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专题片之一:水利
滁襄河环绕县东南部,堤防长91公里,18条内河堤防长128公里。江淮分水岭穿跨县西北部,易旱易涝,水旱灾害频繁。2000年以来的八年中,发生五年水灾、二年旱灾,水旱灾害频率接近一年一遇,严重制约全县经济发展,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为此,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自2004年开始,把大兴治水作为农村重点工作来抓,一年没有打软腿,年年啃骨头,年年持之以恒。通过六年大干,全县圩堤建设总投入达1.8亿元,其中财政投入1.1亿元,共拆迁59个村民组、1370户、6089间房屋,修建防洪标准堤105公里,完成土石方近800万方。
2008年7月31日至8月2日,受第8号台风“凤凰”的影响,我县39小时内普遍降雨400毫米以上,降雨强度超百年,为有水文记载以来最大。面对突降暴雨,突变成灾,水利建设成果发挥了重要的抗灾减灾作用,但仍显得力不从心。大水过后,我县针对暴露出来的问题,突出五抓:硬伤抓解决、小伤抓查补、工程抓效益、城乡抓同步、项目抓争取,坚定不移地大力开展水利工程建设。
去冬今春,全县直接用于农田水利建设资金达8325万元,其中财政累计投入3880万元,农民自筹1200万元;农民自发推塘筑坝投入550万元。同时,整合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人饮工程和小水库除险等项目资金,形成治水合力。具体实施城防治理、滁襄河标准堤建设、内河综合治理工程、水库除险加固、蓄水塘坝建设、渠道清淤拓宽和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农村安全饮水和渠系配套改造等工程,全县共实施568处工程项目,投入大小机械980多台套,完成土石方522万方,占市下达计划任务450万方的116%。无论春夏秋冬,到处机声隆隆,彩旗招展,大干场面随处可见,全县水利建设常年大干不间断。
一是春修工程建设。去年春,县财政拿出1270万元,用于汛前除险,实施了3处滁河标准堤建设和2处内河堤防除险加固。古河镇陈泗涧堤防标准堤建设,长5350米,土方28万方,投资250万元。2月28日开工建设, 5月中旬全面完成;二郎口镇新河东堤标准堤建设,长5550米,土方26万方,投资180万元。2月24日正式开工,6上旬完成;十字镇滁河堤广陈段退建工程,长640米,土方10.2万方,拆迁房屋19户、82间,投资70万元。2月26日开工,4月20日完成。二郎口镇曹埠段标准堤建设工程,长4000米,土方18万方,拆迁房屋235户、1235间,工程总投资512万元。2月18日进行土方测算和房屋清点登记,4月20日拆迁完成,4月底开始土方工程建设,6月中旬全面完工。自3月开始至5月初,县财政拿出150万元专项防汛经费,对21项险工、13座小水库和15个排涝站头的37台机组进行维修处理。今年开春后,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去年冬修已投入1000多万元的情况下,由县财政又拿出2680万元,结合汛前除险,继续大干水利春修,重点抓好两个方面:一抓项目推进。新龙河治理土方工程已基本完成,交通桥基础浇筑已出水面,西坝、土井两涵洞底板浇筑完成;滁河应急加固工程金坝段滁河堤标准堤土方已基本完成,谢大桥闸土方回填结束,闸门安装就位;卜集电站续建配套是08年第四季度国家新增计划投资项目,前期下达600万元投资计划,换水涵洞和泄洪闸已完成浇注,超额完成任务;马厂水库除险加固全部完工,正在做资料整理和验收准备;7座小水库除险加固,蔡坝、高庙、林洼、隆兴已完工,上石坝水库正在进行大坝防渗工程,瓦山水库正在进行溢洪道及大坝防渗等工程建设,王洼水库正在扫尾;教场圩堤防除险加固工程,襄河镇已结束,十字镇正在紧张施工;大堤灌浆除险,如意河完成70%,跃进河灌浆完成40%。二抓险病工程处理。汛前检查中发现全县镇村107处险病工程正在除险,已完成92处,其余正在施工,其中:处理堤防险段51处38.5公里、病险涵闸38处、险病小水库7座,其它工程11处;对国营水库电站52处影响防汛抗旱的枢纽、灌区配套工程和机电设备,进行全面维修,完成水毁修复35处,维修机电设备32台套。
二是汛后水毁修复。去年8月特大暴雨洪水,造成全县水毁水利设施近200处,内外河堤有35.5公里漫水,发生130多处管涌、塌方等重大险情,自8月8日开始,全县又掀起了以水毁工程修复为重点的夏修热潮,全县共恢复水毁工程90处,完成土方48万方。
三是冬修大会战。重点以洪水暴露的问题为突破口,以水毁修复和彻底根治为目标,对存在问题决心高标准干、争取项目干、有钱没钱都要干,不争论,干一处、成一处,干一处、丢一处。堤防工程建设率先启动,拉开了全县水利兴修的序幕。荒草二三圩堵口复堤工程长350米,土方8万方,7月下旬动工,8月底全面完成;二郎口镇滁河堤赤东段2.3公里标准堤建设,土方10万方,拆迁房屋99户588间,12月下旬全面完成;襄河堤陈碾至西坝段2200米标准堤建设,土方10万方,10月1日开工,12月中旬完成;滁河堤老坝至汪郢河4000米堤顶房屋拆迁工程,9月中旬开始房屋清点,10月10日正式启动,仅用1个月时间,拆迁109户、423间房屋。武岗镇如意河西堤2.6公里除险加固工程,土方10万方,10月8日开始,12月中旬完成。中心坝、芦子坝堤防除险加固长4.3公里,土方14万方,11月1日动工, 12月5日全面完成。新河西堤除险加固,长5.5公里,土方15万方,10月28日开工,12月底结束。同时,为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小水库除险加固资金投入的有利机遇,争取多上快上项目,我县去冬今春完成了29座小水库除险加固土方任务,建设投资由县财政和各镇按五五共同承担,县财政一次性支付土方经费220万元。
我县在治水过程中,积极探索新机制。面对治水资金缺口,成立水利投资公司,搭建融资平台,通过施工方垫资和贷款等形式筹集水利建设资金,政府贴息还本,分年度结算。工程质量控制上,除了工程监理跟班监督外,我们还抽调基层水利技术人员驻地监管和聘请群众监督员参与质量控制。
我县大兴治水任重道远,我们将继续加大县财政的投入支持力度,整合全社会的力量,决心持之以恒地坚持大干、真干、实干,为努力提高水利设施抗灾能力而不懈奋斗!
水利专题片解说词之二:精卫湖水利风景区解说词:浊漳源头闪亮的明珠
三晋从来多名胜,上党自古天下脊。在上党盆地、太行山以西,有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它是中华始祖文化的发祥地,也是有着几千年历史的西燕古都所在——千年古县,中国长子。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日照充足。这里,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年古刹法兴寺、崇庆寺;有迄今二亿五千万年的仙翁山树化石群;有充满神奇传说的上党名山——发鸠山;还有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上党八音会”和“长子鼓书”。就在这样一个美丽而神奇的地方还镶嵌着一颗让世人更加眼前一亮的璀璨的明珠——精卫湖。
精卫湖因流传千古的“精卫填海”的故事而得名,位于浊漳河南源、发鸠山东麓、长子县城西7.5公里处,依托海河流域浊漳河南源干流最上游的一座控制性中型水利枢纽——申村水库规划、开发和建设,景区总面积4.18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2.87平方公里。景区北临长(治)--临(汾)二级公路,吕--南县级公路横贯景区。太长高速到景区仅20分钟的车程;距太原、郑州等二线城市200公里左右,仅有2个半小时的车程;距离北京天津一线城市距离适当,无论火车、汽车,均能实现八小时通达。长治—北京航线1小时到达(每日有4个航班);交通十分方便,景区进入性很好。同时景区与皇城相府、云台山、太行水乡、八路军纪念馆、黄崖洞等著名景区之间均不到两小时的车程,各景区之间的连接十分顺畅和便利。
精卫湖岸线曲折,湖的南岸为岸线曲折的山地,北岸多为台地。岸线曲折的地形地貌构成众多大小不等的半岛和岛屿。南部水域“曲水如带”山环水绕,北部水域“一碧万顷”。
精卫湖水源充沛,湖区周围无任何污染源,水体水质洁净,从近几年水质监测结果可看出:精卫湖水符合国家二类饮用水标准,可直接饮用,人们把精卫湖誉为天然矿泉湖。
景区植被覆盖率达到95%以上,绿树掩映,遮天蔽日。湖中有青、草、鲢、鳙、鲤、鲫、鳊等10多种常规鱼类,另有白条、河螺、河虾、泥鳅、螃蟹、马口等野生水生动物。
在北部水域靠近“屯绛圪嘴”叫“张家湾”的水域是精卫湖最宽阔的水域,在其北岸有较大滩地遍布众多水生植物,有多种水鸟栖息,偶可见天鹅等珍稀动物。
精卫湖主要景点有:八角亭、吊桥、湖心岛、大南石村东西大庙、石拱桥、鳖盖滩、屯绛圪嘴、八角沟——小东沟沿岸亲水文化娱乐区等。这些景点错落有致,各俱风情。
那伫立于湖边的老榆树,春有春的优美、夏有夏的色彩、秋有秋的风韵、冬有冬的姿态,始终微笑着迎接八方来客。
八角亭又名水库落成纪念塔,是精卫湖景区标志性建筑,建成于1958年。它与精卫湖相伴走过了五十余年,见证着精卫湖的发展。其上有多通石碑,详细完整地记载了水库建设过程中广大干部群众战天斗地、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可歌可颂的时代风貌。现拟开辟为长子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吊桥是精卫湖最吸引人的景观之一,凡到精卫湖的游人,两座吊桥是必看必走的,看着惊险、走着心悬,看过了、走过了,就有了“吊桥悬水面,惊煞天外人”的感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曾经是战场,太岳纵队司令员陈赓将军曾在这里亲临指挥作战。站在吊桥上不由得会浮想联翩,眼前似乎再现了“大渡桥横铁索寒”的战争场面。吊桥虽惊,虽险,但再来,还要走,还要看。
两座吊桥均为大跨度柔性结构。主缆优美的抛物线形、高耸的钢筋砼塔架、在外力作用下微微晃动的桥面、远山近水、吊桥在太阳的余辉下,呈现出一片暄嚣后的宁静。
历经千百年风雨苍桑从北魏时期走来的千佛寺,终日香火不断、信徒云集,执着地传承和发扬光大着佛教文化。
对了,工程景观中最不能错过的是看溢洪道放水,当巨大的闸门开启的瞬间,水流从闸底喷涌而出,煞是壮观。放眼望去,水流开始似练,继而为瀑,随后就是一泄千里、惊涛拍岸。
与其它景点相比湖心岛上更是一片生机盎然,远山近水、绿树田园、农舍炊烟相映成趣,微风徐来水光潋滟。
精卫湖自从除险加固改造以来,各种水工建筑和周边的青山绿树、碧水蓝天自然而然融为一体。看!绵长雄伟的大坝临虹卧波,英姿挺拔的溢洪道巍然屹立,造型别致的水库落成纪念塔安详宁谧,身姿优美的吊桥可问苍天,精致典雅的办公区和别墅区又显得那么和谐统一。
拱桥晚照、半日衔山、落霞泄碧、秋水长天、漳水长虹、云卧群山、雪拢漳源是精卫湖十分诱人的7大天象景观。
精卫湖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夏日,会吸引许多游人前来游泳、垂钓、嬉嬉,踏着坡坡坎坎的鹅卵怪石,听这蛙鼓齐鸣,怡然自乐!细雨如丝看山色空濛,黄昏日落听渔舟晚唱,冬雪冰上展芭蕾身姿。真正一个诗情画意的西子湖畔、烟波浩渺的洞庭之滨。
景区供电采用集中输配电方式。有专门的防汛专线。精卫湖通信设施全覆盖,电话、宽带、视频监控系统、多媒体会议室一一俱全。
景区管理机构健全,各项制度完善。已开发旅游景观10余处,建设游船码头7处,拥有12人快艇和6人快艇各一艘,手划船10艘,江南水乡特色木制机动游艇3艘,停车场有3处,专门开辟的摄影场地2处和垂钓场3处。其中最大的一个垂钓场在主坝后东南方向200余米,垂钓池面积2000多平米,可同时容纳50人垂钓。
景区配备有完善的监控设备和警示标识,可对景区全天候、全方位动态监控。水上游船驾驶员对此配备都经过严格训练、并具备水上救扩常识和救生能力。
景区卫生条件较好,实现了硬化、白化、亮化。垃圾处理在目前条件下实行定点堆放、集中处理;公厕通风良好,并配备专人进行卫生管理;食堂卫生已达到有关餐饮住宿卫生标准要求。
旅游接待具备了中小规模餐饮和中小型会议服务条件。并与长子县宾馆、龙城宾馆以及邻近竣工的五星级大酒店协诚合作,为接待大规模团队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远古之精卫造就了浊漳源头的青山秀水,中华始祖文化、西晋文化在美丽的精卫之乡落户、生根和传承。我们正努力使景区环境再上一个新台阶,最大限度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一体服务,立志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国家级著名水利风景区。
魅力长子、璀璨精卫湖真诚的欢迎您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