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配音资讯 > 商业配音 > 游戏成瘾被WHO正式列入精神疾病?!

游戏成瘾被WHO正式列入精神疾病?!

商业配音

作者:深度配音 · 2018-06-27 10:31:21

 �点击上方蓝字即可关注  声音的眼睛 | 第597-8期


窝在沙发里、紧盯手机屏幕

手指快速移动

赢一把就喜不自胜

输了就骂骂咧咧……

这是不少重度游戏玩家的写照!


今日(19日)一则消息

可能会吓坏爱玩游戏的宝宝们!

世界卫生组织(WHO)今年初决定将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相关规定将自19日起生效,WHO将通知世界各国政府,将游戏成瘾纳入医疗体系。


以后重度游戏玩家

也许会有一个新头衔��

精神疾病患者

游戏成瘾成了精神疾病??

爱玩游戏的宝宝们关心

宝宝们的爸妈更关心!

现在我们来说说这件事的来龙去脉


专家答疑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理科主任龚梅恩

广东省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贾福军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主任医师田成华

解放军总医院网瘾治疗中心主任陶然

伦敦南丁格尔医院首席科技成瘾专家格雷厄姆博士


台湾媒体6月18日报道称,WHO在今年初宣布,该组织将在今年发布的第11版《国际疾病分类》(ICD-11)中,加入“游戏成瘾”(gaming disorder),并列为精神疾病。




看到这则消息后,网友彻底炸锅了!不少网友表示质疑,好端端的怎么就成了精神病?

@看风景的猫-:你说我好好的一个人,健健康康的,怎么就成精神病了呢?

@冰糖的Shirley:追星是不是也马上要被列入精神病名单了

@DRAXING:工作压力越大,我打游戏的时间会越长。我都是利用玩游戏来释放工作压力的。。。

@秦竹qinzhu:不是游戏好玩,是这个世界越来越没意思

@吃撑不打嗝:都别惹我,我有精神病

@oran_cc:呵呵,电竞赛堪忧了,赢了是电子竞技,输了是精神疾病


也有网友表示支持:

@唐僧他二徒弟的大叔:同意,这是病,得治。

@evanzkc:早该归入精神疾病了!游戏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来自一个戒了三年网瘾的少年的心声

@精致小屋888:嗯。没毛病,什么东西有瘾也不行!


为何将游戏成瘾纳入精神疾病?


龚梅恩主任说到,主要是因为游戏成瘾已经影响到正常的工作、生活与学习。“之前,对于游戏成瘾的诊断并没有统一标准,如果不算作是一种疾病,这对于医生来说,就很难对游戏成瘾者进行识别和干预。而且游戏成瘾的问题,不仅在中国,已经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第四十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其中学生群体规模最大,占比为25.4%。更引人注意的是,孩子们的“触网”年龄越来越小。

有课题组曾在2010年和2017、2018年分别进行两次采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对网络游戏等成瘾行为加剧趋势



解放军总医院网瘾治疗中心主任陶然表示,15~19岁是最易出现游戏成瘾的年龄段,这主要与他们大脑尚未发育完全,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尚未成熟,自制力较差、好奇心较强,学业、家庭及人际关系压力大等有关系。


更为严重的问题是,游戏成瘾者低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留守儿童成为亟需关注的群体。


根据台湾媒体的报道称,部分国家此前已承认游戏成瘾是重大的公共卫生议题,许多国家都有治疗游戏成瘾的戒瘾机构。


英国有许多私人戒瘾机构。

韩国政府已经颁布了一项法律,禁止16岁以下的青少年在午夜和早晨6点之间从网络游戏中获取信息。在日本,如果玩家每个月玩游戏超过一定时间,玩家将会收到警报。


热衷玩游戏就是有病吗?


这个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伦敦南丁格尔医院首席科技成瘾专家格雷厄姆博士就此作出提醒:首先不要把人,尤其是青少年对于游戏的热情归结成游戏成瘾。只有当游戏行为已经影响到基本生活,例如睡觉、吃饭、社交和教育,就是成瘾,而且这种瘾好还会影响到精神层面,主宰思想和影响专注力。


世界卫生组织对诊断“游戏成瘾”的条件也非常严格。


WHO表示,游戏成瘾的症状包括:


无法控制地打电玩(频率、强度、打电玩的长度都要纳入考量)。

越来越经常将电玩置于其他生活兴趣之前,即使有负面后果也持续或增加打电玩的时间。

相关行为要持续至少12个月才能确诊,但也表明,如果症状严重,确诊前的观察期也可缩短。


游戏成瘾纳入精神疾病 有啥作用?


推动游戏成瘾规范治疗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主任医师田成华长期接触网络成瘾或游戏成瘾的来访者,他介绍,目前中国在此方面的研究并不算深入,诊断标准、治疗体系都还没有成熟。他表示,如果游戏成瘾正式划归为一种疾病,将对患者接受正规治疗有很大帮助。



以前医院偶尔会收治此类病人,但并不是以游戏成瘾或者网络成瘾的诊断来收的,都是用其他变通的方式,比如情绪障碍,行为障碍等等。


以前不属于精神疾病的时候,将患者收住院,尤其是强制住院在法律层面有很多违规的地方,如果采用了ICD-11(第11次修订版《国际疾病分类》)的分类标准,起码在这方面的阻力会小一些。


规范游戏成瘾戒断机构市场


陶然认为,将游戏成瘾纳入精神疾病好处甚多,其中之一便是将打击社会上鱼龙混杂的网瘾戒断机构。


“既然确定为一种疾病,那么只能由医疗机构来进行诊疗,这将在极大程度上推动游戏成瘾者接受科学、规范的治疗,”陶然表示,这也将挽救一大批青少年,长期看有助于降低犯罪率,减轻社会负担


中国把游戏成瘾纳入精神病还有一段路


中国会不会马上就把游戏成瘾纳入精神疾病体系?不少学者持保留意见。


田成华也表示,第11次修订版《国际疾病分类》在国内的施行需要长期过程,游戏成瘾正式被当做疾病来进行治疗的未来可能不会来得那么快。包括精神科在内,所有的内科、外科等医学专业目前都采用的是《国际疾病分类》ICD-10,外科系统可能还要更早一点,用的ICD-9。ICD-11正式公布后,世卫组织会向全世界推广,但并没有权力要求各个国家必须采纳,推荐后各个国家会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何时采纳。中国马上采纳的可能性不太大,因为ICD-10有些地方还没有很熟悉。



据悉,中国大约有3800万的宅男宅女,其中就有不少学生,有些学生对外交流闭塞,有的抗拒上学,有的把游戏作为精神寄托。


游戏成瘾谁的错?


“出现的问题非游戏本身,而是管理问题、认识问题,以及干预模式问题。”广东省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贾福军表示,家长应了解不同成长阶段孩子心态的变化、情感表达的方式,尤其是初三、高三的孩子,父母应多与他们沟通,用旅游、打球等一些有意义的事来替代游戏达到缓解压力的目的


“不让孩子玩游戏,反而会让孩子被孤立。”广州脑科医院儿童心理科教授主任表示,现在的独生子女,每个人都像社会中的一座孤岛,游戏就像桥梁把各个孤岛连接起来,周围的同学都在玩自己不玩,自然会失去共同话题,人际交往就出现问题。可尝试几个孩子在一起集中戒瘾,让他们把游戏转向人际交往活动,学会时间管理。


青少年游戏成瘾有三大主因:家庭、学校和社会,而尤以家庭因素最为重要。


孩子游戏成瘾只是家庭问题的一种反映,是问题的表象,而不是实质,实质在家庭那里,而不是在孩子那里。


孩子变成不被父母喜欢,也不被社会接受的“坏”孩子,究其原因,是父母没有给到他们想要的,如被尊重、被理解、自由和独立、欣赏和认可,以及足够的安全感等。


当孩子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他们就会失去正性和向上的力量,往往就会用破坏或伤害自我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那部分需要的渴求,沉迷网络就是这种表达的方式之一。和青少年其他的不良行为一样,网游成瘾也是对缺失需求的一种表达。


所以,要彻底解决青少年的网络成瘾问题,就要从问题的源头��家庭着手,而不是仅从孩子身上着手。


上瘾的孩子戒瘾会有戒断表现,要注意处理好孩子的焦虑情绪,可通过药物治疗来改善。有的父母把网络切断、把电脑扔掉等,这些激烈的方法不合适,等同于不尊重孩子,强行压制,会使孩子站在父母对立面。

来源:广东卫生在线、人民网、环球网、中国搜索、央广网

转载请注明来自深度配音SD235.NET

深度配音 - 未加载声音
00:00
00:00
联系客服
请加Q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