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监专题片解说词(三)

浏览人数:0

 质监专题片之一:昌吉州质监局依法行政专题片《忠诚》解说词

 在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的庭州大地上,有一支肩负着行政执法、综合管理、安全监察职能的英雄团队,他们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努力打造法治质监,用行动谱写着质量卫士的——忠诚。
    昌吉州质量技术监督局是在1959年成立的计量检定站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1999年实行垂直管理的后,质量技术监督事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亲切关怀下,该局抓住机遇,趁势而上,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强化依法行政意识,不断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先后被评为全国打假联合行动先进集体、全国质量工作先进集体、全国质监系统依法行政先进单位、自治区质监系统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自治区行政执法责任制考核优秀单位、昌吉州依法行政先进单位、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先进集体、综合目标管理先进集体、纠风工作连续四年免评。
    健全组织,加强对依法行政工作的组织领导。
    为建立完善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依法行政体制。该局始终把依法行政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全面安排部署,统筹规划安排,狠抓贯彻落实。
一是建立了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和日常工作机构,实行一把手负责制,从组织机构上保证依法行政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制定《依法行政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做到年初有计划,平时有检查,年终有考核。三是加强法制机构建设,将素质高、业务精的同志配备和充实到法制机构工作。四是赋予法制机构“把关”职责,将依法行政落实到全局各项日常工作之中。凡是州局出台的规范性文件以及政务公开、新闻宣传、行政处罚事项,都必须经法制机构进行审核把关,避免了失误,提高了工作效能。
    创新制度,为依法行政提供制度保障。
    1999年,该局率先在全系统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制定了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规范,梳理执法依据317件、执法行为6大类350项,对机关科室、直属单位92个执法岗位的法定职责进行了分解,制定工作流程27个。强化配套制度建设,以制度保障依法行政。先后制定了《行政执法计算机程序化管理办法》、《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实施办法》、《行政执法责任制度》、《行政执法回访制度》、《重大行政处罚案件备案制度》等44个行政执法规章制度,形成了一套可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体系。
一是建立集体决策机制。实行行政案件集体审理制度,成立了以局领导和业务科室负责人组成的行政案件审理委员会、行政许可审议委员会,制定了行政案件审理、行政许可工作规则,对行政处罚和行政复议案件进行集体审议。实行重大事项集体决策、法律咨询论证制度。二是建立权力制衡机制。实施行政处罚案件查处分离,行政处罚案件调查取证由稽查机构负责,案件审理、告知、听证由法制机构负责。实行稽查机构、法制机构、案审会三级审理制度,确保案件审理法制化、规范化、程序化;实施行政许可“受理、审查、决定”分离,行政许可受理、审查由政务大厅和业务科室负责,行政许可决定由局领导或审议委员会负责。相互之间保持独立,又相互衔接,增强了对行政处罚和行政许可的监督制约。三是建立规范裁量机制。2007年以来,在系统内试行了《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实施办法》,制定处罚裁量标准300余条,对法律法规规定的处罚种类、幅度进行分类,细化裁量标准,以此为内部依据,针对具体案件,全面考虑当事人违法事实、动机、情节、危害后果等,综合裁量,作出决定。通过统一执罚标准,规范自由裁量,从源头上预防了滥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四是建立考核评议制度。将行政执法职权6大类350项分解到每个执法岗位,明确各执法岗位行使职权的法律依据、工作程序、办理期限和法律责任。结合执法监督检查制度,实施行政执法责任考核评议,实行过错追究,与年度业务目标考核挂钩,实行奖惩。五是实行“开门审案”。在全疆率先制定出台了《行政处罚案件公开审理实施办法》及实施细则,邀请人大、政协、政府法制办、公安、法院等部门专家参与案件审理,组织各界代表旁听,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实行“阳光作业”。
通过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该局依法办案的水平得到不断提高,自2003年以来,连续6年实现系统执法案件0诉讼0复议0听证。
    教育培训,提高干部职工依法行政的意识和水平。
    坚持依法行政,打造法治质监,必须建设一支政治合格、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行政执法队伍。
    一是以普法教育为重点,实施法律素质工程。落实领导干部学法制度。每年中心组成员法律知识、业务的学习不少于40学时。加强干部职工的普法教育,在通用学习教材的基础上,确定了以《行政处罚法》等五大综合法律和《产品质量法》等八大专业法律、法规为重点的法律知识培训教育内容。通过公派学习、发放学习资料、看录像片、接受警示教育等形式加强干部职工法制宣传教育。通过各项学习考试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干部职工学法、用法的自觉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二是以学历教育为重点,实施文化素质工程。将学历教育列入工作要点,制定学历达标计划,在时间上和资金上倾斜。鼓励干部职工通过自学考试、远程教育、电大函授等途径提高学历;积极鼓励干部职工参加国家棉检师、设备师、质量工程师、会计师等专业技术等级考试;积极组织和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对获奖人员实施奖励。三是以岗位培训为重点,实施业务素质工程。在执法单位推行每周学习制度,系统学习依法行政基础知识和法律法规等,执法单位每半年组织一次法律考试,每年组织一次通考,考试成绩记入执法人员档案。每年举办2-3次法制、执法骨干培训班,联合大专院校举办计算机上岗培训,派执法人员参加上级举办的各类培训,通过法律知识讲座、专家专题讲座、观看电教片、以案说法研讨、案卷互查互评、军训等形式对全系统执法人员集中培训。
    履行职能,为自治州经济建设提供有效服务。
    为提高质量监督工作的有效性,该局重点在创新服务理念,发挥职能作用,搞好企业服务,促进企业发展方面用功着力。
    一是以“质量兴州”为抓手,推动全州质量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在该局的积极推动下,州政府已先后将名牌培育和质量兴州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出台了《质量兴州工作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为贯彻落实好《实施意见》,研究制定质量兴州督查考核办法、考核细则,精心指导相关责任部门和县市政府开展质量振兴活动。目前,质量兴县(市)工作已纳入地方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已有5个县市政府印发了质量兴县(市)年度计划;5个县市将其纳入政府综合目标。大力推进名牌战略,先后培育中国名牌产品10个,新疆名牌产品32个,国家免检产品11个,木垒鹰嘴豆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二是充分发挥标准计量技术基础作用,拓宽监督服务工作领域。建立了十个农业标准体系,建成州及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40个,制定发布农业地方标准68项,大宗农作物和特色农产品标准覆盖率达到95%以上。加大了旅游服务业标准化建设工作力度,现《天池旅游解说词》标准已发布实施,被评为自治区优秀标准。积极开展企业节能降耗计量技术服务工作,深入20余家试点企业积极开展节能降耗增效服务活动,大力宣传强制性国家标准等节能法律法规,指导帮助重点用能单位建立完善的计量保证体系。得到了政府的肯定和企业的欢迎。三是围绕抓好“两个”安全,充分发挥在构筑和谐维护稳定中的重要作用。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不断研究探索特种设备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较好的履行了“两个”安全监管职能。成功举行天池索道事故应急演练。为加强车用气瓶安全监管,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克服资金、场地、技术等一系列困难,率先在全疆建立了第一家车用气瓶检测站,全面启动了车用气瓶安全监管工作。在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我们严把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关,制定“食品审批发证程序管理办法”,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审核程序,对审核发证的全过程进行严格登记。目前,共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214家企业。同时,通过强化日常监督检查、年审等措施,加大对获证企业的证后监管,提高了食品生产企业的食品质量安全意识,有效地维护的食品安全。四是着力优化投资与发展环境,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以食品、农资、建材、棉花等产品和部分区域为重点,组织专项打假行动,查处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和计量欺诈等违法案件,制假售假、短秤少量、计量作弊等违法行为得到有效整治,经济秩序明显好转。关注民生,积极推进吃放心菜、喝放心水、穿放心衣、用放心材、购放心物、戴放心镜“六大放心工程”,营造了消费者放心满意的购物环境。促进了地方政府对质量工作和打假工作的重视,增强了工作实效。六年来,立案查处违法案件5963起,货值12118万元,大案要案83起,制假售假窝点91个,14名违法犯罪分子被移送司法机关,6人被判处有期徒刑。
    近年来,昌吉州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只所以能够象初升的太阳蓬勃向上,关键在于有一个“团结、廉洁、求实、务实”的好班子,有一支依法行政的好队伍。他们决心在自治区局和州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站在自治州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增强依法行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手抓打击假冒伪劣,一手抓质量振兴战略,不断提高昌吉州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为促进自治州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质监专题片解说词之二:县质量技术监督成果解说词

“十二五”时期,竹溪县质监局在省、市局和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克难奋进,高举质量兴省、兴市大旗,大力实施质量兴县、名牌和标准化战略,着力提升技术支撑能力,提高质量监管水平,有效履行了综合管理、行政执法和技术服务职能,圆满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为竹溪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质量兴县推进有力。“十二五”期间,竹溪质监局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产业富县、工业强县”的县域经济发展思路,切实履行“质量兴县”牵头单位职责,推动县政府出台了《实施质量兴县战略的决定》、《县政府质量兴县考核办法》等若干规范性文件,建立了质量兴县工作的领导机制、工作机制、督办机制,启动了实施质量兴县战略目标责任制检查考核,在品牌创建、技术引进和科研立项等方面,初步形成了完善配套的资金投入和奖励机制。同时,积极引导企业走以质取胜、名牌兴企之路,培育壮大了一批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打造了一批名优产品。开展“质量兴县”活动,全县的工业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全县的质量运行稳步提高,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发生了明显变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名牌建设成果突出。“十二五”期间,县质监局加大名牌培育工作力度,全县累计争创8个湖北名牌产品,比2005年增加 5 个。与此同时,指导企业保护特色产品知识产权,引导企业开展产品认证。“十二五”期间,有2个农产品被纳入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数量位居全市前列。全县有22家企业通过ISO9001-2000质量系体认证;10个产品获绿色食品认证;7家企业的产品通过有机食品认证;2个产品通过无公害产品认证;2家食品生产企业通过HACCP(食品安全质量管理体系) 认证;1家药业企业通过GMP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认证。名牌建设位居各县之首。
   ——标准建设成效明显。“十二五”时期,竹溪完成了“龙峰茶”和种猪养殖国家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在实施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中,县质监局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和无公害食品要求,结合当地生态环境建设,在茶叶方面:制订了《龙峰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标准》、《龙峰茶技术规范》等3个省级地方标准,使茶叶生产从产地环境、投入品种、产后加工到销售流通,全过程有标可依,有规范可循。在种猪养殖方面:把先进的标准引入生猪养殖业,研究制订了《种猪养殖技术规范》、《猪人工授精技术》、《无公害三元杂交猪生产技术》企业标准;收集了猪场建设、产地检疫、饲养、污染物处理、疫病诊断等16项国家标准,编印了《竹溪县种猪养殖标准汇编》。在地方特色产业方面:制订了《竹溪贡米》省级地方标准,《梅子乌龙茶》、《高山风霜腊肉》、《魔芋功能酒》、《大枣浓缩液》、《生姜浓缩液》、《葛根浓缩液》等17个企业标准。全县特色产业生产企业标准覆盖率保持在90%以上。
   县质监局《湖北龙峰有机茶标准技术研究》获竹溪县科技大会暨第六届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标准化生产拓宽富民路,一叶春意醉巴山》论文获纪念第38届“世界标准日”标准化学术优秀论文奖;《实施农业标准化,促进贫困山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特色产业的发展》论文获竹溪县第一届“科技创新杯”科技论文三等奖。由县局和龙王垭茶业有限公司制订的《龙峰茶地理标志产品标准》获省“标准创新”鼓励奖。
   ——监管工作履职到位。在食品生产监管上:“十二五”时期,对近千批(次)食品进行了检验检测, 有21家食品企业取得了生产许可证,36家小作坊取得县级食品生产许可,完成小作坊改造升级14 家。食品安全事故连年为零。在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上:对县内101台特种设备年复一年进行整治,保障了特种设备安全;特种设备持证上岗率、隐患整改率、使用登记率、定期检验率均达到100%,连续9年实现了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零事故。在工业质量监管上:“十二五”时期,为社会提供产品质量检验报告近千份,县局依照质量检验报告,规范了产品质量行为。查处各类质量案件400多起,案值达1300多万元,为县内60多个单位518万余元的公共采购进行了质量把关,为群众索赔40多万元。在组织机构代码和计量工作上:新增机构代码1500个,电子副本得到了较好推广,代码运用领域不断拓宽;计量工作成效显著:加大了对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等方面的计量器具的监督力度,累计对11960台(件)计量工作器具依法实施了强制检定,加强了定量商品计量监督管理,累计对525批(次)的定量包装商品进行了抽查。
   ——综合实力有了提升。“十二五”期间,着手了建筑面积1427平方米的质监综合检测楼建设,比“十五”末净增900平方米。检测设备、装备及固定资产由“十五”时期的25万元增加到200万元,争取政府投入质监资金178万元。“十二五”期间,积极开展了以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为主题的质监文化建设,不仅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也促进了物质文明的程度。事业收入由“十五”时期的150万元增加到400万元。

深度配音 - 未加载声音
00:00
00:00
联系客服
请加Q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