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配音资讯 > 综合资讯 > 历史的印迹纪录片配音文稿

历史的印迹纪录片配音文稿

综合资讯

作者:深度配音 · 2018-11-23 16:43:55

今天,贵州的民事用盐,已经是使用来自沿海地区盛产的精细食盐。川盐已经在人们的餐桌上消失了。川盐入黔的盐运业也成为一段终结了的历史。但过往的历史是会留下深刻的印迹的。毕竟,在它繁盛的那些岁月,凡经川盐流布的地区,因它而发生的很多事件,因它而兴起的城镇集市,因它而催生的地方产业,因它而传播的各种文化,都成为它留在这片土地上的一份丰富的遗产。

配音" alt="纪录片配音"/>


川盐入黔是贵州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川盐古道是沿线经济发展的生命线,这条生命线是与和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媲美的重要战略性物资运输通道。这些网状般的古盐道像血脉一样串起沿线的大小城镇和村落,极大的促进了贵州与外界的物流交换。

过去的贵州属于贫穷、落后的边地省份,除了严重缺盐之外,粮食、布匹、棉花等等生活用品都很缺乏。商人们通过长江主干道以及支系河流,把贵州所稀缺的物资贩卖过来,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双向流动的商业贸易网络。

在盐道这条动脉上,贵州的铅、铜、汞、等矿产资源以及桐油、茶叶、药材、竹木等很多山货也通过这个巨大的商业网络输送出去。这是一个多向互利多赢的贸易网络。对沿线商品经济的发展,城乡集镇的形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川盐入黔沿线从事盐运的各类大小盐船有上千艘,船工,纤夫等达到数万人。盐运水陆码头比比皆是,转运蓄货的大小盐仓不计其数,不同旗号的盐号应运而生。围绕盐运也产生出一批各种各样的辅助行业。可以想像一下当年跑川盐的江面上盐船穿梭往来,船队集待岸口码头时的情形,那该是一幅怎样的充满着勃勃生机和活力的繁忙景像。

说到因川盐入黔而催生的地方产业,尤其值得大书一笔的恐怕就是闻名中外的茅台酒厂的诞生和整个赤水河段以及黔北地区酒业的发展。

老贵阳人都知道有一句著名的说法:“华家的银子,唐家的顶子,高家的谷子”。

华家就是华联辉家,华联辉就是靠贩盐起家的。他的儿子华之鸿开办了交通书局,永丰造纸厂和成义茅台酒厂等企业,是贵州最早的,也是最大的民族资本家。谁曾料到,闻名世界的贵州茅台酒的问世和几经沧桑,竟与盐有着这样的渊缘关系。现在的国酒茅台,就是由当年茅台镇华茅、王茅和赖茅三大烧房组合成的。而当年的华茅和王茅除了经营酒业,另外一个身份就是大盐商。

除了茅台酒以外,黔北地区的习酒,金沙酒,湄窖,以及川南地区的郎酒,泸州老窖酒等等这些著名的白酒企业也和川盐入黔有很大的关系。长期大规模的川盐运销,不仅促进了沿线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也加强了贵州与外界的文化交融与传播,形成了沿线地区文化的繁荣与多文化相融共生的局面。

川盐入黔流布的区域,兴起了一些集镇,盐运刺激了一些古老城市的发展。城镇繁荣的一个标志性景象就是各种风格的建筑的出现。当外地的客商纷纷来到贵州长期经营以致定居下来之后,他们在修建自己的住舍,商号,会馆的时候,也把湖广以及中原地区的建筑文化带到了贵州。


位于思南县城文化街的文庙,总面积约3 万平方米,始建于明成化二十二年,是贵州最大的一座文庙,思南文庙依据地形沿中轴拾级而上,坐西向东,进入牌坊门,再进大院,正殿迎面而来,宏伟壮观,气势不凡。


从国家治理的这个角度来看,安邦定疆,协调民生,盐政的制定和推行是国家大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稀缺的食盐资源从永、仁、綦、涪四个口岸源源不断地进入贵州,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川盐入黔参与了明、清两朝对于贵州的治理。为维护民族,政治及边疆的稳定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百姓安居乐业,国家也才会繁荣富强。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盐这种微小结晶体的物质扮演着至为重要的角色。它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是密切的,它所涉及到的领域也是极其广阔的。


四川富顺、自贡出产的井盐通过盐道的输出,不但解决了贵州人民的淡食之苦,还对贵州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等诸多方面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川盐入黔这一历史事件已经湮灭与历史的长河中,但它留下的那些历史印迹还是那么清晰,通过这些历史印迹的密纹,我们仿佛还会听到运盐人那高亢嘹远的号子,仍在贵州的山间河畔隐隐的回响......


转载请注明来自深度配音SD235.NET

深度配音 - 未加载声音
00:00
00:00
联系客服
请加Q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