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工作专题片之一:县城绿化工作汇报
这是一方神奇隽永的土地,汇集着悠久厚重的多元文化,包容蕴含着优秀的文明。一条大河浩瀚东去,滋养这里两岸生灵,世世代代,生生不息。这里是古老深邃,勃发年青的峡江明珠——**县。
今天,我们在**县浩若烟海的华章诗篇里,在长江之滨,青瓦白墙,飞檐望月,汉阙林立上,全国两个纪念唐代“诗王”白居易的古祠堂之一-**州白公祠。祠内古树参差,翠竹森森,花草繁茂,木莲映月,是国内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名胜。山脚的入城景观大道因白公祠而得名白公路。
白公路全长1.5公里,规划红线控制宽度24米,车行道8-12米,人行道各宽4.5米,这条道路既是一条出入县城的主要通道,又是一条历史文化长廊,同时也是濒水临江的景观通道,更是本地群众及外地游客前往白公祠拜谒白公的通衢大道。道路两侧绿化面积8150平方米,绿地率达25.87%,绿地覆盖率达32.56%。
2010年春季“见缝插绿”和秋季绿化工程对白公路绿化景观进行了提档升级,2011年创建市级山水园林城市新建了白公祠景观梯道,进一步绿化、美化了白公路。道路两侧行道树多为八月桂、天竺桂和香樟,树形优美,绿量充足。在金桂飘香中,游历史文化胜景,唱《琵琶行》《长恨歌》,悟“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白公路两侧宽敞地带,结合地形修建有5个街头游园,点植40厘米大银杏或20厘米大桂花,绿地内种植了夏鹃、美人蕉、映山红等多年生花卉和红继木、金叶女贞、红叶石楠等地被植物,绿化植物富有特色,四季有绿,处处有景,季季花香。船工号子观景平台可远眺长江,使人心旷神怡;金山沟游园一改“脏、乱、差”卫生死角,给市民营造了良好的休憩健身场所。
综合整治建设,提升街道品质,美化市容环境,提高城市品位。下大力气进行白公路街立面整治,拆除违章防盗网1760平方米,店招店牌675平方米,移装空调430台次,外墙涂饰23300平方米,统一安装铝合金空调百叶窗3120平方米,铝塑板遮阳蓬1075平方米,阳台穿孔板1915平方米,铝合金广告牌3870平方米,安装人行道透水砖7300平方米,安装花岗岩路沿石1800米,人行道大理石7600平方米,安装路灯20盏,垃圾桶10个,全段实现路面油化。
“三分栽植,七分养护”,通过公开招标,择优确定了白公路园林绿化维护管养企业。适地适树,保持生态多样性;植物造景,打造绿化特色;科学管护,形成网格机制;精细作业,确保绿化效果。管护企业定期除草、施药、治虫、修枝、整形,特别是对名贵树种定岗定人,打造立体精致、色彩鲜明、外观婉丽、内涵丰富的高品位园林景观大道。白公路绿化树形灵动,千姿百态,树荫亭亭如盖四季常新常绿,林间鸟语花香醺染大江两岸。
如今的白公路,行道树木卓然挺立,气宇轩昂,树冠丰满,林冠整齐,绿意充足,绿荫常在。灌木、花卉、地被植物层次分明,四季有景,花香四溢,移步景异,赏心悦目。置身其中,观花亲绿净化心灵如闲庭信步,极目山水耳听涛声看大江东去,拜谒白公犹闻竹枝歌声,徜徉绿海再现木莲花开。**县白公路,既是**县的一条优秀的园林市街,也是**县人民心中一条美丽之路,一条幸福之路,更是体现“工业高地、幸福橘乡、品位小城”的入城景观大道。
群众工作专题片解说词之二:石城县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工作汇报专题片解说词
石城县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工作汇报专题片解说词【石城县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工作汇报专题片解说词】因地制宜 打造赣江源秀美园林县城——石城县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工作汇报石城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市东北部,东邻福建省宁化县,南靠福建省长汀县和瑞金市,西毗宁都县,北接江西广昌县,全县辖5个镇、5个乡,总面积1581.53平方公里,素有“闽粤通衢”之称。
石城物华天宝,风景秀丽,自然风光旖旎迷人,历来就有赣江之源、红色之源、客家之源的美誉,是著名的“中国白莲之乡”“中国烟叶之乡”和“中国灯彩艺术之乡”。
近年来,石城县秉承“生态为重”的城市发展理念,围绕打造“赣江源头、赣闽边际客家生态休闲城市”目标,按照“一江两岸,五纵五横一外环”的城市框架,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不断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强化市容环境整治力度,多渠道开展园林建设,基本形成了以一河两岸为中心、以新城辐射区为重点、以自然山水交相衬映的绿化体系,探索出一条具有石城特色的城市园林建设新途径。
一、措施有力,园林创建得到有序推进。
近年来,石城县委、县政府围绕“强攻工业,主攻旅游,产业兴县,富民强县”的发展战略,提出了创建省级园林县城的重大战略决策,把……(新文秘网http://www.wm114.cn省略848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我县已拥有金圣广场、青年广场、仙姑岭森林公园、温坊湿地公园等9个绿地公园,城区公园总绿地面积达110万平方米。在园林建设中,我们注重强化精品意识,突出个性,坚持精雕细琢,采用不同的主题和定位,精心打造,形成了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李腊石公园,倚山就势而建、以宣传石城为主题的城南入口景观公园,集休闲、旅游、交通和防洪为一体的琴江公园、温仙段景观公园等一批地方特色鲜明,人文内涵丰富的园林绿化精品和亮点。
2012年,我县又投入1700万元,对清华大道4万平方米的道路绿化进行升级改造,改造后,植物景观更加丰富,乔、灌、花、草的组合更加合理,呈现出树种多、品质好、绿意浓的园林景观效果,成为我县一个新的对外形象窗口。2010年以来,我们还投入800多万元,对沿江路、城北大道等路段实施了香樟密植、清水平台柳树种植、森林街道、城区交通岛等建设,道路绿化全部采用全冠树建成,形成了四季常青的绿化景观效果。目前,总投入2.4亿的振兴大道工程即将竣工完成;总投资约2亿元的莲乡大道道路和绿化建设工程也正在开工建设中。今年,我们还将投入资金,完成城区行道树种植、迎宾大道绿化改造等工程。
按照“拆墙透绿,见缝插绿,场院植绿”的绿化思路,县政府出台了《石城县单位庭院绿化方案》《石城县全民认种认养树木活动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措施,全面加强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绿化管理,不断提升绿化档次,增加绿地面积。先后建成行政服务中心、石城中学、武装部等园林式机关事业单位。强化城区居住小区绿化建设的监督和指导,严规划审批关,先后建成赣江佳苑、锦绣佳园、山河馨城等多个花园式住宅小区。截止目前,城区各单位、小区总绿地面积达46万平方米。
大力推进“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建设,提高全民绿化意识,大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着力提高人均绿地率,组织开展了新春和“五一”义务植树、全民认种树木活动;动员企事业单位、机关学校建设了城区“公仆林”、“红领巾林”、“共青林”、“状元林”等义务植树基地,收到了很好的生态和社会效应。2010年至今,全民义务植树达120万余株,植树成活率达90%以上。
三、夯实基础,城市环境得到整体提升。
石城县委、县政府很早就确立了“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突出生态建设这个中心,抓好大环境绿化建设,构建城乡一体、功能完备的绿化体系。从2010年起,我县大力发展机械电子、绿色食品、生态旅游等清洁产业,推行木材采伐零指标措施,取缔山间小造纸厂、木材加工厂和烧炭厂280余家;通过加大招商力度,组建绿色食品产业基地、矿山设备采选基地,引进绿色食品、矿山机械企业20多家;利用荒山坡地、残次林、火烧迹地发展无公害油茶产业基地10万亩;今年以来,我县还以构建赣江源头生态屏障为抓手,大力实施“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建设,着力推进森林城市、森林乡村、通道绿化、特色绿道、绿色富民产业、森林资源保护等六大工程建设,全面提升石城的绿化环境。
城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路网建设发展迅速,城区供水实现全覆盖,环卫设施趋于完善,公交网络日益成型,文化设施彰显特色。2010年以来,累计投资近3亿元,实施了迎宾大道、振兴大道、防洪堤梅福段等12条路网改造工程,道路总长度约25公里,形成了“五纵五横一外环”的城区路网体系,主次干道亮灯率均达98%以上;城市供水网络不断完善和延伸,城区自来水管网达到55.2公里,城区日供水能力达2万吨,用水普及率100%;城区道路保洁率98%,基本实现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垃圾清扫全覆盖,果壳箱实现城区主次干道全覆盖;按照公交优先原则,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筹资模式,公共交通条件得到不断改善;弘扬本地文化特色,先后启动建设了特色文化展览馆、客家旅游文化一条街、文化艺术中心等一大批文化工程项目建设,并以穿城而过的琴江河为主轴,点线面结合,建设文化亭、文化长廊、文化活动广场等,让城市亲近自然,让自然拥有文化。
突出城市品味和客家人文特色,着重以黄白两色为基调,打造温馨宁静的景观灯光亮化工程。2010年起,相继投入800多万元,实施了城区四座大桥、沿江路、宝福塔、客家风情街等亮化工程,以借绿增色的原则,在全城区绿化带内设置火树银花景观灯,逐步打造出一街一景观、一路一特色、一楼一特点的亮化特色。
2010年起,我县先后投资近亿元,采用氧化沟处理工艺,建成日处理达1.5万吨的石城县污水处理厂等;投入2200万元,完成城区垃圾填埋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