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宣传片之一:第三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
慈善·助推社会进步【序】半个世纪前,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发现,亚马逊河热带雨林中的一只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美国德克萨斯州两周后竟因此遭受一场龙卷风!
今天,慈展会如同美丽的蝴蝶,化身为真善美的传播使者,以破茧成蝶的勇气和智慧,激荡出了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蝴蝶效应”!
从2012年中国慈展会落户深圳以来,中国现代慈善的探索和实践加速发展。作为唯一的国家级公益慈善资源全要素撮合对接平台,慈展会已经成为撬动现代慈善事业改革创新的重要载体,成为推动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
【慈善·让中国更美丽】2012年7月12日,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在深圳诞生。作为中国公益慈善领域的首个国家级综合性展会,慈展会一经亮相,就注定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在国内外引起高度关注。
首届中国慈展会,544家单位参展。举办电视大赛、高端对话、高峰会议、沙龙、公益市集等活动69场。吸引15万人次参观。达成合作意向项目272个。
组委会主任、民政部部长李立国:慈展会之所以落户深圳,既是深圳一贯坚持改革创新的结果,也是深圳长期以来致力推进慈善事业发展的产物。
2013年9月21日,第二届中国慈展会如约而至。
这届慈展会吸引到828个参展机构和项目,同比增长52.2%。组委会主任、民政部部长李立国为慈展会破题:要探索“资源对接”这一平台功能!第二届慈展会为此进行了大胆实践,并实现了342个项目对接成功,金额达17.08亿元,与首届慈展会相比较有了质和量的飞跃。
“慈善,让中国更美丽”,新生的中国慈展会以创新、简约、实效和品味为鲜明特征,各项指标一举走在了深圳130多个大型展会的前列。组委会主任、深圳市市长许勤盛赞:第二届中国慈展会树立了展会新标杆!
组委会副主任、民政部副部长、中国慈善联合会秘书长窦玉沛:主题好、形势好、布展好、对接好、展风好!
组委会副主任、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王文斌:第二届慈展会办的不错,效果很好。
组委会副主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谢经荣:慈展会构建了“善心”与“善行”的桥梁,搭建了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组委会副主任、广东省副省长邓海光:慈展会是凝聚社会力量推动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整合平台。
时代呼唤现代慈善。传统捐助的慈善理念要解放、要转型,现代慈善要求引入商业智慧和市场机制,让有限的慈善资产保值增值,让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而这,正是中国慈展会应运而生的职责和使命!
金秋九月,莲花山下,在世人的期许中,第三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将如期在深圳经济特区举行。
化茧成蝶,慈展会在蜕变中成就现代慈善的美丽华章!
这届慈展会的一个重要使命,是根据组委会的要求,创新公益慈善资源的交易规则和系统。
在前两届慈展会实践与探索的基础上,第三届慈展会更加凸显了资源对接这一办会宗旨,以期让慈善资金找到归属,让公益项目落地生根。整个展会功能模块的设置都紧密服务于资源对接功能,着力打造一个公益慈善资源全要素撮合对接平台。
资源对接板块,将重点征集政府购买服务计划、企业公益捐赠计划、基金会资助计划、公益慈善项目并编制四大目录,形成慈善资源供需数据库,精选项目“短名单”,引入经济领域成熟的交易理念、工具和体系,组织公益洽谈会、采购会,与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合作研发一套公益慈善资源对接类证券化的交易系统,进而建立一年中“362天常态化撮合对接、3天展会集中展示成果”的新机制、新平台。
展示交流方面,将围绕公益慈善热点设置八大主题展区(救灾减灾、教育扶贫、生态环保、公益支持、群体服务、金融慈善、社区发展、综合服务),以主题聚集相关企业、基金会和公益项目,并以“世界咖啡屋”和“TED”会议模式组织交流对接洽谈活动;展场中央是品牌推介展示区,由六大主办单位推荐对现代慈善具有标杆性、引领性的展示内容,搭建公益慈善品牌项目和典型运营模式的集散推广平台,彰显品牌引领的力量。
会议活动方面,“一个主题研讨会+N个宣传会议”,重点围绕“社会价值投资”、“资源对接”、“公益创投”等推动资源供需双方创新合作模式的新兴主题,邀请国内外知名的公益慈善专家学者,云集实务界、企业界、媒体界资深代表,探讨前沿的公益价值理念、运作模式和工具手段,树立公益慈善事业发展风向标。
项目大赛方面,慈展会首次实现与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全面衔接、共享平台,将以公益创投的创新竞赛模式,遴选、展示和资助一批具有创新性、引领性和影响力的公益项目,更注重理念、工具、模式、制度和领域的创新,通过资源对接平台吸引慈善资金对脱颖而出的项目进行资助,力争实现“参赛即能参展,参展能有所得”的目标。
中国慈展会既是全要素资源对接的盛会,同时也是一场“人人公益、人人慈善”的全民盛会!展会期间,还将举办简朴清新的启动仪式、总结交流会、公益映像节、公益市集、社会创新之旅、公益人才大赛,以及一系列的民间公益慈善节庆活动,让社会公众走近慈善,体验公益。
尤其是展会坚持低碳环保理念,通过植树造林活动以中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固定化展位框架结构的搭建,使用可循环利用的材质,提倡无纸化等举措,努力创办绿色展会标杆。这犹如来自大自然的蝴蝶,向人类宣扬着绿色环保的追求。
而通过慈展会吸引更多人关注慈善、参与慈善,塑造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益文化,提升公益慈善力量,建设美丽中国、文明中国。翩翩起舞的美丽使者,她不知疲倦地推动中国慈善文化的普及,传播着人世间慈善之美!
善者会聚,历经三载,慈展会进一步凸显“蝴蝶效应”,释放出正能量。
第三届中国慈展会坚持“政府搭台、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全民共享”的办会理念;创新“以会为主、以展为辅”的办会思路;遵循“社会化、市场化、品牌化、效益化、低碳化”的导向原则;注重外延拓展和内涵提升,整合提升平台功能,融合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更加突出资源对接和会议活动板块,以体现展会核心价值;更加注重参展主体间的交流、洽谈、对接与合作的实际成效;更加强化政府、企业、社会在的跨界合作、无界融合;更加突出慈展会品牌在慈善事业中的检验、促进和引领作用。
第三届慈展会八大亮点:创新办会主题,凝聚社会共识;创新办会思路,突出展会核心价值;创新参展方式,整合提升展会平台功能;创新展区设置,突出展会交流对接功能;创新办会模式,实行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办会机制;创新资源对接方式,促进慈善资源的高效配置;创新新闻传播渠道,凝聚和弘扬社会正能量;创新办会形式,打造简约清新、务实高效和低碳环保型展会。
慈善小蝴蝶轻轻拍着翅膀,宛如雨露普覆,长夜飘落而滋养群生!
项目宣传片解说词之二:十分钟建筑漫游地产项目招商宣传宣传片解说词
第一乐章:崛起曲曲唐蕃古道,滔滔河湟流水,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牵引着这里悠久的历史。以国山之祖,冰川之父闻名于世的昆仑山东北的日月山下,便是闻名遐迩的丹葛尔古城**县**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端的日月山下,湟水河上游。是**省东部农业区与西部牧业区的结合部,青藏铁路、青藏公路、109国道、青新公路穿境而过,素有"海藏通衢"、"海藏咽喉"之称。
**历史悠久,古为羌人居地,西汉始置临羌县。因交通便利,地理位置重要,早在唐宋时就成为了享誉汉藏地区的茶马互市集散地,被誉“小北京”。境内旅游景点星罗棋布。大自然赋予地处世界屋脊的**县一派巍峨壮观,绚丽多姿的高原特有自然风光,境内景点多达47处,其中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迹达11处。
**县具有湟水河源头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又有唐蕃古道和南丝绸要冲的人文景观,还具有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相结合的文化底蕴。
《汉书》谓“湟水出金城临羌塞外,东入河”。**即:“湟水源头”之意,从后来在**境内发掘的青铜时代遗存的卡约文化和湟水下游发现的“仰韶文化”,足以说明湟水流域同祖国的中原一样,具有悠久而灿烂的历史。
而著名的青铜时代的卡约文化遗址就在**县大华镇境内。
大华镇位于**县县境中部,地处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全镇总面积170.7平方公里,青藏铁路、315国道穿境而过,距县城仅6公里。作为全县乃至全省唯一具有工业特色的乡镇,全镇已形成金属冶炼、建工建材为主的行业格局。工业产品主要有硅铁、硅铬、碳铬、碳化硅、水泥、煤砖制品、碳化硅深加工等。全镇镇办、民营、个体私营企业近20家,固定资产已过亿元。
其实早在1994年,省委省政府就慧眼识宝地,相中了这块以硅产业为主的土地。
1994年,那是一个全国园区经济才刚刚兴起的年代,就在那一年,大华镇成为了省委省政府批准的全省第一批重点发展的十个工业小区之一。
从此,大华镇翻开了新的一页。历史,又赋予了他新的使命。
第二乐章:跨越2008年,**县委、县政府将大华工业园区建设作为抓好工业经济的首要任务。成立了由县长任总指挥,主管工业的县委副书记、副县长为副总指挥的大华工业园区领导机构,制定了大华工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采取了一系列工作措施。2008年4月29日,在一片鞭炮齐鸣、锣鼓喧闹声中,投资5000万元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正式动工兴建·历经14年的崛起,终于,大华开始了他豪迈的跨越之旅。
园区总体规划面积达7.6平方公里,功能划分在省内可谓一应俱全,包括冶炼区、轻工区(即产业园)和农畜产品加工区。几乎涵盖了我省所有区域特色产业从1994年省委省政府批准大华为全省十个重点工业园区到2008年这14个年头里,大华工业园区一边做着初步的基础建设,一边养精蓄锐。经过近几年的开发建设,已初步形成集冶炼、建材业为龙头的产业中心。并且成为**“十一五”期间发展工业经济的主要经济增长点。到2008年,园区共落户企业近20家。
项目是工业园区发展的灵魂,更是园区壮大的源头活水。面对国家宏观经济形势趋紧的实际情况,园区将主攻重大项目,聚焦特色项目,引进高新技术项目作为工作重点。并且引进龙头项目,形成产业集群,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大,高,特项目纷纷看好大华并落户到了大华工业园区。
在抓好招商引资的同时,工业园区积极引导特色硅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品档次,进一步增强了硅产业的特色区位优势以及园区整体承载力和综合竞争力2008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20.1亿元,其中大华工业园区实现产值就达16.3亿元,占到全县的82.25% ;全县完成的工业增加值为7.54亿元,而大华工业园区就完成了6.28亿元,占到全县的83.73% ;全县工业企业实现利税2.58亿元,工业园区完成利税1.67亿元,占利税总额的近80%。由于大华工业园区的拉动,工业在全县GDP比重中就占到了一半以上。这,不得不说是全县工业的一次跨越,而这种跨越正是大华产业报国的具体体现(采访)园区领导这几年,基础建设主要是由县委县政府牵头进行。通过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扶持,在2008年园区正式地成立了管委会,这对于园区的长期发展和对全县、全省的工业的带动是非常重要的,实际上,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费用到现在啊,已经将近1个亿了。而我们园区呢?重点抓了两件事情,一是招商引资。我们主要的放在了重大项目和特色项目上。象我身后的这个大盛硅业公司10万吨工业硅生产项目,总投资就将近3个亿。还有华晟公司16台高容量矿热炉建设工程,总投资也有3.64亿元。第二就是抓服务,我们对入驻园区的每一家企业都做到了从申请入驻到项目建成投产的保姆式的一站式的服务。通过主动服务,超前服务,跟踪服务,全程服务,赢得了客商的心。让企业不仅进得来,还能留得住。不仅要留的住,还要能发展,能有大发展。
高品质的服务是园区发展和综合竞争力的一张王牌。2003年省政府印发了《**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通知从7个大的方面,28个小的方面对所有在青办企的人给予了最大程度上的政策优惠和扶持。园区主动为那些要入驻和已经入驻的企业从《通知》中找优惠,找方便。不放过一点一滴的可能,尽最大的努力想企业之想,忧企业之忧。
“管理就是服务,一切为了投资者”是大华工业园区管委会的服务理念。
(采访)企业领导我们选择在大华办企业,第一是因为它是一个以硅产业为主的工业园区,而我们企业呢?正好是做硅产业的。到大华呢,可以提升硅产业的产业链的价值最大化。另外一个呢?就是大华的服务,对我们企业,工业园区那真可以说是做到了兢兢业业,不但从政策方面最大程度地给我们优惠和扶持,还从我们入园建设、投产、企业的规范管理、员工的生活等等的几乎所有的事情上都帮助我们企业,有些甚至是连企业自己都没想到的,园区想到了,主动的过来和企业沟通。真正地坐到了替企业着想,为企业办事大华产业园轻工区是大华工业园区的另一个亮点,大华产业园(轻工区),占地330亩,规划建设面积22万平方米,是**县委县政府为了加快和扶持县城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而规划建设的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产业园由大华工业园区管委会综合办公楼、框架结构标准厂房,餐饮住宿大楼、派出所、物业区、广场等部分组成,可为入园企业提供良好的生产、办公、商务、会议、餐饮、健身和休闲环境。
对于大华的整体建设,县委县政府明确的提出“要把优化投资环境当做永不竣工的工程来抓”并提出了服务要赶超扶持,诚信要赶超承诺的理念。力争将政策放到最优惠,服务做到最贴心,诚信讲到最透明。一定要把大华打造成全省最具特色的招商引资的“洼地”。无论从软件服务上还是从硬件建设上都要为投资者提供全方位的信心保证,服务保证,基础建设保证和政策保证。
“依托资源优势 建设工业强县”这,是大华人奋斗不息的信念。作为以硅产业为主的特色工业园区,“打造百万吨硅系列生产基地”已经成了大华人的奋斗目标。园区以“寻求发展新机遇,创造发展新优势,实现发展新突破”为长期发展战略目标,坚持在招商引资上以大项目为核心,坚持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建设,投资环境建设。坚持规划建设高标准,打造园区建设示范区,坚持产业结构高层次,打造优势产业聚集园,坚持项目服务高水平,全面提升工业园区的承载力和综合竞争力。不但要使工业园区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龙头还要让园区跻身全省工业产业发展的龙头地位。
目前,园区不仅具备强势的交通优势、资源优势、电力优势,还具备有天然气优势。这些有形无形的优势,无疑,为大华的大发展奠定了一个夯实的基础,为大华产业报国的信心又增添了一份保障。
乘风扬帆,借势发展。至2010年,园区基本全面实现“六通一平三化一有”目标:即路通、水通、电通、电信通、有线电视通、污水通土地平整、绿化、美化、亮化、办公场所有。预计到 “十二五”初,大华工业园区入园企业将达到40家以上,工业总产值力争达到 100亿元以上,形成一个百万吨硅系列产品生产基地。
到“十二五”期间工业园区要基本形成“结构清晰、交通流畅、设施完善、管理高效、环境优雅”的集冶炼、建材、天燃气化工、轻工和农畜产品加工为一体的国家级现代化工业园区。到202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突破400亿元。力争打造全国最具影响力的中国硅产业基地,并且成为**国家级工业园区。
在未来的发展中,工业园区将更加注重引进和培育具有高、精、尖技术的项目和企业。引导企业在精细加工、延伸开发、提高附加值上下功夫。努力提升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扩大产业规模。要让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服务体制促进园区快速、健康的发展。
目前,园区正在以下项目进行紧急招商引资。
园区为了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提出了一项特别的优惠扶持。那就是,若建设项目较大且科技含量较高,园区单体项目年固定投资达到2000万元以上,园区将无偿提供土地。这一举措更加有力的证明了园区招商引资的殷切之意和壮大发展之勃勃雄心。
大华正在坚持以产业导向政策和产业布局规划为判别标准。正以打造“政策洼地,服务高地,诚信宝地,投资富地”的博大情怀创造着最佳的投资平台和全新的创业热园。
意气风发的大华人,正在以创新的理念、开放的胸怀,鼓足了干劲描绘着一个个大华工业园区新兴发展的铿锵音符。正在谱写着一曲曲产业报国的辉煌乐章。
幕曲片尾盛世华章 大华邀您共铸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