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宣传片配音解说词

发布时间:2018-05-08 浏览人数:2

体育宣传片之一:体育学校宣传片解说词

体育学校宣传片配音解说词

  1953年,中央体委与东北人民政府根据中央人民政府在各大区兴建体育学院的发展计划,成立了由东北文委、东北教育局、东北体委联合组成的东北体育学院筹备委员会,共同筹建沈阳体育学院前身东北体育学院。筹备委员会主任和东北体育学院第一任院长由时任东北人民政府教育部部长、东北体委主任、著名教育家车向忱同志兼任。1954年9月15日,学院第一批新生入学,东北体育学院正式成立,隶属中央体委。1956年2月24日,根据高教部的通知,学院改称为现名。2001年6月学院划转地方,由中央和地方共建。建院以来,学院为国家培养了18265名各级各类体育人才。 学院目前占地24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706人,其中教师358人,博士和在读博士35人,硕士和在读硕士102人,有教授31人,副教授125人。各级各类在籍学生10629人,其中全日制在校本科生5471人,研究生253人,中专生421人,留学生47人,成人教育本专科学生3277人。 学院设有6个本科系、研究生部、成人教育部和竞技体校、附属中专体校两所体育学校;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社会体育、市场营销(体育市场营销方向)、运动人体科学、表演(体育艺术表演方向)、英语(体育英语方向)、公共事业管理(体育管理方向)、新闻学(体育新闻传播方向)、旅游管理(体育旅游方向)等11个专业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训练学3个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体育学为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学科,冰雪项目为国家体育总局重点项目。学院承担着国家体育总局自由式滑雪、U型场地单板技巧项目参加亚冬会、冬奥会比赛代表队的组建、管理和训练工作,承担辽宁省拳击、蹦床、跆拳道、棒球、短道速滑、速度滑冰等六个项目的训练工作。 学院以冬季项目为特色纳入国家体育运动训练布局之中。附属竞技体校建校20多年来,坚持“亦读亦训,科学训练”的办学方针,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共夺得世界三大赛金牌31枚,亚运会、洲际比赛金牌25枚,全运会金牌42枚,全国比赛金牌504枚;向国家输送优秀运动员200多人,培养国际运动健将19人,运动健将120人。在第十八届冬奥会上,竞技体校学生徐囡囡取得女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银牌,实现了我国冬奥史雪上项目奖牌零的突破。在2004?2005年度世界杯比赛中,我院李妮娜获得了我国女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世界杯赛历史上的第一个总冠军,韩晓鹏获得男子第一个总积分第三名,实现了我国在这一项目上的历史性突破。在2005年世界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锦标赛中,李妮娜和队友郭心心夺得了女子组的冠军和第三名,这是我国滑雪历史上该项目的最好成绩。 学院的科研工作坚持为教学、训练服务的方针,承担了大量的科研项目、取得了丰硕的科技成果。改革开放以来,学院承担和完成了省部级课题22项,省教育厅课题5项,获得国家体育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国家奥运科技攻关服务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获得冬季项目科技服务先进单位。学院与合肥智能研究所共同研制开发的“运动六维测力平台”属国内外首创,通过国家体育总局鉴定,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目前承担国家级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13项、省教育厅课题11项、国家体育总局运动训练攻关服务课题15项。 学院与日本、韩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奥地利等国家和台湾地区共20多所院校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广泛开展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学院在国内率先引进了软式网球、自由式滑雪、木球、冰撬、单板滑雪、U型场地单板雪上技巧等运动项目。英国、美国、奥地利、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学生相继来我院学习汉语和民族传统体育,一些国外高水平运动员也来我院进行短期体育交流。 学院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突出成绩。1997年首批进入辽宁省“文明校园”行列。1999年被沈阳市政府授予“沈阳市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02年被辽宁省教育工会授予“高校民主管理校务公开先进单位”。1999年、2000年、2002年学院党委三次被沈阳市委科教工委评为“先进党委”。2003年,学院被评为市科教系统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奖,被沈阳市人民政府授予“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被省教育厅评为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省精神文明创建“文明单位”。 学院划转地方后,学院党委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实、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依托辽宁体育大省、强省的优势,确立了“立足辽宁,服务全国”建设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体育大学的战略发展目标,大力实施人才强校工程和教学改革工程,整合教育资源,加强专业、学科建设,教育教学质量和综合办学实力明显提高。2003年来,为突出办学特色,实施国家奥运争光计划和全民健身服务计划,加快我省体育教育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学院跨越式发展和战略发展目标,学院在苏家屯区建成一个具有举办高台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单板U型场地雪上技巧比赛的设施齐全、功能完备、占地610亩的沈阳体育学院白清寨雪上运动基地。学院现正在筹建一所占地1032亩、功能完善、设施齐全、集教学、训练、科研为一体的现代化新校区,为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为中国的体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体育宣传片解说词之二:直埠镇创建体育强镇解说词

直埠镇创建体育强镇解说词

  鞋业之乡——直埠镇位于诸暨城区西北部,距市区13公里,辖11个行政村,地域面积58平方公里,人口2.8万。2009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28亿元,财政总收入397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2430元。直埠镇先后荣获省小康型老年体育镇乡、浙江省小企业创业基地、绍兴市勤廉双优示范乡镇、连续3年获绍兴市信访工作“三无”镇乡、绍兴市卫生镇、连续2年获诸暨市镇乡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一等奖等荣誉称号。近年来,我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对高品位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也越来越强烈。镇党委、政府把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尤其是提高群众文化体育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健全体育工作网络、培育体育骨干队伍、加大体育设施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为创建省体育强镇打下良好的基础。今年年初,镇党委、政府把创强工作作为促进体育事业全面进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正式写入年初工作报告,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创强工作是全镇人民的一件大事,事关精神文明建设、经济发展和和谐社会构建,必须集中多方力量,整合全镇资源,上下齐心共同做好工作。首先是配齐配强创建领导班子和工作班子,创强领导小组组长由镇长亲自担任,分管镇长担任副组长,全面负责创强领导、指挥、决策、协调等工作,同时下设创建办公室,抽调文体站长、体育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及年轻干部成立业务班子,负责各项具体业务的协调、推进、督查和台帐资料工作。为确保体育活动的蓬勃开展,镇财政每年安排体育活动专项经费,并做到逐年增加,今年在确定创建省体育强镇目标后,镇财政安排了12万元的体育活动专项经费,并制定以奖代补的政策鼓励各村开展文体设施建设。通过以上工作,确保了组织领导、工作力量、经费保障三到位。其次是完善创建工作方案。通过调查摸底、征求意见、学习取经、宣传研究等形式,不断充实、完善创建实施方案,使实施方案更具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再次是细化量化目标任务。按照职责分工,逐一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制订操作细则,明确任务要求、进度要求,实行量化考核。从而使创强工作整体推进。为提高全镇群众的参与意识,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4月28日,镇专门召开创强动员大会,11个行政村的主职干部和两委会中分管社会事业的委员,15家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和全体机关干部参加动员大会。会上。党政主职领导亲自做宣传动员,要求机关干部、村干部、企事业单位都能认识到位、精力到位、措施到位,各司其职又要分工合作。负责创强工作的分管领导在会上进行具体业务辅导,结合我镇实际,突出创强重点、难点工作,明确工作步骤和各阶段的主要任务与目标。其次是利用镇有线电视、横幅标语、宣传橱窗等多种载体进行广泛宣传,积极倡导全民动员、全民参与、提高镇群众参与意识和参与热情,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近年来,镇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不断加大对体育场地设施的投入力度。镇本级先后建造了文化活动中心、门球场、地掷球场、灯光球场、健身路径。2008年,镇出资90余万元新建的文化活动中心投入使用,中心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内设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多功能厅、综合活动室、健身房、展示厅、棋牌室等。拥有藏书8000余册,配有健身器、台球、乒乓球台等体育活动设备。室外建有老年排球场,健身器材10余件,面积达500平方米,完善的设施能较好地满足群众的文化体育生活需求。直埠是篮球之乡。特别是篮球场遍及每个自然村。2007年以来,镇结合新农村建设,要求各村把“建好文化体育公园、标准篮球场”作为必选动作,并且出100万元财政资金用于专项补助,掀起了体育设施建设热潮。据统计,全镇共建灯光球场27个,水泥球场18个(含学校),健身器151件,6个村已建好文化体育公园。镇本级、各行政村、学校及企事业单位的体育场地全部面向社会开放,做到了“到处都是活动场所,到处都有体育活动”。近年来,镇工、青、妇、文化、教育以及老年体协等群团组织利用自身优势,深入开展青少年、妇女、老年人、职工、农民五类人群的群众体育活动,形式各异,内容丰富。机关、企事业单位经常组织小型多样的体育活动,全年开展体育活动5次以上,其中浙江瑞远机床有限公司的篮球文化小有名气,公司每年都投入三十余万元用于篮球队集训、篮球设施建设、举办篮球比赛等。镇定期组织机关干部乒乓球比赛、拔河、登山、篮球赛等活动,做到干部带头运动健身,倡导科学生活方式。在2007年的诸暨市镇乡机关篮球赛上,直埠镇代表队获得了乙组前3名的好成绩。近年来,各行政村纷纷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并积极参加市县举办的各类体育比赛。目前,全镇共有腰鼓队、扇子舞队、健身舞队、太极拳队、门球队、老年排球队等各种活动队伍85支,常年活跃在村民中间。今年7月2日至8日,镇举办了首届太极拳骨干培训班,参加人员达70余人。浓厚的体育活动氛围、良好的体育场地设施,吸引了大批群众参与。据不完全统计,全镇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40%以上。晨晚练点成为一道独特风景,无论春夏秋冬,无论清晨傍晚,总能看到热闹的体育锻炼场景。紫草坞、姚公埠、桌山等村,每年夏秋季节,灯光球场热闹非凡,外镇乡的篮球爱好者也纷纷前来参战。  我镇还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各类体育骨干培训班,目前,全镇拥有二、三级体育指导员37名,他们传授、指导、宣传、组织开展各种体育活动。体育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全镇人民的参与积极性,推动了体育事业的发展,推动农村体育事业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体育活动的开展,增强了交流,增进了友谊,体育活动的普及,不仅增强了体质,也提高了人民素质。体育事业的发展,凝聚了人心,也振奋了精神,体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也陶冶了情操,争创省体育强镇活动,必将推动直埠镇经济、文化、社会的各项事业的全面迈进,也必将进一步掀起全民健身的大高潮,形成社会齐健身的好氛围。使直埠镇的体育事业更上一层楼。

深度配音 - 未加载声音
00:00
00:00
联系客服
请加Q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