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专题片之一:亮剑2010——河南省石油公司2010年度电视专题片解说词
黑色的石油,始终是世界经济五颜六色的晴雨表。
2010年,世界金融危机余波未尽,全球经济复苏举步维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世界上第一个走出危机漩涡的中国,引领着亚洲乃至世界经济走向复苏。
同时,2010年的成品油市场并非风平浪静。国际油价持续震荡,国内成品油需求恢复性增长,资源供大于求、竞争加剧的复杂市场格局日益凸显。
河南,大河之南,太行东麓,九省通衢,沃野千里,自古乃商贾云集之所,兵家必争之地。随着中国经济气候的多云转晴,在经历了披荆斩棘的跨越之旅后,河南石油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但是,这注定是个不寻常的春天。这个春天里,既有直面挑战的坚守,也有困境突围的决绝;既有完胜对手的从容,也有超越自我的宽慰。
在2010年的成绩单上,昂扬激情中夹杂着些许凝重:从郑州规模最大加油站的顺利落成激起的河南石油人对成功的渴望,到安阳汽油质量事故突如其来的挫折与伤怀;从面对困境毅然亮剑的果敢勇气,到运筹“十二五”布局全省的宏大构想,2010年的河南石油,上演了一个国有大型企业面对困局的绝地反击。
2010年,河南石油经营总量继续保持在700万吨以上,颇为不易;营业收入00亿元,又创历史新高;实现利润00亿元,再次刷新纪录;全年新增加油、加气站00座,网络建设突飞猛进;精细管理稳步推进,品牌形象得以重塑。
正是凭借着一份在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强烈责任,2010年,河南石油人在平静中完成了市场格局的分配与调整,在平静中打响了新年拓市创效与网络建设的第一剑,在平静中吹响了起航的号角。
起 航2010年的河南石油,以“亮剑精神”为重要背景得以生动演绎。
郑州,河南省省会,河南石油机关驻地。
1月30日,郑州遭遇50年一遇的寒流侵袭,然而在黄河迎宾馆的会议室里,却荡漾着浓浓的暖意。
在这一天,河南石油2010年年度工作会如期召开。2009年,公司经营总量突破700万吨大关,实现利润8.04亿元,“双百任务”超额完成,“保九争六”提前实现,综合实力跻身大一。在为2009年所取得成绩欢欣鼓舞的同时,河南石油的决策者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竞争格局日益复杂、市场环境风云变幻的2010年,要想顺利完成“两保三不降两提高”的目标,继续实现企业跨越式快速发展,所要面临的无疑是一场硬仗。
硬仗,就意味着强敌当前,必须敢于亮剑,也要毅然亮剑。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公司领导班子经过深思熟虑,正式提出了“见红旗就扛,有第一就争”的亮剑精神。逐鹿中原亮发展,逢战必胜亮经营,夯实基础亮管理,巩固成果亮党建,化解矛盾亮稳定。
是的,亮剑。因为市场不同情弱者,更不相信眼泪。狭路相逢勇者胜,这是战场搏杀中的生死铁律,也是市场竞争中的生存法则。
敢于亮剑,源于对局势的宏观把握。2010年,是国内成品油市场发生根本性转变的一年,也是国家宏观经济企稳回升和产业升级的关键年,面对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网络控制力受到冲击,品牌维护倍感压力。亮剑,是发展的要求,也是形势的需要。
勇于亮剑,源于对实力的理性认识。2010年,是全面市场化竞争的一年,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提供了坚强后盾,多年锻造的品牌商誉为巩固客户提供了独特优势,从容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积累的宝贵经验为直面市场竞争提供了有力支撑。亮剑,是信心的体现,更是实力的展示。
亮剑是一种气魄。一个具有博大胸襟和坚毅勇气的领导者,才能带领团队无惧艰辛,无惧险阻,勇往直前。亮剑精神所彰显的气魄,是面对困境的果断抉择,是面对挫折永不言败的坚定信念,是面对征程锲而不舍的执著。
同期声(河南石油总经理田中山):2010年,要紧紧围绕“两保三不降两提高”的工作目标,发扬“见红旗就扛、有第一就争”的精神,敢于亮剑,勇挑重担,在河南石油的发展史上书写浓墨重彩的新篇章。
“绘就宏图吹号角,壮志在心已扬鞭”。2010年的河南石油,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
1月4日,凛冽的寒风中,在机关、在油库、在油站,一双双温暖的手紧握在一起,心手相牵,血脉相连。第三次“握手行动”,传递着领导的关怀,也传递着每一名河南石油人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2月6日,从北京总部传来喜讯,一月份,河南石油长城包装润滑油销售同比增长率达到83.5%,在销售系统开展的“比学赶帮超”活动中夺得月度“先进红旗”。这也是开年以来取得的第一面红旗。
喜讯接踵而至,也是在2月,中国石化与河南省人民政府签署了“十二五”期间合作框架协议。协议的签订,意味着未来五年内,河南石油可以在政府的支持下提前锁定关键位置、重点位置的加油站建设。届时,河南石油网络发展控制力将大大增强。
2月26日,早春的风乍暖还寒,河南石油“比学赶帮超”活动誓师大会召开。为了“拓展市场、发展网络、强化管理”这个共同的目标,河南石油全省上下对照标准找差距、查不足,努力做到统一动作争先创优夺第一,自选动作有声有色成亮点。
3月15日,“创建群众满意加油站”活动全面启动,全省系统践行十项服务承诺,建立起四位一体的监督网络,倡导满意服务,积极践行承诺,河南石油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得到快速提升。
然而,正当我们准备好了为2010年的顺利起航击掌相庆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整个河南石油蒙上了一团阴霾。
反 思3月下旬,安阳分公司发生一起严重的油品质量事故,事故经网络媒体炒作后被逐步放大。一时间,山雨欲来,江风满楼。
事故发生后,河南石油迅速启动危机公关应急预案。本着为消费者积极负责的态度,迅速在安阳分公司市区7座加油站设立客户投诉点,停止加油,集中受理受损车辆。在18家4S店及修理厂派驻工作人员接待客户,解决相关问题,尽全力挽回信誉损失。与此同时,邀请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公证处、消费者协会、维修技师组成第三方认定组织,共同参与受理、登记、确认、维修等补偿工作,妥善处理故障车辆善后问题。
紧接着,河南石油召开新闻媒体沟通会,向消费者表达诚恳的歉意,公布事件的初步调查结果、责任处理意见和补偿原则及办法,从而稳定了大局,使舆论得以有效控制。
事故也引起了河南省委省政府和集团公司领导的高度关注。在省委省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集团公司、销售公司的亲切指导下,河南石油采取得力措施,事态得到迅速控制,矛盾得以及时化解。
尘埃落定之时,也是痛定思痛之日。安阳油品质量事故虽然得到了妥善解决,但教训是刻骨铭心的。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事故发生后,从领导到员工、从机关到基层,河南石油进行层层反思。深深认识到,安阳油品质量事故的发生,折射出企业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暴露出基础管理薄弱,规范管理意识淡薄,管理方式僵化,执行力减弱等诸多问题,而这将直接危及到企业发展的根基。
安阳油品质量事故,对企业形象,员工士气和正常经营造成了很大影响。怎么办?!
面对困局,必须壮士断腕,突出重围。狭路相逢勇者胜。何谓勇者?勇者不仅仅是那些敢于直面敌人炮火的革命英雄,同时也是指那些面对困难,敢于迎接挑战,在困境中依然可以求生存,求发展,保持着旺盛生命力的人。
勇者亮剑!此时的亮剑,意味着挑战过去,战胜自我。是对挫败的沉重反思,是对自我的重新审视,也是决战前提振士气的号角。
勇者亮剑!此时的亮剑,是一种敢作敢当,永不言败的大无畏勇气;是一种披荆斩棘,奋勇前行的无穷力量;更是一种团结一心,令战友充满信心,令对手望而生畏的气魄。
勇者亮剑!此时的亮剑,彰显着指挥员的智慧与胆识,胸襟与气魄。只有这样的果敢领导者,才能带领队伍无惧无畏,勇往直前,夺取最后的胜利。
在和平年代的经济建设中,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亮剑精神”?剑锋所指,所向披靡,正是在这种气魄的感召下,我们的队伍才能逆势起飞,昂扬奋进。
奋 进历史是由一个个瞬间组成的,感动也是一样。刚刚过去的2010年,我们见证了太多,也记忆了太多。在这一年中,总有一种记忆,让我们日久弥坚;总有一种精神,激励我们奋勇前行。
这一年的6月,冒着似火骄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许昌,亲切慰问了河南石油的“三夏”保供志愿者服务队和送油小分队成员。看到河南石油“三夏”保供的五项承诺时,总理满意地频频点头,对中国石化支农、惠农工作给予了高度称赞。同时,总理嘱托河南石油再接再厉,切实履行国有企业责任,为河南经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斩钉截铁的历史睿语,拨雾见艳阳。厚爱三分的殷殷嘱托,催征再扬帆。总理的嘱托,是一种温暖的鼓舞,更是巨大的鞭策。
回望2010年的激情岁月,1.5万河南石油人坚守信念,超越梦想,不负总理的重托:以“强三基,除四害”发轫的强化经营管理年活动稳步推进,以完善管理,控制经营风险的一系列举措先后出台,加强数质量管理,严查违规小金库。
加油卡发卡网点建设蓄势勃发,30个车管所及4S店发卡网点全面投入运营;非油品销售异军突起,中央仓项目建设如期启动,大型骨干店相继推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初见端倪。
紧盯目标进度、紧盯客户、紧盯竞争对手,领导干部带头下基层、跑客户、拓市场、增销量,在公司与客户之间架起连心桥。在这一年里,三个坚持,激发了扩销增量动力;四个营销,确保了零售稳量增量。主业与非油业务齐头并进,后勤保障与物流运作渐入佳境。
网络建设高歌猛进。加油站、加气站建设步伐稳健,频频锁定关键位置站点,扩大加油站服务半径,加快管道及配套库建设,完善成品油经营网络,网络控制力再上台阶。
以“创先争优”和“比学赶帮超”为主题的活动如火如荼,全年获得销售事业部授予的各类红旗29面,在销售系统中名列前四甲。党风廉政教育入脑入心,见言见行,和谐企业建设春风化雨,润物有声。企地联手维稳机制张弛有度,送温暖工程催开幸福之花。
保“三夏”、供“三秋”,河南石油审时度势,借此作为承载社会责任,重塑企业形象的良好机遇,也作为“亮剑中原”的重要战机。开通绿色加油通道,配送油品送到田间地头,以实际行动践行五项保供服务承诺,得到了农业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及总部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受到了省政府的通报表彰。
2010的河南石油,在一次次改革与创新中完成了企业管理的华丽转身,也在一次次凤凰涅槃中体会到了不断超越自我的喜悦。这其中,无不考验着企业领跑者的胆识与智慧。
2010年,直面危机的河南石油,让经过磨难淬火的宝剑之锋更加犀利。
展 望河南石油“十一五”期间波澜壮阔的创业史诗,以解放思想、科学发展为重要背景而生动演绎。
在取得跨越式发展的基础上,“十一五”期间,河南石油提出了创建“和谐创新型”企业的战略构想,一连串闪光的数字背后,镌刻着河南石油人奋勇前行的足迹:经营总量完成由500万吨到700万吨的跨越式发展;营业收入实现由200亿元跃至460亿元的历史性飞跃;非油品业务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从当初100万元产值发展到3亿元的规模;网络建设节节攀高,由1900座增加至2600座;管道建设由零起步到如今绵延830公里;利润总额由不足1亿元到7亿元;企业规模由大二型到大一型。
“十一五”期间,在国际油价高企、原油和成品油价格倒挂的情况下,河南石油不计成本保供市场,彰显了大型国有企业担道义,负责任的光辉形象。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下,河南石油加强精细管理,强化结构调整,取得良好业绩,实现了国有资产的高效运营和保值增值。
在抗击雪灾、汶川地震救援的关键时刻,“为灾区加油,为生命加油”的铮铮誓言,奉献大爱,情暖中国。
在保“三夏”供“三秋”的紧要关头,河南石油全力配送油品、支援农民增收,在中原大地上唱响了中国石化的最强音。
在倡导节约资源、发展低碳经济的行动中,河南石油积极推广国Ⅲ乙醇汽油,竭力奉献清洁能源,造福社会和人民,为河南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2010年,历经艰苦创业的河南石油站在了新的起点上。
河南石油的领导者们真切地认识到,推进企业持续有效和谐发展的关键在于,必须把经济责任与政治责任、社会责任有机结合起来,坚持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牢记肩负的责任和使命,通过企业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围绕中国石化“十二五”具体发展目标,河南石油提出了“十二五”令人振奋的发展愿景:经营总量突破1000万吨;年销售收入突破600亿元;非油品营业额突破10亿元;年利润总额突破10亿元;成品油市场占有率达到75%以上; 90%以上市分公司资源实现管输化;管理水平与经营规模相匹配;员工收入与经营规模相匹配。
历史让河南石油经受改革的磨炼与洗礼,时代给河南石油带来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河南石油人不会沉溺于往日的辉煌与骄傲,也不会抱怨前进中遇到的艰辛与磨难。
亮剑的号角,在曾经孕育了华夏文明的古老大地上,又一次被嘹亮地吹响。
亮剑的号角,在如今豪情满怀的1.5万河南石油人心再一次激荡。
奠基2011,河南石油即将伫立起“十二五”宏伟发展规划的第一柱基石。
奠基2011,河南石油迈步从头越!
石油专题片解说词之二:石油化工学院解说词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创建于1978年,是一所中央与北京市共建,以北京市管理为主的普通高等学校。学校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和建设,已成为“立足北京,依托行业,服务首都,面向全国”,适应国家支柱产业和首都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以工为主,理、工、经、管、文相结合,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具有鲜明工程实践特色的高等学校。
学校现有化学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数理系、外语系、体育教学部和工程教育中心等10个教学院(系),设置有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制药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环境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旅游管理和英语等24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和文学等5个学科门类。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电子工程等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电子工程、环境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5个专业是北京市级特色专业。机电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回归工程”创新实验区是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涵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6个专业,“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是北京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全校各专业均参与了试点。
学校现有在校本科生6700余人,联合培养的博士、硕士研究生130余人,成人继续教育学生1500余人,已经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开展研究生教育,探索开展留学生教育和努力开展成人继续教育的多层次、多形式办学的发展格局。学校现有教职工8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近500人,49%的教师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数的70%。广大教师爱岗敬业,严谨治学,紧密结合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注重发挥相关学科的综合优势,在清洁能源、能源安全及技术经济分析、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能源工业装备现代化等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主持承担了国家863和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等一批科研课题,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建设工作,主持承担了一大批国家级和北京市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3位教授荣获北京市级教学名师奖,工程教育教学团队、机电测控技术基础课程群教学团队、电工电子教学团队荣获北京市级优秀教学团队称号,电工学、化工原理、环保设备原理与设计、工程训练等3门课程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工程制图》等7种教材荣获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奖,《基础化学实验》等18本教材获得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项目资助,《电工电子基础实践教程》等7种教材获得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项目资助。学校连年实行北京市级校外名师讲学计划,每年吸引数以百计的著名专家为广大学生开展前沿讲学。
学校坚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诚实守信、勤奋实干,具有创新精神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紧密结合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特别是行业和首都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通过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活动、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URT)和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学校不断强化实践育人的办学特色,取得了显著成绩,被中国高教学会授予“全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实验基地”称号,学校和中石化集团燕山石化有限公司联合建设的产学合作教育基地以及学校与北京市雪花电器集团公司共建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被授予“北京高等学校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学校的基础化学教学与实验中心、工程教育中心、环境工程教学与实验中心分别被授予“北京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大批学生在全国、北京市及行业学会组织的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大赛、物理竞赛、数学竞赛、英语竞赛、智能机器人大赛、智能车大赛、管理决策模拟大赛、MBA商业决策模拟挑战赛、创业大赛、体育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一批学生荣获北京市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优秀毕业生等光荣称号。毕业生就业率连续数年稳定在93%左右。
学校占地483亩,总建筑面积20余万平方米,有主校区、康庄校区和燕山校区三个校区。学校教学基础设施完备,固定资产总值5亿余元;图书馆馆藏图书126万册,其中纸质藏书65万册,电子图书61万册,并与26所高校实现馆际资源共享。
三十多年来,学校秉承“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勤奋实干、自强不息”的精神,遵循“宁静致远,务本维新”的校训,全面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和特色兴校”的发展战略,抢抓机遇,勇于拼搏,开拓创新,改革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国家和北京市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