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工作专题片之一:街道工作:谱写和谐城南新篇章
抓住机遇 务实勤勉---谱写和谐城南新篇章----兴仁县城南街道办发展侧记兴仁县城南街道办事处地处县城区南部,东与李关乡接壤,南与雨樟镇为邻,西临真武山街道办,北与城北街道办相连,东北接东湖街道办。是兴仁县城区的四大街道办之一。城南街道办下辖城南社区、洛渭屯居委会、杨泗屯居委会、田坝居委会。总人口21000人。
城南街道办事处自成立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班子上下一心,在XX书记的带领下,紧紧围绕“重民生、保稳定、促发展”这“三个确保”目标下基层、走田间,全面落实各项工作和任务,使之取得了跨越式发展。
一、着力打造特色优质农业示范基地,城南街道办事处属于典型的城乡结合部,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带动城乡同步一体化发展,提高农业技术实行“走出去、请进来”战略先后派..到...学习街道办一直把农业发展作为重点工作,致力于积极推动农业升级,调整为产业结构,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提高农业生产抗御风险能力,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和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全力打造休闲、生态、观光农业。
1、加大科技兴农力度切实抓好示范点建设 结合城南区位与农产品资源等优势,目标和菜蓝子基地的规建成1200平方米的阳光温室大棚示范点。积极推广良种良法,建成田坝1000亩水稻旱育稀植、500亩无公害蔬菜种植、洛渭屯40亩水稻旱育稀植种植集中育苗、杨泗屯1200亩蚕豆规模四个种植示范点。( 备注,重点补充特色生态观光农业部分,草莓和紫番茄,并加上种植户的采访。 )
2、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以打造特色生态农业为重点,充分利用洛渭屯 “龙角茶”获得驰名商标、省优产品的品牌效应,发展壮大“龙角茶”产业。通过发动群众、统一规划、整合土地、提供茶苗、技术扶持等方式扩大种植规模,已新增实施完固所组茶叶规范化种植500余亩。利用荒山、坡地发展经果林,杨泗屯斑鸠寨美国黑李种植取得成功,斑鸠寨100余亩经果林基地经济初见成效,亩收入达到20000余元,洛渭屯100亩核桃基地已初步建成。
3、发展农村新经济组织带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2009年5月,通过政府引导扶持、群众积极参与,在洛渭屯居委会成立 “兴仁县龙源农产品生产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争取扶持资金25万元,建成400亩规范化茶叶基地、40亩水稻旱育稀植集中育苗示范基地,同时,协调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资金解决了协会办公场地及生产加工车间,实施统一种植、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的一休化农村经济组织模式,为加快土地流转,推进土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创造了新的发展路子和条件。备注,补充薏仁米生产加工基地的资料4、大力抓好林业经济,推进生态建设针对林业工作实际,及时调整和充实了街道林场领导班子,大力推进街道南部林业产业带建设,补充林业经济部分二、打开基础设施建新局面街道办自成立以来,将改善基础条件,促进经济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抓好落实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下,完成田埂沟渠、大岩洞山塘,砸子门至望城坡7.2公里通村公路维修改造。充分发动群众投工投劳、自己动手。完成洛渭屯、杨泗屯两个居委会24个村民组共25.5公里所有通组公路硬化工程投入使用使两居之间形成了四通八达的水泥路网。柏秧树1.18公里通组公路硬化投入使用。城南综合市场的建成和投入使用,解决了城南境内占道经营脏乱差的现象并积极完善管理模式,达到了管理市场,盘活市场的目的,既解决了亏损企业的生存又盘活了资源。并完成田坝居委会汪家寨一、二组、新寨组200余户800余人的城市自来水管网建设。改造、改扩建洛渭屯居委会、城南社区居委会党员活动室新建田坝居委会便民利民服务中心投入使用。极大地改善了社区群众的工作、生活和休闲娱乐。
三、城市建设管理、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落实属地管理职责,加强城市管理工作。以“管责结合、长效管理”为目标,努力在实施有效管理、提升文明程度上下功夫推动工作关口前移,将创建文明卫生城市工作纳入社区,居委会,的常规工作,对责任区域全面进行包干保洁,对乱贴乱画实行专人清理。同时把环境卫生监督和提升文明程度相结合,专门成立街道办事处城管中队,配备专门人员和工作用车,抓好市场、背街小巷、学校周边、饮食摊点等重点区域环境卫生整治,在督促居民户、经营户做好保洁的同时,积极宣传环境知识,培养其爱护环境意识。城区责任区域全面做到一天一清扫、一天一清理,环境卫生状况有了较大的改观。
为抓好土地管理工作,以“堵新清旧、长效管理”为目标将城市“违法用地、违法建设”清理整治工作纳入常规化、规范化轨道,建立日巡查、奖励机制和责任机制,对街道辖区进行全天候监控、巡查。对于辖区农村居民申请建户,积极主动介入,对于符合“农村一户一宅”用地条件的,及时予以受理,对于不符合条件的,及时予以说明原因。初步形成街道办事处负总责,各居委会社区分级负责,部门联动,发动群众支持参与的快速反应机制,有效遏制了辖区“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的发生,推进了城市建设储备用地工作的开展。积极完善被征地农户生活保障制度,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保证街道所有被征地农户生活保障金足额、按月发放。
社区在推进“两基”、“普实”迎“国检”工作中,严格落实“控辍保学”包保责任制,狠抓“控辍保学”,通过全街道干部、教师的共同努力,街道“两基”、“普实”工作已顺利通过国家复查验收。辖区内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98%。
另外,加大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组织抓好本辖区的传染病防控工作,实现本辖区内无重大疫情发生。一个社区和3个居委会公民绝大部分都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9%。
落实城乡低保和帮困救助工作对街道城乡低保户进行清理登记、民主评定,坚持落实“应保尽保”,取缔超标准、不符合条件施保。
在4个社区居委会成立了治安联防队、调解委员会,有效整合调解、综治社保、综合协管,辖区内治安、城市管理以及矛盾纠纷及时得到合理解决,使群众生活更安心、放心! 结尾回望过去,我们在党的正确领导、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展望未来,城南街道建设任重道远,但前景十分美好,面对新的征程,我们深感责任重大。面对发展的新形势,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将继续以“科学发展、富民强街、构建和谐”的目标,建设“生态城南、富裕城南、平安城南、和谐城南”
群众工作专题片解说词之二:政府部门工作汇报专题片解说词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坐落在湖北省西南边陲,群峰竞秀的武陵山腹地,是全国最年轻的自治州。这里民族风情浓郁,物产丰富,风光奇绝,素有“鄂西林海”、“华中药库”、“烟草王国”和“世界硒都”的美誉。
长期以来,上级领导部门和各级领导,十分关注恩施州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恩施州的组织工作给予了十分重要的指导和关怀。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俞正声,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时任中组部组织局局长的欧阳凇,中组部组织局副局长康伦成、省纪委书记、时为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的宋育英,省政协副主席、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武清海,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现任宁夏自治区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徐松南,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张兆本、翟天山、周崇堂、陈绪群等领导先后深入恩施,对我州党建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进行调研和指导。
在上级领导部门、各级领导和州委的正确领导下,州委组织部历届领导班子思想统一、步调一致,始终按照组织工作的长期规划和目标,围绕全州工作大局,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主线,积极探索和推进新形势下的组织工作,为全州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立足基层抓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恩施州始终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高度重视,长抓不懈;州委专门成立了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常委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并先后出台了《中共恩施州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决定》以及有关农村、社区、企业、机关学校等基层组织建设的指导性文件近20个。
在实践中,恩施州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坚持围绕全州工作大局和形势要求,确定不同时期的党建工作重点,从“建阵地、强组织、抓管理”等方面,有计划、有步骤、有主次地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全州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实现了渐进式地整体推进。
(字幕:截至2005年底,全州共有党的基层组织7610个,其中基层党委195个、党总支部529个、党支部6886个。全州党员总数为139146名,其中女党员20097名,少数民族党员73911名,大专以上学历的党员27738名。)
为了谋求基层组织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恩施州充分利用“三级联创”、“学推办”、“双建双带”等活动成果,充分利用向重点贫困村派驻工作队、选派党建指导员的成功经验,开展了建强村级组织、建设文明新村的“两建”活动。
在推进“两建”活动的过程中,全州组织部门以选准配强村级领导班子、健全村级配套组织、规范村级组织活动、完善村级规章制度、推进村级民主政治建设和“五改三建”为主要内容,(字幕“五改三建”:改水、改路、改厨、改厕、改圈,建好沼气池、建好村民住房、建好致富园。)在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素质的同时,引导农民向富裕、民主、文明迈进。
恩施州的这一做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俞正声等领导给予了充分肯定;《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半月谈》等媒体也进行了宣传报道;周边省、市前来参观考察的人员络绎不绝。
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到2003年,全州还有950个行政村没有办公场所,“议事无场所、办公无地点、行为不规范、活动无计划”的问题比较突出。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恩施州决心用3年时间解决这950个村的办公场所问题,并将这项工作命名为“950工程”。
州委州政府及时下发了“950工程”实施方案,要求新建村办公楼不少于120平方米,原则上达到“四室一厅”(字幕:“四室一厅”即……)。按照“筹集资金新建一批、盘活闲置房产改造一批、协调部门资产利用一批”的建设思路,采取“六个一点”的(字幕:“六个一点”即……)资金落实办法,切实解决“950工程”建设的困难和问题。经公示核定,到2006上半年,全州已累计到位“950工程”资金3000多万元,全州“950工程”建设任务全部完成。
采访同期声:(重庆市酉阳县车田乡金田村村民 付中宣谈:我感觉你们湖北人敢想敢做,你们的干部对老百姓真心真意的。
在村级组织阵地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后,恩施州以“四有五化”为目标(字幕: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有场所议事,活动经常化、阵地规范化、决策科学化、管理法制化、村务公开化),大力开展农村基层组织的规范化建设,实现了农村基层组织接待群众由原来的约时间约地点向坐班制转变,村级事务由原来的“包包账”、“糊涂账”向全面公开转变,村干部由“走读”向“住读”转变,村干部的职能作用由“指挥型”向“服务型”转变。广大农村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状况也随之改善。
采访同期声:(恩施市鼓场坝村村民 卢昌国)我们经常到村办公室看书 看报 看电视,了解政策 形势,学习种田技术等,就说那个村务公开栏,村里有哪些收入,哪些开支,都一清二白,老百姓没有什么怀疑哒,老百姓办事,在村委会直接就办了,我们鼓场坝人,老一辈少一辈都感到有信心,如果不建办场所的话,那我们鼓场坝村……跟两年前比,就没有什么分别,没有变化。
恩施州的成功经验引起了中组部、省委和省委组织部的高度关注,为推广恩施州的经验和做法,2005年9月,省委组织部在恩施召开了全省农村基层组织阵地建设现场会。
现场及代表同期声来凤花鼓:(黑转)
近几年来,恩施州以“950工程”为切入点,在基层党建中大力实施以“组织安家,党员安家”为主要内容的“双安工程”,开展以“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为主要内容的“双找”活动,切实帮助基层党组织解决办公活动场所,帮助党员找到党组织,为党组织开展活动、党员发挥作用搭建舞台。
针对城市社区办公活动场所征地难、成本高、面积大等特点,恩施州采取社区资源共驻共建、共有共享的方式,解决社区组织办公活动场所问题。目前,全州72%的城市社区有了自己独立产权的办公活动场所,其余的已按国家发改委和民政部要求,编制了建设规划。
恩施州以健全和拓展社区党建网络为重点,采取属地为主、条块结合、服务与管理并重的办法,依托“改制企业党员进社区”和“双找”活动,城市社区和“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扎实推进,恩施市小渡船街道、舞阳大街社区和建始县广润社区,被命名为“全省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示范区”。
为了加强对流动党员的动态管理,恩施州按照“双联双管”制度,对流动党员流入地的党组织和流出地党组织实行双向联系、双重管理,通过开展设立党员示范岗、划分党员责任区、结对帮扶等活动,引导流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并采取发放公开信、张贴公告、建立联络服务站、上门走访、网上联系等方式,对全州6728名流动党员进行了调查,建立了流动党员信息库。
基层组织建设的成果,直接推动了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机制创新。州委组织部将机关、社区与农村党支部共建机制列为重点创新工作,广泛开展城乡“手拉手”党支部活动。通过社区党员和农村党员的互访、互帮、互学,实现了资源互补、党员互训、工作互动和同步推进。
省委组织部把咸丰县确定为党代表直选工作试点县后,州、县两级党委高度重视,组织部门直接制定方案、组织实施,为全州乃至全省党内选举制度改革创造了经验。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不断推进,直接促进了全州三个文明建设,为全州改革发展稳定和和谐恩施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也为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奠定了基础。
恩施州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各级党组织充分利用基层组织的建设成果,把学习教育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强化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深刻的党性分析,办好事实事,坚持边学边议、边查边改,全州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征求意见阶段,全州开展了“党员先进性具体标准”和“我为党旗添光彩、为工业兴州献一计”的专题大讨论,为全周工业理清了发展思路,完善了发展战略,确定了发展重点,形成了“全党抓发展,发展抓经济,经济抓工业”的工作格局。恩施州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受到了省委巡查组以及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俞正声等领导的充分肯定,也受到了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
经过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洗礼,恩施州的广大党员干部的党员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大局意识明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等各项工作稳步上升。今年以来,恩施州农村经济开局良好,工业经济正在升温,沪蓉高速公路、宜万铁路、机场改扩建及水布垭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财政金融运行平稳,招商引资、社会保障和劳动就业等工作成效明显。整个“先进性教育”活动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好评。
采访:村民责正风清好选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近几年来,为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州各级组织部门积极推进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突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强化干部宏观管理,干部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恩施州以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为重点,把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作为增进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围绕增加数量、提高质量、优化结构的总体要求,狠抓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考察现场(上海):恩施州采用党校、行政院校、民族干校“三位一体”的办学模式,积极争取在中央党校、省委党校、省内各大专院校以及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举办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班。坚持选派少数民族干部到中央、国家机关、省直机关、经济发达地区、和基层挂职锻炼,坚持轮岗交流,拓宽少数民族干部的视野。积极选拔女干部、党外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
(字幕:截止2005年底,全州共有少数民族干部45696人,占干部总数的61.4%,女干部23540人,占干部总数的31.6%,35岁以下的27802人,占干部总数的37.3%。)
为了替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储备充足的人选。州委组织部进一步完善了后备干部信息库,改进和加强了选调生的管理、培养和使用工作,截止2005年底,全州共选调了150多名优秀大学毕业生到我州乡镇基层工作,其中6人已经分别走上厅、处级领导岗位。
为了坚持正确的用人思想和标准,州委确立了鲜明的用人导向。按照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明确提出了“四用四不用”的用人理念,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字幕:即用肯干事会干事的,不用只“当官”不干事的;用说实话办实事的,不用投机取巧、弄虚作假的;用勇于改革、不断进取的,不用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用坚持原则、公道正派的,不用拉拉扯扯、以权谋私的。)
在广泛学习宣传《干部任用条例》的基础上,州委及州委组织部坚守基本程序,严把关键环节。在坚持“民主推荐、组织考察、酝酿协商、讨论决定”等基本程序的同时,十分重视干部初始提名,并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规范初始提名的有关实施方案和基本工作程序。
“初始提名”的实施,不仅把“暗箱操作”的可能性扼杀在初始阶段,而且把提名上的失误控制在最小范围。近两年来,恩施州对一些群众反映较大的干部作出了不予提名和不予任职的处理,全州提拔重用的108名副县级以上干部,民主推荐得票均位居前列。
为把“集体讨论决定”落到实处,1999年以来,州委常委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始终坚持票决制,对县市党政正职实行了州委全委会无记名表决投票制度。这一做法也得到了省委组织部领导的高度评价。
州委组织部明确提出了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管理的“三个一律”,即:本地本部门没有职数的一律不得呈报,对超职数配备的要求一律不予同意,对超职数配备的方案一律予以否决。还先后对各县市编制、职数情况进行了清理,制定并实行了州直机关职数使用审核备案登记制度。
(字幕:州直机关核定县级领导职数408名,实际配备381名,空缺27名;核定县级非领导职数99名,实际配备65名,空缺34名。
制度建设是增强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的根本。近几年来,恩施州先后出台了《2005—2008年恩施州深化党政干部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等系列配套改革措施。提出了公开公正的民主推荐、全面系统的考察评价、科学规范的干部任用、公正有序的竞争激励、切实有效的培养教育、严格的监督约束等“六大机制创新”。实现了全州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由单项突破转向整体推进。为我州探索了一条既坚持党内民主和群众路线,又不同于传统方法的干部选任新路子。
招考现场: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已经成为恩施州一种重要的干部选拔任用方式。2004年,州委报经省委组织部批准,在州直机关拿出16个副县级领导干部职位面向社会公开选拔,州内外共有550人参加竞争。党政机关内部竞争上岗实行了制度化、经常化和规范化。
为了切实加强对选人用人工作和领导干部的监督,州委和州委组织部认真贯彻《监督检查办法(试行)》,以严把领导干部“入口关”、强化上级监督和领导班子的内部监督、完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等为重点,建立健全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机制。
(字幕:2003年以来,州委组织部共查处违法违纪案件725起,处理736人,145人被降职使用、辞职或辞退。)
筑巢引凤聚贤才全国全省人才工作会议召开后,州委、州政府及时召开人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人才强州”的战略。州委组织部紧紧围绕这一战略和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以凝聚人才为目标,在人才资源开发、培养、使用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州委组织部通过人才工作调查研究,摸清了全州人才队伍总量、素质、结构以及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等基本情况,对周边地区人才工作进行了考察和比较研究。围绕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对全州130多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行人才调研,形成了服务“工业兴州”战略人才工作方案。为州委、州政府编制《恩施州“十一五”人才规划》、研究提出“大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等意见和为我州人才工作政策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近几年来,恩施州在全省率先打破身份、地域界限,降低学历、年龄“门槛”,制定优惠政策,抢抓国家和省对西部地区实施人才援助的机遇,引进了大批优秀人才。
手术现场州中心医院通过“胡萝卜工程”,以12万元的最高年薪,先后从北京、辽宁、山东以及军队和高校引进40多名教授、博士和硕士生。目前,该院综合实力已跻身湖北省市州级医院前五名,位于武陵山区同类医院前列。
恩施州还把引进资金、项目、技术和引进人才结合起来,通过技术入股、合作经营、聘请顾问等形式广招贤才。
采访同期声:近几年来,一批中科院院士、清华、武大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博导专家,以技术入股等形式,在八峰药化担任高层管理或技术骨干,还迎来了博士后工作站在我们公司的落户。
人才引进为产业做大做强注入了强劲动力,八峰药化公司现已成为全国氨基酸行业前四强,产品远销美国、日本等地。
按照省委组织部的统一部署,恩施州在认真做好科技副职的管理和轮换工作同时,争取了国家部委和省直有关单位常年派人来我州挂职,中组部和团中央选派西部地区“博士服务团”来我州服务。
长期以来,恩施州以盘活本地人才存量为重点,全方位们开展人才培训工作,抓人才的培养锻炼。在实际工作中,恩施州充分发挥党校的主阵地作用,围绕党政人才培养,开办了县干班、乡干班、中青班、科干班、信访干部班、妇女干部班等各类培训班。围绕“工业兴州”和农业产业化建设,依托“阳光工程”计划和农函大、农广校、职业技术院校以及各类培训基地,大力培养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乡土人才和技能人才。
仅今年上半年,恩施州在州委党校的8个班次共培训400人;培训民营企业主50多人次;“阳光工程”计划培训农民工1万余人;各类培训基地为社会输送乡土人才、技能人才达3千多人;全州农函大、农广校培训农村实用技术人才近万人。
(字幕:仅2006年上半年,全州党政、专技、企管、技能、乡土人才和农民工共2万多人次接受了各种形式的培训。)
恩施州还坚持从实际出发,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办法,进一步加强人才培训、锻炼。
恩施州一直坚持选送县处级以上干部到中央国家机关、省直机关和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挂职学习;从州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选派干部到乡镇或民营企业挂职锻炼;部分县市还组织乡镇和市直领导干部到香港等地培训考察,到华农大、武汉市农业学校举办农技干部专业知识更新培训班。
2005年11月,州委专程请来了中央党校著名学者叶笃初教授,就新党章的学习贯彻维护作专题辅导报告;今年5月,省委组织部业务科室的五位领导、专家应邀到恩施,围绕新党章、组工业务、省州发展思路和国际国内形势等内容,为全州组工人事干部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集中讲授和辅导。
恩施是农业大州。长期以来,州委州政府和州委组织部着力培养农业科研队伍。
采访同期声:许敏(谈州里重视农业科技人才)
目前,恩施州农科院不仅在水稻、玉米、马铃薯、小麦、红薯、油菜等传统粮油作物中承担着科技成果转化的重任,还在魔芋、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和植物中间体提取等10多个新兴领域,承担着国家、省、州下达的课题科研重任。
作为全省人才工作联系点,鹤峰县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走“以人才为支撑,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路子,人才工作带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鹤峰县在全州率先进入了由农业经济主导型向工业经济主导型的转型期。
远程教育现场建始县是全州乡土人才建设试点县之一。该县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电脑农业”设施,组建全县乡土人才远程教育培训网络,设立“乡土人才开发基金”。为80%以上的农户培养了科技致富明白人。
目前,恩施州正在以全州“十佳杰出人才”评选活动为契机,不断改善人才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积极为人才构建发展事业的平台。通过与《恩施日报》和州电视台联办人才工作专栏,全面宣传全州杰出人才、人才工作先进单位、人才政策进行等,进一步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自身建设成果丰硕近年来,全州组织部门按照中组部《关于以公道正派为重点,进一步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意见》和省委组织部相关文件精神,以公道正派为主题,以先进性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思想建设、能力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组工文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全州组织部门通过“争创学习型机关、争做学习型干部”等活动,长期采取集中与自学相结合,日常学习与专题研究相结合,独立思考与讨论交流相结合,理论辅导与实际体验相结合的方法,做到季有专题、月有计划、周有安排,政治理论学习长抓不懈。
为了增强机关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提高组工干部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州委组织部十分重视革命传统教育和警示教育活动。革命圣地延安、重庆渣子洞、上海一大旧址以及本地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留下了组工干部虔诚的身影;《警钟》、《贪婪的代价》等反面教材引起了组工干部深刻的反思——“进组织部门为了什么、在自己的岗位上干了什么、在干部群众中的形象是什么”等实际问题成了组工干部人人思索和必须正确回答的问题。
全州组织部门按照能力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克服共学矛盾,强化组工干部的能力建设。一是利用各级党校、各类培训基地,对全州所有组工干部进行轮训。目前已有230名组工干部在上海浦东、州委党校接受了培训。二是开设“部内课堂”,定期聘请法律、经济等各类专家、学者讲课。三是在机关内部开展“一帮一”活动。四是坚持机关干部下派和上挂锻炼。2003年来,州委组织部先后派出5名机关干部到乡镇和企业挂职锻炼,安排了8名县市的优秀组工干部到部机关跟班学习,此外,每年还选派一名县市的组织部长到山东、上海、浙江等地挂职;五是积极抽调部机关干部参与州委、州政府组织的重大工作调研、重大的政治活动和经济工作,让组工干部的能力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全州组织部门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新制、修订了《组工干部外出执行公务十条规定》、《首问责任制》等七项制度,并将《组工干部行为规范》、《组工干部“十不准”》印制成卡片,人手一份随身携带。比较完整的部机关制度体系,为“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提供了保障,全州组织部门机关管理步入了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的轨道。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全州组织部门的办公条件也不断完善。以州委组织部为例,近几年来州委组织部累计投入资金60多万元,添置电脑44台,建成了部内综合信息局域网、国家一级挡案库房、多媒体会议室和具备独立拍摄、编辑、制作、刻录功能的现代化电教机房。
2002年以来,州委组织部和咸丰、建始、宣恩、鹤峰四个县市委组织部被命名为州级最佳文明单位,恩施、利川、巴东三个县市组织部被命名为州级文明单位,来凤县委组织部被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全州组织系统被表彰为州级文明系统。今年“七一”期间,恩施州委组织机关党总支被州委表彰为先进性教育活动先进基层党组织。先后有5位同志受到省委组织部表彰。
近几年来,州委组织部机关党组织努力推进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把强综合素质、树公道正派形象作为核心任务来抓,通过《支部生活会制度》、《谈心谈话制度》、《党小组活动制度》、《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的落实,广大组工干部的党性修养不断提高。组织生活也形成了“一坚定、三坚持、五抓好”的“135”工作思路和特色。
字幕:一坚定: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三坚持: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坚持丰富组织活动;坚持创新工作机制。五抓好:抓好学习型机关建设;抓好干部能力素质建设;抓好机关廉政建设;抓好机关作风建设;抓好机关自身建设。
为了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的机关氛围。近几年来,州委组织部和各县市委组织部大力加强机关文化建设,纷纷组织各种积极向上的机关文体活动,如诗歌、对联、党内知识小锦囊、笔记摘抄、绘画、书法、摄影等作品展览,球类比赛、演讲比赛、计算机测试、知识竞猜以及参观考察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活跃了机关生气,促进了作风转变,锻炼了干部能力。在“三观”教育验收、省委组织部树形象教育检查、州直党建考评和先进性教育总结中,州委组织部党组织均获得好评和表彰,连续被州委州直机关工委和州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近5年来,全州组织部门撰写调研报告100多篇,其中10多篇被评为全省优秀调研成果;编写了1800多条信息,其中被中组部、中央办公厅采用近百条,其他省级信息刊物采用1000多条。有100多件宣传作品被国家级媒体采用;推出了周国知、刘银昌等先进典型;其中《山神》《为民模范周国知》等作品在全国获奖;在电视台开办的《党的生活》栏目被中组部评为全国党建优秀栏目;近几年来,州委组织部先后对绿葱坡、大支坪、茶店子、龙洞、龙家界、荔木、喂龙等村进行整村推进式扶贫。通过抓班子建设、抓农民思想教育、抓产业结构调整、抓科技推广和项目建设,帮扶效果非常明显。州委组织部机关先后被州委、州政府表彰为“对口帮扶先进单位”、“支持农村建设先进单位”。
湖平风正好扬帆,武陵山上党旗红。
我们坚信,随着组织工作的不断深入,恩施384万各族儿女必将坚持州委、州政府的领导,克难奋进,励精图治。恩施州的经济发展和进步社会必将迎来一个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