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配音资讯 > 商业配音 > 令康震老师泪目,黄绮珊一曲《陋室铭》赠34岁患癌农妇诗人:生活再卑微,也可以拥有高洁的生命

令康震老师泪目,黄绮珊一曲《陋室铭》赠34岁患癌农妇诗人:生活再卑微,也可以拥有高洁的生命

商业配音

作者:深度配音 · 2018-06-27 10:08:12

声音的眼睛|第493-2期    点上方蓝字关注即免费订阅

请到文末观看演唱视频

去年

农妇诗人白茹云在

《中国诗词大会》震撼了所有人

41岁的她曾患癌症

却在阅读古诗词中愈发坚韧豁达

经典不仅帮助她战胜癌症

还让她成为了一名诗人

如今她带着自己的诗作

来到《经典咏流传》

一首《江城子》写尽了人生曲折

以及内心的乐观坚韧

江城子

作者:白茹云

病行京广又三遭,似衰茅,逐风飘。

千里求医,来往独思寥。

只为堂前双白发,长思量,且煎熬。

也曾难忍痛终宵,暗神凋,爱难消。

心系家中,绕膝小儿娇。

纵使前方晴日少,任风雨,路迢迢。

说起白茹云

《经典咏流传》鉴赏团的康震老师

几度落泪

对她高洁的人生态度赞誉有加:


“她不管写什么都是最美的”

撒贝宁对此做出解读:

“因为是用生命唱出来的诗歌”

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甚至认为:

白茹云作为平凡人,

却是一个值得仰望的君子



白茹云生于农家

从小与诗词结缘

而让她爱上诗词经典是因为

2011年的一场大病



34岁的白茹云被诊断患上淋巴癌

高昂的治疗费用

让本就清贫的家庭难以支撑

为减轻家中压力

她只能独自在医院接受治疗

甚至大年三十也孤身一人留院

一边是化疗的巨大痛苦

一边则是无法陪伴家人的心痛

生活几乎成了难以承受之痛

在医院的日子里,

她偶遇了《诗词名集鉴赏词典》

这次相遇,让她不再是“一个人战斗”

经典诗词中的古人

成了白茹云日后7年抗癌生涯的

最强大“后援团”


人到中年,却因病不能好好侍奉父母

甚至让家中白发老人为自己担心

自责让白茹云止不住眼泪

黄景仁的诗句更让她心有戚戚焉

“廿载偏忧来日促,一身但觉负恩多。

遥知慈母尊前意念子今宵定若何。”

然而,苏轼的豪放豁达却又给了她勇气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虽孤身一人

身后却如有千军万马

有了这样的底气

白茹云更加积极面对生活

随身携带的《诗词名集鉴赏词典》里

前面是密密麻麻的读诗笔记

后面却整整齐齐写着治病的中药名称



她让我们看到一个在病痛中被折磨的人

如何用诗词作为自己

向病魔宣战的战斗檄文

这让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康震极为震撼



24块钱对于很多人来说

可能只是一杯饮料的钱

而白茹云为省下这24块去医院的路费

却需要从村里到乡里到县城

再到省城辗转数次

忆起白茹云抗癌的细节

康震老师更是首次

在《经典咏流传》现场动情落泪

却反被白茹云轻描淡写地安慰



被打动的除了康震老师

还有同样经历过

“一蓑烟雨任平生”的黄绮珊

白茹云的经历让她心生敬意

《经典咏流传》舞台上

她罕见地将最现代的音乐方式

与古老经典有机结合

以最具精气神、最有力量的音乐

表达对这位既柔美又刚强的女性的佩服

和千年前的“诗豪”刘禹锡一起

为白茹云加油打气

也许“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就是白茹云最好的生命注脚

每一首诗词,写尽的都是人生

经典,让白茹云有古人智慧相伴

让她学会笑着流泪



在唐代诗人中,刘禹锡被称为“诗豪”,和他那些充满浪漫和豪放的气息的诗同样为人所知的就是这篇名为《陋室铭》的散文。刘禹锡一生仕途坎坷,屡遭贬谪,但他的性格却乐观豁达,积极向上。在担任和州(安徽和县)刺史的时候,在被他称为“陋室”的居所内,立碑铭刻了这篇《陋室铭》。


铭文的主要功能是劝诫,而刘禹锡却用来自述言志。刘禹锡自己身居陋室,但结识的人有德有才,生活闲适平淡,“斯是陋室,唯吾德馨”。青苔在石阶上照样绿意盎然,野草在荒地里依然郁郁青青,自己独立的人格和气节,是无论怎样都不能改变的。在这样清静幽雅的环境中弹琴、读经不正是古时的君子之风吗?“孔子云:何陋之有”,用圣人的操守来规范自己,这也许就是刘禹锡的自我激励和不懈追求。


《陋室铭》(节选)

唐�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来源: CCTV经典咏流传ID:cctvmxhct。版权属于原创,有任何问题请留言联系而我们

转载请注明来自深度配音SD235.NET

深度配音 - 未加载声音
00:00
00:00
联系客服
请加QQ
×