小队长根据队内的意见决定做什么“校园吉尼斯”挑战,玩什么,带什么。所以在课间操场上出现丰富多彩的活动场景。学校的课间纪律有了改观,同时也增许多的笑声。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大声疾呼“让每个队员都拾起头来走路!”我想这正是新课改下的德育应实现的目标。对作为德育载体的活动的评价也应成为激励、鼓舞、唤醒每个队员自信心和上进心的最有效的手段。多元智力理论所主张的教育评价应该是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在多种不同的生活和活动情景下进行的,我们认为对作为德育载体的“校园吉尼斯”同样可行。同时在“校园吉尼斯”活动评价的过程中,更要注重呼唤人文精神,弘扬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
“校园吉尼斯”给队员提供了广阔的自我展示的空间,不少学生为自己成为令人关注的参赛选手而高兴,更为自己获得不同级别的奖项而欢呼雀跃。为了能让自信之火可以持久燎原,我们充分利用媒体的评价效应促进德育评价。在学校,红领巾广播和宣传橱窗是两大阵容强大的校园“媒体”,大队部有时利用广播向全校师生宣布测试结果,有时将活动照片贴在橱窗,有时将各项目测试获胜选手进行列表介绍在橱窗中与大家见面。当学生看到自己的照片明晃晃的展示在德育橱窗内,听到校园广播反复的诵读到他的名字和属于他的记录,内心是多么的欣喜与安慰啊!
在此活动开展之前,队员的潜能我们是无法看到的。而吉尼斯活动的设立,给队员提供了展示潜能的契机,队员的潜能就像深埋在地下的石油宝藏汩汩涌流出来。看看我校惊人的吉尼斯纪录吧,其中一次性跳绳960次,连续说成语426条,集体跳大绳2224次,三字经()等等等等,透过这些令成人都感到难以企及或想都不敢想的数据,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隐藏在学生身上的巨大的潜能。但不可否认的是这背后学生们也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校园吉尼斯活动的开展,从表面上看,队员创造了许多优异的成绩,但这并不是我们所唯一追求的,我们真正追求的是队员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所收获的内在的本质的精神的东西,那就是队员的个性品质,包括队员的兴趣、意志、习惯、毅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还包括队员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等等主体性品质的发展。下面我们来深入的研究一个案例:六年级的集体跳大绳现在是我校的吉尼斯纪录有2224人次,这个成绩不说是惊人但想超越也是很难的。就仅仅这一个项目他们苦练了三年,在校园吉尼斯举办的最初他们就开始申报这个项目,那时他们仅仅是三年级的小同学,加之比赛时紧张,仅仅跳了15人次,可以说那是个幼稚的成绩。但经过了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200次、600次、1400次,最终2224次的不懈努力他们获得了成功,可是取得好成绩的同时跳落的那个同学还为之痛哭流涕。六年级收获的仅仅2224次跳绳吗?不是,他收获了更重要的东西——他们敢于迎接困难、挑战自我的意志,他们坚持不懈、超越自我的毅力,他们懂得团结协作的意识,他们自觉积极自主学习的主体性品质。一句话,他收获了吉尼斯精神。这对于他们一生的成长是何等的重要啊!
学生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样要经历一个曲折的评价过程。在“校园吉尼斯”为载体的德育活动中我们实施了发展性评价战略。发展性评价强调收集并保存表明队员发展状况的关键资料,为此,我们设计并制作了一套队员成长记录袋,以跟踪“校园吉尼斯”活动对德育的实效。记录袋分四大版块:封面除了登记所跟踪队员的相关资料,还设有:我看我自己(队员自述)、同学眼中的我(队友评价)及辅导员心中的我(辅导员评价)和家长心中的我(家长评价)记载队员原始资料,并由辅导员辅导员根据队员实际情况及特长优势制定了预期目标,使队员有的放矢地参与活动。学生不仅有获得知识的需要和安全的需要,也有受到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校园吉尼斯”为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搭建了一个展示平台,学生可以根据自身个性特长来展示才华,实现自我价值,让学生不断“挑战自我,冲击极限”,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赢得彰显个性,创造个人辉煌的机会。校园吉尼斯充分发挥了德育评价的激励功能、教育功能,发掘了队员的潜能,使每一个队员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途径,凸现个性,展示自我,鼓励队员通过再现自己的成功来进行自我激励,主观能动地确保自己发展的方向,从而真正实现自主发展、主动发展、可持续发展。
学校教育的形式主要包括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课堂教学是主体,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又是课堂教学的补充,“校园吉尼斯”为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搭建了一个展示平台,学生可以根据自身个性特长来展示才华,“校园吉尼斯”对课堂教学起激励作用,是课外活动的丰富和发展,对学校教育起良好的促进作用。
“校园吉尼斯”鼓励教师参加、师生同场竞技,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营造了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提高了班主任的号召力。“校园吉尼斯”给学生提供了部分课余奋斗的目标,学生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既愉悦了身心,也缓解了紧张的学习压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闲暇的课余时间得到充分利用,提高了课余学习效率建立“校园吉尼斯”比赛制度也就是建立了一种开放的、自主的学习模式,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它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参与竞争的舞台,确立了一些学习的方向,在参与竞争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得到了锻炼,也学会了做人的道理。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开发了自身的潜能,使校园内形成了一股自主学习、蓬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校园文化增添了一抹亮色,并培养了学生坚定的信念,勇于拼搏和超越自我的精神。“校园吉尼斯”在实施过程中就已经渗透了德育教育,培养了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提高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开发了非智力因素,挖掘了人的潜能,创造了自己的“吉尼斯”后,又树立了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我校“校园吉尼斯”的成功举办正适用于新课改提出的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学生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要把学生看成有情感、有需要的“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和考试的“机器”,要积极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在教学过程中,要求通过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潜质达到教育目标,要善于发展学生的优点并帮助其提高,不要唯成绩论、唯表现论,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校园吉尼斯能树立新的教学观、新的教师观、新的学生观、新的质量观,实现由“以分数为标准”到“以每个学生的德、智、体等诸方面素质与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为标准”的转变,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实现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发展性评价等目标,关注个人发展,关注个性发展,关注发展过程,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使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
没有体验就没有学习,就没有教育,也就没有人生。生命成长需要生命自身的体验,只有亲身体验到的东西,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获得。从这个意义上说,体验是生命成长中不可或缺的独特享受。校园吉尼斯为队员崭露头角,发展特长创造了条件,也为队员尽情地展示自我,体验生命提供了施展的舞台。校园吉尼斯活动的设立,给队员带来一种前所未有的愉悦感。在每一个孩子的生命里,孕育着一种宝贵的美好的希望,他们希望参与,希望获得成功,并为之去奋勇的拼搏和流淌的汗水。“校园吉尼斯”活动的开展,如同“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潜入少年儿童的心灵,使他们感受到精神的丰厚和成长的快乐,体验到人生真谛。然而西马峰镇中心小学的全体师生要去铸就属于他们自己的吉尼斯,铸就属于他们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