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宣传片之一:香市小学宣传片文稿
这里是一篇香市小学文稿:香·溢古今,市·通天下。
荣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名镇、广东省教育强镇、中国绿色名镇等多项称号的东莞市寮步镇,自古以来商贸业就十分兴盛,明清时期,久负盛名的“莞香”集散于此,经广州、香港远销于东南亚等地,因此寮步被誉为“香市”,为广东四大名市之一。
美丽的香市小学,就坐落于“香市”寮步镇的中心地带。是政府斥巨资1亿多元打造的一所高标准、现代化教育圣殿。
这是一方净土。走近她,你的心情会豁然开朗;飘扬的五星红旗,在蓝天的映衬下,如同跳动的火焰;晨曦沐浴下的教学楼,在清脆欲滴的草木中,格外耀眼。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和欢笑声,把你带回天真无邪的美好童年……这里是学生放飞梦想的乐园,这里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舞台,这里是探索求知的殿堂。在这片充满希冀的田野上,一只只雏鹰茁壮成长,一代代名师倾情奉献,一曲曲教育之歌谱写了知识的壮丽篇章。
香市小学筹建于2007年8月,于2009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由原寮步镇7所小学合并而成。
学校占地面积 492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48900多平方米,现有教学班44个。学生人数为2258人。全校教师共115人,其中小学高级职称39人,占教师比例 34% . 本科学历 70 人,占教师比61%。是一支敬业爱生,乐于奉献,勇于创新的队伍。
学校有宽敞的操场、多媒体阶梯电教室、电脑室、语音室、自然实验室、美术室、科技室、劳作室、图书馆、陶艺室、心理辅导室、钢琴室、舞蹈室等功能室,并有风景优美的百香园,是一所教学条件一流的绿色现代化学校。
一流的硬件设施,为学生的求知、成长,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一炉沉香,一缕青烟,既可静思,又能怡神。自古以来,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都将焚香视为雅事。
香,既能悠然于书斋琴房,又常缥缈于庙宇神坛,是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笔浓墨重彩。香自登上华夏文明的历史舞台,就不是以简单的芳香之物出现的。连屈原都在《离骚》中把兰蕙椒桂这些香草香木视为高洁、正直的象征。后来更有无数骚人墨客喜欢与香这样一位雅士相伴于诗词歌赋之间。
香市小学正是坐落在以盛产香料而远近闻名的东莞寮步。这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让香市小学从她诞生之日起就陶冶在这袅袅香风里。
学校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秉承“教育是高雅的艺术”的办学理念。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高雅情趣、热情大方、务实创新、博学多才的香市人”。在依法、规范、科学办校的基础上,香市小学以“香市精神”――诚信,勤劳,奉献,创新为依托,全力传承并打造香市小学人文精神。2009年1月,香市小学正式开办,新的领导班子就明确了办学总思路,制定了五年发展规划,三风建设,办学特色,以及香小精神的打造。
为了培养高雅的香市人,香市小学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在传授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老师们更是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的高雅气息。
从写字的坐姿、用餐礼仪、走路姿态到日常行为规范、举止行为、待人接物、语言神态进而到学生性格品质、审美情操、人生理想……方方面面,事无巨细。
在这样“高雅的教育”熏陶下,让学生耳濡目染、逐渐形成高雅、儒雅、典雅的气质。让他们在人生的起跑线上,以高贵优雅的姿态,跑得更远、飞得更高。
马克思说:“社会的进步是人类对美追求的结晶”。
从古代到现代,各类通识(综合素质)教育都十分重视艺术教育。艺术教育在培养人类综合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
通过艺术教育提高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和艺术美的感受、鉴赏、评价、创造的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丰富个人情感,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
因此,艺术教育在审美教育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是美育不可缺少的内容,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艺术使人灵动。香市小学打造艺术教育特色,其最大的特点是全员参与,全体师生共同参加活动,让每个孩子都拥有一技之长。学校舒适优雅的16间钢琴房、3间音乐室、5间美术室,都是孩子们接受艺术熏陶的圣地。琳琅满目的学生作品令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学校专门开设了“名片、名曲、名画、名著及名人赏析”课,用高雅艺术陶冶学生情操;还组建了学生管乐队、管弦乐队和民乐队。全部由学生组成的国旗乐队、仪仗队、合唱团……更是流动在校园里的亮丽风景线。
“高雅的艺术教育”将成为寮步乃至整个东莞市教育的一个亮点。
香市小学以养成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自尊、自律、自立、自治”;根据学校“走寄一体”的实际情况,创新适合自己的“一二三四”德育管理模式。
打造一种模式,强化两个管理(他人管理和自我管理),彰显三个亮点(乘车文明、用餐文明、住宿文明),规范四项常规(上课、乘车、用餐、住宿四项常规)。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打造香市小学团结、合作的精神,以大课间活动为抓手,全面提升习惯养成教育的质量。
“让读书成为习惯”也是香市小学的德育特色之一,学校利用每天的早读、午读、读书沙龙、读书交流会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学校有300多平方米的图书馆、投入100多万资金构建的阅览室、5万余册丰富的藏书。每年开展一届读书节等都是学校努力构建“书香校园”的举措。
博学源自广泛的阅读。当你走进这所书香飘洒的校园时,你会发现,在这里师生把“读书当成一种习惯”。每天的早读、午读,读书交流会……孩子们的脚步总是流连于那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同学们不但在阅读中收获到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更是明晓了很多修身做人的道理;在书香里熏陶,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诚信养德、诚信立教、诚信兴校。
当初,诚信、勤劳、智慧的香市祖先们凭借香料生意名扬四海。靠的就是公正、诚信,这种宝贵的品质也同样被香市小学的师生传承发扬。
在学校的校风建设中,“诚信”摆在了首位。“小胜凭智、大胜靠德”,“诚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更是香市人引以自豪的品质。诚信做人、踏实做事,是全校师生践行的准则。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香市小学的老师除了有爱生敬业的职业操守外,更是善于运用“启智”的教法去传道授业,力争以最智慧的教育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更培养了良好的创新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
在这所高雅的教育殿堂里,你不会看到执教鞭的老师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填鸭式灌输。因为老师们信奉:孩子更需要舒展心灵、放飞个性。而教育,则呼唤智慧的加盟。
正如校长在给孩子们的寄语当中所说:在这里,有知识的甘露任大家吮吸,有思维的天空任我们翱翔,有智慧的宝库等大家开启,有未知的世界等我们去解谜……孩子们,在这里读书,你的个性可以自由去张扬,你的雄心可以任意去施展。因为你们是香市小学的主人,这里为你们创设了发展个性、完善人格的天地:你们的课堂已经不再是催眠式的灌输,因为学习的主角是你们;死记硬背也已不属于你们,因为素质能力更加重要;责骂体罚已从你们的生活中消失,因为以人为本、关爱教育已经成为全体香市老师们的共识。
学校要求教师对自己的职业包含一种敬畏和自豪。认真备好每一堂课,批改好每一份试卷,力争给孩子们呈现最优美动听、最高效实用的课堂。教育的智慧除了要“修业”,更要“博学”,厚积才能够薄发。 教师有智慧,学生更乐学。为了给学生一滴水,老师们自己要准备一桶水。
香市小学构建了一套多元化的、现代的绿色校园文化体系。在与学校的校风校训相结合下形成了“四个一”的校园文化平台。既一网、一站、一报、一刊。学校的校刊《竞芳》和校报《小香树》按期出版。学校还先后出版了教学论文集《香源》和学生作文集《香芽》,本学年还创作了校本教材《传香》。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香市小学站在历史的转折点,继往开来,披荆斩棘。相信这所高雅的艺术殿堂一定会成为东莞教育大地上一颗耀眼的新星。
小学宣传片解说词之二:江口县第一小学宣传片配音稿
在巍然的梵净山脚下,在迷人的太平河畔,闪耀着一颗璀璨的明珠——江口县第一小学,这里曾经百年的积甸。这里书香满园。江口县第一小学成立于1892年,原名香山女子学堂,1980年更名为江口县第一小学。
这是一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百年老校,现有25个教学班,在校生1611人,教职工75人。学校占地面积8712平方米,建筑面积3820平方米。生均占地5.6平方米,绿化覆盖率为40%。绿树葱茏,鸟语花香,布局合理的校园环境使一小一直享有“江口县花园式单位”的美誉。
团结、务实、开拓、进取的领导班子,外加一支敬业、精业、爱生、奉献的教师队伍,使一小素以教学质量高享誉社会。77名教职员工中,学历全部达标,其中有68人获得大专以上学历;省级骨干教师1人,地级骨干教师1人,县级骨干教师8人。
环境育人。走进一小的校园,到处充洪浓郁的人文气息,使你心情豁然开朗,学校的环境整洁优雅,教学楼内设置了音乐室、美术室、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等多功能室,满足了师生教学活动的需要,在晨晖淋浴下的校园中,蓝天映衬下的五星红旗如同跳跃的火焰奔放出耀眼的光芒,充满人文气息的校园文化,如今也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每一块图版都能益智,每一个空间都会让孩子们迸发激情,每一句温馨的礼仪提示都让孩子们体会到一种无声的关怀。
学校教育的追求目标之一是致力于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科学态度和实践精神。从1997年以来,学校先后开展了标本采集与制作、红领巾气象站、红领巾广播站、小制作等各种科技兴趣小组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科学辅导老师武建丽也先后2次被评为省、地“优秀教师”。
2000年,学校提出了科研为先,育人为本,服务为上的学校主体工作思路,把教育科学研究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把它作为学校发展后劲的动力源,作为提高领导班子,教师素质,树立教育新观念,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
2005年5月,我校语文学科参加了全国“发展与创新”课题组的实验,学校抽调工作能力突出,责任心强的杨玲老师,张玉钗老师作为我校的实验教师,参与到“发展与创新”子课题——走进生活,轻松交际的实验研究。
通过这项研究活动的开展,提升了“口语交际”教学的品质。
在课题实验的开展中,我校语文学科教学质量有了一定幅度的提高,不仅仅体现在口语交际教学某一个点的深层思考上,而是在全面推进。口语交际教学呈现出全方位、多维度、立体的态势,朝着多元化发展。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成绩突出,其中作文竞赛获国家级奖项14人次、省级3人次,地级23人次、县级69人次。我们欣喜地看到实验中学生语文素养得到发展与提高,提升了口语交际教学的品质。
促进了老师的专业化发展。
课题实验中,不仅学生得到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参与实验的教师发展。老师们积极开展实验工作,收集、积累了大量实验资料,及时总结,撰写了教学案例、教学反思、教学设计、记录了实验的历程。我们还定期组织实验教师展示活动,观摩课、说课、评课,形式不拘,既提高了自己,又向其他教师传递了实验信息,达到全校语文教师共同发展,共同提高的目的。我们还积极参加湖南省怀化市、我省遵义市和我区思南县组织的实验研讨活动,实验教师都一显身手,其中杨玲老师代表我江口县在遵义市举行的全国第五届实验课题研究交流会上作《为有活水源头来》微型讲座获二等奖,在专业化的道路上又迈进了一大步。全校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将口语交际推广到其它学科并结出硕果,教师教学论文获国家级奖项1人次、省级7人次、地级18人次、县级24人次;优质课竞赛获省级奖项1人、地级3人次、县级6人次;各类竞赛指导获国家级奖项20人次、省级5人次、地级5人次、县级5人次。
推进成了我校的课改进程。
在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行中,此项课题实验是我校课改园地中的一株奇葩,它盛开得异常艳丽。学校行政领导十分重视,从各方面予以全力支持,保证课题实验工作的顺利开展。老师们一丝不苟的实验态度,严谨的实验作风以及让人欣喜的实验成果,学校集体先后获国家级表彰1次、省1次、地级4次、县级27次。对学校课改工作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全校逐渐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教育科研氛围,推进了我校的课程改革进程。
经过一百年的历史积甸,江口县第一小学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和人文精神,在新的世纪,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人文精神,在江口县第一小学新的发展时期,将激励全校师生,以更新的思想和观念,更广阔的胸怀和视野,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更大的气魄和手笔,更强的决心和力度,展现江口一小的生机,释放江口一小的活力,推进江口一小的现代学校建设, 努力创建群众满意的一流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