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宣传片之一;新农村建设:向生态绿洲型农业新镇阔步迈进
这是一片神奇的热土!
这是一个绿色的国度。
九岭,这颗闪耀在巴蜀大地的绿色之星!
九岭,这个链接绵江产业带的重要枢纽,正沿着科学发展的道路,向生态绿洲型农业新镇阔步迈进。
九岭镇属绵阳市近郊乡镇,因地处九岭岗北麓,故因此而得名。她位于江油市西南部,东与龙凤镇隔涪江相望,北接青莲镇,西连香水、八一乡,西南与方水乡毗邻,南与绵阳市涪城区龙门镇接壤,因此素有江油“南大门”之称。全镇幅员面积42.65平方公里,共辖11个行政村,一个社区, 7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7960人,耕地面积1.56万亩,森林覆盖率超过43%。
九岭镇紧邻宝成铁路和绵广高速公路,九寨环线绵江快速通道穿境而过,全镇主干道全部建成一、二级柏油路、水泥路,交通十分便利。
镇政府所在地北距江油市区15公里,南距绵阳市区16公里,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境内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非常适宜蔬菜种植。
同时,九岭镇基础设施完善,电力充足,天然气、通讯、有线电视、宽带上网全面开通。今天,九岭已成为江油市经济增长最快、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乡镇之一,并且是四川地区远近闻名的“蔬菜镇”。九岭镇在无公害蔬菜种植上所取得的成果,被人们誉为“绿色奇迹”。
江油市九岭镇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按照“产品有标准、管理有制度、操作有规程、过程有记录、逆向可追踪、产品可召回”的要求,深入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大力开展对农业生产环境、投入品、生产过程的治理,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农药肥料,通过协会加强对农民的服务指导,按绿色食品标准实行标准化生产,现已成为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
江油市九岭镇按照建设“蔬菜镇”的要求,认真研究,科学规划,严格实施,现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同时,为贯彻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农村。
九岭镇将进一步扩大基地规模,提升无公害农产品品质,九岭镇将提供以下方面的政策支持和保障:(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2)建立蔬菜产业发展激励机制。
(3)建立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基地,抓好优良品种推广(4)全力招商,引进龙头企业支撑产业发展,大力引进业主和企业,引进龙头企业对“九禾”牌蔬菜进行包装、加工,建立土地流转补助政策,使九岭镇的绿色蔬菜上档次、上水平,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5)完善蔬菜批发市场功能,加大“九禾”品牌宣传力度。
(6)各村以村干部、种植销售大会为主体,立即组建蔬菜协会,扩大销售渠道,建立销售网络。
(7)加强对菜农的技能培训,建立技术培训服务网络。
去年,全镇实现乡镇企业总产值13700万元,工业产值11750万元,农业总产值10214万元,粮经结构比例3:7,绿色蔬菜面积5800亩,年产蔬菜4万余吨,产值4000万元,蔬菜种植收入占全镇人均纯收入的1/3;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3963元。绿色蔬菜作为九岭的主导产业。
目前,已形成了“蒜苔韭”韭菜、“七寸参”胡萝卜和“罗汉”莲藕等三大品牌以及多品种的大棚反季节蔬菜。所注册的“九禾”蔬菜已享誉省内外,产品除了满足江油本地、绵阳市场外还远销九寨沟、重庆、甘肃等地。
近年来,九岭镇先后已获得了绵阳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先进单位、绵阳市首批食品安全体系建设A级信用单位、省级绿色蔬菜基地、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等荣誉。
成绩是巨大和有目共睹的,但是九岭镇的干部群众深知,无论昨天多么辉煌,都不可以停下发展的脚步去陶醉在昨天的成就里。
2007年伊始,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江油市委、江油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积极推动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实现富民强镇。
制定了《九岭镇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规划》,总体目标为三年时间(2007年—2009年),把绵江快速通道沿线6个村建成绿色蔬菜产业带,并通过产业带带动其他丘区5个村的发展,使全镇绿色蔬菜面积达到1万亩,发展大棚蔬菜2700亩,形成“一村一品”, 建设“龙头企业引领化、基地规模化、生产工业化、产品标准化、深加工多样化、销售网络化”的龙型经济模式的蔬菜产业镇。并以九岭为核心辐射周边的青莲、八一、方水、西坪等乡镇形成了5万亩的蔬菜基地规模。
中国有句古语说的是:“国富民强”,但是今天,九岭镇的口号则是“民富国强”。建设新农村,经济发展是基础,产业发展是关键。
因此,九岭镇在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以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为首要任务,以富民强镇为最终目标,着力培植优势和特色蔬菜产品,走现代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之路,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逐步实现农民的富裕,九岭的繁荣,社会的和谐。
大河潮涌天地阔,风劲长空丹霞舒。
九岭未来的蓝图会更美好,更壮阔。
滚滚涪江,流淌着九岭儿女的豪情壮志。
在这片年轻的热土上,九岭人必将会创造出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农业宣传片解说词之二:农业宣传片解说词:生态农业
这里山峦叠嶂、湖泊纵横,这里区位优越、交通便捷,这里物华天宝、人文璀璨,这里人杰地灵、经济繁荣,商机无限, 是中国一颗璀璨的新星,这里就是中国· 安徽!
安徽位于中国东南部,是东部襟江近海的内陆省份,跨长江、淮河中下游,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 南邻 江西,北靠山东。安徽气候条件优越,气候资源丰富。充沛的光、热、水资源,有利于农、林、牧、渔业的发展。安徽 交通十分便捷,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发展迅速,四通八达,运输条件极其优越。
优越的区位优势、气候优势、交通优势,以及丰富的农业资源,被誉为农业大省的安徽正向农业强省大踏步前进。 崛起中的安徽, 不断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安徽人民始终坚持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深入推进粮食生产“三大行动”, 着力建设核心产区,近年来,粮食生产逐年提高。2008年全省粮食总产达604.7亿斤、单产6在崛起中的安徽,特色农业、名优农产品发展迅速。通过实施畜牧业升级计划、水产跨越工程,全省已建成各类畜牧业养 殖小区2.3万个,100个标准化水产健康养殖试验场,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3%。中国四大名菊,安徽独 占三席——黄山贡菊、滁菊、亳菊名扬四海;十大历史名茶,三个产自安徽——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太平猴魁被誉为 “绿色金子”,祁门红茶,誉享世界;涡阳苔干、太和香椿、霍山石觥、金寨板栗、宁国山核桃、八公山豆腐、皖西白鹅、 皖南土鸡、定远黑猪、巢湖银鱼、中华绒螯蟹等一批地方特产,驰名海外。安徽立足僧太资源优势,实施“食品放心工程” 和品牌战略,一批又一批皖字号名牌农产品,走出江淮大地,闯进繁华都市,打入国际大市场。
崛起中的安徽,不断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安徽始终贯彻“培育大市场,扶持大龙头,建设大基地,搞好大服务”的 发展思路,秉承“让工业长入农业”的发展理念,以农业产业化为抓手,着力打造农产品加工业基地。截止2009年,全省 各类龙头企业达到5300个,比上年增加266个;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400家,超10亿元的30家,分别比上 年增加100家和5家,呈现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2009年全省农产品加工总产值超过2582亿元,比上年增长29.67% 以上,占农村三次产业的44%以上。目前,安徽全省围绕10大主导产业,先后组织实施农业产业化“121”强龙工程、农 业产业化“532”提升行动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工程,有力推动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在应对危机、做好“三保”的过程 中,各类龙头企业平稳较快发展,为全省稳定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崛起中的安徽,农业科技进步加快,现代农业科技支撑力增强。创新完善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和机制,实施农机农艺结 合、农业科技入户、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和启动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等,全省农业科技进步明显加快。
崛起中的安徽,打青山绿水牌,唱生态农业戏。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全省农产 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检测体系不断完善,目前全省已有238个基地、超市和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检测点。 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迅速展开, 全省种植业和养殖业标准化生产覆盖率分别达40%和70%, 比5年前提高15% 和20%。
崛起中的安徽,有着良好的投资环境。安徽人不断加强农业合作,谋求互利双赢,以更加开放的理念、务实的作风,为 海内外资本扩张创造了广阔的空间,更为海内外的企业家提供了大显身手的舞台。安徽农业紧紧抓住长三角地区产业加 速向中西部转移的历史机遇,立足丰富的农产品、生态环境、劳动力等资源优势及良好的区位优势,大力提升我省农产 品加工业水平,使安徽成为长三角地区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配送的中心,初步实现了产业互补,生产要素互补,市场 互补。近年来,安徽农业的独特优势和巨大潜力,吸引了海内外的一批知名企业。江淮大地已成为新一轮投资的热土。 江淮大地这片广袤沃土,正以崭新的面貌笑迎四海宾朋!
“潜龙在渊、蓄势待发”。未来一个时期,安徽将全面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提升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努力 实现安徽农业的奋力崛起!
皖山写青史,淮水流千秋。安徽农业有着绵长的过去、生动的现在,更将有美好的未来。在有着超凡勇气、智慧和魄力 的安徽人的共同努力下,安徽必定成为一朵灿烂的奇葩绽放在广袤的华北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