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专题片之一:专题片<故宫>所蕴涵的思想和文化
故宫的建造始于永乐四年,即1406年,今年恰好是故宫建造的600周年。现在的紫禁城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保留的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是世界上现存建筑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郑欣淼道出了他对建筑内涵的理解:它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纪念碑,对于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一方面,它继承了传统的宫城、内城、外城的三重城制度,前朝后寝、左祖右社、五门三朝,体现了儒家的理想和封建礼制。另一方面,阴阳五行学说也在紫禁城建筑中也得到运用。故宫外朝在前就是阳,纵向的太和殿、保和殿为三,最为高贵的太和殿分别是九五,九五至尊,九是皇帝的象征;内寝在后,乾清宫等三宫是皇帝真正处理文件的地方,其台阶为偶数。如此布局说明阴阳巧合,是对宇宙秩序的认识和追求。
故宫复杂的千门万户,其实都是一个个独立的四合院组成的。这个庞大的建筑群强调和追求的不是向空中的发展,而是在地面上的延伸,辽阔才是伟大,这种以平面延伸为壮丽的观念体现了中国人的空间意识,同时群体的序列有助于统治王朝的威严。从伦理上说这种格局体现了儒家的等级观念,是封建社会体制在建筑领域的典型体现。从审美的层次上看,强调群体组合,强调有序化和对称性,追求平面伸展对称,是中华民族普遍的审美观的体现。
国宝是一种思想,一种文化故宫的文物藏品有150万件套,其中皇帝的书画有10多万件资料,古籍文献约20万册,古器物70万件,织绣宗教生活类约25万件。故宫的藏品主要有四个来源:一个是皇家的收藏;再就是国内进献、蕃属国贡品,外国礼品等;另外就是宫廷文化生活用品,还就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受赠与购买。
我国历来重视对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扬。郑欣淼为我们举了一个例子:在解放初期山西堂的三件东西辗转流落至英国,后即将被银行拍卖,我国花48万港币,将其带回祖国。当时建国初期,百废待举,又正值抗美援朝时期,国家财政才100多亿,但仍然将保存文化遗产作为重中之重。提起抗日战争时期文物南迁,郑欣淼也有这样一个感触:失去的领土可以收复,但是作为几千年的文明、文化传统的结晶,我们这些得之不易的瑰宝如果失去了,我们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国宝并不是仅指一件件具体的文物,不是这几件书画是国宝,不仅是青铜器、瓷器是国宝,而且故宫本身就是一个价值无比的国宝,是民族文化传统最有代表性的象征。故宫的馆藏,是其他任何一个博物馆都无法比拟的,具有重要的政治与文化的象征意义。
两岸博物馆共同弘扬中华文化1948年至1949年,有60万件故宫的器物、书画、文献被运往台湾,1965年在台北建立故宫博物院,形成了北京、台北两个故宫博物院同时存在的现状。台湾60万件文物中有38万件是明清档案,还有很多档案是很珍贵的,整理和保护工作也做得很好。
郑欣淼说:这海峡两岸的文化往来是十分密切的。去年李敖捐献了一幅乾隆的字;这几年也接到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来信,推荐人来参观我们的藏品以及宫殿。两岸在学术层面是割不断的。两岸故宫同根同源,均承担着保存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任。
在报告会的最后,郑欣淼院长指出: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数千年文明的结晶,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体现,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故宫又是一部浓缩的中华5000年的文明史,完整记录了古代艺术品所有的门类从萌生到辉煌的历程,它的演进和民族是同命运的。他希望,每个人都能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的意识,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之下,保护好我们的民族瑰宝,使之千秋万代的弘扬!
在报告结束后,郑欣淼院长接受了同学以及媒体的提问,对于“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中西观念的对比”以及“故宫未来的10年规划”等问题做出了回答。他表示,未来除了继续进行故宫建筑的修复外,还将把所有文物的目录向社会公布,并加强展馆建设和公共服务,使故宫文化更好的深入民众。
故宫之二:台北故宫 解说词
台北故宫 解说词台北故宫 解说词“《溪山行旅图》应该是范宽整合了多种自然山景画成,其中很有可能就包括范宽老家耀县(今耀州区)附近的山景。”著名古代书画专家、台北故宫书画处处长何傅馨表示。
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画的到底是哪座山?本报4月9日的报道引发了业界的强烈关注。昨日,何傅馨特意联系记者,就此提出自己的观点。何傅馨认为,北宋时期,并不存在写生的概念,所以《溪山行旅图》既不是华山、终南山、照金山、太行山,也是华山、终南山、照金山、太行山。
北宋时期没有“写生”
《溪山行旅图》现珍藏于台北故宫,是台北故宫的“镇院之宝”之一。何傅馨介绍,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台北故宫的专家就对范宽及《溪山行旅图》展开深入的研究,其中又以古书画大家、台北故宫前副院长李霖灿最有成果,也多为学术界认可。“早在上世纪60年代,李霖灿就发表论文称,范宽长期活动于秦岭、华岳、太行、王屋一带,而范宽存世画作很少,就《溪山行旅图》而言,应该是融合了多处山景而成,无法明确是哪一座山、哪一处山脉的景色。”何傅馨表示,根据史料记载,范宽学画主要有三个阶段:师古人,师造化,师心源。即先学古人,再学大自然,但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心得体会。同时,北宋时期并没有现在从西洋传进来的写生概念,北宋山水画讲究画真山水,注重四季变化,山和树、水之间的合理关系。“根据我的研究,《溪山行旅图》从构图视觉角度说,只有从传统移动式方法入手,才能画出这样的画。所以,《溪山行旅图》的原型不应该只有一处。”何傅馨说道。
画中的建筑群可能成为证据据了解,中国著名美术史专家、南京艺术学院教授林树中曾在一篇论文中表示,他曾到过耀州区,觉得当地地理地貌和《溪山行旅图》很相像。
在详细看了记者的报道后,何傅馨也认为,西安文理学院韩长生教授从地理地貌方面提供的证据,“非常新鲜,也挺有力度”。何傅馨表示,虽然北宋时期没有写生,但中国画里也有所谓的“实景画”,画家往往会把看到的最有特色的景观画下来,比如寺院、塔、洞穴等等,“在《溪山行旅图》的右下端,有一片建筑群,可以到当地考证,说不定能成为证据。”
对此,韩长生告诉记者,他在照金山脉考证时,发现耀州区柳林镇以北一个叫香山的山峰半山腰有一片规模很大的寺庙遗址,距离他所拍的疑似《溪山行旅图》的地点只有几十里地。
记者从耀州区地志办了解到,韩长生所说的寺庙叫胜果院,始建于北宋雍熙年间,早于范宽出生的时间。他们的工作人员也怀疑过,胜果院就是《溪山行旅图》中建筑的原型,但一直没有详细考证过。接下来,他们会展开研究,探访二者的关系。
本报报道成台北故宫解说词作为中国山水画的巅峰巨作,《溪山行旅图》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广泛关注。记者从西安美术馆了解到,报道见报后,近几日专门赶到美术馆观看《溪山行旅图》(复制品)的市民明显增多。
何傅馨表示,他们将对本报的报道整理后,更改台北故宫对《溪山行旅图》的解说词,将西安学者韩长生通过论证地理地貌认为《溪山行旅图》画的是范宽老家耀县的照金山脉等说法添加进解说词,向游客做介绍。“多一个知识点,对宣传中华民族传统国画,无疑更有好处。”何傅馨还通过本报对大陆学者专家发出邀请,希望他们明年可以到台北参加“国宝展览”,届时,《溪山行旅图》将会是其中一大亮点。
记者还了解到,该报道已经引起铜川市及耀州区有关部门的注意,接下来,他们或将论证照金山脉和《溪山行旅图》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