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专题片之一:银行多媒体专题宣传片之国际银行大厦科技示范工程
厦门,中国眺望海峡的眼睛,这里,素有“海上花园”的美称,优越的地理位置,迷人的沿海风光,和特区得天独厚的投资环境,使厦门成为港澳台以及海外客商投资创业的首选地。
国际银行大厦座落在厦门的黄金地带鹭江道与水仙路的交汇处,与鼓浪屿遥遥相对。
国际银行大厦总建筑面积为55362平方米,占地面积1664M2,建筑用地面积为3553.735 M2,总高145.2米,国际银行大厦工程地下三层,地上三十二层,是一幢集银行、办公、商贸为一体的综合性、智能化、全海景写字楼。国际银行大厦工程由信基置业有限公司投资兴建,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负责图纸的设计深化工作,监理单位为中国对外建设总公司。
中建一局华江建设有限公司作为国际银行大厦工程总承包商,在项目的实施全过程中,确定了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原则,以科技提高工程质量、效益、进度为宗旨,大量推广及应用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本工程推广及应用了建设部、中建总公司及中建一局所确定的科技成果12项,科技成果推广及应用使得本工程仅用265天即完成了主体结构的施工任务。
基坑内支撑微量炸药爆破拆除及内支撑换撑技术。
国际银行大厦工程基坑内支撑系统设计为二道钢筋砼水平内支撑,内支撑拆除随着地下室底板及地下室三层顶板施工完毕而逐道进行水平内支撑的拆除工作,内支撑的拆除必须确保基坑护壁的整体稳定及安全,这就需要对基坑护壁进行加固处理,即进行内支撑拆除前的换撑施工。
中建一局国际银行大厦项目部克服了工程临海、无降水、建筑红线内可供使用空间狭小等种种不利因素,自行独立完成了内支撑的换撑设计及拆除施工工作,并在闹市区狭窄空间成功地进行了采用微量炸药进行内支撑爆破的拆除施工。
预拌及泵送C60高性能砼技术。
本工程框架柱砼强度等级为C60,属高性能砼。目前,在厦门超高层建筑工程上大量C60高性能砼的采用属于首次。
国际银行大厦项目部成功地进行了C60高性能砼的预拌及泵送技术的施工,并在砼的配制过程中,通过掺入矿渣掺和料及Ⅰ级粉煤灰、FDN高效减水剂、早强剂等,以及其散装水泥的综合应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在C60高性能砼的浇筑期间,因受厦门高温气候并风力大等因素影响,项目部合理的调整了施工工序,将C60高性能砼的浇筑时间尽量安排在夜间,并采取在泵管上覆盖保温材料等一系列措施,有效的保证了高性能砼的质量。
有粘结预应力梁预应力砼技术国际银行大厦工程框架梁采用有粘结预应力梁,有粘结预应力梁设计不仅具有减少结构断面,增加层高,减轻钢筋砼自重、提高抗裂度、节省原材料及耐久性好等优点,而且会增加楼盖在自身平面内的刚度,便于地震力的传递和分配,能有效满足建筑物的抗震要求,实现了结构的大跨度。
有粘结预应力梁的成功应用使得大厦上上下下视野开阔,让人直观的感受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无须直接走进房间,海景即可自动跃入视线。
项目部在组织预应力梁的施工过程中,对预应力梁进行了二次深化设计工作,并本着对科学的严谨态度,对业主负责之原则,从考虑建筑物整体外观效果出发,在业主、监理及设计单位的配合下,对梁柱节点处钢筋密集、有粘结预应力筋穿筋困难、张拉端钢筋多设置困难等进行合理设计布置,成功解决了预应力张拉端与钢筋相碰撞、梁柱节点钢筋密集、预应力筋穿筋难的难题,对有粘结预应力梁张拉端进行合理的设计及施工。
国际银行大厦有粘结预应力梁施工在厦门地区公共建筑中属于首次。
4.粗直径钢筋连接技术(墙竖向钢筋电渣压力焊、柱梁钢筋套筒冷挤压、柱钢筋等强锥螺纹连接)
本工程钢筋连接剪力墙竖向钢筋采用了电渣压力焊、柱梁钢筋采用套筒冷挤压、柱竖向钢筋采用等强锥螺纹连接技术。该连接技术具有接头可靠、操作简单、施工安全、不污染环境、节省大量钢材及能源等优点。其接头的抗拉强度均超过母材抗拉强度的标准值,起到了缩短工期、加快施工进度的目的,并且大大的降低了工程成本,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其中等强锥螺纹连接技术在厦门地区属于首次采用。
5.剪力墙采用DoKa(得格)大模板、电梯井采用筒模、柱采用定型钢模新型模板针对本工程造型不规则、轴线呈放射状、剪力墙呈圆弧状的特点,如采用传统支模方法,结构外型尺寸及外观质量很难达到高标准、高精度的质量要求,故本工程核心筒剪力墙模板采用进口德国DoKa(得格)大模板体系。
该模板体系与传统模板比较具有缩短工期、节省大量的人工、减少工人劳动强度、安全可靠、减少交叉作业施工、周转次数多、便于维修保养,使工程安全度及施工速度大大增加,确保了工程质量,使核心筒剪力墙砼达到了清水砼效果。
项目部结合其工程相关因素,成功地对核心筒剪力墙进行了DoKa模板的专项设计与现场组装工作。
DoKa(得格)大模板体系的组装及应用技术在厦门地区属于首次。
本工程电梯井模板采用筒模,其操作平台为整体提升操作平台。
柱采用专业生产厂家加工的定型钢模,具有刚度好,不易变形,便于安装等优点,确保了大直径圆柱外型尺寸及砼柱外观质量。
6.外架采用多功能分片式提升外爬架技术本工程采用TBDP-00型同步道轨爬升脚手架。针对本工程特点,外爬架采用整体搭设分片式提升,该脚手架具有操作灵活方便,安全可靠,节约钢管,一次搭设可重复使用的优点,有效的满足了工程需要。
7.新型建筑防水材料及PVC塑料管应用技术(硅橡胶防水涂料、APP防水卷材、851防水涂料)
针对本工程场地狭小、临海、基坑施工时未进行降水设计等特点,对工程的不同部位采用了其相对应的防水技术,基础底板及地下室外墙采取了刚柔相结合的防水技术,即砼采用S12高抗渗等级砼,并在砼中掺入CEA复合膨胀剂有效的减少及防止砼收缩裂缝的出现,达到了抗裂、抗渗的目的。
国际银行大厦项目部成功的进行了地下室高抗渗等级砼的配制及施工,S12高抗渗等级砼的应用开创了厦门地区高层建筑的先例。
地下室外墙及底板防水采用YJ硅橡胶防水涂料,克服了基坑护壁渗水严重、基层潮湿的难题;其卫生间采用851防水涂料;地下室外顶板及屋面采用APP改性沥青卷材,有效地保证了工程防水质量,使之达到一级防水之标准。
本工程的上下水管采用PVC管材,该管材具有重量轻、能耗低、经济耐用,便于安装,其整体造价仅为其同等材料的三分之一,大大降低了其工程成本,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8.建筑节能和新型墙体材料应用技术(框架填充墙粘土多孔砖、加气砼砌块)
本工程框架填充墙采用非承重粘土空心砖加气砼砌块,提高了建筑墙体保温隔热效果,减轻了结构自重,有效的降低了建筑能耗。
9.大型构件和设备的整体安装技术本工程室内设有大型冷却机组,如采用传统安装方法,则不能一次安装到位,故采取先用塔吊吊装将其机组放置在悬挑钢架上,后采用滑竿将其滑至安装位置的方法,使设备安装一次完成,有效的保证了设备的安装质量及其整体性能。
10.工程项目计算机应用和管理技术本工程施工预算、管理网络计划、进度管理、技术管理、成本管理及分析、工程文档及技术资料、工程质量管理、物资管理、劳动力管理等均实现计算机控制管理。
通过计算机各专业软件及管理技术的综合应用,使得项目部的各项管理进一步规范化、条理化,提高了施工管理水平,保证了工程的总体质量,加快了施工进度,提高了经济效益。
11.均衡小流水施工技术针对本工程结构复杂、工程量大、技术要求高、工期紧等特点,为确保主体工程能够如期完成,并使主体工程质量达到优良力争“鲁班奖”及在合同工期内完成施工任务的即定目标,必须将平面结构及竖向结构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及施工规范进行细致、周密的加以分析,统筹安排,科学地划分若干流水段,组织进行具有成熟经验的均衡小流水施工技术,使工程各工种间、各工序间紧密衔接,有效的进行交叉穿插作业,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提高了施工速度,确保工程质量,保证了工程项目的如期竣工。
国际银行大厦工程均衡小流水施工技术在厦门建筑工程上属于第一家推广应用。
12.高层建筑测量放线技术国际银行大厦工程整体设计因循海的主题,突破传统的直线设计,整体造型以曲线为主,轴线呈放射状,外型不规则,柱、梁、墙轴线定位均以一基点做不同角度及半径进行双控投测,测量难度大,技术要求高。
工程主体测量放线采用轴测偏角测量放线施工技术,竖向轴线投测采用激光铅垂仪,平面轴网投测采用经纬仪,成功地克服了施工场地狭小、平面控制网与高层控制网测设困难等难题,保证了工程质量,使得大厦平曲弯直、高低错落的整体流畅性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中建一局华江建设有限公司作为总承包商,从工程的初始阶段就确立了“争创鲁班奖”的总体质量目标,并在实施的过程中对工程施工各个环节进行有效地控制,创造过程精品。在材料、设备及选定上都是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在施工的技术交底及预防措施的落实等多个方面均进行了严格地控制,以确保工程的整体质量。通过科技成果的推广及应用,国际银行大厦工程取得科技经济效益达382万元。
国际银行大厦项目部在组织工程的实施过程中注重政治建队,政治育人,在党委及团委的领导关怀下,现场成立了七只青年突击队,对工程的质量、进度、文明施工等进行了文明竟赛,充分调动了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不仅有效的保证了大厦的如期竣工,更大大提高了青年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
国际银行大厦在厦门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和中建总公司的关怀下,在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工程监理、施工单位的共同努力下,终于以一个崭新的雄姿屹立在鹭江道上。我们中建一局华江建设有限公司将会一如即往,始终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广泛推广及应用四新适用技术,充分发挥传统技术的潜力,通过创科技示范工程来达到缩短工期、提高质量、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的目的,为把建筑业推向高、精、尖的高科技发展方向,提高广大建筑业科技技术水平,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而努力拼搏,为我们的国家去创造更多更好的时代精品!
工程建设专题片解说词之二:枞阳民生工程专题片解说词
情系民生构和谐年枞阳民生工程巡礼在八百里皖江的北岸,有一片美丽富饶的土地,她襟江带湖,山清水秀,自然风光如诗如画,百万儿女在这里繁衍生息,她就是镶嵌在皖江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枞阳县。这里人文丰厚,是独领清代文坛两百余年的桐城文派的发源地;这里资源丰富,是皖江流域重要的“鱼米之乡”;这里区位优越,是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桥头堡。
近年来,枞阳县牢牢把握国家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机遇,大力推进新一轮思想大解放,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取得明显突破。特别是在2010年,枞阳县抢占发展制高点、推进大招商、培育大产业,工业经济、园区建设、城市建设实现量的大幅提升和质的快速飞跃,呈现出稳健发展、科学发展的强劲态势。在凝心聚力谋发展的同时,枞阳县更是把实施民生工程作为发展的落脚点和归宿,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枞阳人民。枞阳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38项民生工程,科学组织,认真谋划,精心实施,强力保障,注重实效,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在枞阳,民生工程,真正成为了“民心工程”。
关注民生为切实把民生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枞阳县委县政府以组织领导为主抓手,以机制落实为着力点,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度,推进了民生工程又好又快的实施。
2010年春节刚过,枞阳县委常委会议即讨论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民生工程实施的意见》,为强力推进民生工程提供了政策和制度保障。县委常委会当年多次就民生工程重大议题进行讨论,县政府常委会议或县长办公会议每季度都有专题会议研究民生。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专题调研民生工作,各位县干也都分头联系重点民生工程。县民生工程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一次例会,每季度召开一次民生工程推进会,通报情况,安排工作,加速推进。对进度缓慢或有问题的项目,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随时召集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集体约谈或单个约谈,实行问责。
为落实民生工程建设“不打折扣”,在民生工程项目实施中,枞阳县重点做到“四个落实”,即落实项目领办负责人、落实办事机构和人员、落实项目制度、落实项目责任。实行项目谁主管谁负责,实施服务承诺制和月报告、季通报制度。每季度开展一次民生工作督查,对工程进度缓慢或有问题的项目,及时给予通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切实将民生工作的实施置于群众和社会的监督之下。同时,将民生工程工作纳入到干部政绩和机关效能考核体系之中,把民生工程实效与群众评判相结合,把职责与问责相结合,实行民生工作“一票否决”。民生工程在宣传中也得到了提升,印发民生读本3万多册。县委宣传部多次组织集中采访活动,县内报纸、电视台、网站等主流媒体及时对民生工程进行了高强度、高密度的宣传报道,使民生工程政策深入人心。
实施民生2010年,枞阳县民生工程紧紧围绕抓民生、构和谐、注实效这条主线,立足于抓早、抓细、抓实、抓好、抓紧,以“三个百分之百”(用字幕推出:补助到人和到单位资金在10月底之前打卡到人到户和资金拨付到单位100%;工程类项目在10月底前主体工程完工100%;项目验收交付使用在12月底前达到100%)为目标,提前谋划开局,提前准备方案,提前下达项目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坚持分类指导,抓主抓重。对补助类项目,坚持抓项目资金的安排拨付,抓资金到人的打卡兑付。对工程类项目,抓好四个重点环节:抓项目实施方案和整体计划与时间安排;抓项目开工;抓资金拨付促项目进度;抓项目主体工程和竣工验收时间。
为保证项目的有序实施,县政府建立了“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投资为辅”的多元化民生工程资金筹措机制。在财政资金调度极为紧张的情况下,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把资金投放的重点放在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对民生工程资金优先配套,优先列入预算。建立民生工程财政配套资金应急预留机制。县财政局每月召开民生工程资金调度例会,建立了民生工程资金拨付“快速通道”,做到补助类资金快速到人,工程类资金快速到项目。
坚持项目协调联动。县政府作出三条规定:民生工程项目实施涉及土地、审批、收费的,属收费的在县内一律免收;由政府部门审批的项目,实行限时办理。民生工程项目招投标,由纪委全程参与,实行“绿色通道”。工程类项目阶段验收和竣工验收,实行主要责任部门牵头,其他部门参与。
惠及民生2010年,枞阳县共实施38项民生工程,其中:省级31项,市级6项,县级1项,累计投入资金 4.98亿元,其中县级配套6898万元,惠及城乡居民近百万人。民生工程项目的有效实施,使城乡居民充分享受到了改革与发展的成果。
七项生活保障类民生项目提前完成。按照“分类施保”的要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经费、农村“五保户”供养经费已于5月份全部打卡发放;城镇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生活费,按标准分月打卡发放;计生奖扶对象分别按奖扶和特扶标准,已于9月份打卡发放到户到人;大中型水库移民到人补助资金,按标准分季已打卡发放,5个扶助项目已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已于9月份打卡发放;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补助已打卡发放。上年度开工建设的县城康居山庄等3个项目已全部竣工验收,2010年实施的10个项目正在紧张施工。
六项教育培训类项目扎实实施。102个新建的校安工程改造项目,建筑面积15万多平方米,累计投入资金9550万元,工程进度已达到91.5%;中小学公用经费已经分学期全额拨付,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已全额打卡到人;完成新型农民工培训4028人,农民技能培训3448人,超额完成了年度目标。
七项医疗卫生类项目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6.3%,年度补助支出10461万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实际参保7.4万人;城乡医疗救助按季实施,使用资金827万元,救助11500人。2个乡镇卫生院、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69个村卫生室建设已全部完工验收,投入资金1388万元。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作了专题报道。
七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类项目顺利完成。政策性农业保险参保率达83%;3万人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项目已完工验收;新建农村公路“村村通”水泥路134.3公里,完成了年度任务。建设农村敬老院16个,新增床位750张;完成新增农村户用沼气3000口;5个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已进入施工;横埠农村清洁工程在全市率先完工。
四项农村文化建设类项目完善提高。352个广播电视“村村通”覆盖点全部完成;40个农家书屋工程通过了市级验收;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9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验收交付使用。
市、县确定的7项民生工程也已全部完成了项目任务和工作目标。枞阳县连续多年实施的困难家庭大学生资助项目,资助标准3000元,2010年共资助100人,在9月份已发放到人,解决了困难大学生“上学难”问题,困难学子纷纷来信来电感谢政府的关爱。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在建设文明富裕新枞阳的伟大征程中,枞阳县委县政府正带领百万枞阳人民,围绕“争先安庆、崛起皖江”的目标,奋力推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各项民生工程的有效实施。我们坚信,在百万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枞阳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宏伟蓝图一定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