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中国上海世博会开幕式解说词配音

发布时间:2018-05-08 浏览人数:2

2010中国上海世博会开幕式解说词

  文艺演出的第一部分——相约上海。
  我们在这里相约,在上海,在中国,为世界。
  来自亚洲、欧洲、非洲等地区的舞者,他们穿着本民族的服饰,迈着代表各自传统特色的舞步起舞,营造了一种“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氛围。
  文艺演出的第二部分——江河情缘
  这是一场对话,它跨越了129年的时空。西方著名的多瑙河和东方的长江,因为世博会的源远流长而含情守望。
  今天,在这盛大的舞台,我们把灵感全身心融入音符,在江河的记忆里领悟岁月的悠远。今天,在辉煌的舞台上,我们的激情盈满心间,在生命的交响中演奏未来的情缘。
  起初,舞台上下一片星空闪烁,疑是银河落九天。一束灯光打出,随着《茉莉花》的轻柔音乐,大型交响乐团出现在沉浸于碧波荡漾的舞台上,奏出在1867年巴黎世博会之际创作的《蓝色多瑙河》,随着音乐节奏的起伏,神奇的小球矩阵忽而幻化成立体的EXPO字样,忽而款款如波浪般轻柔舞动,最终渐渐变成一座“中国馆”的造型,神奇的变化令人充满遐想。26台世界最先进的巴库影像灯投射出美丽的蓝色多瑙河,舞台上一组空气动力浮球随音乐优美的旋律,悬浮在舞台台口浪漫地起伏舞动。
  在美妙的乐曲声中,世博会150多年来的人类智慧结晶在大屏幕上一一出现在我们的眼前:电灯、丝绸、汽车、蒸汽火车、磁悬浮列车、飞机、航天器……艺术地表达着“一切源于世博会”的真谛。既是对人类文明结晶的展示,也是对世博历史的回顾和致敬。
  音乐转调,屏幕上的人类指挥结晶,幻化成黑白琴键,著名钢琴家朗朗在舞台上激情演奏钢琴协奏曲《新上海协奏曲》。
  在这首本届世博会的主题音乐演奏中,当钢琴进入清新优美的《长江之歌》旋律时,160余名中国芭蕾舞界最优秀的舞者层层叠叠、翩翩起舞,浪漫优雅地演绎出中国舞台上迄今为止最壮观的芭蕾盛典,用充满中国元素的现代芭蕾表达着城市的朝气、青春和开放的活力,超大型的经典阵容,表达着新时代的上海一种海纳百川的开放仪容。
  今晚,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们,将用他们的歌声和舞姿共襄世博盛世,今晚,我们将听到热情友好的远方朋友们和我们一起搏动的心跳。这首歌生动的诠释了本届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文艺演出第三部分——世界共享
  音乐从清新的水乐开始,鼓者有节奏地敲打着盆中的清水,既是一种独特的打击乐表现形式,又凸显了人类文明与水的密切关系。
  充满爵士动感的乐队在升降台上缓缓升起,来自拉美的舞者表演着热情奔放的舞蹈。两位美国歌手倾情献唱,表达着他们对上海世博会的祝福,独特的音乐、魅力四射的舞台表现,生动地诠释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本届世博会主题。
  这段名为《勇敢的号角》的舞蹈与器乐演奏,取材于南太平洋原住民们欢迎宾客到来的动感乐章。身着民族服装的演员们踏着欢快的节奏,带来原汁原味的南太平洋民族舞蹈;小提琴手则用华丽的炫技点燃全场的热情。
  这一切都表达着尊重自然、勇敢面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朋友相会的浓烈情感。
  一组亚洲的少女手执星星从两侧走出,与全场灯光交相辉映,营造出星河绵延的温馨氛围。歌词大意:闭上眼睛,一片遐想,星光,洒向四方,照亮我一路前行,穿越荆棘,我的心中充满热情,追随美妙梦想我一刻不停。
  深情而励志的歌词、悠扬而动人的旋律、浪漫而典雅的灯光,以及舞台上下的闪烁星光,既体现了人类情感温情而细腻的一面,又如同一位久违的朋友,给我们带来回味无穷的感动。
  舞台被染成一片热情的橙黄色,浓郁的非洲风情跃然台上,强烈的动感音乐震动着全场。
  数十位来自非洲的歌手激情澎湃、载歌载舞登上舞台。在这首名为《一种爱》的歌曲中,表达了全世界、全人类用“一种爱、一颗心”来感受自然,同呼吸共命运的浓烈情感。优美而精准的和声,充满非洲特色的舞蹈,绚丽的灯光与欢快的人群,这一切都令观众真切体验到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义。
  今晚,耀眼的星空和真挚的热情将陪伴我们度过一个美好的不眠之夜。
  大屏幕上是田园诗般的美妙欧洲夜景。
  大屏幕画面过渡到黎明日出辉煌灿烂的盛典氛围,浓烈的舞台灯光效果营造出来自四方的人们共襄盛举、激动难眠的场面和真挚感情。
  歌词大意:今夜无人入睡,远方的人也一样,热烈地盼望,那因希望而闪烁的星光,但秘密藏在我心里,没有人知道我姓名,等黎明照耀大地的时候,我们会赢得胜利。
  当世界在黄浦江畔把梦想交到我们手中,我们就有了拥抱明天的信念。当人类在新的纪元有了和谐、合作的精神理念,彼此就有了尊重和携手的未来。
  文艺演出第四部分——致世博
  音乐高潮中,75位年轻演员,用人体和威亚技术拼搭成“心手相连”的巨大造型,在音乐中骤然升起,飞向天空,表达了栖息在地球上的人们必须彼此信任、互助与支撑才能真正登上地球之巅、主宰人类未来命运的深层次主题。
  歌词:你曾是阳光下打开的窗,看尽了千万里风光。你曾把文明的光带到远方,穿过了山脉海洋。世界在你手中转动,播下友谊火种。博大的心胸不停跳动,让人类血脉相融。这一刻我们又相逢,我知道你会懂。虽然我们的面容并不同,笑容却相通。EXPO,你的名字曾刻在风雨里,每一次呼吸,我会铭记。EXPO,当你的笑化成了彩虹,爱已越过青山万重。这一刻你把世界交到我手中,这一刻分享城市晚风。这一刻我们聆听心灵的沟通,这一刻生命和谐永恒。
  黄浦江两岸,从卢浦大桥到南浦大桥3公里长的岸线上溢彩流光,400米宽的江面上也浮光跃金。此刻,浦江两岸形成熠熠生辉的长卷。文明之光,熠熠闪耀。
  我们敞开汇聚世界、共襄盛举的博大怀抱。这是城市的光彩,这是瑰丽的上海。卢浦大桥上灯光辉映激光,像一架巨大的竖琴,在演奏光的交响、美的旋律。浦江东岸,呈现出美仑美奂的光世界;浦江西岸,点亮了蜿蜒起伏的城市天际线;世博园“一轴四馆”的标志性建筑及缤纷的展馆,像朵朵鲜花盛开。烟花升腾,激光四射,激情迸发。WELCOME!中国欢迎你,四海宾客;上海欢迎你,五洲朋友。
  浦江两岸搭舞台,动地欢歌心中来。此刻,卢浦大桥、南浦大桥上烟花腾起,黄浦江上礼花升空。激光激情闪耀,把黝黑的夜幕照射得如同白昼。我们把“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认同,书写在夜幕上。我们把“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辉映在天宇间。
  今宵,江上破浪的航船,升腾争艳斗奇的礼花,传递世博开幕的欢乐。天上缤纷的焰火,显现生机勃勃的动感,诉说相聚盛会的祈愿。
  多彩的焰火也升腾在苍茫的天穹,让我们充满了无限向往。今夜,神州奔泻激情。这是伟大的中国,一个屹立在世界东方,紧紧把握“和平与发展”主题,正致力于民族伟大复兴的英雄国度。上海流淌欢乐。这是光荣的上海,一个屹立于太平洋西海岸,正努力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活力城市。
  同一个世界、同一座家园,心手相连。同舟共济,激流勇进,飘扬的旗帜在昭示:与旗船交相辉映的“彩虹”礼花弹,从焰火船和园区正在一簇簇升起。舟船在行进,烟火在伴随,彩虹在飞架,美丽在流动。上海,这座世界瞩目的城市,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襟,开启世博大幕,以追求卓越的情怀,笑迎世界宾客。世界上的河流都相通,世界上的心灵也相连。
  水在起舞,风在起舞,蝶在起舞,心在起舞。浪漫的天地,欢聚的盛会,让所有人,心为之沸腾,真情为之奔流。
  当科技与艺术亲密的携手,科技世博的图景也在展开。世界博览会,相聚同一个世界;人类的盛典,相约同一座家园。
  星河璀璨在人间,疑是银河落九天。我们接受来自天街上的热情祝贺,我们又把欢乐撒满了天际。
  今夜,星河璀璨在人间,我们将欢乐洒满天际。8年前,“中国如有一份幸运,世界将添一片异彩”的承诺,今天终于激情地呈现在世界面前。
  焰火、激光、灯光;炫目、神奇、灿烂,赋予我们智慧的灵感,书写盛典浪漫的诗篇,象征创意永远,创新无限。
  金色序列焰火开始绽放在夜空,金灿灿的光焰辉映在浦江两岸。
  中国传统的金、木、水、火、土的“五行”,以金为先。金色是收获的象征,金色是美好的寄托。金色的柳丝在飘荡,金色的椰树在摇曳,金色的“拉手”烟花,象征我们彼此携起友爱的双手,把喜庆与美好尽情交融。
  今夜,喜悦流淌在申城,今晚,欢乐跃动在神州。五彩绽放的礼花,展现魅力上海,辉映和谐中国,照亮缤纷世界。一种色彩就是一份期待,一重光焰就是一份祝愿,愿未来更加美好。焰火直上云霄,跃入苍穹,连接天圆和地方,贯通天上与人间。这是东方的热情在燃烧,我们共度火树银花好夜晚。这是盛会的欢乐在倾洒,我们营造琼楼玉宇不夜天。
  激光灯放射着斑斓的线条,这是世博会的华彩。探照灯交织成变幻的图案,这是上海城的华光。多彩的焰火、绚烂的灯光,一起在舞蹈、在闪烁。耀眼的激光、飞泻的喷泉,一起在迸发、在流动。世界同欢庆,我们携起友爱的双手。环球共此时,我们同享热烈的狂欢。
  今晚,在全球的聚光灯下,人类文明历史的新坐标,镌刻在黄浦江畔。走过年华似水的159年,世博会留下的,是人类生生不息的伟大梦想。在这个平台上,我们破解难题,我们憧憬未来,让可持续发展的脚步永恒延伸,让中国为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
  喷泉奔涌,激光四射,彩灯闪耀,不夜城的美景,正立体呈现。江上破浪的航船,升腾艳丽的礼花,传递盛会的喜悦。天上缤纷的焰火,跳跃蓬勃的活力,诉说世博的祝福。
  此刻,“拉手”造型的礼花在跳跃,“世博会徽”造型的焰火在升腾。此时,“笑脸”图案的激光在流动。
  高空、中空、低空,黝黑的天幕,变成无垠的画面,任我们描绘。天上、地下、水面,开幕的庆典,形成立体的舞台,让我们狂欢。
  上海世博会介绍
  中国人对世博会的记忆,始于晚清改良主义思想家王韬在他的《漫游随录》所记述的1867年巴黎世博会见闻;中国人对世博会的梦想,始于启蒙思想家梁启超于1902年著的《新中国未来记》;中国人对世博的渴望始于2001年一纸正式申办世博会的申请书;中国人与世博的拥抱始于此刻。此刻,世界在上海,世界在中国。
  主题
  2010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它包含五个分主题:城市与经济发展关系、城市与可持续发展关系、城乡互动关系、城市与高科技发展关系、城市与多元文化发展关系。它要求更适宜居住的环境,更高质量的生活,这是人类新世纪的梦想。她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真实的反映了人类对城市发展前景的希望和渴求。
  会徽
  会徽释义: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以中国汉字“世”字书法创意为形,“世”字图形寓意三人合臂相拥,状似美满幸福、相携同乐的家庭,也可抽象为“你、我、他”广义的人类,对美好和谐的生活追求,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突显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
  吉祥物
  以汉字的"人"作为核心创意,既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色,又呼应了上海世博会会徽的设计理念。
  头发:像翻卷的海浪,显得活泼有个性,点明了吉祥物出生地的区域特征和生命来源。
  脸部:卡通化的简约表情,友好而充满自信。
  眼睛:大大、圆圆的眼睛,对未来城市充满期待。
  蓝色:充满包容性、想象力,象征充满发展希望和潜力的中国。
  身体:圆润的身体,展示着和谐生活的美好感受,可爱而俏皮。
  拳头:翘起拇指,是对全世界朋友的赞许和欢迎。
  大脚:稳固地站立在地面上,成为热情张开的双臂的有力支撑,预示中国有能力、有决心办好世博会。
  "人"字互相支撑的结构也揭示了美好生活要靠你我共创的理念。只有全世界的"人"相互支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这样的城市才会让生活更加美好。
  "人"字创意造型依靠上海世博会的传播平台,必将成为中国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符号和文化标志。
  吉祥物释义
  “上善若水”,水是生命的源泉,吉祥物的主形态是水,他的颜色是海一样的蓝色,表明了中国融入世界、拥抱世界的崭新姿态。
  海宝体现了“人”对城市多元文化融合的理想;体现了“人”对经济繁荣、环境可持续发展建设的赞颂;体现了“人”对城市科技创新、对发展的无限可能的期盼;也体现了“人”对城市社区重塑的心愿;他还体现着“人”心中城市与乡村共同繁荣的愿景。海宝是对五彩缤纷生活的向往,对五光十色的生命的祝福,也是中国上海对来自五湖四海朋友的热情邀约。
  上海世博会之中国馆
  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已经向我们走来,这是继北京奥运会之后在中国举办的又一次世界盛会。奥运会主场馆“鸟巢”以优美而不规则的线条,呈现出一个巧夺天工的自然之美;而世博会中国馆则以一个“中国红”斗拱横空出世。这就是被称为“东方之冠”的中国国家馆。中国馆融合了中国古代营造法则和现代设计理念,诠释了东方“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展现了艺术之美、力度之美、传统之美和现代之美,是对中国文化的最好表达。
  传统文化的继承和转译
  “东方之冠”坐落在世博园区浦东区域主入口的突出位置,位于南北、东西轴线交汇的视觉中心,总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由国家馆和地区馆两部分组成。国家馆居中突起,形如冠盖,层叠出挑,制似斗拱。
  斗拱是我国传统木构架建筑中的一个奇特构件,早在公元前5世纪就已出现。它悬挑出檐,层层叠加,将檐口的力均匀传递到柱子上,其目的是将檐口加大并富有美感。这种形制在北京的天安门、山西应县的木塔、西安的钟鼓楼等建筑上都有应用。斗拱既是承重构件,又是艺术构件,它的应用使建筑形成“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的态势。传统建筑中斗拱“榫卯穿插,层层出挑”的构造方式成为中国馆建筑形态的文化表达。中国馆总设计师何镜堂院士认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很难用一个具象来表达文化的精髓,因此必须从总体意象中提炼。”为了选择一个合理的造型,他们从中国的绘画到雕刻,从出土文物到江南园林,从象形文字到京剧脸谱,每一个文化符号似乎都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但每一个符号似乎又都不能达到心中理想的境界。经过百般琢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斗拱对建筑设计师启发很大,于是决定从其入手,终获成功。
  古代建筑斗拱挑出屋檐最多可以探出4米,而现代建筑用钢结构和混凝土,可以发挥更大优势。在建造过程中,中国馆对传统元素进行了开创性诠释,并大胆革新,将传统的曲线拉直,层层出挑,斗拱最短处就伸出了45米,最斜处伸长达49米,使主体造型显示出现代工程技术的力度美和结构美。这些简约化的装饰线条,自然完成了传统建筑的当代表达。
  如果俯瞰中国馆的设计,就会发现其顶部平面呈经纬分明的网格架构,这个设计灵感来自于中国古代城市棋盘式的布局,即所谓“九宫格”结构,与历史上唐长安城、皇城、故宫形成呼应。其文化底蕴则来源于周代王城的形制理论,《周礼•考工记》云:“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中国馆的建造既吸取传统文化营养,又开拓创新,使其造型雄浑有力,宛若华冠高耸,具有现代意识,符合当代国际上的高层审美趋向。
  中国特色的体现与表达
  中国馆“东方之冠”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它融合了多种中国元素,并用现代手法加以整合、提炼和构成,国家馆的造型还借鉴了夏商周时期鼎器文化的概念。鼎有四足,起支撑作用。作为国家盛典中的标志性建筑,光有斗拱的造型还不够,还要传达出力量感和权威感,这就需要用四组巨柱,像巨型的四脚鼎将中国馆架空升起,呈现出挺拔奔放的气势,同时又使这个庞大建筑摆脱了压抑感。这四组巨柱都是18.6米×18.6米,将上部展厅托起,形成21米净高的巨构空间,给人一种“振奋”的视觉效果,而挑出前倾的斗拱又能传达出一种“力量”的感觉。
  通过巨柱与斗拱的巧妙结合,将力合理分布,使整座建筑稳妥、大气、壮观,极富中国气派。同时向前倾斜的倒梯形结构,是现代建筑向力学的又一挑战。将传统建筑构件科学地运用,是中国人的又一创造,它向世界传达了一个大国崛起的概念,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中国馆的造型具有标志性、地域性和唯一性的特征,它的外表是什么颜色,这又是人们关注的问题。那么,什么颜色最能代表中国特色呢?设计者自然想到了“中国红”,一种代表喜悦和鼓舞的颜色,一种大气、稳重、经典的颜色。可是红色在大型建筑中非常难用,由于红色的波长强、刺眼而跳跃,搞不好会有飘起来的感觉,从而影响整体形象。其实,中国红是一个概念比较模糊的颜色,大红的对联,火红的灯笼,红红的中国结,这些都叫中国红。可是在不同的历史时空环境中,它又呈现出多种审美表达。如故宫太和殿所展示的“红”就达五种之多,怎样在现代建筑中用好“中国红”呢?为此,设计者专门请来中国美术学院研究所的专家,通过反复试验,现场观察,实物对比,最后商定中国馆不可能用一种红,而是借用故宫红的色彩,采取多种渐变。于是,就有了中国馆外表从上到下,由深到浅四种红色的“退晕”渐变,上面重一点,下面轻一点,既传统又时尚,丰富了中国红的内涵,使整个建筑呈现出一种层次感和空间感,极富生气和活力。中国馆披上了“中国红”,传达出喜庆、吉祥、欢乐、和谐的情感,展示着“热情、奋进、团结”的民族品格。这是对中国特色的又一最好解读。
  东方之冠,高高耸起,象征着中华的鼎盛与繁荣。而舒展平卧于国家馆之下的地区馆,则形成深厚的依托之态,为人们活动提供了厚重坚实的平台。它的布局借鉴了《禹贡》对疆土的概括,即“九州”之说。这个在圆明园中也有体现,其文化理念和空间意识的文化之根,可追溯到《周易》。
  国家馆和地区馆的巧妙布局,主次有序,象征着国家一统的精神,寓意社泽神州,富庶四方。地区馆周边自然折转的空中游廊、台阶步道和园林小品,相互衔接得异常完美,建筑外观镌刻有叠篆文字,环廊外侧立面印有中国历史朝代名称,象征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而环廊中的小品表面,还刻有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名称,象征中国地大物博和各地区间的团结合作。所有这些都对中国特色做了全面而细致的表达。
  时代精神的彰显与弘扬
  巍峨壮观的中国馆绝对高度63米,相当于西安大雁塔(64米),具有极大的震撼力和视觉冲击力。它的外形既像宝鼎,又像一盏巨大的酒杯,高高举起,盛情欢迎五洲四海的朋友;同时它又像一只展翅欲飞的大鹏,冲天而起,预示着中国将翱翔万里,称雄世界。
  中国馆建筑的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面对即将在中国本土举办的世博会,中国馆已递交了一份以建筑为表述的“时代宣言”。中国馆通过现代手法对中国元素的演绎创造,向世界展现出充满活力、和谐发展的现代中国。华冠耸立的国家馆,下部33米完全挑空,这些中心对称的空间和地区馆平坦延伸的空间,为人们休闲交流提供了充分的开放场所。具体地说,有四大交流平台,而这四大平台正体现了现代国际建筑设计的重要理念,即开放性和公共性,反映了时代精神。
  在21世纪的今天,环境和能源问题是城市化进程中的现实问题,中国馆的建造处处透露出环保和节能的信息。外墙材料使用无放射、无污染的绿色产品;所有管线和地铁通风口都巧妙地隐藏在建筑体内;国家馆顶层景观台使用最先进的太阳能板,储藏阳光并转化为电能,可实现中国馆照明全部自给;同时还有雨水收集处理系统,雨水通过净化后用于冲洗卫生间和车辆;地区馆表皮还设计有气候缓冲带,屋顶运用生态农业景观技术,土层覆盖达1.5米,可实现有效隔热,节省能源在10%以上;在地区馆南侧大台阶水景观和南面的园林设计中,引入了小规模人工湿地技术,在不需要大量用地的前提下,为城市局部提供生态化的景观。
  雄伟高耸的世博会中国馆,阐释着中国特有的建筑美学,体现着厚重的中国文化,表达着亿万中国人的开放情怀,展现出城市发展的中华智慧。东方之冠,中国传统,中国特色,中国精神。
  上海世博会之最
  上海世博会于2010年5月1日晚8点10分,由国家主席胡锦涛宣布正式开幕,已有11项纪录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之最。
  1、参加国家和组织最多:报名参加上海世博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已有240多个,为历届世博会之最,超过了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17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的最高纪录。将吸引世界各地数以千万计的观众前来参观。上海世博会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上参加国家和组织最多的世博会。
  2、志愿者人数最多:本届世博会对志愿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世博园区和城市志愿服务站点,以青年为主体的近20万名志愿者将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还将动员近百万志愿者参与遍布全市的世博城市文明志愿服务行动,人数为历届世博会之最。上海世博会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上志愿者人数最多的世博会。
  3、自建馆数量最多:上海世博会正式参展方的自建馆,大约有4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报名建设,其数量为历届之最。上海世博会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上自建馆最数量最多的世博会。
  4、首次同步推出网上世博会:上海世博会的组织者将在举办实体世博会的同时,开创性地推出“网上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充分利用和借助互联网的独特优势,实现实体世博会和网上世博会的有机联动,互联网将使上海世博会成为“永不落幕的世博会”。目前已经有1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确认参展网上世博会。上海网上世博会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第一个网上世博会。
  5、世界最大单体面积太阳能屋面:上海世博会主题馆屋面太阳能板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是目前世界最大单体面积太阳能屋面,年发电量可达280万度,相当于上海4500多居民一年的总用电量,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800吨,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1000多吨。上海世博会主题馆屋面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大单体面积太阳能屋面。
  6、世界面积最大的生态绿墙:上海世博会主题馆外立面的5000平方米生态绿墙为世界面积最大的生态绿墙。也是展馆节能的一大标志。绿化隔热外墙在夏季将有效阻隔辐射,使外墙表面附近的空气温度降低。到了冬天,外墙会形成保温层,降低风速,从而延长外墙的使用寿命。上海世博会主题馆屋面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大单体面积太阳能屋面。上海世博会主题馆墙面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生态绿墙。
  7、世界上单体量最大的公厕:世博园区里的新型公厕将是目前世界上最环保的公厕,也是世界上单体量最大的公厕。世博园区内将设30多座厕所约8000个厕位,创世界上单体量之最。世博公厕采用通风隔热双层屋顶:在整体外墙设置统一的遮阳装置、绿墙,使建筑围护结构的内表面温度低于室外空气温度,不用排风扇、鼓风机。这种师法自然、顺应风土的方式经测量可使公厕内外温差达到8―10摄氏度。在除味上运用虹吸原理,除味更有效。该公厕在世博会开完后,并不是敲掉了事,造成资源浪费。这种“箱体组合装配式”厕所有着“可移动性”,开完世博会可以移走,再拿到其他公共服务区域。上海世博会主题馆公厕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上单体量最大的公厕。
  8、保留园区内老建筑物最多:上海世博会园区内约有2万平方米历史建筑得以保留、保护,超过40万平方米的工业建筑将被保护性改造、置换,约占世博园区总建筑面积的五分之一。创下历届之最。世博园区所在地是上海工业遗产最集中的地方,这里的厂房承载着很多关于城市的历史记忆。对老建筑的保护利用成为世博会主题演绎中的重要内容。这些老建筑将在多种用途中获得新生:一部分将直接用于国家馆(工业厂房多为大跨度建筑,很适合用来进行展示);另一部分是用于物流和后勤保障;最引人注目的还有5000平方米的世博会博物馆与2万平方米的城市文明馆,它们都设在原江南造船厂的老建筑内。上海世博会园区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上保留园区内老建筑物最多的世博会。
  9、世博会园区面积最大:园区在市中心占地多达5.28平方公里,上海世博会园区面积是历届世博会之最。上海世博会园区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上园区面积最大的世博会。
  10、世界上最大的水晶矩阵:在世博会民营企业联合馆内,有一个由30000个水晶展牌组成的“闪耀矩阵”展示墙,每个展牌上都镌刻着每个企业的名字。整个闪耀矩阵在灯光的照耀下将流光溢彩,色彩万千,是中国企业在世界级舞台上最引人注目的集体亮相。
  11、花费最高的世博会:上海世博会直接投资为286亿元,如果加上车站这类配套建设投资,财政总预算将达到3000亿-4000亿元。
  多角度分析世博会
  一、从经济生活来看
  上海世博会促进旅游业发展,有利于刺激国内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上海世博会通过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半导体照明、新材料等可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大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上海世博会场馆建设的财政投入体现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的作用。
  举办上海世博会必将加大我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带来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二、从政治生活来看
  上海世博会是经济、科技、文化领域的奥林匹克盛会,政府积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公共服务职能。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上海世博会将成为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动力。
  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上海世博会将一个崭新的上海城市形象展现给全世界,大大提升了以上海为代表的中国开放城市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三、从生活与哲学来看
  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将大大促进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崛起和经济圈的联动发展,促进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体现了整个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科技让世博更精彩,上海世博会广泛应用科技创新技术营造崇尚自主创新的氛围,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和水平,丰富创新的成果体现了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引擎,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世博会志愿者服务世博、参与世博、为国争光、创造了社会价值并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广大市民参与世博、服务世博体现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主体,依靠群众,为群众服务,要树立群众观点。
  四、从文化生活来看
  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世博会有力地推进了文化创新的发展、文化产业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的建设。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为国争光、艰苦奋斗、汲取世界智慧、精益求精、勇攀高峰、团结协作的“世博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
  世博会为全世界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提供了平台,促进世界文化的共同繁荣。世博会由产品的交换转化成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塑造和宣扬,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广泛吸收外来文化优秀成果,向世界展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成果。上海世博会通过文化的交流、传递,使本民族、区域的文化在更大范围获得认同。
  世博会是对上海综合实力中软实力的充分表达和拓展。继北京奥运会后,中国再次以文化综合竞争力推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世博会将全面展示中华文明魅力和悠久历史文化。
  世博经济效益将是北京奥运3倍
  上海世博建设运营投入286亿人民币,算是配 套设施投入更是高达数千亿。按照以往世博经验以及上海的 实际情况来看,世博带来的经济效益却是相当巨大的,也带来无限商机。在会后世博的经济效益也将延续数年,来看今天的世博启示录。
  上海世博会带来的经济回报有多大?上海财经大 学世博经济研究院院长陈信康教授曾表示,世博的经济产出效益将是北京奥运会的3.49倍。世博组委执委会执行主任万季飞也曾表示,筹备期间,世博经济每年对上海GDP增长的拉动约为2%,在举办年这个数字将高达5%,另外对长三角地区投资的拉动将超过50%。或许这些数字都太过抽象,但可以想象的是,世博带来的经济效益无论直接还是间接,应将远超其庞大的投入。
  按照以往的经验,世博会受益最直接,受益最大的自然是旅游、餐饮、航空等相关服务产业。据测算,即使在7千万参观者中,本地人占到3成,未来客流也还是会有4千9百万,以上海黄金周每人每天760元的消费计算,世博旅游只要平均停留三天,就可以带来1117亿元的新增消费,超过去年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五分之一。另外在世博开始前的园区及配套建设,更是为不少行业带来大笔商机,像有些建设企业,就包揽了多达15个展馆及附属工程项目,合同总额超过32亿元,但这只是近年来受惠于上海数千亿建设工程中很小的一个例子。
  而对于不少品牌和高新科技企业来说,世博更为他们带来绝好的平台。对外展示产品其企业文化,使他们有机会达成与国内外大型企业的合作,逐步朝蜕变成国际品牌而发展。而这在世博历史上并不足为奇,像松下等日本品牌当年打响国际知名度,就得益于1970大阪世博。
  事实上世博对经济的深层次影响,往往是在世博会结束之后才进一步体下出来。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已经遭遇不少发展瓶颈,例如土地资源减少,能源消耗严重,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借世博的机会,更好可以改变的增长模式,上海世博对生态建筑、新能源以及信息运营最新成果的吸收,将加快上海以至全球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此外城区改造也是这次上海举办世博会令上海市民感受最深的一点,世博园区及周边的旧工业园区将在会后得到全面改造开发,而在世博前完成的420公里轨道交通网络,也将持续改变居民的出行方式及住宅选择。带动新兴重点城区发展,一些房地产业的研究指,对于上海房地产业而言,世博的后发效应比先发效应要更大,同时硬件设施的升级,也将上海带入更高一级的经济增长层面,例如红桥浦东机场,总计超过7千万人次的年旅客吞吐量,使得上海机场跃升为世界级枢纽机场,潜力大大增强。
  从宏观角度来看,世博会也带给国内其他周边地区经济效益,特别是带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崛起,成为全球六大城市群之一。新兴建的交通网络令三角洲城市群初步实现了三小时经济圈,为产业和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有利条件。而对于国内其他城市,也有不同程度的益处。香港当局预测,在世博期间,不少游客将途径香港短暂停留,预计能给香港带来(23 音)亿港元的收益。
  何谓“世博会”
  世界博览会(WORLD EXPO,简称“世博会”)是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以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其特点是举办时间长、展出规模大、参展国家多、影响深远。 自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以来,世博会因其发展迅速而享有“经济、科技、文化领域内的奥林匹克盛会”的美誉。按照国际展览局的规定,世界博览会按性质、规模、展期分为两种:一种是注册类(以前称综合性)世博会,展期通常为6个月,从2000年开始每5年举办一次(2000年德国汉诺威,2005年日本爱知,2010年中国上海);另一类是认可类(以前称专业性)世博会,展期通常为3个月,也有少数为半年的,如1999年中国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在两届注册类世博会之间举办一次。注册类世界博览会是全球最高级别的博览会。 各类世博会已先后举办了40多次,已有13个国家20多个城市举办过世博会。 举办最多的是美国,先后举办过8次。有些城市多次举办世博会,如法国巴黎等。亚洲的日本和韩国已举办过世博会,中国的昆明在1999年举办过世界园艺博览会。2010年,中国将第一次举办大型综合性世博会,举办地在上海。 以往的很多世博会都留下了在建筑史上举足轻重的标志性建筑,现在已成为举办地的地标,成了世界盛名的旅游景点,是世博会的宝贵遗产。这些世博会的标志性建筑不但体现了世博会的主题,代表了最先进的建筑技术发展潮流,展示了各国独具特色的优秀文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城市精神的体现。 在世博会留下的众多标志性建筑中,最经典的三个应该是法国首都巴黎的艾菲尔铁塔、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原子球(馆)以及美国西雅图的太空针(塔)。这些标志性建筑物在会后仍散发着无穷的风采和魅力,吸引着大量国内外游客来此观光游览。 2010年的世界博览会(Expo 2010 Shanghai China )将在中国上海举办,举办时间为2010年5月1日- 10月31日,为期184天。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Better City,Better Life)。
  参观世博会看什么?看文化,世博会是全球文化交流的盛会;看科技,世博会是科技创新展示的舞台;看创意,世博会是创意与智慧的竞技场;看发展,世博会是探索未来发展的试验田。
  世博会的由来和发展
  世界博览会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的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活动。它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古代农耕社会便已经出现了雏形。古时候,人们往往在庆贺丰收、举行宗教仪式、欢度喜庆的节日里展开交易活动,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定期的、有固定场所的、以物品交换为目的的大型贸易及展示的集会,这就是世博会的最早形式。公元5世纪,波斯举办了第一个超越集市功能的展览会。18世纪,随着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不断出现,人们逐渐想到举办与集市相似,但只展不卖,以宣传、展出新产品和成果为目的的展览会。1791年,捷克在首都布拉格首次举办了这样的展览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展览会的规模也逐步扩大,参展的范围从一地扩大到全国,由国内延伸到国外,直至发展成为由许多国家参与的世界性博览会。
  第一届真正意义上的世博会是1851年在英国伦敦举办的。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的鼎盛时期,第一届世博会在热闹非凡的气氛中开幕,展区占地9.6万平方米,展览用的桌子总长约有13公里,在23个星期的展览期间,有630万人莅临参观。约有1.8万名商人展出了他们带来的约10万件产品。这些展品包括一块24吨重的煤块,一颗来自印度的大金钢钻,还有一头大象标本,而蒸汽机、农业机械、纺织机械则展示了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的无限想象力。组委会为5000多位参展商颁了奖,其中中国送展的丝绸、旗袍、茶叶等获得了各种不同的奖项。
  英国举办这次博览会的最初目的是希望借此向全世界展示本国的综合实力,却无意间揭开了世界博览会的序幕。从1851年到2005年日本世博会,共有20多个国家主办了共60多次世博会。这100多年中,世博会从以美术品和传统工艺品的展示为主,逐渐演变为荟萃科学技术与产业技术的展览会。
  世博会的管理机构是国际展览局,由全体大会、专业委员会和秘书处三部分组成。其成立时间要大大迟于世博会的出现。这是因为20世纪初期,受第一次世界大战及相关政治因素影响,世博会的组织工作都是在各国政府的领导下展开的,管理组织缺乏统一规章,举办水平参差不齐,甚至出现在不同地点同时举办世博会的情况。在此背景之下,世博会的规范管理才提上议事日程。1928年,法国牵头组织31个国家的代表聚会巴黎,讨论通过了《国际展览公约》,成立了国际展览局,开始对世博会的举办进行规范性管理。
  2000年,国际展览局正式作出规定,世博会每五年举办一次,这种五年举办一次的世博会属于注册类世博会,一次持续六个月。并且根据各国的意愿设置了规范的申请程序:申请国递交申请,国际展览局经过审核和最终决议确定主办国家。这种形式类似奥运会申办的相关程序。截至2008年底,国际展览局已有154个成员国。
  中国与世博会
  早在1894年,郑观应便在《盛世危言》中,表达了第一个提出在上海举办世博会的中国人的心声。《赛会》一篇集中反映了郑观应对世博会的理解,世博会对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故欲富华民,必兴商务,欲兴商务,必开会场。欲筹赛会之区,必自上海始。上海为中西总汇,江海要冲,轮电往返,声闻不隔。赛会之款集股招商,而酌提官款以为之襄助,建屋辟地必广必精。”在1851年英国伦敦首届博览会上,就有中国商人将丝绸、茶叶等中国传统商品作为展品参展,这可视为中国在世博会上的首次亮相。1904年,中国政府首次正式亮相世博会。1915年,因茅台夺冠,中国受益匪浅。
  新中国于1982年首次参加世博会,1993年5月3日,被国际展览局接纳为第46个成员国。1999年12月8日,首次当选为执行委员会委员。2000年,中国政府决定申办2010上海世界博览会, 2002年12月3日,从摩纳哥蒙特卡洛传来捷报,经过4轮投票,中国赢得了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权。为此胡锦涛主席特别批示:“办好世博会,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契机,也是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一定要把这个机遇用好。”
  上海世博会是由中国政府主办的一次盛会,也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国际展览局注册类世界博览会。它将为世界各国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也将帮助中国加强与世界的交流,近距离与世界文化对话。
  上海世博会将于2010年5月1日正式开幕,它的目标为:吸引2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吸引7000万人次海内外参观者前来参观,以突破世博会参展国家和国际组织、参观人次的历史纪录。“城市”首次作为世博会主题被提出。
  世博会的趣闻
  “摔出来”的茅台酒
  “怒掷酒瓶震国威”的佳话让好几代中国人激奋不已。那么,真实的历史是怎么回事呢?
  为了庆祝巴拿马运河建成通航,美国国会1915年在旧金山市举办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中国政府于1914年5月作出参展决定。贵州省以“茅台造酒公司”的名义,推荐了“成义”“荣和”两家作坊的茅台酒样酒参展。当时,茅台酒被装在一种深褐色的陶罐中,包装简陋土气,杂列在棉、麻、大豆、食油等产品中,更不起眼了。有代表提出将茅台酒移入食品加工馆陈列,以突出其位置。搬动时,一位代表不慎失手,将一瓶茅台酒摔碎了。茅台酒酒香四溢。中国赴赛监督陈琪等人灵机一动,建议不必换馆陈列,只需取一瓶茅台酒,分置于数个空酒瓶中,并去掉盖子,敞开酒瓶口,任茅台酒挥散香气,随专业人士品尝。果然,参观者纷纷寻香而来。更有好奇者顺手争相倒酒品尝,交口叫绝,很快产生了轰动效应。茅台酒也成为博览会上的明星,直接由高级评审委员会授予荣誉勋章金奖。
  奥运曾借光世博会
  1900年世博会在法国举办,一个法国人经过多方努力,争取到了在世博会的同时举办第二届现代奥运会。他的本意是利用世界博览会来扩大奥林匹克运动的影响。但是,法国政府对博览会的兴趣远胜于奥运会,对奥运会的比赛项目、日程、场地等均无周密安排,更谈不上花费巨款去兴建体育设施。事实上,这届奥运会甚至没有人正式宣布开幕。大会组织者别出心裁,将比赛项目按博览会工业类别分在16个区域进行。这样,奥运会成了招揽观众的体育表演。有些选手即便进入了赛场并取得了成绩,却终身都不知自己当年曾参加过奥运会比赛。
  从这届奥运会开始,集体项目被列入比赛,这是一个重大突破,在世界范围内也进一步扩大了奥运会的影响。到1908年,奥运会的声势已经有赶超世博会的趋势了。
  这个法国人就是顾拜旦,“现代奥林匹克之父”。
  一个失误拉开新时代
  在1873年的维也纳世博会上,参展商的一个错误引出了一项发明。
  那是比利时的齐纳布•格拉姆送展的环状电枢自激直流发电机。在布展中,他偶然接错了线,即把别的发电机发的电,接在自己发电机的电流输出端。这时,他惊奇地发现,第一台发电机发出的电流进入第二台发电机电枢线圈里,使得这台发电机迅速转动起来,发电机变成了电动机。在场的工程师、发明家们欣喜若狂,多年来追寻的廉价电能的发现却是如此简单,它意味着人类使用伏打电池的瓶颈终于突破。这一事件,直接促进了实用电动机(马达)的问世,更预示着电气化取代蒸汽机时代的到来。
  萨克斯的萨克斯与老鼠的微笑
  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大萧条时期,芝加哥世博会如期举办。展会上人们对一个黄色弯曲的复杂钢管产生了兴趣。当人们问这是什么的时候,展览者说:“这是一种新型的乐器,可以演奏出前所未有的美妙音乐,它的发明者就是我,萨克斯。”萨克斯随即演奏了一曲,博得了观展者的一致喝彩。至今,萨克斯温婉缠绵的乐声,也在安慰着很多怀有萧条心情的人们。
  一家美国公司,将刚刚设计好的老鼠玩具拿来应付差事。出人意料,这只胖老鼠却从此走进了千百万儿童的世界,它,就是米老鼠。
  芝加哥世博会吸引了将近2300万人次参观,向社会提供了近10万个就业机会,给举办城市带来4亿美元的商业利润。当看到博览会展出的各种新产品、新技术后,原本对生活丧失信心的人们也变得乐观起来。这届世博会有力地刺激了美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复苏,被认为是一届“在危机中看到希望”的世博会。
  参观世博会看什么?看文化,世博会是全球文化交流的盛会;看科技,世博会是科技创新展示的舞台;看创意,世博会是创意与智慧的竞技场;看发展,世博会是探索未来发展的试验田。在天地苍穹之间,人类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历史和文明。人类的文明发展,是一个交融、互推的过程,而世博会是测试这种交流的重要载体与方式。交流加速了人类的文明进程,也增强了人类面对世界的信心和力量,这便是世博会最重要的意义所在。
  15世纪,世界被发现;16世纪,人性被发现;17世纪,科学被发现。让我们共享世界博览会所带来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科技的时尚和欢乐。
  深度网上有更多,专题片解说词配音稿,宣传片解说词配音稿,稿,稿。欢迎进入网站查阅。

深度配音 - 未加载声音
00:00
00:00
联系客服
请加Q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