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闻小语
朗诵:听 音
这是一座古城。
它整个的外表都已被现代的衣裳装扮着,没有人知道它以前曾经怎样繁华过热闹过又衰败过。
它静静地,站在夕阳里,仿佛有点冷。
古城是神秘的,然而又是从容的。它仿佛已然习惯了千年来的快乐、繁荣、死亡、寂寞或悲伤,它只是静静地等,仿佛在等一个远游未归的游子,又仿佛是在等一个守候了千年的情缘。
一定有一个诺言,关于古城,关于某些人。
站在古城的街道,我想。
古城的街道很干净。
街道的两边是葱葱的绿,一排排,列着队,很美。但仿佛又在淹没些什么。
是的,拨开这绿, 深入一些,再深入一些。
在现代都市的角落里,依然还有些残垣,它们哆嗦在城市冷冷的目光中,它排斥在古城的生活之外。
这样的角落只有斑剥,残缺,仿佛历史的笔迹,那么的深刻,却又那么的模糊。也许曾有过一场战争也许曾有过一段悲欢的故事,谁知道呢,谁又愿意去知道呢?
有很多的人,每天都会经过,但没有人会投上注视的一眼。
古城的角落,是古城深藏的伤口。
但更多的人选择的是遗忘!
坐在古城的入口。
总有一些阔别多年的感觉。古城的风不大,却足以掀起往事泛青的外衣,古城的风不冷,却足以凉透路人的心。
古城在现代里迷失,我们在古城里迷失。也许是因为一场雨,也许是因为一次长长的分离,也许是因为一段伤心的往事。
古城在变迁,古城已不再是古城,一些东西正变得杳无痕迹,而一些色彩正在兴起。
人变得匆匆忙忙,灯变得闪闪烁烁,心情变得阴晴不定。
古城,虽然我们与它朝夕相处,共同呼吸,可是谁曾对它有过切实的了解?
古城对于我们而言,正在日渐陌生。我们对于古城而言,也正在日渐陌生。
我们是否已习惯了各种刺耳的声音。我们是否已习惯了各种奇怪的外衣。
仿佛在一团缤纷的色彩里迷失,我们热闹地活着却又冷清地睡去。没有人愿意深入到城市的内心,没有人愿意深入到人的内心。
闪烁的灯光后,城市的浮华却掩饰不住我们内心的不安。
那么,我们呢?是什么?在茫茫人世,何曾来过,何曾去过,又何曾活过?
然而,古城是不以为然的。
古城永远用青色的眼神,不悲不喜,淡看红尘中忙碌的人群。
也许我们应该将脚步停一停,我们说。但是没有人理。
仿佛是一个旁观者。坐在城市的入口。
看往事从城门进又从城门出。
与古城对话
古城说,除了一个个活着的躯体外,你们还留有什么?
我们说,除了一片秋叶的记忆外,古城还留有什么?
我们所见到的大多数古城,正在丧失它本身的意义。像山西平遥古城,云南丽江古城,太多的商业气息将其浸染,而人们也总是满足于商家构造出的幻影与热闹,当这一切都褪去时,又有谁能听到它正逐渐走向死亡的声音?又有谁能站在那里,和一条古街对话,去寻找那些被人们遗落了的光阴?
或许,所谓历史的败落,都不过是人们凭空的臆想。失落也好,繁华也罢,这些都是我们主观强加给它的,古城一直在那里,顺着它自己的生命周期,带着它的神秘,平静又安然地守候在那里。人的生命太过短暂,承担不起时间的重托,于是古城就用自己的身躯将时光铭刻。那些角落里藏着的破败,墙角斑驳的痕迹,都是它对于历史的记载,都是一代又一代人的过往。那些记忆,本该是我们与古城共同的回忆,不同的是,人们选择了遗忘,而古城则用另一种方式将其铭记。
如今,我们于古城而言,从曾经的同伴变成了旁观者。人类在自己或是潮流的推动下不断向前,而古城停留在原地,不喜不悲,淡看红尘。那些我们在古城中看到的忧伤或是落寞,分明是自己内心的模样……
本期音频选自邓伟标、张毅小提琴专辑《古城今昔》的《沙面一江边的红房子》
闻小语:本名魏维文,写字爱好者,作品散见于各类报刊杂志及网络媒体,文字简洁、安静,大量作品被网络朗诵爱好者喜欢。其作品一直活跃在网络文学朗诵这块土地上,喜欢简单,热爱自然,坚信“用美丽的心去看世界”,“世界无处不美丽”。
听音:自由音频制作人,长年以来志立于声音艺术的探索视之为生命中的一部分,曾参与为你读诗等公益性朗读活动。自我格言为“与声音结缘,与听者分享一个声音的快乐,而我享受的是以精神演绎现实的乐趣”。
麦地为你朗诵顾城的作品《我的心是一座城》
转载请注明来自深度配音SD235.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