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专题片之一:农业:岁稔时和 腾飞中牟
中牟地处中原腹地、黄河之滨,位于河南省会郑州和古 都开封之间。中牟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中牟交通便利,区位明显,连霍高速、郑民高速、陇海 铁路横贯全境,西连京珠高速、京广铁路,东接京九铁路, 南距郑州国际机场仅20公里。中牟独特优势吸引世界知名 企业在中牟落户,占地21平方公里的汽车产业集聚区正在 崛起,国际物流园区新加坡物流园等项目启动建设。占地 2940亩的绿化博览园和占地3100亩的华强文化科技园游乐 项目都已开园迎客。规划中的河南省委、省政府驻地也将东 移中牟,成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中牟是传统的农业大县, 在1416.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70万人民创造了雄厚的农业产业基础,中牟西瓜、大蒜闻名 中原,连续举办了八届西瓜节暨大蒜贸易洽谈会,蔬菜等多 种经济作物种进了4.5万亩大中拱棚, 日光温室发展到6500 多座,6个农业科技推广区域中心站辐射服务19个乡镇、街道,无公害生产基地达到65万亩,建成农产品质量检测站, 无公害农产品达到76个,中牟西瓜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保护认证,春峰草莓、天邦蔬菜、帅龙红枣成为省级名牌。 创建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61家, 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425 个,市级以上畜牧龙头企业达到28家;奶牛存栏3.9万头, 水产养殖面积达到5万亩,牛奶产量和水产品产量均居全省 第一,是河南省林业生态县和绿化模范县。2012年上半年县 财政收入在全省108个县市排名中跃居第一位,成为河南省 县域经济发展最快的县。
一手牵两地,一肩担两市;在建设郑州新区、郑州都 市区,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的宏伟蓝图上,中牟作为 “三区”叠加的重要区域,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中牟 已经进入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 调发展的黄金期。2011年,中牟县提出了建设全省一流国内 领先的都市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工作构想,强化农业对建设 宜居城市、人文城市的生态支撑与保障功能,促进都市区城 乡产业融合、生态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建设郑州都市区核心 增长板块,努力打造郑汴牵手的中原明珠。
为了实现这一战略构想,构建以大农业为基础,以旅游 观光农业和生态农业等现代服务业为主体,一产、二产、三 产相互融合的城郊农业新形态。结合先进地区的现代农业发展理念,启动郑州新区中牟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从2011年开始,由县财政连续五年每年拿出1亿元,推动农业示范区建设。同时,委托中国农业大学规划研究所专家经过长达数月的调查论证,编制完成了郑州新区(中牟)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概念性规划,南、北核心区总体规划和先导区详细规划。规划清晰完美地勾画出郑州新区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发展蓝图。
根据郑州新区发展规划和都市区组团发展、产城融合、复合型、生态型的发展思路,中牟着力打造郑州都市区的“菜篮子”、“米袋子”“奶瓶子”,为将来超千万人口的大郑州提供鲜活、安全的农产品供给,并成为调节都市环境的生态“氧吧”和市民的休闲乐园-------规划打造“两区、一城、一滩、五大产业”。“两区”,即:在连霍高速以北乡镇,规划建设180平方公里的旅游观光农业示范区,发展花卉、渔业、蔬菜等三大产业,打造以赏花品花、垂钓休闲、采摘体验为主的各类园区,大力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并在连霍高速以北、黄河大堤以南,打造56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在郑民高速以南、省道223线两侧乡镇,规划建设450平方公里的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大力发展设施蔬菜、优势高档花卉、林果等产业,并依托现代灌区基础设施优势,打造39平方公里的核心区。为加快进度,在每个核心区内率先启动5平方公里的先导区。“一城”,即河南万邦国际农产品物流城,最终建设成中原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全、辐射带动能 力最强的“买全国卖全国”现代农产品物流城;一滩:即: 黄河滩区生态再造、产业转型工程; “五大产业” ,即蔬菜、 花卉、渔业、林果、畜牧业。围绕五大产业建成一批各具特 色、功能有别的示范园、科技园、观光园、加工园。
国家和河南省委省政府、郑州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 并关注郑州新区中牟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工作,多次听取汇 报并出席规划评审会,就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工作作出 重要批示,强调,中牟创造性提出建设全国一流、国际知名 的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战略构想,对全省、全国来说, 是一件推动农村发展、 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改善生态的大事、 实事。
中牟以规划为引领,狠抓规划实施,在最短时间内成立 郑州新区中牟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管委会,强力推进项目 建设:中牟·国家农业公园计划总投资31.5亿元,道路、 水系、燃气、电力、通讯等工程正加紧推进建设;园区12 家企业项目计划总投资24.5亿元,现已全部开工建设。 与此同时,河南天邦2300亩设施蔬菜示范园、晨明生 态观光农业园、 恒天生态休闲园等7个项目, 也已开工建设。
总投资8.6亿元,计划占地2000亩的河南省弘亿国际 农业高新产业园项目,目前,已完成投资1.25亿元,年底前 实现开园迎宾万邦国际农产品物流城,一期工程已建成了1600亩蔬 菜交易区、水果交易区和冷藏保鲜库项目,日交易量4万吨 左右,日交易额最高突破1亿元,预计年交易量将达1000 万吨以上,年交易额突破200亿元,带动周边服务业收入达 15亿元。二期全部建成后,预计从业人员将达到20万人, 年交易额突破500亿元。
按照成为市民的“菜篮子” 、休闲观光的好去处和成为 优良生态环境的所在地三大功能需求,通过2—3年的努力 建设,中牟全力将示范区打造成为郑州都市区的 “菜篮子”、 “粮袋子”、“花篮子”,为将来超千万人口的大郑州提供鲜活、 安全的农产品;着力将示范区建设成为集观光休闲、采摘体 验、旅游度假、健康养生为一体的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 最终使示范区成为现代农业、农业科技、农业旅游、农业文 化的示范展示区。
东风浩荡满眼春,万里征程催人急。新一轮现代农业建设的号角已经吹响,一个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中牟 模式日渐成熟,建设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都市型现代农业 示范区的战略,如同一幅锦绣画卷在中原这片沃土之上自由 舒展。
为加快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中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办 法、意见等配套文件及用地、税费补贴等诸多优惠政策并对 入驻企业实行一站式服务,欢迎有识之士前来中牟这片热土 投资兴业,共绘现代农业建设发展蓝图,大业在望的中牟现代农业一定会开出灿烂之花,结出丰硕之果。
农产品专题片解说词之二:乌江春潮涌——思南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纪实专题片解说词
乌江春潮涌;——思南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纪实;千里乌江,惊涛拍岸,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武陵山与;这里峰峦叠嶂,山明水秀,水通巴渝,地望潇湘,是黔;近年来,思南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铜仁地委、行署“;潮涌乌江,大地生金;思南先后被确定为中央财政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县,全国;—1—;地县、万亩水稻高产创建项目示范县等;探索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体制探索;省、地领12乌江春潮涌——思南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纪实千里乌江,惊涛拍岸,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武陵山与大娄山之间,雕琢出一颗美丽的明珠——思南。
这里峰峦叠嶂,山明水秀,水通巴渝,地望潇湘,是黔东北联系湘、渝、川的水陆交通要塞,素有“黔中首郡”之美誉!
近年来,思南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铜仁地委、行署“构建乌江特色产业经济带”的战略部署,以统筹城乡发展、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为主线,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坚持“集中连片、板块推动、整体推进”发展思路,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大力实施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引导优势特色产业开发,强势推进农业生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积极探索企业带动产业发展模式,农业产业化发展实现新突破。勤劳的思南人民,用心血、用汗水、用科技、用智慧,为农村经济的发展谱写了一曲春潮涌动的旋律。
潮涌乌江,大地生金。
思南先后被确定为中央财政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县,全国现代烟草农业整县推进示范县,中央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2008-2015年全国生猪、肉牛生产优势区域布局规划重点县,全国水土保持重点县,全国石漠化治理试点县,全省科技扶贫种草养畜项目县,全省茶叶生产重点县,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县,全省经果林发展重点县,全省蔬菜发展重点为县,全省商品粮、商品猪、商品牛基地县、万亩水稻高产创建项目示范县等。2009年,实现农业生产总值20.94亿元。建成规模化、标准化生态茶园4.67万亩,发展特色经果林3万亩;有无公害蔬菜基地2.5万亩,金银花、吴茱萸等中药材基地8000亩。大力推进现代烟草农业整县推进项目。成功打造目前全区最好的“草地生态畜牧产业示范区”,建设人工草场2万亩,三年内将建设5万亩以上。全县农业龙头企业固定资产9200万元,销售收入2.42亿元,带动9万多农户脱贫致富奔小康……这一串串数字,见证了思南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光荣与梦想……探索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现代农业产业,沐浴着党中央、国务院的春风和朝晖,承载着省、地、县领导的关怀和嘱托,向我们一路走来。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用敞开的胸怀、满腔的热情和充足的干劲,对发展现代农业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体制探索省、地领导高度重视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原贵州省省长林树森,省委副书记王富玉,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谌贻琴,铜仁地委书记廖国勋,行署专员李再勇,以及相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曾经多次来到思南,就农业农村工作开展视察和调研。中央、省、地各级新闻媒体也多次对思南县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作了重点报道。思南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发展,成立了以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农业副县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建立了农业产业化联席会议制度,将农业产业 化发展纳入了乡镇、部门年度目标考核和领导干部任期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能职责,在全县上下形成了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形成产业化经营的良好氛围和统一共识,为农业产业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政策探索通过深入全县27个乡镇对农业发展现状进行深入调研,思南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及时调整思路,把农业作为“强农稳县、兴工富县、旅游活县”三大战略之首,把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的突破口,立足我县资源禀赋和农业发展现状,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决定》,确立了生态畜牧业、生态茶、烤烟、经果林、无公害蔬菜“五大产业”,理清了发展思路,明确了今后几年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任务、规划及措施。县十一届二次党代会、十五届四次人代会更是把“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构建乌江特色产业经济带,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作为加快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举全县之力强势推进。在发展生态畜牧业方面,制定了《关于加快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意见》、《思南县草地生态畜牧业种草养牛发展规划(2010—2015)》和《思南县草地生态畜牧业种草养牛2010年实施方案》。在扶持和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方面,制定出台了《思南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若干管理制度》。在规范土地有序流转方面,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实施意见》。同时,还制定了一系列涉及招商、服务、环境、市场、专业合作组织等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初步构筑起了较为完善的现代农业产业化政策体系,有效地调动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了共谋发展、共创跨越的崭新局面。 ——投入探索农业产业化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高标准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面对地方财政困难、农业收入水平不高的实际困难,县委、县政府积极创新思路,千方百计加大投入。一是积极向上争取各种涉农项目特别是农业产业化项目。二是打紧开支,每年预算300万元资金,设立现代农业发展基金,整合涉农项目和扶贫资金集中发展农业产业化。三是充分发挥项目的联动效应,按照“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统一机制、统筹安排、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相互配合、各记其功、各负其责”的原则,整合涉农部门项目资金集中发展农业产业。近三年来,整合投入生态茶发展资金4000多万元,现代烟草农业发展资金1.5亿元,生态畜牧业发展资金3000多万元,经果林发展资金1000多万元,无公害蔬菜发展资金1000多万元,中药材发展资金1000多万元,为构建乌江特色产业经济带发挥了重要作用。四是引导注册成立了“思南县惠农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为全县涉农企业和个人提供担保贷款,为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建立融资平台,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科技探索农业产业化,科技必先行。近年来,思南不断加大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力度,科技对农业产业化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县、 乡、村三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和动物疫病防控体系不断健全;并以科技示范户能力建设为关键,以优势农产品和优势产区为重点,逐步建立了“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技推广新机制,重点推广应用了测土配方施肥、地膜覆盖栽培、蔬菜大棚生产、生态畜牧养殖、茶(果)标准化建园等节本增效技术,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同时,充分依托广播、电视、政府网站、农经网、远程教育等媒体,组建了上下联通、内外联接、资源共享、反应灵敏、具有权威性的农业产业化信息服务体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人员外出考察、学习、培训,不断加强与外面的交流与合作。与贵州省农科院合作,聘请李桂莲、王天文等著名蔬菜专家担任全县蔬菜产业发展顾问;聘请贵州大学汤德元教授为全县畜牧产业发展顾问。结合“阳光工程”、“绿色证书”、“雨露计划”等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定期组织送科技、送良种、送信息下乡活动,加大乡土人才培训力度。努力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农民种养和农产品加工技术水平,千方百计把市场、企业、农户联系在一起,切实为广大农民提供全程的技术支持、良种支持和信息支持,有效地提高了我县农业产业化的科技水平。
——市场探索市场是农业产业化的平台。思南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村人才、土地、劳务、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进一步繁荣了信息市场,为农民及时提供经济、科技、市场信息,改变农村信息不灵、盲目落后的生产现状。组织参加第六届全国优质米博览会、第三届贵州农产品展销会、多彩贵州旅游商品两赛一会、中国?贵阳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博览会以及中国马铃薯大会暨贵州马铃薯文化节等;收获篇;“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主导产业初具规模,区域特色逐步凸显;全县初步形成了“梯级带动,辐射全县”的生猪良繁体;亩以上茶叶基地2个、连片500亩以上茶叶基地6个;——农产品质量明显提升,品牌效益显著提高;思南县始终坚持把农产品质量认证和品牌经营作为推进;害产地产品认证书,并申报了农产品地理标志工业博览会以及中国马铃薯大会暨贵州马铃薯文化节等,活跃了市场流通,以产业催生市场,以品牌拓展市场,以会展激活市场。进一步加快了农产品市场建设,以集贸市场为基础,以批发市场为重点,初步建立了功能互补的城乡农产品市场体系。同时,龙头企业还不断加大市场营销体系建设,建立营销机构575个,销售网络已渗透全国。
收获篇“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如今的思南,生机勃勃,到处涌动着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春潮,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主导产业初具规模,区域特色逐步凸显全县初步形成了“梯级带动,辐射全县”的生猪良繁体系。建立了以许家坝、张家寨为中心的“思南黄牛”本品种选育区。现有规模养殖场149个,村级动物防疫员580人,地级畜牧龙头企业4家,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18家。成功引进贵州思南森茂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投资领办“草地生态畜牧产业示范区”。同时以示范区为龙头带动,在项目规划的许家坝、香坝、大坝场、塘头“四大片区”,以乡镇人民政府为项目实施主体,每年投入项目资金1000万元,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的方式,培育、扶持养殖基础较好、养殖积极性高、具有一定养殖经验的养殖户和养殖小区参与“思南黄牛”养殖,在全县形成了“大户建基地、联户建小区、企业建示范”的养殖繁育体系,推进了畜牧业生产由传统分散饲养向标准化、规模化经营迈进。全县现有连片2000亩以上茶叶基地3个、连片1000亩以上茶叶基地2个、连片500亩以上茶叶基地6个。依托现代烟草农业整县推进项目建设,全县烤烟区域布局不断优化,烟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新型烤烟生产组织和专业化、信息化服务体系逐步健全。以邵家桥、塘头为核心的苗圃基地和精品水果示范带和以塘头、邵家桥、思唐镇为核心的蔬菜产业示范带,以长坝—香坝、东华两个片区为核心的中药材产业示范带基本形成。
——农产品质量明显提升,品牌效益显著提高思南县始终坚持把农产品质量认证和品牌经营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点,全面推进标准化基地建设和三品认证管理,积极组织近10家企业10余种产品、7万亩农产品生产基地申报了产品产地质量认证或注册农产品商标。严格推广执行国家、行业标准,组织制定了一系列以茶叶、瓜菜、果品、畜禽产品为主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全县大宗农产品和绝大多数“菜篮子”产品生产实现了有标可依,基本形成了涵盖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完善的标准化体系,并逐步与省标、行标、国标、国际标准接轨。涌现出了一大批农产品品牌,乌江贡米、凉山鼎皮蛋、大坝场牛肉干、东华种猪、思南黄牛、亿农大蒜、辣椒系列等10个品牌相继获QS认证和贵州省“名牌产品”、“著名商标”称号,“乌江牌”贡米在第六届中国优质稻米博览会上获金奖,“馨韵牌石林春牙”获第八届全国名优茶评比一等奖,“馨韵牌东坡毛尖”获国际名茶评委会银奖,绿宝药业生产的吴茱萸获出口免检产品,1.27万亩生态茶园获无公害认证,胡家湾优质稻、塘头至邵家桥一线蔬菜、凉水井至东华一线生猪均通过无公害产地认定,“思南黄牛”获农业部颁发的肉牛无公害产地产品认证书,并申报了农产品地理标志,注册了商标。 ——龙头带动效应明显增强,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全县现有县级以上规模龙头企业24家(其中:地级龙头企业8家,省级龙头企业1家,今年有3家企业正在申报省级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了以专业批发市场为骨架、以农产品综合市场和农村集贸市场为网络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和以县农牧科技局为中心,27个农牧科技站为主体的县、乡、村三级农技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和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龙头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思南农业产业化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之间发挥着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农民技术协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成为农村经济最活跃的因素。目前,全县共有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3个,吸纳会员1400多户,覆盖农、林、牧、渔四大产业,涉及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年履行订单生产2.3亿元,带动农户3万余户,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近万人,创建了“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多样化利益联结方式,形成了龙头带基地、基地促龙头的良好局面,推动了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和农民组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由于带动效益明显,2010年3月,塘头华丰果蔬专业合作社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贵州省十强基层社”;2010年7月,塘头镇坚强村农机大户黎学胜荣获“全国农机大户示范点”荣誉称号。
——土地流转有序推进,规模种养不断扩张。
全县已流转土地近7万亩,涉及农民2.4万户。共有连片种植500亩以上的规模烤烟种植区13个,连片种植1000亩以上的规模 —8—烤烟种植区3个,种植50—100亩烤烟的家庭农场84个,种植100亩以上的烟叶生产型合作社23个,种植300亩以上的茶叶大户15户,成功探索了“土地流转+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的发展模式,为实现规模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于规模效应突出,土地流转工作得到了地委、行署的充分肯定,先后迎来了2008年5月、10月两次全区农业生产现场会和2009年4月全区烤烟生产大田移栽现场会、2009年5月全省机插秧现场会、2009年7月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暨农村土地流转现场会、2010年4月全区烤烟移栽现现场会在思南召开。
展望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未来几年内,思南将继续做大做强生态畜牧、生态茶、烤烟、经果林、无公害蔬菜五大产业,力争到201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30亿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08年基础上翻一番,农产品加工率达到30%以上,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以及60%以上的农户跨入产业化经营体系,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建成集优势高效型种植业、规模集约型养殖业、综合开发型林果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业于一体的县域经济特色鲜明、农产品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乌江特色产业区域中心,实现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的跨越。
“好风凭借力,扶我上青天”。绿色田野,农业产业化发展,任重道远。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山川秀丽,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牧草资源丰富,发展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随着杭瑞、酉剑两条高速公路贯穿全境,乌江航道提级整治和思南港建成,将形成思南通往遵义、重庆、贵阳、怀化等经济较发达地区的1-4小时经济圈,交通优势日益凸显。历经多年艰辛努力,已蓝图绘就、大业在望的思南农业产业化一定会开出灿烂之花,结出丰硕之果,以更加显著的业绩担负更加光荣的使命,以更加铿锵的足音迈向更加辉煌的征程,以更加澎湃的激情抒写更加绚烂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