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rce/plugin/wq_wechatcollecting/static/images/wq_dian.jpg)
![](./source/plugin/wq_wechatcollecting/static/images/wq_dian.jpg)
来源 | 谁最中国(ID:shuizuizhongguo1)
端者,始也
午者,五也
端午
带着兰芷清芬
和《楚辞》的苍茫
背负华夏的古老记忆
从时间深处
沿着汨罗江
行走了两千多年
那些一代代流传的习俗
那些流淌在神州文化血脉中的故事
那些藏在我们灵魂深处的光阴
用它的耐心
年复一年在仲夏时节
重现先民曾经芝兰为配的模样
也唤醒我们儿时的温暖时光
![](./source/plugin/wq_wechatcollecting/static/images/wq_dian.jpg)
![](./source/plugin/wq_wechatcollecting/static/images/wq_dian.jpg)
屈原 | 傅抱石画
关于端午的传说
流传最广的
莫过于屈原、曹娥、伍子胥
其实在最早的屈原之前
古越地就有端午的习俗
越人披发纹身
自谓龙之后裔
其俗亦为纪念先祖
无论起源如何
端午的核心都指向“纪念”
如果说时间是一条漫长的河
端午的起源
早已被绵绵的河水冲去
如今
我们过端午节
更多的是在纪念那些逐渐消失的习俗
纪念回不去的温暖岁月
![](./source/plugin/wq_wechatcollecting/static/images/wq_dian.jpg)
![](./source/plugin/wq_wechatcollecting/static/images/wq_dian.jpg)
![](./source/plugin/wq_wechatcollecting/static/images/wq_dian.jpg)
![](./source/plugin/wq_wechatcollecting/static/images/wq_dian.jpg)
端午时节草萋萋
野艾茸茸淡着衣
千百年来
艾草从不负人们的期许
伴五月之光
秉盛阳之气
长到药性最强时
被勤劳的人们
带着露水摘回
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食艾糕
端午的情结
先从一束艾草开始
![](./source/plugin/wq_wechatcollecting/static/images/wq_dian.jpg)
![](./source/plugin/wq_wechatcollecting/static/images/wq_dian.jpg)
红黄蓝白黑
五色丝线并为一绳
就为端午增添了不一样的色彩
脖子、手腕、脚腕
都要仔仔细细戴一圈
在夏季的第一场雨后
庄重地抛进河里
河水便会把瘟疫和疾病带走
祈求这一年健康无恙
![](./source/plugin/wq_wechatcollecting/static/images/wq_dian.jpg)
![](./source/plugin/wq_wechatcollecting/static/images/wq_dian.jpg)
![](./source/plugin/wq_wechatcollecting/static/images/wq_dian.jpg)
![](./source/plugin/wq_wechatcollecting/static/images/wq_dian.jpg)
从屈原的《离骚》开始
几千年来
芝兰为配
成为中国人的一种习俗
小时候每年端午
母亲都会把绣成五毒的精美香包
缝缀在我们衣服上
当时为美
如今回想起才明白
她只不过是希望我们长大后
成为有品性的人
芝兰为配
是君子的模样
也曾是我们的模样
![](./source/plugin/wq_wechatcollecting/static/images/wq_dian.jpg)
摄影 | 笨眼烂镜头
![](./source/plugin/wq_wechatcollecting/static/images/wq_dian.jpg)
摄影 | change先生
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地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梁红玉老鹳河时水战擂鼓的种种情形。
沈从文的《边城》中
端午时候
小小山城热闹沸腾
就连赛龙舟这古老的习俗
也有了英豪之气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这是几千年来
中国人辈辈相传的家国情结
![](./source/plugin/wq_wechatcollecting/static/images/wq_dian.jpg)
![](./source/plugin/wq_wechatcollecting/static/images/wq_dian.jpg)
![](./source/plugin/wq_wechatcollecting/static/images/wq_dian.jpg)
![](./source/plugin/wq_wechatcollecting/static/images/wq_dian.jpg)
摄影 | 老天使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善吃的中国人
总能在不同的节日里
换着法子做出不同的食物
而端午的宗旨
无疑就是吃粽子
当超市里的粽子上架时
记忆里的旧时光
就在粽子的清香中重现了
淘米、包粽、蒸煮
厨房中母亲忙碌的身影
也在晨光熹微里渐次清晰
化作一份粽子的清香
穿过记忆
翻山越岭而来
![](./source/plugin/wq_wechatcollecting/static/images/wq_dian.jpg)
![](./source/plugin/wq_wechatcollecting/static/images/wq_dian.jpg)
五月五
雄黄烧酒过端午
雄黄酒可驱除五毒、祛病禳灾
小孩子不能喝
大人便用毛笔蘸了雄黄
在他们额上
亦庄亦谐地画一个王字
以镇邪延年
额顶王字的小孩嬉笑着跑开
留给端午一串天真的笑声
![](./source/plugin/wq_wechatcollecting/static/images/wq_dian.jpg)
![](./source/plugin/wq_wechatcollecting/static/images/wq_dian.jpg)
汪曾祺写端午时曾写过
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
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比,曾经沧海难为水
他乡的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寥寥数语
道尽了人间沧桑
时过世迁
故乡或许早已不是记忆中的故乡
但端午留给他的记忆
却随着年龄的增长愈加生动
![](./source/plugin/wq_wechatcollecting/static/images/wq_dian.jpg)
![](./source/plugin/wq_wechatcollecting/static/images/wq_dian.jpg)
端午
在中国人的记忆中
留下了太多印记
五月五日这一天
在多少人心中
还是那个夏日的早晨
阳光照在窗户上
细风摇曳着树枝
院子里鸟语花香
还在朦朦胧胧梦中的时候
母亲围着围裙
端来一只新出锅的粽子
这时,父亲刚好抱着一搂艾草进门
艾草上还有晶莹的露珠
他们笑着说:
今天是端午
这一年要无病无灾安安康康啊
![](./source/plugin/wq_wechatcollecting/static/images/wq_dian.jpg)
- 明天见 -
每天回复“早安”,悦读君送你一天好心情
来源:谁最中国(ID:shuizuizhongguo1),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静静做自己,让世界发现你。
![](./source/plugin/wq_wechatcollecting/static/images/wq_dian.jpg)
![](./source/plugin/wq_wechatcollecting/static/images/wq_dian.jpg)
转载请注明来自深度配音SD235.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