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宣传片解说词(上)

浏览人数:1

  学院宣传片之一:学院——辉煌历程

 

    这里是滇南之心蒙自。这方美丽的红土地,人杰地灵、物产丰饶,有多彩的民族文化,厚重的历史底蕴,灿烂的近代工商业文明。
  一座民族医学文化的圣殿——红河卫校,就座落在风景秀美的蒙自南湖之滨。学校建于1958年。六十年代初,成为当时云南省仅有的三所卫校之一。2001年,红河卫校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这里具有先进的教学设备,巍峨壮观的教学大楼,宽敞明亮的教室。
  学校老校区占地134.9亩,校舍建筑面积52940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3万8千册;有25个专业实验室,其中的机能实验室,达到了省内先进水平;建立了45个条件较好的实习基地和5个社区见习基地。
  这里的投影仪、宽带网、多功能体育馆、标准运动场、校园网、双向控制闭路电视教学系统、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等现代教学设施;内科护理学实验室、外科护理学实验室、解剖学实验室、显微实验室、病理学实验室、生理学实验室等…能够满足现代医学教学的需要。学生在校内就可以完成解剖、生理、生化、病理、护理等医学实验全过程。
  红河卫校现有教职工204人,其中专任教师146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50人,占教师总数的34.25%;教师中有省级学科带头人3名、州专家协会成员20人。学校从办校初期不足200人的培养规模,发展到今天在籍学生8300多名。毕业生年均就业率达90%以上。
  学校先后开办过医士、护士、助产士、中医士、口腔医士、计划生育、药剂、医学影像技术等多个专业,还与昆明医学院、大理学院、云南省医专、曲靖医专、楚雄医专、上海卫校等省内外大中专院校联合办学。开办过临床医学、高级护理、药剂等大专以上专业。五十多年来,学校培养了2万多名毕业生,长期扎根于边疆民族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
  近年来,学校不断提高管理质量,提出了内涵建设的“一二三四五”管理思路。
  全校教职工凝心聚力,围绕推动红河卫校新发展的目标;树立以推动人的科学发展为办学根本和以学生发展需要为中心的教育教学两个观念;实行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手段的三项改革;推动管理能力建设、业务能力建设、职业道德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四项建设;着眼于职工素质、管理水平、教育教学水平、办学层次、师生员工效率意识的五项提高。
  一个以目标管理为核心,精细化管理为要求, “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都是教育者” 的办学环境已经形成。
  这一切,为学校向高等职业院校跨越发展夯实了基础。
  一点一滴的汗水,年复一年的耕耘,换来了累累硕果。
  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国家级红十字会示范学校,全国五四红旗团委、云南省文明单位、云南省文明学校、云南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云南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云南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红河州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30多部由本校教师主编或参编的教材专著先后出版,350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及学术会议上发表交流,取得20多项州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在全省卫校护理专业课统考中,连续6年获得全省第一名。
  这一切,都让我们见证了红河卫校的辉煌历史!
  这一切,都为红河卫校崭新篇章的开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院宣传片解说词之二:学校招生宣传片解说词:滁州学院


    滁州是安徽的东大门,与江苏南京市仅距50公里。滁州山清水秀,人文荟萃,全国四大名亭之首的醉翁亭景致优美。琅琊山,国家森林公园风光宜人。北宋欧阳修的《醉翁亭》和清初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家喻户晓。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和抗倭英雄戚继光妇孺皆知。滁州是革命老区,刘少奇等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地留下了光辉的业绩。1978年凤阳小岗村农民敢为天下先,首创农业大包干,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改革开放以来,滁州市经济繁荣发展,综合实力增强,成为南京“一小时都市圈”核心经济协作城市,是安徽省电子产品及其元器件的重要生产基地,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家电城,是全国46个制造业、信息地重点城市之一。
  滁州学院位于滁州市区的西南,相距仅1800米的南北两个校区都为风景秀丽的琅琊山所环抱。北校区园林特色鲜明,南校区现代化气息浓厚与风景区自然和谐,相互映衬。校园内四季树木葱茏,鸟语花香,环境优雅,景色宜人,是读书、治学的理想之地。
  滁州学院前身是1950年创办的滁州师范学校,1977年创建安徽师范大学滁县教学点,次年更名为安徽师范大学滁州分校,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为滁州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多科性本科院校——滁州学院。
  学校占地1500亩,图书馆藏书70万册,电子图书20多万册,中外文杂志1800多种。学校十分重视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建多个专业实验室。其中有省重点资助的CAI实验室,GIS实验室,CAD实验室和光源化综合实验室,与德国西门子公司共建工业设计研究室,在中国扬子电器团,博西华家用电器有限公司等多家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建立45个实习、实训基地。学校现有12个系,45个本、专科专业,其中本科专业28个。全日制在校学生1万多人,成人教育在籍生2500多人。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校大力实施教授工程、博硕士工程,加速学科带头人培养和学术团队建设,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学校现有的500多名专任教师中有教授、副教授120多人,博士、硕士220多人,外聘兼职教授和外国文教专家60多人。教师中有60多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和被评为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
  学校牢固树立以生为本、质量兴校、深化改革、规范管理意识,不断强化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贴近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发展就业率高、社会需求大、与经济社会紧密结合的学科专业,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注重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加强基础理论教学,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极营造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开展“百场专家讲座”、“博教论坛”,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定期举办“校园科技文化节”、“艺术展演大赛”等活动,提升学生人文科学素质。
  学校十分关心困难学生,实施国家助学贷款,设立“国家奖助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西门子奖学金”等,采取实施国家助学贷款、减免学费、发放特困生补助、增设勤工助学岗位等措施,积极帮助特困生顺利完成学业。
  学校坚持经济出题目、科研做文章和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工作思路,切实加强科研工作。近年来,成立了化工研究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研究所、中国凤画艺术研究中心、欧阳修研究中心等十个研究机构,完成省级以上各类研究课题260多项,出版专著教材6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2500多篇,分别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科研成果奖、优秀作品奖100多项。公开出版的《滁州学院学报》是学校重要的学术窗口。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近几年,先后邀请美国加州大学丁卫星教授、美国西部华盛顿大学辛迪教授、日本京都教育大学藤岛仓寿等知名学者来校讲学。同时选派教师到美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香港等地高校研修和讲学。并先后与韩国韩瑞大学、韩国木蒲科技大学结成“姊妹学校”,等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联合开办了“3+2”、“4+2”以及艺术设计专业“2+2”等校际合作人才培养项目。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为国家培养了2万多名品学兼优的本专科毕业生,培养各类专业人才1万多人,其他各项工作也连创佳绩。学校先后10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评为“全国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被评为“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安徽省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毕业生工作先进高校”、“高校招生工作先进单位”、“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军民共建先进单位”、“花园式单位”,有两个班级获得全国先进班集体,有十多个党组织支部被评为安徽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有近千名学生在全国、全省各类竞赛中获奖,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2007年12月,中国共产党滁州学院第一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大会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目标和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目前,全校师生员工正在新一届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凝心聚力,励精图治,为把学校建设成为教学质量较高、综合实力较强、特色鲜明、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的多科性应用型本科院校而努力奋斗!

深度配音 - 未加载声音
00:00
00:00
联系客服
请加Q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