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物宣传片,请欣赏:
人物之一:人物宣传片解说词:优秀员工范长江
晚会现场主持人串词,引出范长江的话。
主持人:细心和耐心似乎每一个人都有,但是有一个人,却把它一天天一年年的持续下去,化成了公司巨大的回报,和丰厚的收益。
厦门,是个看海的好地方,每年到这里看海的人不计其数。范长江在这里待了整整五年,就临着海边,居住在这座海岸城市里。可是,这五年时间,他却从来没有认认真真的看过一次海。
范长江是正星的一名销售人员,在调任厦门五年的时间里,销售业绩非常突出,用正星领导和员工的话说,这绝对是一个销售精英。要做这样一个销售精英,首先按照惯常思维起码应该具备的特点是,沟通能力非常过关,与任何客户能够在第一时间迅速打成一片。但范长江的沟通能力,比起那些资深的销售人员,其实,并不见得能出色太多。
虽然沟通能力并不见得出色太多,但是范长江的细心却是有目共睹。每个做售后服务的人,面对暴跳如雷或者心急如焚的客户,起码的耐心应该是具备的。耐心之外,就需要有足够的细心去查看机器出现的故障与问题。细心说起来很简单,太司空见惯的特点往往引起不了人们的注意。范长江在做售后的时候,起初真的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但日子久了,人们发现这个人,不是一般的细心。细心到哪一步呢?细心到连【建议在采访范长江及其领导的时候,补充一个范长江细心的具体事例,转为解说词,叙述下来】可能这个细节确实很微小,可能范长江的举动真的微不足道,但是天长日久积累下来的,却是客户对正星的信任,以及对正星品牌的高度赞扬和忠诚。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品牌之间决胜雌雄的时刻,细节,往往决定成败。日子越来越久,客户对这个细心的售后服务越来越注意,也从他身上的品质开始,对正星越来越认可。
接下来的日子,人们渐渐发现这个普通男人的身上,有一般人无可比拟的细致,而这种细致如果放在销售里,也许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就这样,范长江通过培训,从一名普通的售后服务转为业务人员,并且被调到公司非常重视的厦门做销售。但是刚到厦门的时候,出现的状况并不是特别理想,有范长江所从未遇到过的困难。
就这样,范长江用他自己的细致方式,把遇到的苦难慢慢的克服掉解决掉。人都说,万事开头难,但并不是开过头之后就不再难,相反的,你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全身心倾注在这个事情上,以便它能顺利的进展下去,长久的维持下去。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并不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它有具体至极的数字,它需要倾注身心的时间。
范长江始终坚信:客户的需求就是上帝。一直以来,在对合资公司等客户的需求进行紧密跟踪的同时,他又及时的把需求汇报给公司。在这五年时间里,他日复一日的做着这些看似琐碎但是却至关重要的工作。直到有一天,他的细心终于为他赢来了前所未有的荣誉,为公司带来了名利双收的结果。
6枪4显加油机既避免了6枪6显造成的加油站车辆秩序混乱,又有效调节了6枪双显难以满足人多车多的市场现状,完全符合合资公司的需求。6枪4显推出市场后,公司当年的营业额立刻(翻了几番,或者达到了百分之多少的比例等相关的益处)。而这一切,都是范长江在一个普通的岗位上,用最普通的品质——细心和耐心换来的结果。
五年的时间,厦门的海一如既往的美丽,而范长江仍然在这个海边城市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做着一个员工该做但是很多员工都做不到的细致工作。时间是一条长河,当它流过后,你就再也抓不到当时的痕迹。而对于范长江来说,这五年的时光,他有自己的遗憾。
这就是范长江,一个平凡岗位上的平凡人,但却平凡至伟。在公司蒸蒸日上的岁月里,有他不可磨灭的痕迹。而他,只希望在这座海滨城市,补给妻子一个蜜月。也许他不是一个称职的丈夫,但他,绝对是一个优秀的、感动正星的员工!
人物宣传片解说词之二:先进人物解说词:邓平寿
先进人物解说词:邓平寿【字幕】2007年2月5日。重庆市梁平县虎城镇。
【解说】终于回家了——离开22天之后,土生土长的虎城人邓平寿,在他51周岁那天,回到了魂牵梦绕的家乡。料峭寒风中,成千上万个乡亲自发为他的归来苦苦等候,成千上万朵白花为他的归来默默绽放。女儿抱着他的相片走完最后的行程,回到老母亲的身边。
【解说】虎城镇党委书记邓平寿的家离虎城镇不到三公里,但只有周末的晚上,他才会回家,这个规律几乎每个虎城人都知道,而回家后,邓平寿一定要为80多岁的老母亲洗脚,却只有熟悉他的人才知道。
【同期声】重庆市梁平县虎城镇原党委书记邓平寿:娘,您什么时候洗脚?
【同期声】邓平寿母亲:我儿子服侍我服侍得好,到哪里去找这样的儿子。
【解说】2007年1月14日,星期天一大早,邓平寿就离开了家。快过年了,邓妈妈知道,儿子比平常更忙,但她不知道,儿子这一走,就没能回来给她拜年。
【同期声】邓平寿母亲:他说:娘,我走了,中午要多吃饭。
【解说】虎城镇是重庆市梁平县西北最偏远的一个乡镇。多少年来,大部分村都不通公路,乡亲们只能跟着满山缠绕的羊肠小道转。粮食运不出去,化肥运不进来。邓平寿看在眼里,急在心头。踏着虎城山路长大的他,从 1998年出任党委书记起,决心要干的第一件事,就是修路。
【解说】尽管镇党委政府已经将修建镇办公大楼的资金全部用于交通建设,但是面对2500多万元的预算缺口,发动群众集资修路成为唯一的选择。
【同期声】重庆市梁平县虎城镇原党委书记邓平寿:路又搬不走,儿子享福,孙子还要享福。我说我捐500块钱,另外每一个农民再出100块钱,我说我们来把这一条路修起来。
【同期声】村民:他修自己的路比修自己的家还要铁心。
【解说】自那以后不管哪个村、哪个组修路,邓平寿都要自己率先捐款、公开账目,由群众进行质量监督,这股拼劲儿和开诚布公的做法,一下子激起了乡亲们修路的热情。2005年,邓平寿终于让虎城成为梁平县第一个“村村通公路”的乡镇。
【解说】又到星期五了,儿子要回来,邓平寿80多岁的老母亲有些坐不住,不时要到门口看一看,邓平寿的智障哥哥也很高兴,弟弟回来,一定会为他买点烟,买点酒。邓妈妈心里明白儿子比谁都挂念她,好几次听说儿子可能会到县城工作,老人家却不以为然。
【同期声】邓平寿母亲石世碧:进城呀他要我,他心里挂着我的,他不得进城。
【同期声】重庆市梁平县虎城镇原党委书记邓平寿:在农村呀我搞了几十年,有了一定的基础,也有了一定的经验,并且这些老百姓和村干部对我是有感情的,进城了离家远了,对家里、对母亲和智障哥哥就照顾不到。
【解说】2007年1月14日,邓平寿最后一次离开家那天,住在镇上的组织委员廖铭接到了他的电话。
【同期声】重庆市梁平县虎城镇组织委员廖铭:邓书记打电话来说,廖铭,跟我一起下村,送下去那么多桑树苗子,这个“(桑蚕)万担镇”要完成。
【解说】栽桑养蚕,在虎城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 6000个家庭和它息息相关,年产值接近500万元,份额占到全县一半。怎样让家乡父老乡亲过上富裕的日子,是邓平寿想得最多的一件事。
【同期声】重庆市梁平县虎城镇副镇长刘政辉:一定要按照“田里饱肚子,土里找票子”的思路,来保护好、发展好虎城这个传统支柱产业。
【解说】邓平寿被乡亲们称作“蚕桑书记”“泥脚书记”。在他办公室里有三双鞋,由于总在田间地头,最常穿的,就是黄胶鞋和雨靴,十多年里,他几乎用自己的双脚丈量了虎城镇17个村的所有土地。2002年,国际丝绸市场低迷,蚕茧价格大幅下滑,物贱伤农,虎城群众差一点把漫山遍野的桑树砍个精光。为了平息一时的冲动,邓平寿不但带头在家中示范养殖,还从早到晚四处奔忙阻止乡亲们砍树。但他全然没有想到,自己第一次和死神擦身而过,就在桑树林里。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虎城人,邓平寿明白,农民的问题在田里,他十多年时间里,几乎用自己的双脚丈量了虎城镇17个村的所有土地,这也让他拥有了 “泥脚书记”这个称呼。
【同期声】重庆市梁平县虎城镇永和村村民张能友:他就把这里按住,就咳嗽,咳嗽着就吐出了两口血。
【同期声】重庆市梁平县虎城镇副镇长邹正国:当时我们接到电话,心里就咯噔一下,初步诊断很可能肺癌,复查的结果还比较好,是良性肿瘤。
【解说】割了一根肋骨和一片肺叶,手术后第五天,邓平寿就闹着要回去工作。
【同期声】重庆市梁平县虎城镇林业站廖东安:出院过后又舍不得你的工作,又要下村,又要走路,结果真的,回来过后接着他又去下村了。
【解说】邓平寿在虎城期间,共修筑了108公里水泥路、改造旧房100万平方米、增加了60多家企业、新建7所学校,3万多人喝上了自来水,4万多人的钱袋子平均每个增加了2400多元。没有一名学生因为贫困辍学,没有一名群众因为生活困难上访。
【同期声】重庆市梁平县虎城镇原镇长杨代述:我是认为他是再也离不开这片土地了,他对这片土地的情就像他的父母,像他的儿女一样,这么眷恋。
【解说】2007年1月14日,没作任何告别,邓平寿离开了虎城。突发胰腺炎这天,他还在忙着修路、养蚕。没有人想到,这是一次永别的远行。
【同期声】村民:我们还没报答他的恩情,还没感谢他。
【同期声】邓平寿女儿邓巧娟:跟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太少了,连一张全家福都没来得及拍。他还有那么多事没做就走了。
【解说】这正是春暖花开之前最冷的时节,回到这片土地,邓平寿再也不会离开。
【同期声】邓平寿在保持党员先进性会议上做报告:我出生于虎城镇上丰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作为一个党员干部我始终认为,做什么事都要贴近群众的心,把准群众的脉,做好群众想办的事,现在虎城的组公路硬化才达到 70%,只有80%的农村吃了自来水和安装上了加密电视,我的目标就是要让这一切变成100%。
【片尾字幕】为官一任,要像爱母亲一样爱那片土地和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