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宣传片配音解说词宣传脚本

发布时间:2018-05-08 浏览人数:1

学校电视宣传片之一:六十年校庆电视

校庆电视宣传片解说词


  这是一代文学大师曹靖华的故乡这是红25军浴血奋战过的地方这里有4037座山峰这里号称“河南的小西藏”
  正是在这样一个偏远山区、革命老区、军事禁区、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县的贫瘠土地上,孕育了一所普通高中,她承载着大山的重托,背负着老区人民的厚望,以自强不息的精神,树起了一座基础教育的丰碑。她,就是“聚熊山洛水之灵气、育治国兴邦之栋梁”的xx县第一高级中学。
  历史的老人翻过29100页的日历,终于定格在一个红色的日子,xx一高迎来了她六十华诞!半个多世纪风雨兼程,六十度春秋砥砺前行,xx一高,厚积薄发,以喷薄的活力和凌厉的锐气与时俱进,奋发图强,以迅猛之势、豪迈之情书写着民族教育的辉煌篇章。
  风雨校园   沧桑巨变公元1949年那个山花烂漫的5月,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喷薄欲出,xx山川的剿匪斗争大局已定。枪声渐停,硝烟散去,在位于县城西北街城隍庙的几栋简陋的平房里,传出了朗朗的读书声。xx一高的前身——xx县立联合中学就这样诞生了。
  尽管当时的条件相当艰苦:城隍庙大殿是教室,土坯泥台放上木板就是课桌,点的是煤油小灯,睡的是土台大炕,但这足以让当地百姓看到了读书改变命运的希望。县人民政府两任县长,先后兼任校长,对xx的中学教育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经过了三年的恢复和发展,至1953年学校更名为xx县第一中学,1956年县委决定在县城西关修建新校舍,并招收首届高中班,xx高中教育由此正式起步。1960年8月,xx一中彻底告别了在城隍庙与神仙为伍的日子,初高中班全部迁至西关新校址上课,开启了学校发展的新纪元。
  对于xx一高来说,二十世纪下半叶的五十年,是一段漫长的风雨历程,她和共和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在新中国辉煌的日出中诞生,经历了五十年代创业的艰辛,六十年代灾难的冲击,七十年代困顿中的恢复,八十年代探索中的提高,九十年代发展中的强盛,以崭新的姿态拥抱着新世纪的曙光。
  历史的航船驶进2007年,为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优质高中教育的迫切需要,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调整高中教育布局,决定在县城东郊兴建占地360余亩,投资1.72亿元,建筑面积近16万平方米的xx一高新校区。目前新校区建设已接近尾声,一片气势恢弘、雄伟壮观、新颖别致、秀丽幽静的建筑群,正崛起于龙山脚下、洛水岸边。新校区按功能分为教学区、办公区、生活区、运动休闲区。各区域廊桥连通,浑然一体。楼宇间花木环绕,绿地相间;另有喷泉池塘,休闲景观。置身其中,宛若走进都市花园。新校区功能完善,设施超前,被专家誉为“高校框架,大学布局”。高标准配置的学生公寓、餐厅、超市、诊所、洗浴中心;拥有现代化设备的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电子教室、阅览室、专业教室等,为师生们创设了“全市一流,全省上游”的教学环境。随着新校区的建成,县委、县政府进一步优化高中教育资源,分别于2009年2月和8月,将xx三高与xx二高并入xx一高,三校合并后的xx一高新老校区协调发展,已成为xx市规模最大的普通高中。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xx一高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初创时期的荜路蓝缕到今天与共和国一起走向辉煌,她以挺拔的身姿高唱着胜利的凯歌,托起了大山的脊梁!
  以人为本   全面发展大山的厚重凝练了xx一高人不甘封闭奋发有为的品质。他们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团结进取的协作精神,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尊重科学的求实精神,敬业乐教的奉献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遵循“博学、深思、笃行”的校训,形成了“和谐、进取、求实、创新”的校风,“严谨、善诱、敬业、垂范“的教风,“勤奋、乐学、善思、争优”的学风,让一批批山乡学子在大山播种希望,到山外放飞梦想。
  学校的一切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老区的孩子更需要广博的见识。xx一高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全面育人观,面向全体,张扬个性,“五育”并举,山花烂漫。
  学校立足深山区和革命老区实际,健全和完善德育网络,充分发挥“曹靖华故居” 、“红25军军部旧址”、“二炮某部军营”、“烈士纪念馆”四大德育基地的作用,深入开展“信心、感恩、养成”三大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继承老区传统,发扬靖华精神,立志报效国家”的优良品质;邀请知名专家教授给学生作学术报告,为同学们打开了一扇与山外世界沟通对话的窗口。
  学校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定期举办“艺术节”和“体育节”,成立了众多的学科兴趣小组、文学社团和“校园之声”广播站,由学生编辑出版《一高时空》校报,创设xx一高网站,举办科技与人文知识系列讲座,组织多门学科的奥赛活动,素质教育之花处处开放。
  建校以来,学校先后有1000余人(次)在全国和省、市、县读书竞赛、书画大赛、科技制作评比、演讲比赛、诗歌朗诵大赛、学科竞赛中获奖,有数千名特长生被中国深度大学、北京体育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知名院校录取。李韶华同学在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夺取河南赛区第一名,被保送进入中国科技大学。
  学高为师   德高为范“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xx一高迅猛发展的背后,最关键的是拥有一支德高品正、业务精良、爱岗乐教、无私奉献的教师队伍。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xx一高的教职工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把献身老区教育做为自己的人生追求。他们爱岗敬业,恪尽职守,自觉履行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职责。
  “春蚕到死,蜡炬成灰”。
  xx一高人,为了xx大地的发展,为了xx一高的未来,他们一代代从青丝到白发,默默无闻、废寝忘食、寒暑易节、任劳任怨……在教书育人的神圣殿堂上倾注毕生的心血和智慧,育成桃李满天下。
  六十年来,学校名师辈出,灿若星河。他们有的长于宏观管理,以超前的眼光和魄力为xx一高乃至全县的教育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有的以其渊博的学识才能,高超的教学艺术,独特的教学方法,无穷的人格魅力,培育了无数学子。他们的优秀品质和治学精神至今仍激励着一代代xx一高人奋勇先前。
  这种名师辈出现象的背后就是学校重视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对良好传统的继承与发扬。
  抓师德教育,培养作风过硬的教师队伍;抓过程管理,提高教师的教学成果;抓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抓教研教改,打造教学名师……师德沐桃李,德高芳教苑。
  雄厚的师资队伍,保证了学校一流的教育教学质量,为xx一高的发展和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依法治校    科学管理xx一高的成功还得益于一整套健全完备的规章制度和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
  六十年来,xx一高传承建校伊始形成的良好规章,逐步建立和完善符合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科学民主治校,群策群力办学,充分发挥教代会的作用,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实现了由经验管理向制度、文化管理的转变,从而极大的提高了管理效能特别是近年来,学校在上级的主持下,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校长,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长负责制。毕业于河南大学化学系有着十余年教学经历和学校管理经验的周玉清同志,以其富有创造性的办学思路和实践精神,从众多的竞聘人员中脱颖而出,于2002年7月走上校长岗位。他秉承“为个人一生留下辉煌,为家乡父老尽到责任”的朴实思想,驾驭着xx一高的跑车驶上了“励精图治、开创未来、打造名校品牌”的快车道。
  硕果累累   桃李芬芳xx一高作为豫西边陲的普通高中,把自己定义为“山区教育的领头雁”,以其雄厚的实力和显著的办学效益,成为“当地大学生的摇篮”、“山区干部队伍培训学校”、“全县教育科研中心”、“山城精神文明教育学院”和 “山区人力资源开发基地”。
  六十年来,xx一高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一个个山乡学子走向清华、北大等知名院校;在学校与家庭的共同培育下,一家之中兄弟姐妹数人先后从xx一高毕业考入大学者不胜枚举,令人惊喜,传为美谈。一批批金凤凰在xx一高插上理想的翅膀,展翼高飞,飞出深山,飞遍神州,飞向世界。而今,他们大都学有所成,业有所就。有的供职于科研机构,为科技兴国增砖添瓦;有的执教于高等院校,为祖国培养英才栋梁;有的工作在党政机关,为造福一方百姓而运筹帷幄;有的留学海外,创业于异域,展现华夏儿女的风采;有的弄潮于商海,反哺于社会。更多的学子则在xx一高的大熔炉里经造就而成才,历锻打而成钢,在家乡的沃土上辛勤耕耘,成为我们可爱故乡革命和建设的骨干力量。这些优秀学子在母校学习期间形成的“正直纯朴、自强不息、勤奋刻苦、敢于超越”的优秀品质,一直激励着他们从辉煌走向新的辉煌!
  六十年来,xx一高的办学成就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一代文学大师曹靖华、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原中组部常务副部长赵宗鼐、国家海关总署负责人、河南省原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世军、河南省教育厅厅长蒋笃运、中共xx市委书记李文慧、市长杨树平等领导同志先后到xx一高视察指导工作。省、市数十家媒体多次对xx一高的教育教学经验进行宣传报道,在社会上产生了非凡的影响。自建校以来xx一高先后荣获二百余项奖励和荣誉, 2007年又被河南省教育厅命名为“省级示范性高中”,名符其实地成为镶嵌在豫西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为深山区普通高中的发展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继往开来    放飞梦想六十年来风兼雨,万紫千红壮山河。
  六十华诞是学校发展的重要里程碑。xx一高领导和全体师生在科学总结六十年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已经勾画出学校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以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发展学生个性和特长,为高等院校输送更多优秀的新生,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高素质的劳动后备力量为根本任务;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对学生实施升学预备教育为重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学教研水平,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实现教学管理现代化,办学形式多样化,内部管理科学化,努力形成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和我县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普通高中教育体制,使学校成为全市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实力最强的教育、教学、教研和人才培育中心,立足中原名校,进军全国名校。
  我们相信,未来的xx一高将会更加典雅、精致、和谐、大气,更加清新靓丽,品质超群;未来的xx一高将朝着“更高、更远、更大、更强”的目标,持续创新,勇往直前,谱写出山区教育更加壮美的篇章!

 

学校电视宣传片解说词之二:学校发展成就介绍电视报道宣传片解说词:前进中的平凉五中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平凉五中的教育教学在飞速的发展。
  甘肃省平凉五中是一所完全中学,建校于1968年,是平凉城西唯一的一所完全中学。现有教职工83人,其中本科学历36人,大专38人,学历合格率89%。高级教师1人,中级教师49人,初级教师22人。学校辐射半径20公里,辐射区10万人,适龄中小学生1.5万人。学生931人。18个教学班,承担着平凉市西川、南北二塬学生的任务。
  近年来平凉五中广大教职工辛勤耕耘,以教育拓荒者的胆识和智慧,注重特色,狠抓质量,在实践中探索、体验;在困惑中反思、感悟;在研究中交流、分享;在辨析中超越、提高。着眼教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005、2006、2007年全省高中历史、地理会考合格率分别为92%、88%、90%,随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社会声誉迅速提高,2006年平凉五中首届高中生毕业,高三毕业率82%。崆峒区教育局下达高考本科上线3人,学校完成本科上线5人,大学专科上线40人,超额完成了区教育局下达的任务, 2007届高三毕业率84%。为平凉五中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近年来,平凉五中按照区教育局关于积极开展“铸师魂,树师德,做师表”活动和“三名工程”建设的通知,认真贯彻“为社会提供优质教育服务,为学生未来生活幸福和事业成功奠定基础”的办学宗旨, 狠抓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全校教师抱着“生动活泼、全面发展、培育个性、鼓励创新” 的育人方针,积极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创新”的学习精神,使学生在整体素质、学习方法、探索精神等方面快速提高。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校长负责制,校长全面负责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和行政管理工作。领导职责明确,配合协调,增强了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学校领导班子中青年结构配备合理,岗位职责明确,作风民主,公正廉明,敢挑重担,办事效率高,具有较强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在教职工中享有很高的威信。
  领导坚持值周制度,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每人值班一周,值天24小时值班,包学习,包纪律,包安全,包检查。行政领导早读深入班级督促学生背诵读书,学校学生早读的风气已蔚然成风。
  学校切实抓好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教职工师德建设,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教师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从而进一步提高广大教职工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形成了教书育人,敬业爱生的良好育人氛围。
  学校认真组织校本研究,各教研组针对本门学科实际和学生年龄特点,寻找适合各年级不同学生的教学方法,交流经验,找出不足。
  为了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素质,增强教师的教科研意识,要求老教师每学期开设1-2节示范课,写1-2篇科研文章,帮带一名新教师,青蓝结对帮扶工作搞的扎实有效。
  学校以德育为核心,以行为规范为入手,以“创造教育”为特色,全面营造良好育人氛围。学校德育工作网络化,在校内形成了校长室、年级组、班主任、任课教师四级管理,在校外,形成家庭、学校、社区、派出所等多层次、多方面的管理格局。大大提高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学校重视安全工作,学校成立了保安工作领导小组,健全了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了安全责任制度,制定了各种紧急预学生中无治安案件和意外伤害事件。
  近年来学校积极开展“爱我五中”为主题的征文活动,编撰了第二集《 平凉五中学生优秀作文选》和教师优秀论文集。
  学校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一方面,做好备课、上课、作业布置批改、学科活动、辅优补差等日常管理工作,同时加强了对教育教学过程的管理、教案,作业质量检测、分析、反馈等管理,每周星期一进行批阅检查;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努力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努力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索”主动学习的精神。
  支持和鼓励广大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制作课件及试题,教学质量也明显提高。
  落实学校常规教学管理制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业务档案、学生学籍档案齐全,初中入学率100%,流生率为0。
  学校图书室、电脑室、实验室以及各专用教室,均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有专人负责管理,责任到人,且对使用情况进行书面登记。
  加强了高中教师教学力度。并多方收集高中升学、教育教学信息,让学生早日接触高考。学校努力推进教科研工作力度,坚持走科研兴校之路,完善教科研激励机制,让教育科研走近教师,走进课堂,充分调动了教师开展教科研的积极性,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教育教学过程重“三抓”。即抓教育教学过程;抓跟班辅导作业考练、讲评;抓阶段性教学计划的落实。教导处、级主任、各科任教师切实做好以上工作,学校领导勤督查、勤总结,使教学过程扎实认真地进行。并从每一天的每一个细节管理出发。早晨提倡学生、辅导教师早到校半小时朗读背诵,早自习,下午自习任课教师编排进班辅导,每周星期一早自习签阅本周教案。每学期进行两次学生评教,向任课教师反馈学生意见、建议,每学期检查两次学生作业,每天各班纪律、卫生评比,并公布,每周进行总评,年终评出名次。
  不断反思,大胆超越。学校按照兄弟学校高考及高中情况制定了各科奖励目标和合格率、全年合格率上升5个百分点,完成教学目标和合格率的同志给予奖励,在上一年合格率基础上有明显进步的教师也给予奖励,一路攀登,一路收获,不断反思,大胆超越,使高中教育教学水平逐步提高。顺利完成通过会考迈向高考的跨跃式发展。
  学校走科研兴教,名师兴校,铸造高中教育的名师群体。对于高中任课教师的选择,学校本着“知识渊博、品德高尚、学历达标、奉献精神强”的原则进行选拔,使那些学生佩服、家长信服、社会公认的高素质教师任高中科任教师和班主任。让他们在工作中苦抓苦教,做学生学习的表率、进步的表率,以铸造平凉五中的名师群体。
  名师带动,虚心学习,科研兴教,学校将针对初办高中,缺乏经验的现状,组织高中教师赴平凉一中高中部听课,集体参加平凉一中高中教学研讨会和高考研讨会。学习他们新的教学经验和做法,并付之于实践。
  学校继续邀请名牌大学、平凉一中等高考名师、教科研专家进行高考复习、教科研方法、学科指导等宣传讲座。指导五中教师从教学结构、高考复习资料选择、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方法、各科教学等方面进行探讨,以科研兴教,名师兴校,全面提升五中的教学水平和高考适应能力,增加五中发展的内动力。
  学校还组织高中教师参加全省、市高考研讨会,虚心学习,多方求教,切实抓好高中教育教研。
  排名联考,寻找差距,迎头赶上。每次高中模拟考试都用省教科所、平凉一中高中试题,与兄弟学校同时间进行联考,同一尺度评卷,把高三学生放在兄弟学校高三学生中排名,对比寻找各科长处与差距。分阶段、分层次地迎头赶上。
  不断反思,大胆超越。学校参照兄弟学校情况制定了各科奖励目标和合格率、全年合格率上升5个百分点,完成教学目标和合格率的同志给予奖励,在上一年合格率基础上有明显进步的教师也给予奖励,一路攀登,一路收获,不断反思,大胆超越,使教育教学水平逐步提高,2006年学校组织高三教师赴兰州,西峰等地参加全省高考研讨会,虚心学习,多方求教,切实抓好高中教育教研,高中教师在省、市、区局刊物上发表教育论文20多篇。
  荡舟学海,放飞理想。学校从素质教育入手,三方面重视学生的教育。即:做人教育、前途理想教育、高考成才教育。培养学生“认真,专注、创新”的学习精神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荡舟学海,放飞理想,早日成才。
  做人教育重品德。为了养成学生严谨文明、自强不息的人格和奋斗精神,学校制定了《平凉五中学生文明用语五十条》。利用晨会检查学生的仪容仪表。班主任、政治课教师从做人品德、道德素质等方面教育学生。教会学生分辨是非美丑的能力,树立个人文明高尚、积极进取的形象。
  理想教育重激励。学校针对学生实际与学生开展心交心活动。召开不同层次的会议,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教育。年级会上校长亲自做理想前途报告,用典型的事例教育学生成才。班会上班主任用身边事例教育学生,让学习好的同学讲学习经验、学习心得。不论讲演做到三个“一”:即讲话要有一个中心,一个典型事例,一句名言来激励学生,用火热的心打动学生。每次演讲都能使学生奋斗好一阵子。
  学校还加大奖励力度,设立了三好学生奖、合格生奖、单科优秀奖、明显进步奖,从不同层面鼓励学生进步,要求学生“不比智力比努力,不比学习比进步”。这样明显地加大了学生努力学习的力度。
  高考教育重实际。学校领导在级会上讲高考扩招的现状和就业形势,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同时多次召开高中学生家长会,要求家长从学习时间、饮食保证、复习资料等方面支持学生、鼓励学生,以使学生早成才。要求各班班主任抓几个高考苗子,科任教师抓几个学科尖子,用典型带动一大批人前进。
  习惯教育重点滴。学校要求学生每天早晨早到半个小时进行晨读背诵,适当延长晚自习至晚十点,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条件和时间,清晨当你走进平凉五中校园,到处是学生们晨读的身影。《平凉日报》、《平凉时报》曾以《书声琅琅唤明天》进行了宣传报道。
  特色教育重平台。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多方位发展,学校组织起了40人高考明星体育训练队,把那些身体素质好,热爱体育的学生组织起来加强科学训练,不论舂夏秋冬、风雨无阻从不间断。2007年平凉五中体育训练队的学生孟红在甘肃省高高考联考中取得全省33名的好成绩。学校为20人的高考美术队腾出画室从严出发,每天早晚两次训练学生素描、色彩能力。60人的合唱团音质优美,训练有素。由于五中文娱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2004年12月《甘肃日报》进行了宣传图文报道。
  学校还组织英语口语强的同学组成了校园英语广播站,利用课间进行广播。以此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听力。
  各项活动的开展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发挥个性潜能的平台,学生的素质教育得到了充分发展。
  学校还加大奖励力度,设立了三好学生奖、合格生奖、单科优秀奖、明显进步奖,从不同层面鼓励学生进步,要求学生“不比智力比努力,不比学习比进步”。这样明显地加大了学生努力学习的力度。
  近年来,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主线,加强和谐校园建设,学校积极培养学生“拼搏,吃苦”的学习精神,扎扎实实的教育学生掌握适应终生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严抓校风、教风,学风。学生早到校早读书,一到校就读书,晨读背诵已成为平凉五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优、苦、严 ”的校风已成为学校的灵魂。
  由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上级领导的关怀,占地100亩的平凉五中新校区建校工作已启动。新校区位于平凉市西郊建华厂西侧、崆峒大道南侧,东西长258米,南北宽258米。新建总投资4800万元,新建校舍总面积26000平方米。其中新建五层戴帽框架结构教学办公综合楼一栋10300平方米、四层框架结构实验综合楼一栋4300平方米、五层砖混结构学生公寓楼一栋3600平方米、餐厅等生活辅助用房2800平方米,学校大门一座。工程已于2007年3月动工,决定2007年11月底竣工。新校区建成后,可开设48个教学班,学生2800人。直接缓解了平凉市区西部学生上学难的问题,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提升我区整体办学层次和水平,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
 

深度配音 - 未加载声音
00:00
00:00
联系客服
请加Q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