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招商宣传片解说词

浏览人数:4

  乡镇宣传片之一:南桐镇中心卫生院宣传片文案

 

    南桐镇中心卫生院地处万盛经开区西部,新院址占地面积3442   平方米、业务用房面积达3744平方米,总投资700余万元。是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及共公卫生等于一体的非营利性国家“一级甲等医院”,属居民医疗保险、职工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
  目前,我院拥有在岗工作人员63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6名、执业医师6名、主管检验师1名、主管护师2名。本科7人,大专32人。开放住院床位50张,开设科室:内科、外科、妇产科、手术室、公卫科、口腔科、辅检科、骨伤科、疼痛科、中西医结合科等。拥有500MA放射X光机、台式B超机、经颅彩色多普勒(TCD)、半自动生化分析仪、电解质分析仪、血球分析仪、糖化血红蛋白仪、24小时动态心电图、C反应蛋白仪、尿11项检验仪、心电监护仪、阴道镜、胎心多普勒、超声波臭氧妇科治疗仪等设备。
  医院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努力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办群众满意医院”为目标,将在未来三到五年内,在经开区卫生局的直接领导下,全面实现:医院环境最美,人员素质最强,医疗设备最高,群众最满意的乡镇卫生院。

 

  乡镇之二:乡镇宣传片解说词——发展的轨迹


    闸门,翻开尘封的记忆,回顾激情燃烧的岁月,回首昨日创业的艰辛,回放六十年精彩的镜头,在共和国的六十华诞留下一份珍贵的记忆。
  第一篇章: 水乡泽国的变迁白甸镇位于南通市西伯利亚、西与泰州市接壤,北与盐城市为邻,有“鸡鸣三市”之美誉。浏览海安的版图,你眼前的海安像一匹奔驰的骏马,而白甸则是昂首嘶鸣的马头。
  白甸属于里下河地区,古代泻湖冲积而成,平均高程2.2米,最低点为1、7米,全镇面积53.1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达到四分之一。历史上洪灾频仍,东有海潮倒灌,咸水四溢;西有河塘溃堤,客水压境,先民饱受洪荒之苦,数度迁徙。
  据史书记载:南宋七年(1171年)海潮冲毁悍海堤,海潮倒灌,形成水灾。
  嘉庆十年(1805年)六月大风暴雨,高邮、宝应五坝齐开,西水猛至,白甸成为汪洋泽国。次年大饥荒。
  民国二十年(1931年)7—8月,大水灾,淹死数人。其中7月13日,涨水一米多,白甸地区成为水乡泽国,很多人畜被淹死。这是明清六百年来最大的水灾。
  我们无法计算洪灾给白甸带来了多少灾难,造成了多少损失, 我们的祖辈多么希望不再受到洪水的侵扰,而这一切只有社会主义新中国,才将洪灾的历史改写。
  1954年6月23日至7月30日,降水1000多毫米,本地遭遇空前大洪水,农业生产损失80%,为了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农民开展生产自救,全国掀起了赈灾的高潮。这年冬天,人们开始依靠集体的力量,修筑圩堤,捍卫家园。
  1962年9月6日,河水暴涨,达到3.67米,到处是汪洋泽国,国家派来抗排队,100多台抽水机抢排积水,恢复重建。仅瓦甸公社就出动了2347人加固圩堤。屡遭劫难的白甸人,开始加大水利工程建设力度,1965年开始,按照每500亩或1000亩建立大圩区,圩堤海拔4米,结顶1米,外坡1:1,内坡1:1.5,修筑连圩,实行平田方整、改成南北走向,开挖丰产沟行船排水两用。
  加大水利设施的投入,筑就坚固的屏障,抵御特大的洪水。1991年发生的特大洪水,使白甸地区水利设施遭受了严峻的考验,1000多毫米的降水倾盆而下,河水暴涨,所有的抗洪设施发挥了巨大的效能。当白甸乡和后港镇结合部的圩堤段面发生垮塌的时候,副省长季允石亲临现场,指挥抗洪抢险,肆虐的洪水终于退去,人民又迎来了一个丰收年。
  如今你鸟瞰白甸的大地,水乡泽国显出迷人的风姿。那星罗棋布的田畴,像一块块晶莹剔透的翡翠;那纵横交错的水网,像一条条色彩艳丽的丝带。“碧水绕着村庄砖,渔夫打桨捕鱼虾,稻花香里说丰年,鹅鸭成群叫喳喳”生动地描绘了白甸地区的水乡风情。
  第二篇章: 路桥建设的壮举白甸地处里下河地区,有“无船不起脚”的说法,老白甸人都是行船的好手,“船到桥头自然直”成为先民充满自信的口头禅。
  早期的桥,其实就是几根木桩搭上木板,人走在桥上,像荡秋千一样,颤颤悠悠。曾经有这样一首民谣,形象地描绘了白甸的过桥之难:出脚就怕过小桥,走一步来摇三摇,母女隔河难相见,眼泪哭掉几大瓢。
  解放前,白甸几乎没有陆路交通,木船、小桥、泥路构成了白甸交通独特的风景线。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要去上海,必须经过时堰乘轮船到高港上长江班轮。
  1962年大水之后,人们筑圩打坝,高耸的圩堤既是洪水的屏障,也是联网的交通要道。70年代的拖拉机的使用,推行土地方整化,修建机耕路,极大地改善了交通条件。
  1975年,白甸通上汽车,由此引发路桥工程的升级换代,一座座钢筋水泥大桥陆续建成。东塘河上,架起了造型新颖的双曲拱桥,像一道彩虹横卧在塘河之上。如果把白甸比成一个清纯的少女,那一座座横卧在碧波之上的造型独特,风格迥异的桥梁就像一条铂金的项链。修桥造路,打通瓶颈,1988年8月,墩瓦线贯通,1994年瓦仇线贯通。
  运盐河是古代官盐运输的重要通道,也是南通市、盐城市的界河。自古以来,撑船摆渡,延续数千年。1995年10月,宽12米,长80米的运盐河大桥落成,白港公路顺利通车,十里长街,初具雏形。
  大桥的通车,使白甸、后港两镇实现了交易互市、交通互利、优势互补,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运盐河畔,重现了《清明上河图》的繁华景象:次年庙会,两镇联袂,商贾云集,盛况空前。四乡八镇、纷至沓来;人流如潮,接踵摩肩;彩票开奖,鼓乐喧天;交易购物,满载而归。
  进入新的世纪,白甸的路桥建设突飞猛进。2001年,白甸境内的最后一个渡口傅舍村54号渡口终于退出历史舞台。历时两年,5.9公里用13座桥相连的白瓦线通车,海安西北地区公路网终于贯通。
  2002年“村村通”工程铺路架桥,2003年江曲线拓宽改造,2006年,长达4000米的204国道穿镇而过,2008年204国道连接线顺利建成。2008年底,全镇标准路面达到90千米。101路、102路通往县城,每天发车达80多班,长途汽车直达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南京等大中城市。数千年来为交通所困的白甸人真切地感到:“改革开放埔新路,昔日水荡变通途。”
  第三篇章: 经济发展的轨迹几千年来,农业是白甸地区的主要产业,落后的生产方式,纷至沓来的连年灾荒,使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人们世世代代辛勤耕耘,却温饱无着,大量的土地抛荒,先民居住无常,历朝曾多次移民,拓土开荒,建国前,常驻人口连年减少,人们除种植熟田,大量的土地成为草荒田。
  解放后,人民生活安定,生活得到改善,随着人口的增长,原来的一年一熟,改成稻麦两熟,大量的水沤田种上了冬小麦。随着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管理体制的推进,土壤的改良,农药化肥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粮食的产量,逐渐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
  上世纪70年代种植双季稻, 80年代推广水直播,90年代实施抛秧,近年来,机插秧逐渐推广,耕作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2003年白甸镇建成江苏省无公害粮油生产基地2万亩,2004年小麦生产跨入江苏省小麦高产镇行列,2007年建成国家农业部绿色水稻生产基地3万亩,2006、2008年全年粮食单产超吨。近年来,随着新品种的推广,米质逐渐提高,白甸的“运盐河”“甸上珠”“龙顺”大米南下北上,成为城市居民的抢手货。2009年,白甸镇致力做好米文章,在官垛村一次性流转土地三百亩,建成全省最大的统一种植有机稻基地。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的持续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民国初年,本地高亢地区开始种植棉花,早期是小籽棉,纤维短,产量低,后来改种大籽棉,散播为主,寄种在麦田中。1958年开始进行棉花条播。70年代,韦承发发明了棉花营养钵,使棉花产量大幅度上升,当时的前进大队(周垛大队)棉花生产驰名全国,曾在新华日报宣传介绍,1989年3月,瓦甸乡在南通市棉花工作会议上做《加强领导做好服务 努力夺取棉花高产》交流发言。1990年县政府表彰瓦甸乡“棉花生产先进单位”。
  2003年12月,运盐河粮食加工有限公司成为县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全镇成功申报三个品牌:“西泊牌”水产品、水乡牌“肉鹅,“龙顺牌”大米。官垛村的小白鹅、小龙虾、周垛村琅德鹅、大棚蔬菜、白甸村蘑菇栽培,施溪村的草莓种植成为一村一品,享誉周边。镇水产站、兽医站、农技站等部门,为农民做好服务工作,为推动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带动一方农民致富作出了贡献,镇兽医站的连锁经营模式放样全国现场会。
  农耕时代,白甸地区没有正规的工业,只有白甸、瓦甸两个集镇开着几家铁匠铺、木匠铺从事农具加工。从事手工业劳动者,简称五匠(瓦匠、木匠、草匠、篾匠、铁匠,另外还有铜匠、银匠、修锅匠、纸扎匠),民间有为数不多的槽坊、炕坊、粉坊、油坊、豆腐坊等小作坊。1958年,白甸兴办地方工业委员会,成立农具改革委员会,开始谋划工业发展,白甸公社、瓦甸公社成立农具厂。白甸农具厂办厂初期总共12人,厂房15间,固有资产9457.21元。1967年7月12日,县计划委员会同意白甸扩建铁匠加工场,投入资金500元,增加厂房面积48平米,后来该厂增加了轧花、榨油、粮食加工项目。1971年建立公社农机厂,附设铁木竹,金工、修理、电热圈等车间。
  星移斗转,共和国走过了六十年征程;物是人非,一代代的白甸人在水乡大地上演奏着创业的华章。打开记忆的大门。

深度配音 - 未加载声音
00:00
00:00
联系客服
请加Q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