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向阳的山坡,在清冽的泉边,绽放出我的生命”——乔榛在思南书局
商业配音
作者:深度配音 · 2018-06-27 10:28:46
这是乔榛老师6月18日来到上影�思南书局快闪店作驻店店长的感受。
然而这熟悉而健朗的声音背后,有一个令人难过的事实:乔榛老师癌症复发了。
“我已经八次和死神擦肩而过。癌症虽然有复发,但我自己觉得我的状态一如既往。作为上海电影人,出席这个活动是应该的。”
对于大多数中国观众,关于乔榛老师的记忆通常存在于声音中,现场不少人是第一次在真实的时空中与乔榛老师相遇。而乔老师谈吐间的坦然与责任感,实实在在地震颤了现场听众的耳膜与心房。
《魂断蓝桥》《叶塞尼娅》《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寅次郎的故事》《廊桥遗梦》《美人计》《冒险的代价》《真实的谎言》,这些上世纪中国观众耳熟能详的译制影片都是乔榛老师的代表作。
除了参与译制片配音外,乔榛老师也曾以演员身份出现在大银幕上。在新中国建国后的第一部科幻惊险片《珊瑚岛上的死光》中,乔老师扮演男主角陈天虹。与乔老师的不少译制作品一样,这部电影也是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来,已经成为80后科幻迷童年记忆的一部分。
图:乔榛老师主演,新中国第一部科幻电影,《珊瑚岛上的死光》
乔榛老师的电影生涯已是当代中国电影艺术记忆中一颗持续发光的恒星。
在上影�思南书局快闪店,乔老师看着琳琅的书籍,有感而发:
乔榛老师认为他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一辈子都在从事自己酷爱的事业��语言表演艺术。不无怀念的,乔老师自述年少时跟着身为特级语文老师的母亲学习、积累、阅读的经历。据乔老师说,后来从事配音工作的很多心得,都是从小积累,从书上读来的。
谈到自己的阅读史,乔老师向现场的听众介绍了一个经验:
“ 我读名著,不只被故事、情感吸引,而尝试深入体会作者创作的主题、主旨、内涵。”
初中时,乔榛老师就已经读了《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世界名著,不过乔老师也坦言,小时候读名著理解不深。后来参与译制片制作,乔老师又把这些书拿出来重新温习,仔细揣摩人物的心理、性格、年龄、社会地位、人物关系。乔榛老师说,要做好配音工作,就要体会角色在相应生活环境中的状态,分析角色如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乔老师特意举了给“坏人”“卑鄙小人”配音的例子:
“后来感觉到,给坏人配音,不能仅仅配成坏人,而是要配一个活生生的人。”
乔老师由此提出了他的一个理念:拍电影也好,配音也好,都是魂的再塑。
对于朗诵,乔老师提出了一个听上去惊人,但细思之下又十分合理的观点:
“ 要抛弃‘朗诵’概念,关键在于对作者内涵有深入体会,理解透了,让自己有一种冲动去宣泄、表现角色,情感要像水一样流淌出来,流淌到观众心中,一起感动,一起反思。这才是语言艺术的魅力所在。”
说罢,乔榛老师微笑着说,要为来到现场的听众朗诵诗歌《小草的心》。
据乔老师叙述,当年他读了这首诗后,十分赞赏小草的质朴、低调、坚韧,所以要结合自己人生感悟,把这首诗献给更多人。
至今,这首诗乔老师已经朗诵了约40年。
小草的心
在所有的生命里,
我是一个弱者,
谁也无法计算出,
我受过的磨难和委屈。
但从不想因此而赢得怜悯。
虽然在漫长的夜里,
我的四肢挂满泪漓。
但生命的繁衍,
不会因为季节变化而终止,
生命的天平是公正的。
从诞生到死亡,
谁都属于这个规律里,
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没有什么值得叹息!
如果你的心里只有自己,
那么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为此,
我宽恕过去的一切,
一切对我不公,
一切对我的蹂躏。
不是我的,我从不奢望,
属于我的,我也绝不放弃。
与世无争不是埋没自己,
谁也不能夺去我生存的权利。
虽然在这个世界上,
我活得并不鲜艳,
但既然活着,
就得活得有自己的颜色,
我不爱打扮自己,
我却打扮了大地。
每一颗心,
都有自己的太阳,
每一颗太阳,
都有照耀的领域。
只要我还活着,
只要我的双臂还能在晨风中扬起,
我就有绿色的歌唱,
在向阳的山坡,
在清冽的泉边,
绽放出我的生命!
诵罢,乔老师笑着询问观众:“这就是我的心里话,你们没感到我在朗诵吧?”
乔老师犀利地指出,朗诵的关键不在于技巧,不在于自我表现,应当去掉杂念,要把自己对人的理解、对爱的理解从心里流淌出来,换言之,要“抛弃”朗诵。
当日上影�思南书局快闪店现场,来了不少从事电台播音和电影配音的后辈。乔老师向这些新人敞开了自己的心。
谈到当前国内译制片的现状,他鼓励后辈说:
“译制片不光是桥梁,更大的责任是把中华民族的语言艺术和文化传承弘扬下去。我们要用中国话来说,来塑造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在与现场听众分享心得的过程中,乔老师反复强调,中华民族的语言是世界最优美的语言。
而对于播音工作,乔老师认为,好的播音员不但要理解诵读文本的内涵,在面对话筒时还要像面对亲人朋友一样,用对待亲人朋友的态度把自己感悟到的东西讲给所有人听。
最后,乔老师告诫年轻的从业者,要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他举了自己朗诵孔子大典祭文的例子。祭文是文言,有1500字。尽管任务艰巨,乔老师仍然坚持把全文背下,因为乔老师认为背诵的过程使他能把文本领悟成自己的东西,这样他才能把自己由衷的东西通过朗诵说出来。
传 承
见面会临近结束时,乔榛老师以蚕自况,念了胡乔木的一首诗,《蚕》:
蚕宝宝,为什么你吐丝不住?
可有谁告诉你这是一宗财富?
可有谁告诉你人们可以用它织出漂亮的衣服?
你可曾料到,你吐丝的最后,
是把自己牢牢地束缚?
当你结成雪白的蚕茧,
人们会用开水把你煎煮。
你可知道有一种像你的青虫,
它只管吃菜,吃完了变蛹,
后来,奇怪,变成了蝴蝶,
逍遥自在,出没在花丛。
尽管这东西小时候不吐丝,
长大了不酿蜜,不像那辛勤的蜜蜂,
只凭他五颜六色的翅膀,
却赛似神仙,受尽了爱宠。
我知道,谢谢你,人啊。
其实我吐丝,只是为了学习那些从蚕种把我养大的人,
那些用桑叶把我喂饱的人,
从早晨到夜晚,从夜晚到早晨,
他们伺候我,就像伺候自己的婴儿,
却从没有说过一句,要我报恩。
对自己的慈母,自己的良师,
我能不吐尽我短促的青春?
我只知道,懒惰的美就是丑,劳动是我的必然和自由,
我却未曾料到,人们会用蚕茧织出了比蝶翅更亮更牢的丝绸。
哎,人啊,你给了我魔幻般的荣耀,我还能对你有什么怨尤。
吐下去,我的丝,吐下去,
但愿它真能让全人类的身心,都披上锦绣!
朗诵完毕,乔老师和现场听众作了短暂的交流。这些人中,有从60年代就开始收集译制片的老人,有热爱配音工作的年轻人。乔老师和大家无所不谈,谈朗诵、谈配音,也谈生活,书与影的书店中充溢着笑声与赞美。
来源:思南书局(SINANBOOKS)
转载请注明来自深度配音SD235.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