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即可关注 声音的眼睛 | 第587-8期
艾略特�阿伦森是美国的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他通过实验证实,人们大都喜欢那些对自己表示赞赏的态度或行为不断增加的人或事,而反感上述态度或行为不断减少的人或事。
心理学认为,这其实是挫折感在作怪。从倍加褒奖到小的赞赏乃至不再赞扬,这种递减会导致一定的挫折心理,的挫折一般人都能比较平静地加以承受。然而,继之不被褒奖反被贬低,挫折感会陡然增大,这就不大被一般人所接受了,递增的挫折感是很容易引起人的不悦及心理反感的。
阿伦森效应实验的主要内容:将实验人分4组对某一人给予不同的评价,借以观察某人对哪一组最具好感。
第一组:始终对之褒扬有加,
第二组:始终对之贬损否定,
第三组:先褒后贬,
第四组:先贬后褒。
此实验反复数次进行后统计分析,发现绝大部分人对第四组最具好感,而对第三组最为反感。
实例一:有一位老人,退休后想图个清净,于是就在湖区买了一所房子。刚住下的前几周倒还太平,可是不久,有几个年轻人开始在附近追逐打闹、踢垃圾桶、且大喊大叫。老人受不了这些噪音,于是他对这些年轻人说:“我喜欢热闹,如果你们每天都来这里玩耍,我给你们每人一元钱。”
年轻人当然高兴,既玩了还能得到钱,何乐而不为呢?于是他们更加卖力地闹将起来。
过了两天,老人愁眉苦脸地说:“我到现在还没收到养老金,所以,从明天起,每天只能给你们五角钱了。”年轻人虽然显得不太开心,但还是接受了老人的钱。每天下午继续来这里打闹,又过了几天,老人“非常愧疚”地对他们讲“真对不起,通货膨胀使我不得不重新计划我的开支,所以每天只能给你们一毛钱了。
“一毛钱?”年轻人非常的不开心,“我们才不会为区区一毛钱在这里浪费时间呢。”于是这些年轻人愤愤的离开了。从此,老人过上了安静的日子。
实例二:在宿舍楼的附近,停放着一部烂汽车,大院里的孩子们每当晚上7点时,便攀上车厢蹦跳,嘭嘭之声震耳欲聋,大人们越管,众孩童蹦得越欢,见者无奈。这天,一个人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比赛,蹦得最响的奖玩具手枪一支。”众孩童呜呼雀跃,争相蹦跳,优者果然得奖。次日,这位朋友又来到车前,说:“今天继续比赛,奖品为两粒奶糖。”众孩童见奖品直线下跌,纷纷不悦,无人卖力蹦跳,声音疏稀而弱小。第三天,朋友又对孩子们说:“今日奖品为花生米二粒。”众孩童纷纷跳下汽车,皆说:“不蹦了,不蹦了,真没意思,回家看电视了。”
结论:以上两个案例很雷同,都是“阿伦森效应”的巧妙利用。在“正面难攻”的情况下,采用“奖励递减法”可起到更好的效果。
实际上,“阿伦森效应”体现在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比如刚参加工作的新人,开始时的勤奋工作可能被领导和同事重视并得到赞扬,但日子一长,从局外人逐渐成为局内人,领导的表扬没了,同事的赞扬少了,他会感到不自在,感到自己可有可无,无足轻重,产生挫折心理,所以工作积极性大受影响,没有初来时的那股干劲了,为了避免这种局面的出现,一般组织会采取职务和薪资的晋升来维持员工的积极性。
亲朋间送礼物也是一样,一开始送很多很贵,后来送的如果没有之前那么多那么贵,对方就会认为你对他的感情不如原来了。
在亲子关系中,有少数的家长,希望为孩子创造最好的生活条件,明明是普通的工薪家庭,却要为孩子买最好的、最贵的,最流行的,由于“阿伦森效应”的作用,孩子一旦适应这种最高级别的供应,很难得到进一步的“奖励”,也更难接受再低的消费水平,所以一旦有一天,家长不能提供最好的条件,孩子就会产生不满的心理,像这种“不懂事”的孩子,其实是家长违反了“阿伦森效应”造成的恶果。
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请注明来自深度配音SD235.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