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国检专题片之一:解说词两基迎国检专题片
这是一方文化古老,胜迹荟萃,物产丰富的热土;这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甲骨文的故乡,红旗渠精神的诞生地;这是一片充满活力而大有希望的土地。郭沫若先生曾写诗盛赞“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在这片热土上,古都儿女世代生息,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谱写了重教兴学的壮丽诗篇。(屏幕推出题目)
洹水河畔花千树 重教兴学谱新篇――安阳市“两基”工作掠影一、文字解说【20世纪90年代初,党中央、国务院向世界郑重承诺:到20世纪末,要在全国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十多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安阳市委、市政府把“两基”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实施了“科教兴安”和“人才强市”战略,实现了从规划到布局,从普及到巩固提高的跨越式发展。1997年通过省政府“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验收;2000年通过了省政府“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验收。进入新世纪以来,“两基”建设再谱新篇,实施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逐步实现了义务教育由全民办向政府办的历史性转变。二、文字解说【我市在教育投入方面,不遗余力,倾力而为,确保实现“三个增长”。近年来,政府用于教育的投资每年以29.8%的比例递增,形成了各级政府分担义务教育经费的保障机制,全市新增教育经费80%用于农村,编制内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都能按时足额发放。中小学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显著提高。】配图说明【⒈安阳市财政局办公楼及工作人员工作现场照片;2.市教育局会计核算中心工作人员工作场景;⒊安阳市地税局办公楼照片;4.安阳市地税工作人员到企业征收入教育费附加的镜头;⒌2000年―2006年教育经费递增图柱表;6.2000年―2006年教育费附加递增图柱表;7.农村某学校教师到银行营业所领取工资的现场照片;8.农村某学校新教室、新实验室、新食堂照片;9.滑县县委《关于进一步加快教育发展的决定》文件照片。】三、文字说明【曾经风沙肆虐的黄河故道内黄县,把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布局调整列为“科教兴县”的重中之重,发扬老区顽强奋斗的革命精神,倾全县之力,把校园打造成为最美丽的场所。2003年,市政府在该县召开了“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暨布局调整现场会”,由此拉开了全市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攻坚战,全市多渠道筹措资金1.9亿元,消除d级危房39万平方米,新建校舍44.2万平方米。殷都区大气魄、大投入、大格局,把危房改造和优化教育资源结合起来,投资近亿元把29所农村中小学整合为5所“十年不用维修,二十年不落后,三十年留有足够发展空间”的现代化学校。使学生能够安静的读书,而不在伴有风雨的呼号。 四、文字解说【2006年,省政府在我市召开了远程教育现场会,副省长王菊梅对“安阳经验”给予了充分肯定。安阳经验的核心就是“着眼农村,统筹调配,多元投入,资源共享”。全市共投入资金7800万元,为2172所农村中小学配置了远程教育设备。今年,市教育局开展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三种模式应用大赛”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示范校”评比活动,有效发挥了远程教育双向沟通、信息密集、资源共享的作用,对深化农村中小学校本教研、落实新课改起到了基础性的保障作用。】配图说明【1.省政府在安阳召开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现场会全景(带有横标);2.副省长王菊梅讲话照片及到安阳县学校视察的照片;3.某农村校实验楼背景;4.某乡村学校微机室和卫星接收设施照片;5.老师利用微机网络收看名师讲座的照片;6.学生在微机室进行操作学习的照片;7.市教育信息技术中心开展“远程教育设施应用大赛”活动系列者短片。】五、文字解说【1997年以来,我市实施了旨在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名师工程”。今年7月,市委、市政府隆重召开了“第三批中小学名师命名表彰大会”,“名师工程”再结项果:共推出98位名师,924位学科带头人,5000名骨干教师,占整个教师队伍的10%。
“名师工程”由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人事局、市教育局牵头组织,实施动态考核、动态管理,充分发挥了引领示范效应,使投身教育、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终身追求成为教师的职业愿景。】 配图说明【1.2007年,市委、市政府第三批中小学名师命名表彰大会短片。⑴带有会议横标的全景;⑵靳绥东书记讲话;⑶名师代表讲话照片;⑷安阳市名师工程实施文件排列照片;⑸市名师工程认定时的考试或者答辩照片。⒉2004年北关区政府对名师、市骨干教师进行重奖的镜头。⒊某名师课教学的场景照片。⒋殷都区《名师管理暂行规定》和《引进优秀人才方案》文件照片。⒌殷都区名师、骨干教师风采录(书)首页照片。⒍殷都区名师送教下乡现场照片。⒎殷都区成立第一个区级教科研所的照片。⒏殷都区加入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改革实验区”短片或者照片:主要内容为⑴教育部领导、省市领导参加授牌仪式;⑵殷都区校长职级制文件、名师工程文件和其他教育改革文件扇形排列照片;⑶殷都区教科研网照片;⑷殷都区铁西路小学“书香校园”活动系列组照;⑸殷都区外国语实验学校门远景照片;⑹殷都区外国语实验学校升国旗照片;⑺某学校学生进行环保实践活动镜头。】六、文字解说【众志成城谋发展,紧锣密鼓续新篇。借迎接“两基”国检的东风,安阳市上下齐动,使“两基”建设不断推向纵深。今年元月,市政府召开了“全市‘两基’巩固提高迎接国检动员大会”,成立了以董永安市长为组长的迎接“两基”国检领导小组,建立了由市教育局、财政局、发改委等12个局委为成员单位的“两基”迎国检联席会议制度,实行了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做到了责任主体、工作标准、完成时限“三明确”。 七、文字解说【市人大由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带队,对《义务教育法》落实情况进行检查,重点突出“两基”工作,强力推进了《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教育行政和督导部门采取分包县(市、区),全面督导、专项督导和重点督导相结合,建立了周报制度,共组织督导检查20多次,编发了30余期迎国检简报,有力地促进了目标责任制的落实。】配图说明【1.市人大听取市政府“两基”工作汇报照片或短片;2.市人大专项执法检查的镜头;3.教育局和督导室分包县区职责文件;4.市教育局和督导室领导到学校督查现场组照;5.督导室旬报、内参扇形排列;6.督导室《迎接“两基”国检简报》扇形排列照片。】八、文字解说【我市把“控掇保学”列为硬指标,采取硬措施,实行硬考核;大力开展“四留住”活动,即“用高尚师德留住学生,让温馨校园留住学生,让生动课堂留住学生,让班级文化留住学生”,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生动活泼地学习。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2.4亿元,资助学生264.8万人次,安排务工人员子女入学4.5万人,彻底告别了农村孩子上学缴费的历史。团市委、妇联等部门实施“希望工程”、“春蕾计划”;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广泛开展“爱心阳光”行动,向“手拉手小伙伴”捐资6万元,使近百名农村儿童重返校园。】采访汤阴县一中高二学生张颖超。 九、文字说明【迎国检开展以来,全市共投入专项资金、追补教育经费 万元,建立了化解“普九”债务长效机制。】采访安阳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彭水岩。 配图说明【⒈各县(市、区)迎国检追补教育经费一览表;⒉市教育督导部门到学校进行教育经费专项检查组照;⒊安阳县召开财政局、教育局成员单位联席会议照片。】十、文字说明【今年以来,全市共增加中小学实验室382个,新建运动场所187处,新增图书81万册,理化生仪器和音体美器材65万件,为1192所农村中小学更新配置课桌凳17.8万套,办学条件的得到了较大改善。】配图说明【⒈全市中小学理化生实验室一类、二类、三类柱状图;⒉某学生在实验室作实验的镜头,着重展示新配备的实验设施;⒊学生操场打球的镜头;⒋学生在图书馆、阅览室读书的场景;⒌学生进行文艺汇演的照片;⒍汤阴县四大班子捐书现场照片。】十一、文字说明【通过开展迎接“两基”国检工作,我市各县(市、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编制得到了进一步落实。各县(市、区)采取公开招聘、城乡教师交流等方式重点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短缺的问题。林州市通过考试,于今年5月解决了355名长期代课教师入编问题;汤阴县通过委培解决了105名小学英语教教师;安阳县向社会公开招聘了400多名乡镇初中教师。
十四、文字解说【市政府组织由教育、公安、卫生等10个局委参加的督导组,开展了校园安全和周边安全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通过聘请法制副校长、建立社区、学校联防机制,实现了校园安全管理的常态化。教育管理围绕新课改的落实,大胆改革。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主体”发展实验成为全国素质教育“六大模式”之一,安阳市五中的百年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市教研室教师专业化成长团队的组建??所有这些富于创新的教育实践,正在使“两基”工作步入一个新的境界。】采访滑县教育局局长李红旗。十五、文字解说【“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义务教育的坚实发展,对高中阶段教育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市高考上线率从全省后列到勇立潮头,今年再创新高。 我们将百尺高竿更进一步,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启动实施“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和“城市薄弱初中改造工程”,不断提升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为“中原崛起”和“科教兴豫”提供强大的智力和人才支持,谱写出安阳教育的崭新篇章。】 十二、文字解说【扫盲工作着眼于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大局,与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结合起来,使扫盲效果更具针对性。目前,我市共建成7所省级示范性乡镇成人学校,在农村劳动力转化和提高农民技术素质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各县市区依托乡镇成人学校,组织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培训95万人次。全市2004―2006年度脱盲人口巩固率为100%。】配图说明【1.县区对农民进行职业技术培训的照片;2.县区部分省级示范性学校牌匾照片;3.部分省级示范学校内部设施照片;4.组织进行扫盲考试镜头;5.扫盲试卷镜头;6.扫盲档案照片;5.农民家庭养殖场、种植场、蔬菜大棚。】十三、文字解说【今年1月,市教育督导部门紧锣密鼓地对档案工作人员进行了封闭培训,制订印发了《“两基”工作日程表》,对两基档案工作实行动态搜集,动态核对,动态调整,动态管理。各县(市、区)均按照国检标准设立一所“两基”档案示范学校,负责指导和技术支持,确保做到“五个一”。】采访林州市临淇镇中心校长。
迎国检之二:2011年教育迎国检专题片解说词
序(约200字)
锦屏天外破云来,金江东逝卷回澜。
高峡烟波起平湖,千年古郡赋新篇。
(以上为小孩子集体朗诵内容)
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如诗如歌的秀美金江,成为了屏山开启民智,尊师重教的厚实土壤。在屏山1531平方公里的苍翠热土上,大山一样坚韧的30万屏山人,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描绘了一幅又一幅绚丽多彩的图画。伴随着向家坝电站建设的滚滚浪潮,屏山经济社会迎来了大发展的机遇,教育事业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走进了教育的春天……金江涌春潮——屏山县教育改革发展纪实第一篇:科学决策,教育优先促发展(约424字)
屏山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金沙江下游北岸,西邻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乐山市马边县,南与云南省绥江县隔江相望,北与乐山市沐川县接壤。小凉山余脉五指山纵贯全县,平均海拔980米。屏山是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大型水电站向家坝库区重点淹没县。向家坝库区停建十年,制约了屏山教育的发展。但,屏山人直面挑战,知难勇进。
屏山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推进教育强县建设,有效推行“教育六优先”政策:即职责优先强化、发展优先规划、经费优先保障、困难优先解决、队伍优先配备、实绩优先考核。
江上潮平两岸阔,船头风正一帆悬。屏山的教育正阔步前进,后来居上。先后获得省政府“规范教育收费县”、“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工程县”、“普及中小学实验教学示范县”等称号。
书记同期声:“屏山的教育就是屏山的未来,我们把教育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摆到了全县工作的重要位置,确保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第二篇:巧抓机遇 精心绘制展宏图(约499字)
思路决定出路,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2003年2月,国家下达了“停建令”,屏山库区的学校全面停建。此时,正遇生源高峰、恰逢国家大力发展高中教育的黄金时期。库区学校与快速发展失之交臂。
非常之期,应该采取非常之策。于是,县委、政府当机立断,实施“全力以赴创造条件,化解停建大挑战,抢抓迁建大机遇,力促教育大发展”的决策。财政、规建、国土等职能部门鼎力相助;库区党政紧缩用房,搭建临时学生宿舍教学用房;教师爱生如子,课堂上是老师,课下就当爹妈,在艰苦的环境里营造精神的家园。
县委、政府巧抓机遇,多方争取优越的移民政策,向三峡公司多争取到教育补偿资金3亿多元,库区学校建设破格地实现了由“三原”补偿原则改变为按国家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设,迁建学校建筑面积增加为原来的3.9倍,占地面增加为原来的3.6倍。
新县城的屏山中学由原来占地不到40亩、仅容纳学生1800人,扩展到占地150亩、可容学生3900人的高规格学校。
县长邱东林同期声:“我们要抓住移民迁建的历史性机遇,不断优化环境,不断增长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向实现2020年川南优质教育基地的目标迈进……”
有道是:千帆竞过浪潮涌,大风起兮云飞扬。金江作海李冰慰,库区兴教夫子佩。教育工程移民赞,这边风景屏山美!
第三篇:突出重围,创新管理增亮点(约850字)
向课堂要质量,向教研要质量,向管理要质量。屏山教育正从粗放型向精细化管理转变,由外延向内涵深入地发展。
教育要发展队伍建设是关键。积极开展“四票制”民主推荐中小学领导干部,实施“三推两考”选拔校级后备干部的制度。
强化业务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围绕新课程改革目标,开展合作、探究、研究性学习。
我们忘不了老师培训中互动研讨的激烈时光;忘不了老师们在教学竞赛中那飞扬的神采;忘不了县上每年划拨100万元专项资金老师们受奖时的那份荣光;更忘不了让学生成长而映在深夜窗上的剪影和一盏盏闪亮的灯光……村小教师同期声: “待遇上我们不与他人比,工作上我们却要争第一。我的付出能改变学生的命运,我就感到无悔了……”
在这青山绿水孕育的乐土上,屏山人用智慧播种理想,用汗水耕耘希望。
“爱心、自信心、责任心”的三心德育主题教育活动,成就学生做一个有责任的中国人。
社会实践、艺术节、科技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留守儿童之家”、心理咨询室,化解和疏导了学生心理问题,让学生健康成长。
学玩结合,怡情益智。伴随着甜美的乐曲,操场上,学生们正奋力拼抢着篮板;绿荫下,学生们漫步其间,正享受着校园生活的快乐。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一个个鲜明的主题活动,破解了德育工作的难题;一枝枝鲜嫩的幼苗,在辛勤的浇灌中茁壮成长;一声声由衷的感谢在学生家长的心中和口中回响;一份份教育教学荣誉飞向屏山这片沃土……西城小学《扇舞秋韵》等节目荣获全国金奖,走进央视《和谐春晚》舞台;屏山中学艺体教育初具特色,大批考生迈进更高艺术殿堂。
各级教师在国省市教学比赛中摘金揽银;以《成长的阶梯》为代表的20项科研课题获国家、省、市奖励;省市骨干教师、名师、学科带头人逐年增加。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县委、政府的激励之策,像奔流不息的滔滔金沙江水,给屏山教育注入了无穷的活力,使她的面貌日新月异,生机勃发!
第四篇: 全面统筹,协调发展求增长(约800字)
古人云:天下不可一日而无政教,故学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
“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再苦也不能苦孩子。”这是屏山干部群众的共同心声。县委、县政府谋略长远,强势推进教育系列工程,提出“合格幼教、标准小学、特色初中、精品高中、品牌职中,创新成教”的发展思路,有力促进了教育健康统筹发展。
学前教育规模不断扩大,3至5周岁幼儿入园率为61.32%,学前一年入园(班)率为74.72%。
义务教育健康发展,普及程度逐年提高,均衡发展指标创新高。
学年,全县小学7-12周岁儿童入学率为99.96%;初中13-15周岁正常儿童少年入学率为96.55%;小学毕业率为100%;初中毕业率为100%;15周岁完成率为99.97%,17周岁完成率99.5%。
办学条件大大改善。三年来,投入资金4637万元,新建、加固学校60所;新建扩建寄宿制学校21所。肩负全市三分之一“校安工程”量的重任,正在攻坚破难,破解化蝶。
到处是崭新的希冀,到外是青春的风韵,到处是和谐的律动。
增加投入、扩大规模、优化师资,少数民族适龄少年儿童入学热情高涨,素质显著提高,民族同胞正享受着读书的幸福和欢乐。
高中教育稳步发展,曾夺得高考省、市文科状元的屏山中学近年不断续写新的辉煌,高考本科上线率逐年递增。
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出现了良好发展的势头。
成人教育统筹发展,智力开发,劳动力转移,让群众致富增收。
千计万计,安全是学校第一计。用显微镜查找隐患,用放大镜看待问题。公安、卫生、工商、文化等部门依法行使学校安全管理职能,及时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每年投入 万元,招聘学校专职保安 人。基点校及以上的学校建立了校园电子眼。校园城乡综合治理实效明显,校园安全稳定,和谐温馨。
特色鲜明花开艳,个性凸显春满园。一个个特色,就如一簇簇娇艳芬芳的花朵,在促进学校品位提升的同时,更加彰显出屏山教育的迷人魅力,屏山这支山区教育奇笆正焕发出璀璨夺目的光芒。
第五篇:扶贫助学 和谐发展放飞新希望(约265字)
乐于奉献育桃李,敢立潮头写春秋。屏山县全面落实“控辍保学”硬指标,逗硬考核责任追究制。干部、教师利用礼拜天跋山涉水,千方百计动员适龄学生入复学。2010年中考前夕,屏山正遇大旱,龙桥基点校师生因无水面临停学的困窘,当地村民知道后每天清晨自发义务为学校背水一个月,解决了师生的用水问题。
树高千尺,离不开丰腴的泥土。在这块热土上,广大人民群众用他们最朴实也最坚定的行动表达了对教育的支持和理解,彰显了屏山人求真务实、追求和谐的高尚情怀。
滴滴水珠,汇成浩瀚的大海;涓涓爱心,扬起理想的风帆。三年来,落实教育惠民资金6766万元,惠及11万人次学子;筹集贫困学生资金747万元;收到助学善款347万元,资助普高、中职学生1500余人,让504名贫困学生圆了大学梦想。
家长同期声:“家里条件不好,我们又多病,有时,我真的不想让孩子再念书了,在大家的帮助下我的孩子终于成了一名大学生……”
第六篇:豪情满怀,长风破浪谱新篇(约172字)
辉煌时刻,让我们再接再厉;崭新起点,让我们跨越前进。
世纪工程向家坝水电站即将建成,岷江河畔锦绣新城即将崛起,崭新的移民新校即将闪亮登场。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我们相信,屏山教育必将乘着此次督导评估之东风,用春风化雨般的智慧和责任,科学发展,开拓创新,描绘屏山教育更加光辉、灿烂的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