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新农村建设发展迅速加快,在领导的带领下各大乡镇建设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当然乡镇建设发展纪实稿是必不可少的。
“**村两边山,中心满是乱河滩,外出遇雨围山转,两岸庄稼被水淹,大众辛苦干一年,是丰是欠靠老天。”这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撒播的顺口溜,即是协兴镇**村当时的真实写照。
**村坐落里册峪偏远山区,全村只要80户人家260口人。1984年,在乡民们的信任下,**担任了村委主任,就任之初,摆在他眼前的事简直满是火烧眉毛的大事。
要想富先筑路,**说干就干,他以身作则,带领党员、干部80多人当即责任构筑路基,尽管自个拿出10多万元,但筑路所需资金缺口很大,正当他为此事烦恼时,恰逢时任县长的卫再学在**下乡调查,得知这一状况后给村里协调了十多万元,这为村里通油路、硬化巷道处理了当务之急。村里共硬化村巷2.4公里,路途4.6公里,彻底地改变了旧日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行路难疑问。
路通了,他又“再接再励”到处筹集资金8万多元,计划从4公里以外的山上引水处理全村人畜吃水的疑问。因为**村小人少,加之不少人外出打工,村里留守的简直满是老、弱、病、残。面临现状,起先,想把引水工程核算后交给专业施工队完成。孰料,当工程队负责人到现场查看后,便打了“退堂鼓”。
艰难吓不倒英雄汉,**再次决断地做出决议。又一次组织党员、干部、大众80多人,打响了修渠引水的攻坚战,历经数十天的艰难施工,一条长1.6公里的饮水途径总算竣工了。通水那天,大众们喝着甜美的水,异口同声地说:“今天能喝上这么甜的水,多亏了咱建造呀!”
村里基础设施改进了,**又引导乡民调产致富,他经过外出调查,为乡民们引进了核桃栽培项目,发展优质200多亩优质核桃。为了补贴乡民种核桃前几年没有收益的实际状况,精明的**活跃与**近在咫尺的641厂取得联系,组织乡民进厂务工。截止当前,全村有80多人在北京、太原、郑州、运城、侯马等地打工,年收入均在160多万元以上。但他自个运营的石灰窑,石料场,却因为没时间照顾,只得转让出去,家里缺少了一部分经济来源,正如他所说,在这里当村干部越当越穷,但他却毫无怨言。
三十年来, 在**的带领下,使旧日靠天吃饭的小山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大改变。
各种专题样音试听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