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县献冲林场知识青年下放三十周年联谊会专题片
最高指示
知识青年的到农村去,接受了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在那里大有作为。
── 毛泽东
“辜家洞呀是好地方,又有楠竹又产粮,需要我们去建设……”
── 献冲林场知青谣
今日痛饮“联谊酒” 聚首故地慨万千
──谨以本片纪念“知识青年下放三十周年联谊”活动
一九七二年四月六日,湖南省平江县城关、长寿两地五十七名知识青年响应毛主席的号召,下放到平江献冲采育场。
一九七四年,这个先进事迹见诸《湖南日报》的连队,成为全省集体下放知识青年学习的一面旗帜。
三十年后的四月六日,战友们相约结伴,故地重聚,寻找青春的履痕和梦想……
第一部分城关重聚
有一个知青作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知识青年,这将是一个时间的概念,也是一个空间的概念,它终究会在时间和空间中淡然,直到消失,但在我的人生中,它将永在。”
是的,凡经历过当年上山下乡运动的人,不管是坎坷,还是苦难,无不留下刻骨铭心的回忆。在平江,一群留守家乡本土工作的优秀知青代表,怀着对那段青春岁月的深深眷恋,不约而同的走到一起,周密策划筹备一次三十周年的知青联谊活动。
三十年,斗转星移,韶光飞逝。当年的战友来自于五湖四海,又陆续分赴全国各地不同的工作岗位,为了邀请到所有战友,他们费心劳神,多方奔走、寻觅,几月的努力,那份古道热肠均得到各方积极的回应。几乎所有健在的战友们都热切地表达自己渴望重聚的愿望。
二○○二年四月六日,蓝天如洗,天气格外晴朗。一批批应邀从深圳、上海、长沙、岳阳、娄底等地赶回平江的知青战友们,急切地回到他们深深思念着的这一块培育、摔打、锤炼过自己的土地,回到这一块昔日用青春年少一腔热血去浇灌理想的地方。一个个当年受县委组织部的重托,带队下放的老领导,不顾年事已高,欣然前来。他们多么想了解,这些早已成为单位的领导和骨干、社会的栋梁、商界的老板的知青,当年的热血与抱负,如今安在否?本乡本土的战友也早早迎候在古城平江。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在县供销社大院、餐厅和会议室,战友们汇集一堂。老场长肖汉军,老书记危慎言,老连长柳正华,老指导员刘庄平,老排长唐菊初、钟万清,老工人代表唐一鸣,老农村女干部刘吉华携手相扶,淘然一笑。一排二排的知青们,大部分年逾半百,儿孙满堂,一见面大家仔细分辩着各自熟悉而陌生的面孔,连猜带蒙地喊着各自的别名:碧跨子、爽瓜哉、健麻公、福沙爆……,无所谓尊卑、贫富,彼此亲密无间,仿佛回到年少时光。
筹备小组详细汇报了这次活动的组织安排情况,座谈中大家充分肯定了这次联谊活动为实现他们魂牵梦萦的夙愿,创造了一个绝好的机会。久别重逢,战友们心潮澎湃,欢声笑语不绝于耳。入夜的招待所灯火通明,大家聚在房里,难掩内心的激动,明天就要重温“革命战士”的光辉岁月,明天就要踏上曾谱写过“丹心永在红土地,修理地球一辈子”之类豪言壮语的献冲采育场。
第二部分长滩追忆
长滩知青点,是当年上山下乡的第一站,也是这次回归的第一站。
“辜家洞呀好地方,又产楠竹又产粮,需要我们去建设……”。在归心似箭的专车上,在人轻快地唱起了自编的知青歌谣。长滩知青点位于辜家洞的石咀头,海拔1600公尺,群山如黛,竹海松涛,流泉飞瀑,景色怡人。在专车停靠的焕新村部,走下车来的知青们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村民的宽厚热情没变,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里,当年的杉皮土墙房变成了红砖碧瓦的新楼房,当年的木板桥变成了石拱桥,当年冬茅草齐腰的小路变成了乡村等级公路……石咀头的乡村干部用山里特有的敦厚民风,盛情款待归来的游子。
当知青们迫不及待地来到自己亲手筑土架梁建造起来的知青点营地,各自五味杂陈的感想涌上心头。知青们抚摸着至今结实的土墙,打开尘封的记忆闸门。那年月,砍树伐山,挖坑营林,披星戴月,早出晚归,知青点就是工余温馨的归宿。出工的哨声,就餐的钟声,疯狂的打闹,准军事化的作息,大集体几十号人,同咸同淡,互相关心,风雨同舟。那年月,“读毛主席的书,坚决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煤油灯下学“毛选”是知青们的必修课。那年月,朝披晨雾,笑语满田间,广阔天地,豪情满胸怀。那种以城市知青的知识与头脑改变农村落后面孔的决心,不顾一切渴望献身的热忱,真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慨。那年月,男知青营林伐木,扎排水运,女知青收方检尺,教书做帐,整个知青点是山村最热闹的地方。喻磊的调皮,钟福林的风趣幽默,详大脑策划实施的杀狗吃的恶作剧,至今是养狗的女知青咬牙切齿恨恨不已的事情。谈起陈梅根与石纪麟的争斗,误伤了劝架的方桔香,连部上纲上线,说是“持刀杀了共产党”……
一间间房间,都充盈着最奇妙、最悲凉、最动人的故事,一草一石一树,都残留着热血男儿的冲动,妙龄少女的柔媚。“这间房是我住的”、“我睡在靠窗的地方”、“现在谁住的,我要找他收租钱”。知青们留连在楼上楼下,营地四周,俯拾珍贵的记忆,留下与陈旧土房的合影,全连“全家福”、一排、二排集体照、陈总务与老指导员的合影、检尺员合影、石家兄弟照等等永久地闪现在这明媚的春光里。似乎只有照相才能渲泄心中的激动,才能留住沧桑岁月的步履。
五对知青夫妻被推到镜头前,这是知青生活中真情的结晶和杰作。那时尽管连部用无产阶级革命纪律严格约束,但地下恋爱却汹涌不息,堰塘边上的守望,劳作中的关爱互助,一封封印着宣传画、语录和“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红字的信件,打开了少女的心扉,撞出了爱情的火花,缔结了特殊年代的珍贵婚姻。至今两对知青夫妇在林区生儿育女,永远实现了扎根林区的梦想……
第三部分场部联谊
午刻时分,满载知青的专车徐徐驶入。新光村的献冲森工林场场部。作为联谊会的东道主,献冲森工林场将欢迎仪式筹划得井然有序,知青们受到国宾般的礼遇和接待。迎宾乐队鼓乐喧天,欢迎气氛十分热烈。场部董事长喻荣卫和书记等一班人浓情饱满地紧紧握住知青战友的手,欢迎远道回归的客人。故地重游,阔别三十载,那份浓浓的乡情和几回回梦里呈现的熟悉的场部场景,那种宾至如归的感受怎不令人热泪涟涟。
知青联谊座谈会上,新老领导致的欢迎词,扣人心弦,令人振奋。知青代表喻磊的答谢词热情洋溢,将会议气氛引向高潮。知青代表陈碧源、黄月容、石纪麟的自由发言,博得了阵阵热烈的掌声。大家缅怀遥远的岁月,那一串串催人泪下的往事,就如同发生在昨天,说者动情,听者动容,满堂知青时而唏嘘慨叹,时而热泪拂面,声音哽咽。
在联谊会上,宣读了因公务繁忙不能参加集会的上海师范大学的知青战友赖建平的来信。他说:林场的三年,回想起来,至今还历历在目,十分分明,是共同命运使我们彼此之间结下了非常真挚的感情,愿它能天长地久,保持下去……并随信寄来他的全家福。
是啊,知青们当初生命的远行,对别人对自己都是一种人生的负责,它使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们了断了一个虚无的梦想。现在知青的回归怀旧已成为时代潮流,三千万知青下乡,三十年前往事,说是坎坷,何止坎坷。论及当年,眼中或有泪,心中却还有一团烈火。沉吟欲说蹉跎,待出口时,却是当年豪情欢歌。这种回归不是想美化当年那个“上山下乡”运动,也不是“好了疮疤忘了痛”,是因为当年苦难太多而真情的抚慰太少,是知青之间的真情永生难忘,是因为这段经历经过千锤百炼,终于淬砺成一段美好的怀恋和回忆。
联谊会后,献冲森工公司备下了丰盛的菜肴,自酿的谷酒,脆酥的笋条,令人亲切和倍感温馨,尤如回到家中。下午3月30分,知青返场三十周年联谊活动圆满结束,人们依依不舍,互道珍重,握手道别。
第四部分韶山圆梦
韶山,作为一代伟人的诞生地,作为中国一个时代的象征,已成为那个时代过来人首选的旅游观光地。
四月七日上午,前来韶山聚会、旅游观光的知青战友从下塌的韶山粮食宾馆汇集在毛主席铜像广场。这是这个知青群体第一次汇集到领袖的故乡,三十年前,这个知青群体就曾有过这个梦想来看看这片有灵性的村落,来看看这片诞生伟人和先驱的土地,来汇报忠实履行主席语录的经历,来骄傲地向所有人大声的说:我们就是全省响当当的一面旗帜─献冲采育场知青连。
站在主席铜像前,仿佛恢复了往昔的豪情壮志。“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锄头”,那时的黄毛丫头已是当代的风流人物。
走进韶山冲的故居,就象走进了一个特殊的世界,当年知青们的景仰和敬爱化为了永恒而绵长的思念。主席啊,主席,响应您的号召,我们下放到场里后,用智慧的头脑架设动力机器牵引的索道,将内山的木材运到集材场,然后撑杆放排沿汨罗江一路欢歌,运往山外。响应您的号召,我们更新生产工具,用油锯代替木锯,结束了传统的砍伐方式。响应您的号召,我们辛勤营造的好大一片知青林,如今已经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我们多么自豪,当年《湖南日报》头版专题报道了我们献冲这个英雄的知青集体改天换地的壮丽画卷。我们多么自豪,随着全省推广学习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我们拿着营林三级工资,穿着工作服,在其他地方的知青面前是多么骄傲和荣耀。在献冲林区,我们奉献了各自的青春年华,我们无怨无悔。
诗词碑林,虎踞坪,韶峰索道,滴水洞,一号楼……知青们足迹所至感慨万千。
久别重逢,两天的聚会多么短暂,但留给彼此的是更加深远、更加长久的怀念。今宵离别后,何日君再来!
在依依惜别的时候,我们互道一声珍重:战友,多加珍重往昔的岁月,请你一路走好!战友,愿你事业如日中天,蒸蒸日上,财大福大,合家幸福,万事胜意。
别忘了常回平江聚聚,别忘了相互多联系沟通,再见了,亲爱的战友。
是深度网配音服务之一,我们有专业的广播宣传配音员和专业的配音设备,为您提供各种规格的宣传配音广播,拥有最权威的宣传配音广播价格、宣传配音广播图片等产品信息库,我们会尽全力为您提供准确、全面的宣传配音。深度配音网全面保障广播宣传配音风格的连贯性、广播宣传配音品质的专业性、广播宣传配音内容的准确性和广播宣传配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