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宣传片解说词(3)

浏览人数:1

高中宣传片之一:

 

  在景色秀美的海城市海西新区,在风光旖旎的澄洲湖畔,崛起了一所奋进的学校,这就是有着65年历史的辽宁省示范性普通高中——海城市高级中学。在海城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的亲切关怀下,伴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春风,迎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和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大潮,借助老校区搬迁的有力契机,这所刚刚迁入新校区三年的学校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今天,让我们走进这所有着悠久历史的名校,去领略她那艳丽的办学特色与风采①  校园篇-----神清气爽美景,设施功能完备海城高中跨入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后。2010年9月,海城市政府站在历史的高度做出科学决策,投巨资使海城高中如期迁入新校区,使海城高中办学条件发生了质的变化。今天的海高新校园,塑胶操场平坦翠绿,明亮的教室书生朗朗,绿树红楼掩映其间。教学楼、宿舍楼、科技馆、艺体馆、师生服务中心、大型多功能演播厅完备齐全,科技馆内的各种理化生实验室、通用技术教室一应俱全,篮排足球场地规范而标准。新建了现代化的高标准、数字化的校园网和安防监控报警系统,实现了学校的管理数字化和安全防控一体化。全校现有60个班级,245名教职工,近3000名学生,是一所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名牌学校。
  ② 教师篇-----关注教师成长,铺就成功之路海城高中采用了集备、结师徒对子和请优秀专家来校讲学等多种方法,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学校设专项资金,鼓励教师参加专业化培训及教研活动。自2004年以来,学校每年都从东北师大、陕西师大等院校引进优秀毕业生充实到教师队伍中,还与辽师大共同举办了研究生课程班。现在,全校有72名研究生以上教师,有特级教师一名、海城市优秀专家一名,鞍山市首席教师10名,高级教师114名。涌现出了一大批教学能手和师德标兵,造就出一支德艺双馨、敬业奉献、廉洁高效的专家型教师队伍。
  ③ 教学篇-----课改主导彰显,教学相得益彰“喜作春泥育桃李,甘为红烛照诗书”。60多年的薪火相传使海城高中沉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立德树人、关爱学生,全面发展、特长突出,造福社会、兴旺国家的光荣传统。学校认真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2003年探索出一套系统的“导悟研评”教学模式,如今借助新课程改革的契机,构建了“自主、合作、探究、展示、提升”的高效课堂教学法。备课时要求老师做到“三定、六统一”和“五研八备”,课堂上做到“一课、两案”和三维目标的评价标准。学校重视课堂教学改革,不断优化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从九·五和十·五、直至十·一五、到十·二五都以国家重点科研课题为龙头,牵动各年级、各学科全方位地进行教与学的改革。实现了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和手段进行教学,被省教育厅授予辽宁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先进集体。学校率先开展教学开发周活动,吸引一批批教师为海城乃至鞍山教学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在鞍山地区实现网上阅卷和诚信考试,使教育教学更加规范,让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校训得以新的弘扬和光大。学校对外交流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先后与日本富山学校、美国克莱高中结成友好学校,定期选派师生互访,通过奥赛有10余名同学考入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全国10所名校。现在,学校已成为北京大学、天津大学、东北大学等名牌大学优秀生源基地。
  ④ 科研篇-----实施科研兴校,研学特色突出学校学校坚持科研立校,特色立校,承担了《国本课程校本化的研究》,教改立项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有10项、鞍山市级41项。教师撰写的创新教学的论文和教学设计,有数十篇在国家级学术会议和刊物上交流并获奖。在鞍山市教育学会组织的征集评选省、市教育学会优秀教育科研成果活动中,海城高中共有33份优秀科研成果分别以研究报告、学术论文等形式申报参与评审,均获辽宁省教育学会2010年优秀科研成果。在国家级学术会议上发表交流论文近百篇,有数十篇获奖。学校先后荣获了全国学习科学研究先进集体,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创新学习研究与实验优秀实验学校,全国教育艺术优秀实验学校等荣誉。
  ⑤ 学生篇-----未来成长聚焦,生命音符跳动海城高中秉承“和谐、自主、创新”的办学理念,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学校以《中学德育大纲》为依据,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基本内容,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养成教育为基础,不断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贯彻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办学方针。学校积极探索大德育模式,体现出了分阶段、制度化、重陶冶三个特点。高一的“行为规范教育”,高二的“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教育”和高三的“理想前途教育”,而诚信与爱国主义教育自始至终贯穿其中,对每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学校设有心理咨询室,编印下发《德育工作手册》。周一的升旗仪式、高一军训、高三的毕业典礼以及“五四”红歌赛、法制报告会、应急疏散演练等系列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审美、辅智、健体、安全教育。
  学校不断强化对体育、音乐、美术特长生的培养,在三个年级学生中成立了书画、篮排足、乒羽毽、声乐舞蹈、棋类、摄影、疯狂英语、器乐等8个社团,还成立了《春笋》文学社和志愿者队伍,这9个社团成员达300多人,常年开展活动。几年来,海城高中先后有百余名艺术生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等国家重点大学。特别是为上级院校输送了大量优秀体育人才。学校在省中学生健美操大赛和篮排球比赛中屡创佳绩,多次获奖。学校获得了全国魏书生教育艺术优秀实验学校,并成为全国青少年冰心文学大赛文学创作基地。被国家教育部和体委确定为国家体育人才培养试点校和国防教育基地校。
  ⑥ 助学篇——携手助学联动,善举蔚然成风学校捐资助学有着光荣的传统,并与时俱进,不断发扬光大。在社会各界多次向学校伸出援手的同时,师生间的互助活动更是蔚然成风。学校近年来荣获了辽宁省城乡大手拉小手先进集体,辽宁省、鞍山市文明单位,海城市红旗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学校每年在三个年级中共评出180名贫困学生,为他们每人免除了600元学费和120元宿费。还根据实际给几十名生活困难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让他们在食堂免费就餐,对高三的特困学生每人每月给补助200至400元钱。当了解到李悦娴同学家庭生活困难和5岁的弟弟患白血病的特殊情况后,不仅免除了其学费、宿费,全校师生还为其捐资8万多元。学校成立了“爱心联盟”,设立了联盟基金专用卡,为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同学捐款。还与市内牛庄、析木、腾螯等五所普通高中及孤山镇黑金村小学结成共建对子,全体党员为黑金村小学捐款二千多元,捐赠学习用品上百件,还赠送了价值7000余元实验仪器、体育器材。团委、学生会组织为抚顺石油二厂子弟中学患病学生秦巍巍捐款一万多元,为中国慈善福利基金会捐款近3000元。学校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捐款等活动,全校师生仅向四川汶川灾区捐款就达17万多元。从2008年起,65547部队在学校设立了助学奖励基金,每年都捐出10万元用于资助和奖励师生。中国益民文化基金会、后英集团、宏基电脑公司、开发区公安派出所干警、企业家王秀锦、陈阿超等也多次来到海城高中参加捐资义举,并鼓励同学们勤奋学习,立志成才。
  ⑦ 党建篇-----旗帜凝心聚力,先锋大放异彩校党委创造性的开展新时期党建工作,在健全组织机构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教育教学这一中心,积极组织广大党员和全校教职工投身到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了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党委积极组织开展学习,加强党风、党性、党纪教育。在加强师德建设上,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廉政建设的规定》,与全体教师签订了清廉从教《承诺书》。校党委努力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开展了做“郭明义式的模范党员教师”系列活动。党员和积极分子队伍不断壮大,仅两年来,有300多名师生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参加了业余党校培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18人。仅两年来就有7名教师、20名学生光荣入党,为党组织增添了新的血液。学校积极创建优秀职工之家,定期为教职员工进行体检,对贫病、婚育及丧事的教职员工走访已成制度化。如今,全校人人齐聚在党旗下,形成了团结和谐、奋发向上的浓厚氛围,展现出了海高人所特有的精神品质——立志创新、包容博爱、诚信和谐、笃学奉献。
  ⑧ 荣誉篇-----硕果累累飘香,饮誉临溟大地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2005年以来海城高中一本、二本、三本以上进线率逐年提高,先后有4名同学被北京大学录取,2名同学被清华大学录取;9年来600分以上人数累计达302人;有数十人被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南开大学、上海交大等全国11所名校录取,并有多名同学被保送到中国科技大学和南开大学等院校。为此,每年市政府在海城高中召开高考颁奖大会,拿出资金对师生进行重奖。2011年教师节,《辽宁日报》以半个版的篇幅刊登了海城高中的先进事迹。校党委被省教育厅评为辽宁省先进党组织,学校被鞍山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先进集体,被海城市委、市政府授予模范学校。
  这些成绩和荣誉饱含着各级组织与领导的关爱,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铁映等各级领导都曾来校视察,特别是海城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的领导多次到校,对未来发展寄予了殷切的希望和要求。
  三尺讲台传薪火,辽南名校沐春风;满园奇葩竞争艳,春催桃李花正红。昨天的海高培养出了尹德征、关锡友、李方勇为代表的一代社会精英和时代骄子。他们成为我国运载火箭、数控机床、飞机制造领域的领军人物。今天,勤劳智慧的新一代海高人正蕴育希望,以汗为墨,在灿若星河的海城高中历史发展进程中,书写着更加壮美的华章


高中之二:

 


  沈阳市第三十中学是一所省级重点高中、辽宁省示范性普通高中、省模范学校和省文明单位标兵。学校创建于1953年,现占地12万平方米,有34个教学班,教职员工134人,学生近1800人。
  德育是学校工作的灵魂。学校始终坚持把德育工作摆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为了确保德育工作的顺利实施,为学生的完美发展打好基础,我校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按照美的规律育人”为办学理念,以“五学会”为教育目标,以人生教育、理想教育、人格教育、心理教育、科技教育、养成教育等教育为基础,坚持“继承、发扬、改革、创新”和“超越自我,追求完美”的校园精神,加强德育管理,健全德育机制,全面推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为学生完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上级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我校的德育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先后获国家级校园环境文化艺术建设先进单位;辽宁省模范学校;辽宁省文明单位标兵;省美育先进示范校;沈阳市德育工作创新奖;市对外开放窗口学校;区师德建设先进单位等数十个荣誉称号。
  我校不断完善校长负责德育工作的体制,成立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建全了德育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党支部、德育处、学年组、班主任、班科集体、学生会、团委等共同落实。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思想政治工作优势,积极参与学校德育工作的决策和管理,做到党政各部门分工不分家,齐抓共管,指挥灵活,步调一致,信息畅通,从组织上保证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
  二、建设高素质的德育工作队伍1、加强对德育骨干教师的培养和指导。学校将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懂管理,肯吃苦,乐奉献,师生威信高的教师选拔到班主任岗位上,让其发挥作用。为提高班主任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我们定期召开班主任培训会和经验交流会;举行班主任论坛和班主任工作研讨会;开展“青蓝工程”实行老带新“结师徒对子”活动,进行传帮带;组织班主任外出参观学习;实行班主任工作例会制、考核制,以此强化班主任工作能力的培养;学校千方百计提高班主任待遇,关心班主任的生活和困难,保证班主任队伍的稳定,使班主任心情舒畅、愉快地投入班级工作。
  2、加强学科德育,实行全员德育的工作制。为克服德育与其它学科教育脱节的现象,我校在高度重视班主任这支德育骨干力量培养的同时,加强学科德育工作,强化班科合作,使学校德育工作做到“人人德育,事事德育,时时德育”。每名教师都把育人工作作为教育工作的一个重点,在学科教育的同时,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学校党支部以师德建设为核心,以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思想觉悟为重点,大力推进“师魂工程”、“名师工程”、“青蓝工程”和“培训工程”等“四项工程”,使教师树立现代的教师观和学生观,做到“以人为本,以德育人,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3、增强教辅人员的德育意识,调动其育人的积极性。学校制定了后勤人员为教学服务的各项规章制度,实行严格考核,并设立了“服务育人奖”。每年将工作成绩突出,各项工作考核优秀的后勤人员评为“服务育人先进个人”,并给予物质奖励,充分调动了后勤人员服务育人的积极性。
  学校在德育工作中,重视调动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并运用各种激励机制,极大的调动了全校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学校每学期投入资金均在十万元以上,逐步提高教职工福利待遇,处处体现了“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的管理宗旨,使教职工队伍稳定,达成了育人共识,形成了育人合力,开创了“人人德育、事事德育、时时德育”的德育工作新局面,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以人格的完善为本,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人格是做人的核心。人格教育是塑造学生完美人格的教育,是以德育为主,诸育综合施教的系统工程。我校以培养学生完美人格为根本,全面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一)开展“3343”工程,创建特色德育。
  1、抓好“三格”。“三格”即性格、品格和国格。德育工作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完美的品格和高尚的国格。学校以爱国主义为主线,以中华传统美德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基础,分层次、分年级开展教育活动,如:高一开展规范养成教育;高二开展提升层次教育;高三开展理想前途教育。通过加强心理指导和训练,加强法制安全教育、特殊学生的帮教及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促进了高一学生良好的性格、高二学生完美的品格和高三学生高尚的国格的形成。
  2、抓好“三校”。“三校”即新生军校、青年党校和家长学校。(1)新生军校:学校把国防教育和“军训育人”思想贯穿于军训工作全过程,每年新生入校必须参加军训,接受国防知识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校风校史、校规校纪、爱校教育,接受安全教育,内务卫生建设教育,通过开展阅兵式,分列式,会操比赛,拉军歌比赛,拔河比赛等活动,使学生在军训中增强了国防观念,加强了组织纪律性,培养了团队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塑造了良好的行为规范。两年来共有1100多名学生从军校毕业。(2)青年党校:学校党支部坚持以党建工作带动团的建设,成立了青年党校,通过上党课,在青年学生中开展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和理想前途教育。通过青年党校的学习教育,促进了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自1985年起,我校青年党校已结业15期,结业学员近千人,其中有51名学员光荣入党,261名学员被列为非党积极分子。区青年党校现场会在我校召开,我校青年党校工作和党建带团建工作在区里做了经验交流。(3)家长学校:为了提高家教水平,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促进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我校成立了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家长会,请专家或优秀毕业生家长传授教育子女经验,学校领导也亲自上课,并赠送家教教材,投资2万多元,还就如何教育学生的一些问题与家长进行研究,开展家教问卷调查,使家长明确了在未成年人的教育中家长的责任,并自觉做好家庭教育工作,同时以身作则,给子女作榜样。我校的家长学校工作被评为区优秀单位。
  3、抓好“四地”建设。建设学军(解放军汽车训练大队)、学农(城郊乡前谟村)、学工(热电股份有限公司)、学法(区法院)基地,完善育人渠道。学校制定了严格的基地活动制度,开展了参观军营、参观工厂、参观农村、参观法庭案件审理等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听国防教育、法制教育讲座;开展模拟法庭、知识竞赛等活动进行遵纪守法自我教育,充分发挥基地的育人作用。
  4、抓好“三班”建设。“三班”即规范“值周班”、“达标班”、“模范达标班”。学校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实施“值周班”制度,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不仅加强了学校的常规检查,还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通过执行规范“达标班”、“模范达标班”评比活动,促进了学生良好文明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养成,充分调动了学生自我规范、自我完善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二)丰富德育建设的活动载体。
  学校精心组织创新周一升旗仪式,利用周会、班团会、晨检等途径,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落实各种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成立了多种学科兴趣实践小组(铜管乐队、美术活动小组、无线电测向小组、学科兴趣小组);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爱心工程”捐助互助活动、青苹果系列活动(校园广播、周报、板报、团报、文学社、记者站)和开展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冬令营”等大型活动,学校每年投入资金在三万元以上;注重发挥榜样的力量,在学生中评选“希望之星”、“科技之星”、“体育之星”、“艺术之星”、“全面发展的中学生”等,请优秀毕业生回校作报告;发扬“一个都不能少”的人文精神,每学期为特困生减免各项费用在万元以上,党支部还组织全体党员与贫困生结帮扶对子,为贫困生献爱心,2005年6月全体党员走访了全区9个乡镇,16个自然村的贫困生家庭,为贫困生捐款5400元,还为贫困生家庭送去了棉被、面粉、挂面、牛奶等生活用品;学校还制作了“德育园地”校园德育网站,实行德育网络化管理。
  自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建设》以来,我校进一步加大德育工作力度,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全面推进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一是完善常规管理,坚持依法育人。学校依据国家法规,严格落实《中学德育大纲》、《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法规,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了学生管理系列常规,制定了《三十中学学生手册》,有效规范了学生“会做人、会学习、会健体”的行为。
  二是严格常规检查,强化规则意识。通过校会、周会、班级晨检,主题班、团会,反复强调常规要求,制定严格的检查细则,责任明确,奖罚到人,实行个人扣分累计,促进了各项常规制度的落实和学生良好文明习惯的养成。
  三是创建“文明走廊”,养成文明习惯。学校结合实际,以走廊建设为切入点,制定了《文明走廊要求》,开展创建“文明走廊”活动,把学生应具有的一些基本的道德要求细化为若干种行为表现,将文明习惯养成教育贯穿始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和品格。
  四是评选“文明学生”,发挥榜样激励作用。为配合文明走廊建设,我们制定了《文明学生评选要求》,在全校实行“文明学生”评选。注重抓优秀典型,加大宣传、表扬力度,起到了鼓励先进,激励他人的作用。目前,我校学生能够做到举止文明,谈吐文雅,活动规范,劳动积极,尤其是文明礼貌修养有了很大的提高,无论何时何地,学生见到老师或客人都会主动敬礼问好,得到了校外人士的好评。
  四、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创造和谐的德育氛围。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素质。学校投资近四千万元进行校园环境建设:古朴典雅的教学楼、办公楼、科技楼,现代化的信息楼、体艺馆,清静优雅的生活区,长江黄河景观路,“日坛”、观赏池景区以及校园标志性主体雕塑“托起明天的太阳”,充分反映了三十人追求“真、善、美”的理想;景观雕刻“认识自己”、“感悟生命”、“创新”、“探索”,教室内“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名句发人深省,引导学生完善自我,追求完美;名生榜,优秀毕业生榜、高考金榜、各项活动展示板,更是激励学生奋发图强,再创辉煌。目前,我校已建成了一个“高起点、高标准,现代化、有特色”,集“人文性、艺术性及教育性”于一体的沈阳市标志性校园,陶冶学生性情,催人奋进。
  2005年高考,学校再次以国本进线率近50%,本科进线率几近100%,学生最高分631分,为郊联体前列而再一次得到社会各界的瞩目和认可。
  经长年的文化积淀,学校形成了高尚、健康、科学、优美的校园文化氛围,“严谨、求实、文明、进取”的优良校风和“超越自我,追求完美”的校园精神。目前,全校师生正以创建国家级示范校、办人民满意学校为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建设一个现代化、有特色的三十中学,培养更多符合时代要求的高层次、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深度配音 - 未加载声音
00:00
00:00
联系客服
请加Q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